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2020-12-09 中國青年網

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

漢森(資料圖)

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位名人、更不要說政治人物呼籲抵制澳產品。中國加徵澳產品關稅是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行動,澳大利亞可以去WTO告中國,如果中國敗訴,相信北京會接受裁決。但問題是澳大利亞贏不了。澳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比中國對它的反傾銷調查多得多。

澳大利亞有著很極端的意識形態,那裡的政治精英們完全倒向美國,奉行在西方世界裡也最為極端的反華政策,徹底傷害了中國社會原本對澳大利亞非常純樸的友好態度。他們不做任何反思,卻一口咬定是中國在對澳搞霸凌。看來中澳現階段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中國社會做好了讓中澳關係「順其自然」的準備。

我們要對漢森這樣的澳大利亞政治人物說,他們太高估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重要性,搞反了中澳在互利合作中誰對這種合作有更長期依賴的順序。我們不想羞辱澳大利亞和那個國家的人民,但我們真的很蔑視漢森這幫極端政客,他們就像仍然生活在一個世紀以前,完全對這個新時代找不著北。

以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而且是對華貿易順差國,就敢狂妄地把抵制中國貨當作對付北京的武器。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

澳方近來總說「價值觀」這個詞,好像他們的價值觀更加高貴,與之發生任何摩擦都是中國對澳的冒犯。中國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創造了一個延續數千年的文明,澳大利亞的價值觀從英國向那裡發配囚犯開始,一共才有多少年的形成史?這又是從哪裡來的奇葩驕傲和悲壯?

必須說,澳大利亞的對華表現已經「惡貫滿盈」,由於澳是主動發起攻擊的一方,而且扮演了「美國狗腿子」的角色,在中澳愈演愈烈的隔閡中,澳輿論對中方有多大意見,他們可以想像,中國輿論場反過來對他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會少。

中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對澳綏靖下去,不錯,中國社會強烈主張對澳實施堅決、持久的懲罰,把它作為一面鏡子,讓世界都看清楚了:選邊站美國並且執行以怨報德惡劣對華政策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澳大利亞的價值觀中不包括應當尊重一個14億人口、發展起來很不容易的國家,那麼中國社會會幫助他們建立起這個觀念,一兩年不夠就十年、二十年。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最重要的是,中澳摩擦會如何演變,對中國有意義,但這種意義是有限的,因此中方會在對澳關係方向有總體上的自信與從容。任憑坎培拉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及使用西方的槓桿試圖撬動北京,我們有不為所動的充足資本。

莫裡森總理近來經常話兩頭說,相信北京已經懶得猜坎培拉究竟是什麼意思了。他們太機會主義了,以野蠻的方式展示傲慢,又可以為追求利益裝得若無其事。莫裡森政府不是一個在對華關係上嚴肅守信的執政團隊,這是中國人的總印象。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要抵制中國貨?先問問澳大利亞人答不答應
    導讀:根據海外網新聞媒體近日報導,在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爆發貿易爭端的時候,曾經擔任澳大利亞參議員的澳大利亞政客保琳·漢森公開煽動澳大利亞民眾抵制購買中國貨。據悉,保琳·漢森如今擔任著澳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一職。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引起澳輿論關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全文摘編如下: 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澳政客呼籲抵制中國貨,自己人急了:將對澳產生毀滅性影響
    但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為謀取政治私利,無端抹黑中國形象,煽動反華情緒。這些錯誤做法,在損害中澳關係的同時,也給兩國的經貿往來造成嚴重衝擊。遺憾的是,在中澳經貿遇冷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內政客不但不反思,反而狂妄地叫囂要抵制中國貨。
  • 「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欺凌」?
    這種特點在最近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問題上體現得相當明顯。 最近,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組織居然大言不慚的向西方多個國家的外交部長發出了公開信,要求這些國家聯合起來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來自中國的「欺凌和壓迫」。
  • 澳大利亞高官打算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而中國也會對澳大利亞軍方所犯下的殘忍罪行做出了譴責,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居然甚至要求中國在諷刺漫畫一事上向澳大利亞政府道歉。澳大利亞人試圖抵制中國產品在諷刺漫畫事件爆出以後,澳大利亞公開要求中國對其道歉,但是中國卻對此也同樣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
  • 抵制「中國製造」?澳政客秒被打臉!
    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前段時間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爆發了貿易爭端,在剛爆發之時,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公然對外煽動澳大利亞民眾聯合起來抵制中國製造
  • 澳大利亞高官想辦法報復中國:聖誕節抵制中國產品
    每日郵報報導稱,該國「一國黨」領導人波林·漢森正在敦促澳大利亞人在聖誕節期間抵制中國產品,作為對中國的報復。 11月30日,漢森在臉書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她評論了照片一事,與莫裡森的「狂吠」如出一轍,漢森也在此事上進行了狹隘無腦又愚蠢的評論。另外,漢森還對報復中國提出了一個「建議」。
  • 「抵制中企」在澳炸鍋?中國商務部「重拳出擊」,澳教授說出真話
    繼「抵制中國貨」在澳「炸鍋」後,近日,一份據稱「背後有中國資本支撐」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名單引爆了國際輿論。 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隨著中澳貿易關係越發緊張,「抵制中國貨」和「抵制中國企業」成為了不少澳大利亞網民的口頭禪。而上傳這份名單的人,除了鼓吹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背後有中國資本操控外,還鼓動澳大利亞消費者自覺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
  • 澳大利亞是什麼邏輯?我可以抵制中國5G,但中國不能阻止我傾銷紅酒
    而這樣傲慢在最近的中澳貿易摩擦中就被放大並展現了出來,澳大利亞可以抵制中國的5G,但是中國方面卻不可以抵制澳大利亞的紅酒,這樣神奇的邏輯在澳大利亞方面是十分常見的,而這在澳大利亞方面看來似乎也是正常的行為。我可以打你,但是你不能還手?
  • 澳大利亞民眾:抵制中資企業,與中國有關係也不行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民眾在推特掀起呼籲浪潮,誓言抵制國內部分大型葡萄酒品牌。這源自於臉書出現41家與中國有聯繫的清單。該推特帖文也同時表明,他們實際上都是由中資公司所擁有,這使得澳大利亞全國的葡萄酒愛好者感到驚訝。
  • 澳大利亞要「抵制中資企業」?澳媒:「嘴炮一時爽」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繼丹】 「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
  • 澳大利亞仍不知悔改,呼籲抵制「中國商品」,41家企業被列入名單
    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自從兩國開始發生貿易衝突以來,澳大利亞貿易出口已遭受到重創。例如,作為澳大利亞貿易出口支柱的煤炭和農牧產品就已瀕臨崩潰。當前有超過80艘來自於澳大利亞的煤炭運輸船,滯留於中國港口外而無法獲準入關。同時,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煤炭貿易基本上已經陷入停滯,根據數據統計顯示,這將給澳大利亞每年帶來300億美元左右的經濟損失。
  • 澳大利亞網友說大話,揚言抵制中資企業,澳大利亞教授潑一盆冷水
    澳大利亞社交平臺前段時間公開了一張名單,上面列舉了41家澳大利亞酒廠的名字。這些酒廠據稱「背後有中國資本在操縱」。名單公開之後,澳大利亞網友在網絡上要自發抵制這些酒廠生產的葡萄酒。然而事還沒完,或許是覺得僅僅只抵製酒廠還不過癮,這群網友就想向在澳大利亞的所有中資企業發起「挑戰」。
  • 遭到沉痛打擊後,澳大利亞還敢對中國撂狠話?不知天高地厚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場,約佔澳葡萄酒出口的37%。在所有葡萄酒出口國中,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最大。甚至有許多澳葡萄酒生產商只向中國出口產品。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稱,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使其業務無法存續。
  • 澳大利亞有人鼓動「抵制中資企業」?澳教授:愚蠢,無異於自殘
    「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
  • 印度摔跤名將稱抵制中國貨?建議出臺政策限制中國產品進入印度!
    據報導,印度摔跤名將蘇希爾-庫馬爾近日接受採訪時將矛頭指向中國,呼籲印度民眾一起抵制中國貨,建議印度政府出臺政策限制中國產品進入印度。前幾天庫馬爾接受採訪時呼籲印度人抵制中國貨,「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我們應該抵制他們的產品,政府還應該出臺政策,防止中國產品進入我們的國家,並對市場上已經存在的中國產品出臺限制政策。」現在抵制中國貨,受影響的將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國人。但是,印度抵制中國貨真的那麼容易麼?
  • 澳大利亞媒體篡改中國國徽 人民日報:必須抵制挑釁
    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媒體都應當堅定選擇正義,共同守護人類文明基本價值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每日電訊報》篡改中國國徽圖案,惡意把新冠病毒與中國相聯繫。國徽是主權國家的象徵,神聖不可侵犯。澳大利亞這家報紙把疫情政治化、將病毒標籤化,置基本正義於不顧,突破道德底線,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種惡劣行徑不可縱容。新冠肺炎疫情堪稱一次全球道德檢視,能夠驗出文明成色。媒體是歷史的記錄者,應當自覺涵養道德操守,自覺堅持和捍衛人類文明基本價值,守住人類文明底線。國旗國徽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凝聚著所有國人民的深厚感情,代表著所有國的崇高尊嚴。
  • 100多年前,美國頒布歧視華人的法案,使抵制美貨的運動風靡中國
    100年前,中國正處於晚清時期。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入侵,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逼迫清朝籤訂了《辛丑條約》。此後,清朝為了自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改革雖然最終失敗,但是卻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提高了中國的民族意識。也就在清末新政期間,中國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抵制美貨的風暴。
  • 抵制中國製造,從澳洲人蔓延到500強企業,如今怎麼樣了?
    中國製造是我國對外開放後,塑造起的全球最有認知度的品牌,靠著一針一線等方式,中國人將物美價廉的產品,輸送到了全球各地,不過 中國賺的也是血汗錢,不管是我們還是其他國家,都有獲利的地方,然而中國製造深入全球市場,極高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引來許多國家的非議,因此經常性就會有「抵制中國貨」
  • 澳大利亞抵制中國5G,卻不允許我國對紅酒實施反傾銷
    澳大利亞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自然資源的出口,而這些自然資源的主要出口對象就是中國,還囊括了澳洲的葡萄酒、木材、煤炭、棉花等,這些商品當中相當的一部分是售往中國的,很多澳洲的企業就是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市場,難以替代的消費潛力而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