《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政古板冰冷表情下藏著一顆熾熱愛子之心

2021-01-14 奈何天讀書

有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他心地善良,心思細膩,樂於助人,深得同齡女生的喜歡。有點兒小聰明,有點貪玩兒,媽媽疼,奶奶愛,姐姐喜歡,就是懼怕父親過問功課,然而厚積薄發,最終高中科舉考試,像極了現在家裡的熊孩子,他就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賈政對寶玉的愛是隱喻的,不願意表達的,寶玉對賈政懼怕多於親近,也像極了現在很多的父子關係。大觀園落成,賈政攜一眾清客遊覽,命寶玉賦詩作對,展現了賈政愛子心切的真情和深謀遠慮。

賈政

一、寶玉的亮相是一次人力資源的共享,為將來社交奠定基礎。

(一)賈政和寶玉之間是一種中國式傳統的父子關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子關係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血濃於水。賈政對寶玉的威嚴大於慈愛,但威嚴的背後隱藏著一顆愛子之心。

賈珠早逝,賈環是庶子出身,賈政的三個兒子之中,他最看重寄予希望最多的就是寶玉,最嚴格要求的也是寶玉。但是賈政不善於表達,常常把對寶玉的愛埋在心裡。很少對寶玉進行正面鼓勵和表揚,哪怕是溝通交流也非常少見。以至於寶玉一聽到父親要考問他的功課,或者是問話,臉色馬上就變,頭上像戴了緊箍咒一般。

賈政、寶玉

(二)寶玉在大觀園題匾額,拓展人脈。大觀園建好之後,賈珍來向賈政匯報,其餘設施都已完備,大觀園裡需要提匾額對聯。

聽到這話,賈政和眾清客開始商議如何行事。

清客是什麼?

是指舊時在富貴人家幫閒湊趣的文人。清客聽起來很雅致,舊時科舉不順仕途不暢之士,只得在富貴人家做幫閒門客,寫字做詩、喝酒打牌都是他們的絕活,所以方能應付裕如左右逢源。

清人梁章鉅在《歸田瑣記》卷七中做清客之「十字令」為:一筆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圍棋,六出崑曲,七字歪詩,八張馬吊,九品頭銜,十分和氣。

這段話意思就是清客才藝多,才情高,不僅寫的好字,還有酒量,又會琴棋書畫,什麼場合都少不了這些人,古時候達官貴人們喜歡養著一些清客,目的就是為他們在江湖上歌功頌德,宣傳好名聲。

賈政在眾清客面前問寶玉功課

賈政為什麼經常和一些考場失意的這樣一群人在一起呢?

這就是賈政的智慧過人之處。考場失意、官場不順並非是這些人無才,只是時運不濟或者朝中無人。往往這樣的清客認識官場的人很多,而且無所顧忌,但又容易滿足,把他們的人心收攏,便於幫賈政乃至寶玉散播良好的人物形象或者人設。

賈政自幼學習刻苦,有實力考取功名,可是他的爺爺去世的時候給他討了一個世襲的官位,從此走向仕途。與賈敬的荒謬、賈珍的不學無術,賈赦的濫情不同,賈政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官員和家長,喜愛的就是和一幫清客在一起吟詩作對,寫寫畫畫。

言歸正傳,大家都說建議先提好了,元貴妃省親的時候讓領導做選擇題,賈政有些猶豫擔心,唯恐提出來的匾額對聯不但不能使園子增色,反而不好,豈不無趣。眾清客又建議大家一起去大觀園裡參觀遊覽,邊走邊看邊做,選出好的優勝劣汰。

寶玉和眾清客

(三)賈政命寶玉在大觀園裡當眾作對聯,充分體現了愛子心切。需要說明一點的是,賈政一行最初並未與寶玉在一起,是恰巧碰到了寶玉。賈政想到近日聽到寶玉念書的學校稱讚寶玉對對聯比較擅長。賈政靈機一動,今日碰見這個機會,便命他前來,看他做的怎麼樣。

賈政急中生智叫來寶玉。最大的目的是給寶玉拓展社交,人脈。因為寶玉作為賈府最有希望的繼承人,賈母、賈政夫婦對寶玉是寄予很大希望的。寶玉遲早都要擔當起管理家業外出社交的重任。大觀園題匾額對聯是一次很好的社交機會,既沒有壓力,也不用落於觥籌交錯的凡塵俗套之中。況且清客們無論再憤青,都是在自家的園子裡,無論如何都會給寶玉一定的肯定,為將來寶玉走向官場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寶玉受到賈政訓斥

二、大觀園的亭臺樓閣的匾額對聯具有政治意義

(一)元春疼愛寶玉,讓寶玉題對是向元春邀寵元春是賈政三個孩子中的老大,元春未入宮時,自幼在賈母身邊教養。後來王夫人年紀很大的時候才生了寶玉,元春非常疼愛這個弟弟,就一同在賈母身邊調教。寶玉還沒上學的時候,元春在家裡給弟弟當家教,寶玉三四歲時已已經學了好幾本書,會認得好幾千字了。因為年齡懸殊很大,雖然寶玉叫元春為姐姐,可是元春對寶玉的感情就像母子一般。

元春入宮後,常常寫信給賈政夫婦說一定要好好撫養寶玉,要寬嚴有度,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

元春的囑咐賈政時刻記在心上,唯恐做不好達不到娘娘的要求,讓元春失望。

元春省親時翻閱寶玉和姑娘們所作詩詞

(二)為寶玉在政治上鋪路如果說,當著眾清客命寶玉施展才華是奠定群眾基礎,那麼大觀園裡的匾額對聯是為寶玉奠定政治基礎。

聽聞書塾的教師稱讚寶玉偏才盡有。賈政不信,恰巧碰到大觀園落成,令其題撰,試一試究竟才學是否屬實。有兩個好處:一是如果寶玉做得不盡如人意,那也不打緊,畢竟是元春弟弟,寶玉又是個孩子,定會網開一面。二是如果寶玉做得好,元春知道了是自己最愛的弟弟所做,定會喜出望外,兩全其美。

元春省親一行,定會帶許多官員前往,眾人得知是元春弟弟所做,定會一傳十十傳百。寶玉將來考取功名也能落個耳熟的好處。況且元春在宮中,若想提點寶玉,也能有好的由頭。

元春

三、題匾額作對是為寶玉之前在清客面前挨訓挽回顏面

(一)賈政以訓代教成為習慣。賈政與寶玉交流的情節並不多,最為代表的是五次:

一次是當著眾清客的面兒問寶玉的功課,回答的不盡如人意,賈政臉上無光,將寶玉和陪讀的李貴一起訓斥了一頓。

二次是怒問是否知道蔣玉函的下落。

三次是元妃下諭叫寶玉等去園中住。賈政傳來寶玉,當著王夫人的面,對所起「襲人」名字不滿,訓斥了一番。

四次就是大觀園試才題匾額。

五就是受賈環挑唆,痛打寶玉。

且不說痛打寶玉鬧得沸沸揚揚,賈政對寶玉的簡單粗暴家裡人都一清二楚。

賈政痛打寶玉後,賈母怒斥賈政

第一次賈政當著清客們拷問寶玉功課,寶玉回答的不好挨了訓斥。李貴就對寶玉說:人家的奴才跟了主子還有個好處,咱們跟了你成天擔驚受怕。

在大觀園裡賈珍就笑著對寶玉說過這樣一句話:「你還不出去!老爺一會就來了。」寶玉一聽就不自在起來,可巧賈政已經來到跟前,躲也躲不過去了,所以才有了賈政命寶玉作對子的情節。

在這五次中,試才題匾額是賈政最為舒心也最為滿意的一回,雖然多次當著眾人的面兒說寶玉「畜生,你才識得幾個字」、一會兒又說「叉出去」,大家對寶玉的讚揚賈政一面心裡受用,一面又謙虛地說他一個小孩子家懂什麼?可是對寶玉的表揚溢於言表。

眾人聽了,都贊道:「是極。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不似我們讀腐了書的。」賈政笑道:「不可謬獎。他年小,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

賈政

(二)賈政想緩和父子關係。

曾經有調查表明:中國家庭中關係最緊張的就是父子關係。

人們常說賈政刻板,可是賈政在封建社會作為一個大家族的家長,難免會負重前行,他的責任重大,也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男子,勢必對寶玉嚴格要求。再者入宮後的元春經常告訴父親要對寶玉嚴格要求,只不過要適度,賈政執行力強,過於嚴苛,寬容有待改善。

賈政雖然刻板,但是他對寶玉的愛從未減輕,難能可貴的是,他也慢慢在調整和寶玉交流的方式。

奈何天建議天底下的父親都試著及和自己的兒子成為朋友,身教大於言傳,一朋友的身份來相處,多溝通,多肯定,婉轉地指出錯誤,避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尷尬場景出現,保護孩子的個性成長。父子關係和諧是家庭和諧的雙贏。

喜歡的話就請點個讚再走吧,歡迎關注 奈何天讀書

相關焦點

  • 賈政:治家無方、教子無能,活脫脫一個迂腐古板的守禮君子
    這位十分迷信的父親,在寶玉周歲時要試他將來的志向,將世上所有的東西,擺了無數叫寶玉抓,誰知這孩子也怪,別的東西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這無意識的行為,卻深深刺痛了賈政的心,說寶玉將來不過是酒色之徒而已。
  • 賈政小時候也是個頑童,為何會變成一個古板的嚴父?
    通過這些描述,我們可以得知賈政並非天性古板,也有過狂放張揚的青春,喜好詩酒,性情乖張。可是,為何為人之父以後,賈政就變成了一個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在家中只知道板起面孔訓人的古板形象呢?如同《顏氏家訓》所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狎則怠慢生焉。」在這種社會規範中,父子之間,是不能沒大沒小,不能隨便親近的,只有父親嚴厲,子女才能心生敬畏,按照父親的要求行事。
  • 賈政訓話為什麼要漏掉林黛玉?這些細節才是真的寄人籬下
    但生活裡哪有那麼多如果,林黛玉的親舅舅賈政,就很拿她當「外人」。  賈政對林黛玉刻薄嗎?當然沒有,他這個人只是古板、刻板,但一不小氣二不貪婪,他自然不會做委屈外甥女的事情。  但對林黛玉來說,真正的「刻薄」,是親疏有別。
  • 紅樓夢:姽嫿詞是賈寶玉胡扳亂扯,隨口吟出,作者藉此諷賈政?
    在第七十八回賈政和清客聊起鬼話將軍林四娘的時候,賈寶玉做了一篇長篇的歌行體詩歌《姽嫿詞》。 其實這裡的姽嫿也可以理解為諧音就是「鬼話」連篇而已。 賈寶玉這首讓賈政很滿意,讓清客們高度讚揚的詩,其實就是他在父命難違的情況下,信口吟出的而已。
  • 被「紅學家」顛倒黑白歪解了幾十年,其實大觀園就是圓明園!
    現在就由筆者在馮寧先生研究的基礎上,集各家之精華,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讀懂這一回的藏寶圖,看看裡面藏了些什麼。第一十七回書目是:《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先來看看圓明園,為什麼會被作者稱之為「大觀園」?
  • 一個真實的大觀園:表面上歲月靜好,實際上暗潮洶湧
    第十七回,賈寶玉大觀園試才題對額,在題完瀟湘館、稻香村、蓼汀花漵和蘅蕪苑等處之後,來到正殿,「心中忽有所動,尋思起來,倒像那裡曾見過的一般,卻一時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脂硯齋又指出,「仍歸於葫蘆一夢之太虛幻境。」
  • 紅樓夢:寶玉含沙射影諷李紈矯揉造作虛情假意,賈政:我覺得很好
    1、各得其所各歸門,房若其主納芳魂,清幽寡淡皆相宜,觀居便如觀其人在《紅樓夢》第十七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一章中,賈寶玉就對李紈未來要入駐的「稻香村」極盡嘲諷與批判。甚至直言不諱的說這個地方「人力穿鑿、虛偽做作,與大觀園的整體建設格格不入」,這裡並非什麼世外桃源,而是人力打造的世外桃源。要知道:大觀園的每一個住所,都代表了其主人的氣節個性以及品德心胸,甚至包括未來的命運。
  • 痛苦的自省與揚棄——關於賈政的恨子情結
    賈政個人的懦弱低能導致其仕途蹭蹬,責打寶玉便成為其情緒發洩的重要出口;按照人們的正常心理,賈家在當時位居八公之首,又有元妃在皇宮內的策應,再加上皇帝的青睞關照、先人為國家做出的功績等等強大優越的政治背景,賈政在官場上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簡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可實際的情況卻是賈政仕途蹭蹬,坎坷不平,用了大半生才做到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
  • 紅樓夢裡大觀園有多大?相當於4個拙政園,9個留園,18個獅子林
    元春省親時,將該別墅命名為大觀園。第一,大觀園到底有多大?1.大觀園比恭王府還大。「大觀園試才題對額"這一回中,大觀園建成後,賈珍請賈政題匾。大家走了半日,賈政都走累了,"才遊了十之五六"。還有一半的地方沒有走到。賈蓉對賈璉說:「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裡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裡半大,可以蓋省親別院了」。這個三裡半應該是周長。一裡等於500米,三裡半相當於1750米。
  • 賈政支持寶黛、反對金玉良緣,都藏在這些細節裡
    對於賈政來說,這更是喜從天降,莫名的恩寵,所以他勸慰元春: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懣憤金懷,更祈自加珍愛。惟業業兢兢,勤慎恭肅以侍上,庶不負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賈府式微經不起任何政治風浪,賈政更是膽小謹慎,絕對與「上頭「看齊,元春是賢德妃,說明皇帝欣賞元春的才情和賢良淑德的個性。
  • 繁華中渺小的你,是否如《紅樓夢》賈政,偶發歸農之意?
    鬧市之毒症,需鄉土來治。久居鬧市,心向鄉土。帶野花,攜村酒,煩惱如何到心頭。誰能躍馬常食肉?二頃田,一具牛,飽後休。——馬致遠《嘆世》不知當世幾人有此願?且發一問,諸公來想——是廟堂之人更嚮往江湖之遠,還是江湖之人更嚮往廟堂之上?
  • 榮國府的大掌柜是賈璉還是賈政?
    那麼賈政是東家,大掌柜是賈璉。榮國府的當家人是賈政,榮國府的正堂榮禧堂歸賈政所有。榮國府歸賈政所有。如果賈政死了,榮國府應該歸賈蘭所有。榮國府雖然不是賈璉的,但是他被僱傭到叔叔賈政這裡,替叔叔具體管理榮國府,因此榮國府的大掌柜是賈璉。
  • 不勢利,不自傲,她才是真正的貴族,王熙鳳比不上!
    題:不勢利,不自傲,她才是真正的貴族,王熙鳳比不上!《紅樓夢》故事裡,作者寫榮國府地位尊崇無比,卻不為寫其豪富奢侈,竟是寫其貴族風範!《紅樓夢》作者借賈政之口,寫榮國府一向寬柔以待下人,寧國府卻是操克奪之權,暴殄輕生,原話如下:「我家從無這樣事情,自祖宗以來,皆是寬柔以待下人。──大約我近年於家務疏懶,自然執事人操克奪之權,致使生出這暴殄輕生的禍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顏面何在!」
  • 賈環不能進大觀園,並非元春偏心,你看那園子是什麼地方
    闔府男丁則在外廂月臺下排班候列,免於進前施禮,只貴妃之父賈政,至簾外問安。 而這,也恰恰為其不能住進大觀園埋下伏筆。元春一道口諭,命寶釵、黛玉並家下姐妹搬入大觀園居住,賈寶玉、賈蘭亦同時搬入園中。
  • 從正、邪、正邪兩賦,看《紅樓夢》之「三國演義」
    曹雪芹通過《紅樓夢》中的人物賈雨村之口,將人分成了三種。第一種,是應運而生、秉天地之正氣、修治天下的大仁者;第二種,是應劫而生、秉天地之邪氣、撓亂天下的大惡者;第三種,即除大仁大惡之外的餘者:正邪兩賦者,不會成為仁人君子,也不會是大兇大惡,但卻是情痴情種、逸士高人、奇優名倡。
  • 「有鳳來儀」不是賈元春,讀懂林黛玉結局,才知這四個字真正意思
    孫溫手繪讀紅樓|第81講賈寶玉題完「沁芳」橋後,待賈政休息好了,一行人過了橋,就逶迤的來到大觀園最重要的一個處所。沁芳閘的水也就來自這裡的一眼「沁芳泉」,未來一段時間,林黛玉將要在此度過,這就起瀟湘館。畫家孫溫筆下的瀟湘館很樸實無華,房間不大,曲簷迴廊,旁邊修竹森森。
  • 那時,我感覺到了爺爺那熾熱的心的溫度,仿佛也把我的心烤熱了
    淚水,一瞬廠間打溼了我的心。他,已頂著滿頭銀絲,加上長時間的昏迷,身體已經十分冰冷,虛弱,但我卻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溫暖與活力,—一顆樂於助人,捨己為人的心。「爺爺、爺爺,你再給我講一遍雷峰叔叔的故事嘛,就一遍。」小時候,我經常這樣對爺爺說。爺爺總是輕撫著我的頭,露出他那慈祥的微笑:「好,好,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