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操光年第一期「體操大咖課」的互動環節中,有位「粉絲」非常積極,課程一結束,第一時間她就回答出了那堂課英語老師提出的所有問題,且發音非常標準。
正當我們眾多「吃瓜群眾」猜想這可能是某個留學海外的體操迷小姐姐時,主播卻跟我們說:你們不知道嗎?這是劉瑛啊。
是劉瑛?是我們四五年前認識的那個體操隊員劉瑛嗎?
幾番求證,發現:是的,就是她。
前國家隊體操運動員,現在是雅思能達到6.5的央財大學生。
說到這,先給大家簡單說一下雅思6.5是什麼英語水平。
雅思6.5就是真的是吊打很多大學生的水平,不僅如此,目前包括很多在外留學多年的留學生都考不到6.5,6.5的雅思已經足夠申請國外大學百分之85專業的研究生。
我們來看看劉瑛的成績單:
雅思6.5對大多數人來說絕非易事!
以下文章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講劉瑛的運動生涯,一部分講劉瑛的大學生活。希望她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即將退役的運動員:只要肯付出,你也可以學好文化課。
從國家體操隊隊員到央財大學生,劉瑛都經歷過什麼呢?
我們從她的體操生涯開始說起。
體操生涯階段:
劉瑛,1999年出生的廣東籍體操運動員,曾經在2012年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中拿過自由操冠軍,也曾在201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上拿過體操團體亞軍。
幼兒園時的小劉瑛,非常瘦弱,家長覺得她應該鍛鍊一下。因此,當幼兒園有老師選體操苗子時,家長就果斷送小劉瑛去了邵陽黃家山體校學習體操。後來,劉瑛的體操天賦被進一步發掘出來,於是,她又被選到深圳鹽田區訓練;市運會後,劉瑛進入深圳市體工大隊;後參加省隊集訓,劉瑛被省隊教練吳保康選中,師從吳保康、唐健。
2012年1月5日,劉瑛進入了國家隊,最早師從鮑獻琴和盧利峰教練。眾所周知,鮑導對基本功要求非常嚴格,初入國家隊鮑導組也只有劉瑛和楊伊琳,因此,鮑導和盧導對劉瑛的教導非常用心,在鮑導和盧導的努力下,劉瑛訓練一直非常紮實。也是當年教練口中「條件非常好」的苗子。
但是,2013年全錦賽,劉瑛在平衡木上打空,受傷,暫回省隊調整。調整後,劉瑛再次參加國家隊大集訓,被選入孫海鷗教練組,師從孫海鷗、李政。可以說,劉瑛與羅歡、朱曉芳、王妍、呂嘉琦是同一批運動員。
體操生涯期間,劉瑛主要參加過:
2011年參加過美國休斯頓體操邀請賽,2012年的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2013年年初的華東區體操比賽,2014年年初的泛太平洋錦標賽,2014年的全國體操錦標賽。
以上大概就是劉瑛體操職業生涯裡參加過的所有大型體操比賽了。
大多數體操迷認識劉瑛,是因為2013年華東區的比賽中,她拿出了正掏shapo接京格爾的連接。時光退回到2013年,大概算是正掏shapo京格爾剛剛被國家隊攻克的時候,全國能在比賽中做出這個連接的隊員鳳毛麟角,劉瑛就是其中一個。另外,自由操也是劉瑛的強項,她很擅長轉體,水平腿的720,高舉腿720,當時在國內同一撥隊員中,也是出類拔萃。
但是劉瑛的運動生涯在2016年初就結束了,因為嚴重的肩傷,劉瑛無奈退役。
誰也沒想到,2014年全錦賽竟然成為了劉瑛體操職業生涯裡最後一場比賽。
2014年全錦賽上拿到了全錦賽團體亞軍以及自由操的第四名,成為了劉瑛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成績。
全錦賽比賽前夕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劉瑛賽前訓練後直540接前直360總坐地,本來都想換成後540前屈了。但是比賽還是決定拼一把,奇蹟般的每次都站住了。兩個漂亮的D轉,也做的遊刃有餘。
2014年全錦賽結束後,再次聽說這個小姑娘的消息,就是隊醫說:劉瑛是醫學的奇蹟。
在持續不斷的傷病中,劉瑛一直在奮力掙。
比賽,治療,恢復……
直到2016年的一天,劉瑛最終還是因為嚴重的肩傷,無奈選擇退役。
退役後,劉瑛回到深圳體工大隊調整了一年。
之後,劉瑛作為優秀退役運動員被免試推薦進入了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經過推薦和面試後,劉瑛順利被中央財經大學錄取。於是她迅速開始她的大學生涯。
大學生活階段:
每個退役後的運動員在步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會不斷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信心和能力完成大學所有課程,劉瑛也不例外。
起初劉瑛選擇央財是因為想學習一些除了運動訓練和體育教育之外其它方面的知識,又因為師姐李珊珊和陳怡瑩都在這所學校,所以劉瑛一直都在留意這所學校,想去這所學校學習。另外,深圳市隊教練也在不斷給劉瑛洗腦「學習很重要」,劉瑛早也早就意識到學習文化課的重要性。
在入大學之初,她也為自己定下來大學畢業後出國讀書的目標。
但是,她也在不斷嘀咕著:自己真的能跟那些六百多分考入央財的學生比拼嗎?能跟他們一樣跟得上央財的教學進度嗎?
的確褪去了體操光環,作為運動員,初入大學的文化水平的的確確無法跟同齡高考600多分的高考生比。因此,初入大學,劉瑛也曾覺得自己真的有點不自量力。為什麼當初沒有選擇體育訓練或體育教育之類的專業呢?
帶著對自己的不斷懷疑,劉瑛開始慢慢融入到新的大學生活中去。
會計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英語……一個又一個的挑戰接踵而至。
進了央財,就沒有退路了。
課上聽不懂,課下就自己看;自己看不懂,就不斷請教周邊的同學。同學們也都紛紛變身成為了劉瑛的「小天使」,給她講題,教她如何做筆記,同學們耐心、細緻地幫助著劉瑛。劉瑛也在不斷努力著。
說到這,可以給大家看一下劉瑛的同學們輔導她時留下的視頻截圖,真的是每一個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
因此,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也憑著劉瑛的韌勁,她慢慢跟上了大學的課程,順利通過了一項又一項考試。
劉瑛對自己的要求絕非通過考試那麼簡單。劉瑛早早堅定了以後出國讀書的目標。為了以後能出國讀書,劉瑛對自己所有課程要求都十分嚴格。但是每門課程都拿到85以上的分數對劉瑛而言絕非易事,因此,她只能多付出多努力。
目前,劉瑛已經大三了,也找到了學習節奏。
因為劉瑛的目標是出國,因此,完成央財課程的同時,劉瑛也得加強英語學習,努力通過雅思考試。
學習對運動員而言非常難,首先要克服厭學情緒,其次要保持學習的熱情,最後還要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其實從小到大,劉瑛一直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小時候,劉瑛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英語老師也很喜歡她;在英語老師的鼓勵下,劉瑛的英語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但是,由於在運動生涯期間課程比較簡單且學習文化課時間有限,因此,劉瑛在步入大學前,英語大概是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可想而知,即使四級考試,對劉瑛也絕非易事。
相信很多運動員都曾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暴風雨式哭泣,劉瑛也不例外。
保持著對學習的興趣加上自己的努力,劉瑛意外地首次就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這無疑是給了劉瑛很大的信心。
之後學習雅思,再到雅思6.5,且通過英語六級考試,劉瑛只用了三年的時間。
制定自學計劃,找資料、找學習機構,開頭對劉瑛而言太難了。因為運動生涯時間也沒有養成什麼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導致最初劉瑛的筆記都亂七八糟,自己都看不懂。
談到步入大學時的迷茫,劉瑛也坦言:
升入省隊和國家隊後訓練的任務更重,學習的時間就少了。雖然很久沒接觸英語,但是熱愛一直都在。進入大學後就很想學英語,於是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找資料、資源、補習機構去學習。開頭很難,因為太久沒有學習,做筆記都是亂七八糟的。看著那些高考600多分考上來的同學,筆記很規整,而自己的筆記自己都看不懂,挺打擊自信心的。我每天會給自己做每日計劃,完成了就給自己一個小勾勾,每天都堅持下來,一個月,兩個月,到現在堅持了三、四年了,就會看到自己有一些進步。我一步步考四級、六級、再到雅思,每次也都完成目標,就會很開心。我覺得勤奮堅持很重要,這是每個體育人都有的優良品質,雖然退役了但這種堅持的品質還是應該保留下來。
現在,劉瑛已經成功度過了迷茫期,雅思成績也拿到了6.5。
關於劉瑛的生活學習,到此就應該結束了。
但是最後,小編決定還是再寫一段,關於運動員的大學生活。
其實,運動員退役後,憑藉著運動成績絕大多數都能順利升入一個還不錯的大學的。多數的運動員也會選擇運動訓練或體育教育專業,因為畢業後當體育老師或教練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看了近幾年的錄取信息,極少有運動員像劉瑛一樣選擇央財。因為選擇央財的體育經濟管理就意味著:運動員必須跳出她們的舒適圈,必須要努力通過這大學四年的考試。在央財,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課表是非常豐富的:基礎課程是會計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專業課為體育經濟、體育管理、體育無形資產、體育投融資、賽事管理、體育經紀人理論與實務、體育營銷、體育贊助、體育傳媒、體育統計,同時也會學習到運動訓練、運動項目概論、運動心理學、體育概論、運動人體科學概論、體育社會學等課程,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校裡其它學院的任選課。這其中,運動訓練、運動項目概論、運動心理學、體育概論、運動人體科學概論、體育社會學,這部分對運動員來說會比較好理解,但是大量的經濟類、會計類課程,對運動員來說真的是不小的挑戰。其次,該專業畢業後就業挑戰也很大。對運動員而言,體育運動專業畢業後,大多數人會選擇回到市隊或省隊做個普通教練或老師。但是一旦選擇了其他專業,畢業後就要去社會上跟其他畢業生一起競爭了。
總結而言,選擇央財前必須要問問自己:能不能跟上學習進度,能不能完成每一門課,能不能直面就業競爭的壓力。
運動員習慣了從小到大一直訓練,因此,對他們而言:
跳出舒適圈,真的挺難的。
這也就凸顯了運動員有勇氣選擇非運動訓練或體育教育類專業的難能可貴,在隊內的時候,有人幫你安排好一切,一旦走出,必須自己安排一切。
但是,跳出去還是不跳出應該怎麼選擇呢?
這個選擇真的挺難做的,而一開始,肯定會跌跌撞撞。
但是,無論是跳與不跳,退役後運動員都要有一個完整的大學生活。這是奧運冠軍鄧琳琳和劉瑛一致給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