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爺是如何消遣時間的?

2020-12-23 花花家的家常事很多

你認為那些王爺真的很快樂嗎?是的!那些王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與明朝用地方「卷養」宗室親王的方式不同,清朝規定王爺不得離京,所以,處在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看守」,皇帝對王爺並沒有那麼忌憚,回看整個清朝,你可以發現,清朝並沒有發生宗室對皇權產生威脅的亂象,這一點可能與康熙設南書房、雍正設軍機處,皇權高度集中有關。

清朝的王爵繼承是按級遞降,也就是說,親王的嫡子繼承爵位就是郡王,之後遞降到鎮國將軍不再降級,而郡王爵位則是遞降到輔國將軍不再降級。當然,清朝八大「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不在此列,除開爵位被廢,他們的地位無法動搖。

在待遇上,親王的年薪是1萬兩白銀,祿米1萬斛,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郡王歲俸是1萬兩白銀,祿米1萬。仔細一看你可能不覺得多,畢竟有一座諾大的王府需要養活,但是,這些王爺們有大量的「莊地」,這些莊地動不動以上百頃來算,王爺們每年可以向耕種這些土地的佃戶收取地租,這可是一筆巨款。

除此之外,皇帝並沒有禁止宗室讀書科舉參政,作為王爺,只要你想為國分憂,你有上進心,皇帝還是會給你機會的。

所以,在皇帝不太忌憚的政治環境下,再加上優渥的待遇,王爺們只要不違律,不造反,那日子肯定是快樂瀟灑的。

有錢又能自己選擇閒,那就必須搞點事來打發時間。與那些普通的八旗子弟不同,王爺們的身份高貴,高貴就會有高貴的玩法,像那些提籠鳥,鬥蛐蛐之類的活動,王爺們是不屑參加的,畢竟不符合身份。

那在他們看來,哪些才是符合身份的活動呢?追隨先祖榮光,騎馬射箭。清朝馬背上起家,王爺們跟人聊起天來的時候,一般都是「想當年,皇太極老祖宗威武雄壯,箭無虛發……我們作為後輩子孫,豈能墮了他們名聲,所以,咱們就來好好練習騎馬射箭吧。」

王爺們一起騎個馬,比一下速度,然後加點彩頭,大家美滋滋,如果在騎馬的時候,再比一下箭法,那又再好不過了,緊張又刺激。

聽個小曲,看個戲,弄點情調。這個雖然不是王爺們專有活動,但是王爺們肯定也喜歡,王爺們不差錢,差的是心情,心情好了,大把的銀子打賞給名角,讓大家一起開心,心情不好了,聽個小曲緩解一下心情也是不錯的。

再說了,宮中哪位老佛爺都喜歡聽戲看戲,王爺們能不喜歡嗎?敢不喜歡嗎?甚至有的王爺自己都會來上那麼幾句。

論詩作畫的也大有人為。第八代禮親王昭槤喜歡在鬧市收集閒談消息,然後回家寫成書。昭槤與紀曉嵐,龔自珍,魏源等人私交甚厚,寫書作畫,與朋交談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樂趣,著有十五卷歷史筆記《嘯亭雜錄》。

尋求花樣玩法的王爺。弘晝是乾隆的弟弟,他的出名出在他足夠的荒唐,荒唐有荒唐的玩法,這個王爺有個很奇怪的癖好,那就是平日裡喜歡在家裡辦喪事,吃祭品,明明沒有人去世,他也很樂意看著底下的人嗷嗷的哭喪,而自己則笑得肆無忌憚,全無形狀,這種玩法你沒見過吧!

有人說,弘晝的這種「荒唐玩法」是為了麻痺乾隆,這點我不認同,因為弘曆的地位是康熙定的,在康熙對孫子弘曆喜愛加持下,無人能對弘曆地位產生威脅,更何況,在清朝高度集中的皇權下和秘密立儲制度的確立下,弘晝哪來的半點機會?乾隆又哪能感受到弘晝對他的半點威脅?

所以,我覺得弘晝這種玩法就是因為他另類,他太閒,想尋求刺激。

當然,清朝王爺中也確實存在那種有上進心,為國效力的,比如恭親王奕訢,你要說奕訢每天在「消遣」時間,這個說法怕是不成立,作為洋務派領袖,他大概是很忙的吧。

結語。除開客觀因素,清朝的王爺在吃喝玩樂,享受生活這方面,真的不要過得太舒服!正如他們想像不到屏幕前的你玩手機的快樂一樣,他們的快樂你也想像不到!

相關焦點

  • 清朝王爺表面風光消遣,為什麼內心悲涼?這不是想要的生活
    萬事追其源,在人們印象中,王爺都是家財萬貫,整天閒散無事的形象,在了解清朝王爺如何消遣生活之前,先來了解清朝的宗室制度,即王爺是怎麼產生的。清朝宗室制度歷朝歷代的皇族都是子女眾多,自然而然就出現如何安置這些皇帝近親的問題,也就是宗室制度。
  • 清朝的王爺是如何消遣時間的?專家:再差也比老百姓強!
    那麼大清王朝的王爺,在閒暇的時刻中,喜歡做些什麼呢?追求權力是不可能的了,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滅了明朝,在裡面可謂是吸取了足夠的教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沒有皇帝的許可,所有的王爺都不允許出紫禁城,被限制了自由;沒有皇帝的任命,所有的王爺不得擔任重要的職務,就算是擔任了要職,也不會有很多的權利;沒有皇帝的準許,所有的王爺的親兵不得超過36人,若是超過了,便是死罪。而且就算是有一些王爺駐守在邊疆,也沒有辦法輕易回京城,若是把親兵帶回家,又是一陣不小的動蕩。
  • 清朝的王爺每天都是怎麼度過的?
    題主是不是認為清朝的王爺每天都是錦衣玉食,悠哉遊哉,唯一的樂趣就是消遣時間?其實清朝的王爺並不那麼自由,日子過得怎麼樣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心情。有的王爺得到皇帝賞識,隻手遮天,有的王爺遭到忌憚,噤若寒蟬,日子過得如履薄冰。當然,也有的日子過得很滋潤。
  • 被「圈養」的清朝王爺們,一步步將「八旗子弟」一詞,變成貶義詞
    被「圈養」的清朝王爺們,活生生把自己玩成了「貶義詞」 所以,清代始吸取之前明代藩鎮割據的教訓,開始限制王爺們的權力,甚至不允許王爺出京,除非是有皇命在身,說白了就是將這些親王、郡王貝勒們「圈養」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樣皇帝才能安心。 但是,清朝「圈養」王爺的做法,其實也並不穩妥。
  • 清朝王爺長得帥嗎?看完照片有種在電視劇片場的感覺
    清朝時候的王爺長什麼樣?這在今天來說很難猜測,因為很多清朝的王爺都沒有拍攝過照片,他們也不知道照片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清朝末年的時候,攝影技術傳到了大清朝!在這個時候首先有機會拍攝照片的當然是大清朝的皇親貴族了,這不,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張晚清時候的王爺老照片!話說晚晴時候的王爺有一部分在當時基本上就是時尚前沿的天之驕子,包括一部分格格,他們有的是機會玩一些新鮮的玩意兒!拍攝照片在他們眼中,那當然是天外來物了!
  • 清朝王爺一年多少錢?你的工資是什麼級別
    王爺,可以說是皇帝所有朝臣中的最高位了。其中又分為親王和郡王。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來就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當然文官也有受封郡王的。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為什麼一個虛銜的王爺會受到這麼高級別的待遇呢?大概因為每個親王都曾經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可能放在誰身上都會不甘。下面咱們就來詳細說說他們的俸祿。
  •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
    清朝真實老照片:富態的王爺,威猛的大漢,官員妻妾成群!富態的王爺,但愛新覺羅·載洵在日軍侵華期間,載洵堅持氣節,拒絕到偽滿州國任職。 清朝時期,威猛的大漢,也是蒙古大力士。一個個都很健壯,有種氣魄感,比現在弱不禁風的小鮮肉好多了。
  •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從本質上說,兩者都是為了防範自己人對皇位的威脅,儘管效果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清朝的手段顯然更為高明。        事實上,從專業的術語來講,明代實行的是「分封就藩制」,這與漢朝的「郡國制」並無多大區別;而清代實行的是「封爵固京制」,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首創。
  • 清朝王爺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能讓一品大官看了汗顏!
    在我們看到的清宮劇中,除了看到皇帝,那最多的就是當時的王爺們了。在電視裡面,他們一個個穿得光鮮亮麗,並且整日遊手好閒過得好不自在。其實,在清政府倒臺夠,那些王爺的生活過得長不怎麼樣,有的甚至區拉黃包車,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 清朝最牛的王爺,兒子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
    就好比清朝,就有著明確的爵位等級。只要是皇子都會有親王的稱號,但是這個爵位會一代比一代低。而比親王更高的就是鐵帽子王了,這個爵位是一直能保證其地位的,並不會在下一代降低等級,所以很多人都想擁有這個爵位,但是300年的時間只有12個人達到了這樣的成就,其中有8個還是當年開國的功臣,剩下的4位是在後來被封的,他們不僅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民間甚至可以享受百姓的供奉,可見他們有多高的地位了,而他們的孩子也是都有很好的發展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奕繯。
  • 清朝王爺婢女的愛情保衛戰,高情商的女人惹不起,裁縫女甘拜下風
    清朝時山東人董成,年少時賭博負債潛逃至京師,在某家商店裡做傭人。董成生性伶俐,又能得主人歡心。店主與某位王爺交好,這位王爺經常來店裡,店主就讓董成出來端茶倒水,把這個王爺侍候得很如意。王爺很喜歡他,與店主人商量,於是就把董成召進了王府,充當雜役。董成在王府中小心謹慎做事,與人無爭,府中上下無不交口稱讚他。王爺於是讓他掌管鑰匙。王府側有張姓人家,有一女,年紀與董成差不多,因為窮,所以只能自食其力。董成時不時因縫紉之事去她家,漸漸的兩個就相好了,女子的父母也知道他兩的事,但也不反對。
  • 清朝時期,王爺和大學士見面,應該如此行禮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階層鑑於前朝歷代「相權擴張、欺壓君上」的經驗教訓,並不設「宰相」一職。但實際上,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等級——正一品的殿閣大學士,基本相當於「宰相」一職,下轄百官、上佐帝王。
  •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最珍貴老照片:圖1疑似兩個女共產黨,被處死,圖4清朝最帥的王爺 1927年,中國漢口,兩名女子因為反對英國、美國和日本帝國主義,受拒捕後很快被當局定罪
  • 不要想著穿越回古代了,這才是真實的清朝王爺,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在許多的古裝劇和小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千篇一律的劇情,現代人離奇的穿越到了古代,當上了手握大權、醉臥美人膝的王爺,帥氣多金、風流倜儻,與無數女子發生了甜蜜的愛情。但是這些事情也只是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現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看完之後,你就知道清朝的王爺是什麼樣子的了。
  • 清朝一共封了多少位異姓王爺,可不僅僅是吳三桂代表的三藩王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管理制度上也吸取了其他各朝的經驗。為了避免八王之亂、安史之亂、靖難之役這種內部勢力對朝廷的顛覆,大清對宗室和異姓王爺的管理頗為苛刻。尤其是對異姓王爺,畢竟血脈中流淌的不是愛新覺羅的基因,要求高,條件多,結局不好說。
  •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那些王爺們,看看和電視劇上的有什麼不一樣
    本組圖片收集整理了清朝末年的那些王爺們的珍貴老照片,看看這些令人羨慕的皇親國戚都長什麼樣子,是否和電視劇上的有什麼不一樣?根據清朝祖制,宗室爵位承襲前人的爵位時要降一級,直至降至最後一個等級再襲。(宗室封爵定為十四等級)可是鐵帽子王卻是一個例外,他的爵位是皇帝加恩世襲罔替的,不需要降級承襲。
  • 為什麼曾國藩沒能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五位漢族王爺?
    清朝初年,因叛明投金,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被皇太極分別封為恭順王、懷順王、智順王,此乃清初三順王。崇德七年,清朝設立漢八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分別隸屬漢軍正紅旗、正黃旗、鑲藍旗。順治元年,吳三桂獻山海關降清,而後大敗李自成。清朝定都北京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
  • 清朝貴族不怪慈禧,卻怪這個王爺
    我們介紹一下這位仁兄,奕劻可以說是清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爺了。清朝的鐵帽子王爺大多是剛打江山時候封的,都是以軍功來論的,是謂軍功鐵帽子,後面就沒啥軍功了。就是有,也輪不著清朝的貴族來立。比如太平天國時,鹹豐皇帝說誰給我滅了長毛,我就封誰為王爺。曾國藩一聽,老激動了,馬上回家練兵。結果呢?當然沒有封王。
  • 這才是清朝的王爺貝勒?圖4骨灰放在八寶山;圖7小妾美得驚心動魄!
    這才是清朝的王爺貝勒?圖4骨灰放在八寶山;圖7小妾美得驚心動魄! 一直以來大家對清朝皇室的認識,都是通過歷史書和影視作品,而更多的還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清宮劇。在電視劇中裡面的王爺、皇帝個個帥氣逼人、器宇軒昂,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種做法防備藩王最合適?
    明清兩朝是中國歷史上君主集權達到巔峰的兩個朝代,其中尤以清朝做的最好,基本上我們在歷史上熟悉的什麼「藩王」、宦官幹政、外戚幹政等等現象都沒有出現,只不過在早期出現過像鰲拜這樣的權臣。而像明朝因為藩王問題還搞出了靖難之變,這就是因為對藩王的處置不當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