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莫斯科,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了一位中國人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並對他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
那麼,你知道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是誰嗎?有一個是中國人,還是個憤青。
這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三個分別是波蘭的天文學家、日心說創始人哥白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之一弗朗索瓦·拉伯雷;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威廉·莎士比亞。
而剩下的這一位中國人就是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楚國的愛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
為什麼會選屈原作為四大名人之一呢?除了屈原實至名歸之外,個人的觀點是因為老郭的原因,1950年,華沙召開了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大會決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會,這理事會的主席是法國人,副主席有四位,其中之一就是中國人,而這位中國人就是郭沫若。
眾所周知,郭沫若對於楚文化的研究很深,對於屈原,對於楚辭,對於離騷都有自己造詣很深的見解,還曾創作了歷史劇《屈原》等,他把屈原捧上高高的寶座也就很正常了。
不過屈原本人也的確實至名歸,並非浪得虛名。
屈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還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楚辭的創立者和奠基人,後來的楚國辭賦家,漢代的辭賦家都深受屈原的影響。唐代的大詩人李白為何能激蕩胸懷,浪漫澎湃,相信屈原對他的影響一點也少不了。
對於我們來說,屈原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那就是悲慘的背課文,不得不說《離騷》是真的很難背,但又很唯美,讓人慾罷不能。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介紹自己都介紹的那麼唯美動人,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於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他把自己的美好品質都和那些美麗沁人的蘭芝香草相掛鈎,「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這三句話的意思分別是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在身旁;早晨我在大坡上採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雜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豈止聯繫優秀的和蕙。
這其中,江離、闢芷、秋蘭、木蘭、宿莽、申椒、菌桂、蕙茝等應該都是他們楚國可以見到的美麗芬芳的蘭芝香草,他一方面真的這麼做了,編花環,系花籃做配飾,另一方面又將這些香草比作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品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身貴族的他不願享受榮華,卻為國奔波,受人讒譏,於是感慨: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可憐人生道路多麼艱難。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我把我的帽子啊加的高了又高,我把我腰間的佩飾啊,緊了又緊,他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他回顧走過的路,沒有畏懼,亦無怨選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全國人民都活在混沌愚昧之中,我救國的道路又窄又長無邊無際,我卻要突破迷霧,尋找心中的太陽。
屈原不停地用香草美人來比喻愛國忠君,他愛楚懷王愛的那麼深沉,可惜啊,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屈原的這一腔愛國情懷沒有人懂得,最後只好獻給那些汨羅江的魚蝦們,讓它們來見證楚國的大廈將傾。
如果屈原只會愛國,那他也就只是愛國主義詩人了,但他還是一個浪漫的詩人,浪漫的文學就從他這裡發端。
《天問》一文,通篇洋溢著他澎湃的浪漫主義情懷和博大的宇宙觀,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發問,問天地離分、問陰陽變化、問日月星辰,問神話傳說,問治亂興衰,他大膽地疑問精神,對自然,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豈不正應證了他那句「吾將上下而求索」?
他的《九歌》十一篇,他的《九章》九篇,那麼多的人神相戀,那麼多對於神話的描寫,字裡行間讓屈原奇幻奧妙的思維在文字之美中徜徉,那些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色澤豔麗,情思馥鬱,氣勢奔放,讓屈原這個愛國憤青的思想璀璨照射到千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