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手繪肖像致敬援建「雷火雙山」的退伍軍人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中建三局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邀請漫畫家為參與「火雷神山」建設的退伍軍人手繪漫畫肖像,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感謝他們為祖國國防事業奉獻青春、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我是一名黨員,又是退伍軍人,在祖國、在武漢最需要的時刻,能獻出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我感到很榮幸。」時隔半年,智能公司工程部副經理胡錚辰談起參加應急醫院建設的經過,仍感到熱血澎湃。據了解,胡錚辰在服軍役期間,曾獲個人三等功1次,優秀士兵2次。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他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連續奮戰20多天,曾身穿維保服爬上已入住病人的火神山醫院13區屋頂維修攝像機。

看著手中惟妙惟肖的肖像畫,智能公司47歲的退伍軍人劉小軍樂開了花。「長那麼大還是第一次有人為我畫肖像,用這樣的方式紀念當兵的時光,感覺非常有意義!」談到參與「火雷神山」建設,劉小軍的思緒一下回到了二十多年前。「98年的時候,我參與九江抗洪,在一次執行任務時遇到管湧,差點被吸走,還好戰友反應及時救了我。抗洪期間,也曾經六天六夜沒有合眼。這些我都扛過來了,建設應急醫院的那點辛苦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劉小軍回憶。「退伍不褪色,國家在任何時候需要我,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往前衝。」(經濟日報記者柳潔 通訊員 過丹婷)

相關焦點

  • 退伍不褪色 福保街道新港社區退伍軍人助力創文
    福保街道新港社區黨委積極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轄區退伍軍人資源,激勵優撫對象常態化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夯實創文基礎,營造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退伍不褪色吹響創文集結號「現在正是創文的關鍵時刻,我報名社區清潔日活動,只要社區需要,我就來。」
  • 高士林:退伍不褪色 防汛一線顯擔當
    紅網沅江市分站7月23日訊(通訊員 彭培煥 李禮)在沅江市南洞庭蘆葦場東頭咀防汛中隊2379米的防洪大堤上,一位身形筆直、面目清秀的防汛隊員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90後退伍軍人一一高士林,大堤上的「小鮮肉」。
  • 劉華昌: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劉華昌,男,現年69歲,中共黨員,1974年2月退伍,1975年擔任湄江街道龍泉居順江組村民組長,作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退伍軍人,他時刻以優秀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任勞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優秀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積極帶領村民為公益事業作出應有貢獻,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
  •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3月5日,在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借鑑倡議廣大群眾參與「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活動,烏審旗公安局退休幹部、退伍軍人、中共黨員志願者奇玉勇來到烏審旗蒙醫綜合醫院慰問醫務人員,並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送一束鮮花,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他這一舉動不僅鼓舞了我們醫務人員,更給一線人員帶來了歡樂與溫暖,讓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變得更為明亮璀璨。」
  • 「八一」特輯 | 高鳳君夫婦:退伍不褪色 從警守初心
    「八一」特輯 | 高鳳君夫婦:退伍不褪色 從警守初心 2020-08-01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恩法院:軍人退伍不褪色,初心不改戰一線
    雖然早已脫下軍裝,但是退伍不褪色。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他們用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 他們說:退伍軍人仍然是老百姓的兵,一朝是軍人,終身是軍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疫」,我們一定要上。
  • 汝城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 集結共戰「疫」
    退伍後創辦企業的朱建宇,主動放下苦心經營的生意,組建起青年退役軍人應急突擊隊,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在其感召下,43名健康狀況良好的戰友先後加入。針對當前防控物資緊缺的實際,他們充分發揮利用各自渠道,想方設法籌集應急車、對講機、喊話器、防護口罩、紅外測溫儀等物資,出徵到防「疫」戰一線。若有戰,召必回,是軍人保家衛國的拳拳之心。
  • 哈爾濱市利業街道玉林村:退伍不褪色 投身防疫測溫戰
    在這些主動請戰為「抗疫」服務的人群中,除了黨員幹部,還有一個特殊群體——退伍軍人。在防疫形勢面前,他們放棄在家中安逸舒適的生活,主動加入到「抗疫」中,同村裡的黨員幹部、駐村幹部一道,共同築起守護全體村民生命健康的「防疫線」。
  • 網格戰「疫」新戰線 軍人退伍不褪色——眉山東坡網格員戰疫中的...
    同時,部分網格員還有一個相同的特殊身份——退伍軍人!賀君——鏗鏘美麗的娘子軍人賀君,女,黨員,東坡區大石橋街道旭光社區網格員,退伍軍人。家中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小孩。在防控期間,她「三過家門而不入」,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從除夕前一夜開始,她已經在小區裡馬不停蹄地連軸轉了近一個多月。每當問起她累的時候,想過放棄嗎?
  • 換裝不換心 退伍不褪色
    換裝不換心 退伍不褪色 2020-08-01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義:退伍不褪色,創業展風華
    初見陳義,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年僅28歲的他在2013年退伍後,已經創業五年,目前已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憑藉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退伍後,作為一名光榮的退伍軍人,陳義始終牢記退伍不褪色的理念,矢志創業不斷創新,他拿著僅有的5萬元,毅然投身於創業的浪潮中。一開始,陳義想用車輛智能多層存放來解決畢節城區停車難題,於是創辦了智能停車場公司。
  • 「退伍不褪色 換裝不換心」致敬當過兵的警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蔡明紅,2013年11月退伍,2014年9月成為自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特警,2018年7月至今為自流井交警大隊秩序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拼搏,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的追夢華章。李倩,雙警黨員異地家庭,從軍人到警察,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忠誠為民、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忠誠、擔當和奉獻。詹平,轉業至今為高新大隊民警。換下戎裝,戰友惜別,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道路交通安全為工作目標,踐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崇高誓言。
  • 共同戰「疫」|軍裝永不褪色,退伍大學生抗「疫」顯擔當
    就讀於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軟體學院的伍芊吉是一名退伍軍人,他在家鄉為了抗擊疫情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當代大學生的風採。 「這次執勤的主要任務是嚴防村莊的各個出口,即不允許該村的人出去,也不允許其他人進村。」伍芊吉說,他們每天都是每天6點起床,分批進行執勤,執勤期間一律不允許與其他人接觸,完全實行封閉式管理,直到晚上10點才結束。 「身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又是一名退伍軍人、身兼多重重要身份的我,理應衝在前線,以實際行動構築疫情防控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 徐州98後退伍軍人,挽救「10後」女童,體現退伍不褪色的精神
    軍人退伍後,心中的正義感也是磨滅不去的,他們永遠會把國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他們身受的是國家的訓練,就算退伍他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也會利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著生活中的人們,真正體現了退伍不褪色的精神。
  • 退伍不褪色的「定海神針」——記東高地站副站長田浩
    當兵的經歷錘鍊了他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品格。在部隊入黨,更是練就了他堅定的黨性和頑強的意志,退伍不褪色是他給自己的人生定位。3月5日出生的田浩,骨子裡就帶著雷鋒精神,他常說:「我就是革命工作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確,不論是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援建汶川,還是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都有他主動請戰、積極參戰的身影。
  • 【愛國情 奮鬥者】退伍軍人張禎:永不褪色的豐碑
    【愛國情 奮鬥者】退伍軍人張禎:永不褪色的豐碑 2020-12-1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奇平:退伍不褪色 創業帶就業
    在部隊時他是一名出色的軍人,回到地方後他退伍不褪色,不僅從事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還帶領退伍的戰友共同創業,盡顯軍人本色。為群眾排憂解難2019年,35歲的李奇平因為父親患病和小孩的出生不得不脫下軍裝依依不捨地與自己的軍旅生涯進行告別。李奇平告別部隊回到地方後主動放棄計劃安置,毅然選擇了自主擇業。
  • 牆繪能保持多久不褪色?手繪牆保養方法
    牆繪能保持多久不褪色?很多準備進行牆體彩繪或者已經畫好了的客戶和牆繪新手都會有這個疑問。接下來我們從專業的角度分別來解答這個問題,牆繪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個是室內牆繪,一個是室外牆繪。
  • 濱州新創呂劇小戲《不褪色的橄欖綠》《「傻」二妮捐款》專場匯報...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9日,濱州市呂劇團創作排演的2020年市直舞臺藝術重點創作項目呂劇《不褪色的橄欖綠》和《「傻」二妮捐款》專場匯報演出在濱州市呂劇演藝有限公司小劇場舉行。2020年市直舞臺藝術重點創作項目呂劇《不褪色的橄欖綠》2020年市直舞臺藝術重點創作項目呂劇《「傻」二妮捐款》兩部呂劇小戲,於今年上半年完成採風、劇本創作,主要演職人員均是45歲以下的青年演員,編劇、作曲、配器、舞美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等均由市呂劇團工作人員擔任。
  • 「八一特刊」退伍軍人張麥林——永葆初心 退伍不褪色
    在法院工作的這21年中我始終堅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魂,轉崗不移志,就算脫下軍裝、也不忘軍人本色,轉到地方工作、仍不忘軍人優良作風的優良傳統。在這22年中我幹過駕駛員、當過辦公室文書、也當過駐村扶貧幹部,無論是幹哪一種工作,我都能把工作當作使命、把崗位當作責任,用部隊艱苦奮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按照工作任務就是軍令的行為準則,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領導安排的臨時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