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
文/華商韜略 巴圖海
全球疫情肆虐,最受到影響是人們的「性福」。
繼口罩、廁紙之後,在一些國家,保險套成了被新晉被瘋搶對象,比如澳洲的雪梨。
這種並非空穴來風,疫情已開始影響全球數十億人「性福」——大家馬上就要有沒有保險套用了
【1】
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因為盛產橡膠,這裡有全球最大保險套廠商康樂(Karex)。受疫情影響,過去10天,康樂在馬來西亞的3家工廠沒有生產過一個保險套,這會導致保險套短缺數量達到了1億個。
如果單從數量看仍無法體會到危機的嚴重,我們再換個說:全球每5隻保險套就有一隻來自康樂,它還是杜蕾斯核心供應商。
康樂公司為杜蕾斯(Durex)等品牌進行貼牌生產,也推出自己的榴槤味保險套等特種產品。該公司每年生產超過50億個安全套,銷往140多個國家。
而且,即便日後復工,也不能滿負荷工作——馬來西亞政府要求他們復工之後,只能恢復50%產能。
康樂庫存還剩2個月。
這恐怕是自保險套走向全球化以來,最大的危機。
一邊是生產缺口,一邊是隔離在家人的海量需求——要任性又要安全。
科學研究發現,性生活頻率與家庭收入成正相關,而面對經濟形勢與不確定性的未來,隔離在家的的確沒膽量任性造人。所以他們比以往更需要保險套。
暫時性無套可用或許不再是笑話,畢竟這事情中國已經小範圍經歷過一次了。
(中國疫情初期,保險套搶購也曾出現過,不過彼時大廠未停產)
於是,有人預測,保險套斷貨後,就該是驗孕棒了。
【2】
且慢,這些人忘了保險套市場一個關鍵力量——中國。
作為製造大國,中國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保險套生產線呢?雖然沒有杜蕾斯、岡本這樣頭部品牌,但並不影響中國是保險套生產大國這一事實。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生產的保險套已超過130億隻,出口量超過30億隻,一些著名企業的保險套,還是由中國代工的:
杜蕾斯,青島雙蝶和利潔時合資生產的。
傑士邦,武漢傑士邦和安思爾合資生產的。(第六感是傑士邦旗下的)
名流,上海名邦生產的,也是國產。
多樂士,廣州誠美生產,國產。
只不過,當外國保險套都在追求超薄,中國保險套品牌更偏向特種類型。
而且,國內還有全球第二大保險套企業——人福醫藥,這還是一家國內上市的上市公司。
該公司擁有擁有傑士邦、LIFESTYLES、SKYN(極膚)、ZERO(零感)等多個安全套國際品牌,以及在這些品牌的相關業務。
截止2019年上半年,人福醫藥的保險套業務的營業收入為8.16億元,同比增長8.59%,實現淨利潤584.33萬元,毛利率達到了61.82%,是該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板塊。
正是因為人福醫藥,傑士邦才從國產變成了外資。
2006年時,人福醫藥以1.37億元將旗下傑士邦70%股份出售給合作夥伴安思爾。當時,國內市場還沒有岡本什麼事情,杜蕾斯的統治力也沒那麼強,「傑士邦國內市場佔有率達25%,僅次於杜蕾斯。
人福醫藥2018年財報
2017年,人福醫藥拉中信資本入局,共同斥資6億美元(約41億元)收購安思爾(包括武漢傑士邦),回到保險套賽道,並一下成為全球第二大安全套企業——全球市場份額近20%,市場覆蓋中國、美國、澳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隨著杜蕾斯供應商停產,大本營在中國且坐擁中國強大製造業供應鏈的人福醫藥,或許有一個縮小彼此差距機會。
環球同此涼熱,繼口罩、呼吸機、檢測試劑盒之後,中國企業或許又要立功了!
疫情已經帶走了很多人,但並不一定會帶來很多人。
一一END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