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足球青訓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拉瑪西亞,從瓜迪奧拉到哈維、伊涅斯塔再到梅西,巴薩青訓培養了太多太多超級球星,他們甚至一度在比賽中的11名場上球員全部都出自俱樂部青訓,可以說拉瑪西亞是紅藍軍團的一塊金字招牌。不過最近幾年這個青訓聖地卻是問題纏身,產出也大不如以往。著名足球雜誌《FourFourTwo》就發表了一篇深度文章:拉瑪西亞之死,今天帶來上半部分。
「不僅僅只是一家俱樂部」是巴塞隆納的口號,但這個宣言多年以來一直都受到威脅,但他們一直都在努力保證克魯伊夫一手建立起來的青訓學院不受破壞或者說越來越好。但最近幾年拉瑪西亞的墮落已經成為了不可阻擋之勢,這真的是俱樂部的責任嗎?
2012年記者曾經在巴薩新建成的訓練基地第一次採訪巴爾德斯。一個月之前這位巴薩青訓畢業生參加了同萊萬特的比賽,而那場較量紅藍軍團場上11人全部出自拉瑪西亞。當時的巴薩門神對這一點十分自豪: 「你不可能提出比11個球員都來自自家青訓更多的要求了,」他說道。「這是很多世界豪門都在追求的目標。為什麼不呢?不用花費巨額轉會費就能打造一支偉大的俱樂部。」
「這不是一夜之間能夠達成的,而是俱樂部之前持續投入15-20年的成果,那些一開始參與建設的人很多都不在俱樂部了,打完萊萬特後我收到了很多老教練的消息,他們也是巴薩今日之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巴薩那次值得銘記的場上11人吧:巴爾德斯;蒙託亞、皮克、普約爾、阿爾巴;布斯克茨、哈維、法布雷加斯;佩德羅、梅西、伊涅斯塔。憑藉這套全青訓陣容巴薩在瓦倫西亞市政球場4-0輕取萊萬特,而且除了他們之外巴薩替補席上還坐著不少拉瑪西亞畢業生。主教練是比拉諾瓦,也是早些年巴薩青訓出品的球員,之後成為瓜迪奧拉那支巴薩的助理教練。不過他因為癌症在2014年病逝,之後巴薩將訓練基地甘伯體育城的1號訓練場命名為蒂託-比拉諾瓦訓練場。
體育城在略夫雷加特河谷,距離諾坎普只有5公裡,這裡就是現如今巴薩的青訓所在地。拉瑪西亞在加泰隆尼亞語中是農場的意思,最開始那裡就是農場式的大型院落。始建於1702年,到了1957年諾坎普落成,隨著俱樂部的崛起拉瑪西亞也跟著擴建,1979年10月20號,這裡被改建成了年輕球員的宿舍。而2011年6月30號,巴薩不再讓青訓球員住在這裡,所有人都搬去甘伯體育城。
克魯伊夫建立拉瑪西亞之初那裡的物質條件還很一般,之後再慢慢的現代化改造升級,有了更多更寬敞的設施。他們的新訓練基地雖然沒有皇馬的巴爾德拜巴斯那麼宏偉,但一棟樓依舊能夠住下84名青年球員,看上去就像是宜必思酒店。那裡的牆上沒有掛水果或者森林畫,而是很多通過自己努力晉升到一線隊的球星。
在拉瑪西亞的接待處有一個巨大的三人合影,那是2010年金球獎前三在一起的合照,梅西、哈維、伊涅斯塔,全部畢業於拉瑪西亞。那些離開自己房間的小球員可以看到一個標語:「讓我們一起強大」。這裡還有克魯伊夫和勞雷亞諾-魯伊斯的畫像。後者同樣對俱樂部的青訓改革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克魯伊夫的靈感源泉。
巴薩想培養出偉大球星的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正直的人。教育非常重要,在這裡每個人都要學習什麼是尊重,他們在球場上要面對的是對手而不是敵人。這裡談論的都是創造而非毀滅,是重新獲得球權而不是把球偷回來。另外,一到了晚上宿舍就會關閉WiFi。
巴薩在2019年建成了可以容納6000人的克魯伊夫球場,隊員們對俱樂部斥資1200萬歐元新建的球場都很感興趣。這個級別的容量對巴薩B隊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合適的數字。過去十年球隊場均上座率是2900人。這個新球場也意味著當初那些可以先看一場預備隊比賽然後再去隔壁看巴薩一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另外,作為歐洲最強之一的巴薩女足同樣把克魯伊夫體育場當做她們的主場,每場的觀眾數和B隊差不多,女足姑娘們在去年的歐冠比賽中殺入決賽,成績相當不錯。
可以說這個訓練基地隨處可見克魯伊夫的圖片和他說過的名言警句,也是用來激勵年輕球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諸如:「足球是一項用大腦來主宰的運動」。「相較於1-0,我更喜歡5-4贏球」等等這類的話。
可以說這是一個完全適合拉瑪西亞的家的港灣,一個世外桃源,同時有著世界第一青訓的名聲,但我們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顯赫的名聲已經沒有當初那麼亮眼了,而且理由很充分。
2012年的萊萬特堪稱巴薩的送分童子,是拉瑪西亞青訓之師最喜歡的對手。紅藍軍團一線隊在1974-1991年間只拿到過1個聯賽冠軍,但在俱樂部青訓崛起後以本土球員為主再加上超一流的國際球星,巴薩迅速成為聯賽冠軍和歐冠的常客,在成為一家豪門的同時也成了城市的名片。現任曼城CEO的索裡亞諾曾做過5年的巴薩副主席,他表示巴薩的競技模式是一個良性循環,甚至可以說俱樂部用青訓哺育了日後的成功。
「2010年世界足球先生評選群星璀璨,但最後卻是拉瑪西亞出產的球員包攬了前三名,」克魯伊夫密友,西班牙著名經濟學家,已經退役的前巴薩球員豪梅-洛皮斯如此說道。「這種盛況以後不會再有了,當時拉瑪西亞就是一隊的基石,每場比賽至少有8名青訓畢業的球員,當然打萊萬特的時候11人全部來自拉瑪西亞。」
那麼,為什麼巴薩的這種盛況不會再出現呢?加泰隆尼亞俱樂部在線路上出現了什麼錯誤嗎?「巴薩失去了拉瑪西亞最初始的宗旨,」一位在巴薩和西班牙人都待過的加泰隆尼亞青訓教練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說道。「拉瑪西亞的基本方針來自克魯伊夫、米歇爾斯、勞雷亞諾-魯伊斯等人,還有前俱樂部主席努涅斯,再然後就是範加爾和瓜迪奧拉。」
「他們擁有加泰隆尼亞乃至全西班牙最好的球員,之後也有像從阿根廷過來的梅西等人。它也是具有成本效益和意義的,球員們接受的戰術思想和一線隊完全一樣,他們也以升入一線隊為目標。」
約迪-奎克薩諾是西班牙《國家報》駐巴薩的跟隊記者,他認為俱樂部被加泰隆尼亞獨立問題分散了注意力,而且將太多錢投入到諾坎普的翻新改造當中。結果就是,奎克薩諾認為紅藍軍團失去了曾經引以為傲的經營發展模式,因為那些掌權者並不在乎前輩們的那些那些長遠規劃。
那麼俱樂部是如何應對的呢?奎克薩諾很快指出堅持青訓為本應該放在第一位,而且確實情況也有所改善。
「他們確實打算回歸這種理念,但我懷疑拉瑪西亞能不能回到她原來的情況,」奎克諾斯解釋說。「太多事情發生了改變,大批大批的年輕球員都被英超俱樂部以天價挖走,他們在那個年齡獲得的薪金是巴薩不可能支付的,所以說衰退只會進一步加劇。」
當然,巴薩擁有全球支出最高的工資表,2018年薪水支出佔了俱樂部總支出的80%,他們需要降低這個比例。像格裡茲曼、庫蒂尼奧、登貝萊這些巨星,轉會身價在足壇歷史上排在第四到第六位,但卻出於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打出他們加盟前的水準。
需要指出的是,梅西的年薪是一筆天文數字,也加劇了額外的不平衡。俱樂部主席巴託梅烏曾經開玩笑地說,「他工作的全部內容就是賺到足夠的錢然後付給梅西工資。」
阿根廷人可以說是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而且是出身於巴薩青訓系統,但即使是梅西也承認俱樂部失去了不少東西,小跳蚤對此也發表過自己的評論:「我們已經失去了某些對青訓學院的承諾,大量希望之星提前出走,而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在世界最好的俱樂部裡。」
馬諾羅-馬爾克斯是加泰隆尼亞人,2017年接替塞蒂恩成為拉斯帕爾馬斯主教練,他認為巴薩球迷也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
「巴塞隆納不是切爾西,」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如此說道。「太多球迷承認他們喜歡拉瑪西亞的理念但卻不願意接受給年輕人太多鍛鍊的機會,因為那樣重建球隊可能只收穫一個聯賽第四,對於巴薩來說每年都必須拿第一,只有第一才行。」
「巴爾韋德其實知道這點,所以在啟用新人方面更加猶豫不決。塞蒂恩是我的朋友,我也很尊敬他,他有著漂亮的足球理念,但巴薩需要拿到西甲或者歐冠冠軍,這就是最大的現實。」
未完待續……
相關閱讀 【拉瑪西亞之死:從世界第一逐漸衰落的巴薩青訓(下)】
(井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