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聯盟,有哪些控衛是人們心目中約定俗成的超級巨星?
這樣的名單應該有「史蒂芬·庫裡、達米恩·利拉德、布拉德利·比爾、肯巴·沃克、凱裡·歐文、詹姆斯·哈登、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和克裡斯·保羅等球員」。
這些球員中,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和克裡斯·保羅非常最具備對比性,兩人的話題和討論度相對都較高。
去年夏天,火箭與雷霆做了一筆重磅交易,火箭將克裡斯·保羅,兩個未來首輪選秀權,兩個未來首輪選秀互換權,交易到雷霆,換來拉塞爾·維斯布魯克,這筆交易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交易雙方的兩位球員在上賽季的表現都不太樂觀,保羅在火箭的最後一年,退化極其明顯,無法承擔核心的職責,而威少上賽季的進攻效率慘不忍睹,兩位落魄巨星的互換,火箭多付出兩個首輪選秀權和兩個選秀互換權,真的值得麼?
本賽季,威少代表火箭出場53場比賽,全部先發,場均35.9分鐘得到27.5分8.1籃板7助攻1.7搶斷,投籃命中率為47.4%,三分命中率為25.4%,罰球命中率為77.7%。
本賽季,保羅代表雷霆出場63場比賽,全部先發,場均31.8分鐘得到17.7分5籃板6.8助攻1.6搶斷,投籃命中率為48.9%,三分命中率為36.2%,罰球命中率為90%。
毫無疑問,兩人都是球隊鐵打的先發,相對保羅在雷霆承擔並非第一主攻手的職責,保羅在雷霆是球隊第4號得分手,而威少是球隊雙核,場均出手次數僅僅只比哈登少0.1次,看得出兩人在球隊位置相對還是比較懸殊的。
兩人本賽季相對上賽季的表現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本賽季,威少的投籃命中率是職業生涯新高,三分命中率是職業生涯第2低,場均出手次數為職業生涯第2高,本賽季威少在火箭的出手次數增加,場均得分為職業生涯第2高,通過這些數據對比,火箭徹底激活了威少在進攻端的火力,火箭外線射手的配置,使得威少在進攻端出手更加高效,火箭的配置激發了威少的進攻效率和進攻欲望。
本賽季,保羅的出場時間為職業生涯第2低,投籃命中率為職業生涯第3高,三分命中率和場均得分相較上賽季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是想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可以在雷霆的數據而言,保羅的表現相對上賽季有了一定幅度的回暖,參照物只能是上賽季。
本賽季,威少在火箭的角色是進攻核心,其與哈登成為火箭進攻發起點和支配點,當威少和哈登同時在場期間,火箭的進攻發起方式非常多元化,威少的衝擊籃筐將火箭魔球化的體系演變得更加極致,在哈登本賽季競技狀態起伏很大的情況下,威少承擔了絕大部分進攻核心的角色,從這種角度而言,威少與哈登是互補作用。
而保羅在雷霆,已經不是球隊的絕對核心,其在雷霆的定位是球隊關鍵時刻的核心,在常規時間狀態,更多充當組織者,當球隊遇到困難,或者遭遇得分荒的情況下,保羅才站出來承擔主攻的角色,從雷霆時期的定位,保羅在常規時間,絕大部分處於養生的地位,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保羅的體能和精力,不足以支撐一整場比賽,而雷霆的主攻資源和配置資源,也不需要保羅承擔主攻任務,保羅反而在進攻端更加精緻化自己出手選擇,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效率。
從這種角度而言,兩人在各隊球承擔的角色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相應的數據也不同,從兩人本賽季與上賽季的對比而言,保羅的地位和在進攻端的戲份,在下降,威少則在上升,造成的現象是兩人的效率和數據都有一定階段的上升。
那麼,去年夏天,火箭附帶兩個首輪選秀權和兩個選秀互換權,火箭額外的籌碼虧了麼?
從當下來看,保羅並沒有繼續下滑,但是下滑的風險始終存在,威少的進攻效率雖然上升了,但是三分出手次數和三分效率反而是下滑了,從當下來看,火箭略虧。
但是,火箭根本不是這麼算帳的,保羅在火箭以及在雷霆時期,承擔第一主攻手的責任,在48分鐘的時間內根本做不到,火箭實質是用一位功能和定位已經轉變的球員,換了一位還在主攻期的核心球員,這是一種功能和定位的升級,這是當下火箭可以預計到的情況。
從長遠來看保羅已經35歲,而威少只有32歲,火箭用這些籌碼,保證未來幾年實力的平衡,不出現大的波動,也就是說,火箭的這些籌碼從概率而言,是功能和年齡的保鮮膜,從當下來看,火箭肯定略虧,但是從長遠來看,火箭無疑贏在未來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