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彗木大相撞」,威力約為40萬億噸核爆,人類有幸目睹!

2021-01-14 騰訊網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2公裡左右的隕石令雄霸地球的恐龍退出了歷史舞臺,1908年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極可能也是隕石所致。而去年年底我國青海玉樹也墜落了一顆巨大的火流星,計算出的總衝擊能量相當於三分之二的廣島原子彈當量,也是自1988年來能量釋放中國排第一、全球前十五的火流星事件。

居安思危是人類的本能,這不得不讓人類深思:不談整個宇宙,僅太陽系就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天體(小行星、隕石、彗星)在運行,大多在各自軌道乖乖畫圈,但難免會出現不按套路的天體,那人類會不會遇到像恐龍一樣的命運呢?

可能性還是有的!因為在1994年7月,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幸好撞擊的星球是木星,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

這顆彗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天文學家卡洛琳(Carolyn)和尤金·蘇梅克(Eugene Shoemaker)夫婦及天文愛好者大衛列維(David H. Levy)三人於1993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共同發現。按照慣例,這顆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Shoemaker-Levy 9,簡稱SL9)」。

不過當他們發現時,SL9已經被木星的引力撕裂成許多碎塊。經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確認,SL9 共有21塊碎片,直徑從幾百米到2公裡不等。進一步的觀察分析,SL9已於1992年7月接近木星,後被木星引力撕裂,同時推測它在被撕裂前已繞木星運行10年。在計算SL9 的軌道後,發現它們朝木星飛奔而去,所以這將是人類史上首次有機會目睹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因此科學家們莫不期待這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

根據記錄:第一次撞擊發生於1994年7月17日凌晨4時5分(北京時間)開始,到1994年7月22日結束。在6天內,21塊彗星以時速21.8萬公裡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碎片撞擊產生了巨大羽狀物直達2000至3000公裡的高空,並將大氣溫度加熱到高達30000至40000攝氏度。

這21塊碎片的撞擊威力相當於在木星扔下20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出40萬億噸TNT當量的能量。其中最大的碎塊撞擊木星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6萬億噸TNT當量,在木星表面造成的暗色斑塊長達12000公裡,相當於地球大小,久久不散。

其實SL9撞擊的威力看似很大,但對木星來說不算什麼。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比其他7顆行星加起來總質量的70%還要重!其赤道半徑為71400千米,是地球的11.2倍,體積更是地球的1300倍左右。同時木星有著綿延數千公裡既厚實又在不停地猛烈擾動的大氣,然後是4萬公裡深的「海」。當然這個「海」不是真的海,而是液態氫組成。

儘管SL9撞擊產生了舉世矚目的天象,但對木星而言只是「小兒科」。實際上,木星是太陽系中最頻繁遭到彗星撞擊的行星,被譽為「太空吸塵器」。它那強大的引力『抓取』了不少彗星與小行星,以至於其發生彗星撞擊的機率是地球的2000-8000倍。

如果SL9撞擊的是地球,會發生什麼?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SL9最初完整時的直徑為5公裡左右。雖然比6500萬年滅絕恐龍那顆隕石要小得多,但也足以造成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滅絕。

  來自美國羅德斯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Gerrit L. Verschuur表示,首先在撞擊時,它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衝擊波,摧毀任何能看見它的生物。接著撞擊產生的大量塵埃和碎片被拋到空中,然後落下時燃燒再形成大大小小的火流星,造成二次傷害並點燃森林。

其次撞擊的塵埃和森林大火產生的煙塵籠罩全球,使地球陷入所謂的「撞擊冬天」。1公裡的天體撞擊地球,陽光會完全消失一個月左右;一個5公裡的物體可能會擋住太陽一年或更長時間,全球範圍內溫度下降。植物在沒有光合作用下陸續死亡,地下根系更發達的植物可以堅持更久。

同時在撞擊過程中,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粉塵,其中一部分來自彗星本身,一部分來自可能位於撞擊點以下的富硫巖石層。含硫物質和氮氧化物產生腐蝕性的酸雨,剝奪了所有倖存的植被,酸雨進入海洋並殺死海洋生物,尤其是在大陸架附近。

最初的爆炸將氮氧化物和碎屑拋入平流層,臭氧層估計在幾天內被破壞。沒有臭氧層的保護,地球生物將面臨高強度的太陽紫外線輻。而撞擊和隨後的大火也將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造成長期的溫室效應。

人類有沒有辦法阻止彗星或隕石撞地球呢?

實話說,彗星和隕石撞擊地球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不過很多都是直徑較小的天體,通常在30米以下,它們大部分在進入地球後與大氣摩擦、爆炸,最後渣都不剩。如果撞地天體遠大於30米,那它們會在離地面15到公裡裡的高空爆炸,其爆炸能量比一顆氫彈還要大得多。

那人類到底有沒有能力防止小行星撞地球呢?其實防禦措施還挺多的,比如有核爆、動能撞擊、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如果集合地球上所有核彈,可以炸毀一個直徑9公裡的小行星。當然,這個要能準確地擊中小行星中心才行。

比如目前對地球最有威脅、直徑約325米的小行星「Apophis(阿波菲斯)」,NASA曾計劃在它2029年飛臨地球時,利用重力拖曳效應原理,發射一顆約1噸重的「引力拖車」飛船以改變(偏移)小行星的軌道。不過根據科學家最新估算,『阿波菲斯』的運行軌道發生微弱變化,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外我國中科院科學家根據「動能撞擊」原理提出「以石擊石」的行星防禦任務方案,即發射無人飛行器捕獲小尺寸小行星組合一起去撞擊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模擬顯示,此舉可以讓『阿波菲斯』偏轉距離約1866公裡。

寫在最後:

比較大的小行星或彗星要想撞地球,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它要先闖過木星、月球,才能直面地球。而研究表明,地球附近直徑大於1km的800顆和直徑大於140米的8000多顆小行星中,沒有一個會在本世紀內直接撞擊地球。

儘管木星強大的引力成為了地球等小行星的屏障,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正因木星的「吸星大法」,讓一些本來不會撞上地球的小天體直接改變軌道飛向地球。但考慮到木星的「招星體質」,它被撞的次數遠比地球多得多,木星稱得上是「保護星」。

相關焦點

  • 人類永遠無法忘記,1994年木彗相撞事件,那一年人類差點滅亡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長的小行星從天而降,以40公裡每秒的速度撞擊今天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部沿岸地區,這次撞擊釋放了4萬億噸TNT當量的能量,相當於在地球上同時爆炸2億顆廣島原子彈,這次撞擊不僅在墨西哥灣西部沿海地區留下一個直徑為180公裡的大坑,而且還導致地球發生劇烈的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這些災難讓地球上一半的生物遭遇浩劫
  • 1994年木彗相撞事件:那個光斑很小,卻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爆炸
    1994年木彗相撞事件:那個光斑很小,卻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爆炸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很多人都相信是天外隕石所致。那是在6500萬年前,一顆半徑為5公裡的小行星潛入了地球,之後穿過大氣層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撞擊到位於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部沿岸地區,這次撞擊直接引發火山噴發地震海嘯等等災難,地球上大部分生物也因此遭劫。因為小行星撞擊之後,地球上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二氧化碳隨之增多,灰塵瀰漫在大氣層上擋住了陽光,許多植物死亡,間接的氧氣含量減少,於是大部分動物滅絕。
  • 1994年的彗木相撞事件,如果是發生在地球上會有什麼後果?
    恐龍滅絕假想圖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因為在26年前,人類就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天體大衝撞,幸運的是撞擊的星球不是地球,而是另外一顆行星木星,雖然這次撞擊已經過去20多年,但是每次回憶都會讓人驚出一身冷汗,那麼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1994年那次震驚世界的彗木大衝撞吧!
  • 如果1994年不是木星替地球擋著,人類的下場會和恐龍一樣嗎?
    經常有言論聲稱地球上的核武器能夠把地球毀滅很多次,然而小行星撞擊地球時產生的能量比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的總能量大得多。  1994年7月17日,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人類在這一天見證了一個行星級別的天體碰撞事件——彗木相撞,這是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的太陽系天體撞擊事件。
  • 1994年7月17日那天,要不是木星擋著,人類下場會有多慘?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大意是1994年彗木相撞時,要不然木星為地球躺槍,人類就會和恐龍一樣就此滅絕!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彗木相撞的釋放了多少能量,能毀滅人類嗎?1994年7月17日到22日的盛況應該是太陽系裡都是少見的,人類直接以旁觀者的身份見證了行星級別的大事件,一顆直徑千米級別的彗星撞擊了木星,釋放出大約相當於40萬億噸的TNT的能量,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20億倍!
  • 26年前人類差點「滅絕」,多虧了它保護,讓地球逃過一劫!
    26年前人類差點「滅絕」,多虧了它保護,讓地球逃過一劫!地球上的生命數不勝數,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生命的逝去,也會有新生命的誕生。根據科學家的分析來看,地球上截止到目前為止,至少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距離我們最近的40 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在人類出現之前,它們是地球上的霸主,雖然他們在地球的時間比較久,但是在1.6億年的時間,它們並沒有人類一樣的高科技,它們卻有著不容忽視的體型優勢,它們的身體非常的健碩,體型非常的巨大,就算是現在在地球上可能都不會有動物是他的對手,也是地球在46億年的時間內誕生的最大物種。
  • 時隔40年,美國重啟新型氫彈的研發,單枚威力或超30萬噸TNT當量
    作為人類研製出物理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核武器自誕生以來既被各國視為最大的威脅、同時也是視為最強的保護傘。在感受到核武器的恐怖(「小男孩」和「胖子」),人類在之後幾十年的戰爭中從未再使用過核武器,甚至在上世紀末共同籤署「全面禁止核試驗」,不再進行大氣層內的核試驗。
  • 1994年,如果不是木星救了地球,人類或早已不復存在!
    當然,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很多物種都在這場災難中滅絕了,這場災難也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只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大滅絕。 為何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就會導致生物大滅絕?,爆炸的威力,相當於40萬億TNT烈性炸藥所釋放出的能量。
  • 1994年,全人類捏了一把汗,一場宇宙級大災難差點毀了人類
    而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能量出現在我們的地球上面,我們是否能夠承受得住40萬億噸「TNT」炸藥所帶來的能量衝擊呢?答案明顯是不能的。這樣的能量會使得地球上面的生命面臨著終結的威脅。科學家認為這次現象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撞擊,很有可能是我們人類觀測太陽系當中最強的一次撞擊。而這樣的能量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大規模的彗星與木星進行相撞所產生的。
  • 俄羅斯剛剛解禁的「大伊萬」核爆畫面,細節多得令人髮指
    圖-95V轟炸機的反核塗裝 紀錄片中有一幕:圖-95V轟炸機的內部人員全部佩戴護目鏡,然後才看到降落傘攜帶著26.5噸重的炸彈下降到目的地。
  • 核爆威力究竟多大?看看美國的塞丹彈坑和沙皇炸彈!
    關於核爆的威力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看看美軍在內華達州核試驗場弄出的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核爆彈坑,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著名的「塞丹彈坑」,它是美國搞出的最大的核爆彈坑。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它的彈坑照片,感受一下核爆的威力。1962年7月6日,美國進行了一次秘密核試驗,使用的核武器為10.4萬噸當量。此次核試驗產生一個巨大的彈坑,就是大名鼎鼎的「塞丹彈坑」。「塞丹彈坑」直徑是390米,深度82米。從空中看就像一個口大底小的圓錐體,蔚為壯觀!
  • 26年前的那一夜,人類面臨了一次「大滅絕」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1957年10月以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在蘇聯發射成功後,人類開始真正地探索宇宙,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好奇心,但是宇宙不是安全的地方,在探索宇宙的時候,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故。
  • 關於核武器的知識;沙皇炸彈的威力令人震撼
    長崎 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籤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三,從原子彈爆炸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絕望中的裕仁極少說話,但據其政治顧問木戶幸一的日記記述,此間的裕仁,曾兩次向木戶明確指示,不惜一些代價保衛皇家三大神器:八尺鏡、瓊勾玉、草雉劍。 此三物皆是日本天皇的神權象徵。 四,世界核武器國家分布圖。
  • 廣島長崎核爆75周年,人類從太平洋戰爭學到了什麼?
    75年前的8月6日早上8點15分,美國在日本廣島市投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 」(Little Boy),三天後又在長崎市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胖子 」(Fat man
  • 在26年前,人類差點「滅絕」,當時發生了什麼?
    26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人類差點「滅絕」,地球險些成為一片荒蕪有句話叫居安思危,意思就是哪怕你居住在安逸和平的環境中,你也要思考到可能遇到的危險,放在個人身上適用,放在整個人類層面也適用,畢竟我們現在富足方便的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的進化發展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對於世界末日的思考有很多個方向,這點在電視電影中就能看到,其實這種站在全人類層面思考世界末日的問題
  • 40年前,我國GDP為1911億美元,美國2.86萬億美元,那現在呢?
    從上世紀開始,美國便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儘管最近幾年,美國經濟增速緩慢,但憑藉龐大的經濟體量,其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依然沒有國家可以撼動。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國家。從改革開放至今40餘年時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世界前十名之外,躍居至如今的世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經連續13年對世界經濟貢獻率世界第一。
  • 1994年,宇宙發生超大災難,若不是這顆星球,人類或許滅絕了
    而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能量出現在我們的地球上面,我們是否能夠承受得住40萬億噸「TNT」炸藥所帶來的能量衝擊呢?答案明顯是不能的。這樣的能量會使得地球上面的生命面臨著終結的威脅。  科學家認為這次現象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撞擊,很有可能是我們人類觀測太陽系當中最強的一次撞擊。而這樣的能量出現的原因,是因為大規模的彗星與木星進行相撞所產生的。
  • 1994年那一夜,人類差點面臨「彗星撞擊」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放在人類和宇宙這個層面來講,這句話一樣適用。也正是因為人類對宇宙認識尚淺,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宇宙探索的行列中。然而,人類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據了解,最大一塊碎片的威力相當於6萬億噸的TNT。如果這樣不好理解,可以理解成全球核武器爆炸的750倍。如果不是木星的存在,彗星撞地球就發生了,人類在那一夜或許就滅絕了。
  • 原子彈的威力有多大?70年前的「小男孩」造成日本14萬人喪生
    70年前的8月6日 原子彈「小男孩」毀滅廣島 14萬人喪生1945年8月6日8時,3架B-29美機又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廣島市民對於習以為常的空襲警報似乎已無動於衷,因此很少有人進入防空洞隱蔽。在此以前,B-29已連續數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小男孩」。
  • 老照片還原長崎核爆現場,天空升起第二輪太陽,大半城區直接蒸發
    75年前的8月9日,顯然是一個載入了史冊的日子。作為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最後一聲巨響,由美軍投擲的一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於當地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在日本位於九州島西端的軍工重鎮——長崎市上空距地580米的高度上被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