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曉莊
北京時間4月16日,鍾南山在一場疫情防控活動中提及自己的「女籃隊員」妻子,滿臉幸福。
同時,CBA公司執行長王大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姚明董事長邀請了鍾南山院士團隊,為複賽的防控方案出謀劃策。
兩條消息傳出後,外界除了好奇鍾南山和籃球的不解之緣,也把目光投向鍾南山的妻子、第一批中國女籃隊員李少芬。
1950年代末,電影《女籃5號》風靡全國,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的彩色故事片。
電影以在1952年前後建成的首屆中國女籃為原型。而李少芬,就是首屆中國女籃的主力球員之一。
1936年,李少芬出生於廣東省。1951年,年僅15歲的李少芬入選廣東女籃省隊。
由於球技精湛,次年,李少芬被選入國家隊,成為中國女籃首批隊員之一,同時還擔任北京隊球隊副隊長。
1953年,李少芬第一次代表中國女籃出戰國際大賽,參加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世界青年友誼運動會。但在當時,中國女籃的成績並不理想。
回國後,周恩來總理提出讓女籃姑娘們到蘇聯去學習球技。據李少芬回憶,那幾年她每年都在蘇聯訓練至少四五個月,還在東歐各地打比賽。
1954年至1958年,李少芬和隊友們一邊留蘇學習,一邊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世界青年友誼運動會。
留蘇歸來後,李少芬隨隊獲得1963年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和1964年四國女籃賽的冠軍。
1966年,李少芬從國家隊退役,曾任廣東女籃教練,以及在廣東省籃協任職。
鮮為人知的是,鍾南山與李少芬的女兒鍾帷月同樣是專業運動員,曾獲得短池遊泳世錦賽100米蝶泳世界冠軍,1994年一度打破蝶泳世界紀錄。
在李少芬等一批球員退役後,另一位接過中國女籃火炬的是姚明母親方鳳娣。1970年代,方鳳娣是中國女籃的主力中鋒兼隊長。
1969年,上海恢復了專業運動員的訓練,19歲的方鳳娣成為上海女籃的主力中鋒。隨後,她憑藉頑強的球風入選國家隊。
1976年,中國女籃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女籃錦標賽。第一次參加亞錦賽的中國女籃以6戰6勝的戰績取得了冠軍,擊敗當時的亞洲霸主韓國隊。
1979年,方鳳娣因背部傷病選擇退役。
之後中國女籃的成績並不突出。
1980年,中國隊在亞錦賽上以68-101不敵韓國隊,分差達到35分。同年,中國女籃參加第22屆奧運會資格賽,僅獲得第10名,無緣奧運會。
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籃才首次出現在奧運會舞臺上。
首次亮相的中國女籃,在主教練楊伯鏞的指揮下殺入半決賽,並獲得銅牌。兩年之後,中國女籃奪得1986年亞運會冠軍。
八年之後,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鄭海霞、柳青、李冬梅、鄭秀琳、王芳、展淑平、彭萍、叢學娣、鄭冬梅、李昕、何軍和劉軍組成的陣容闖入決賽,並奪得銀牌。這是中國女籃歷史上最好的戰績。
其中,中國女籃的主力中鋒鄭海霞功不可沒。在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參加過4屆奧運會、4屆世錦賽、4屆亞運會和8屆亞錦賽,見證了中國女籃的崛起和鼎盛。
在1997年,鄭海霞還受邀前往美國WNBA籃球聯賽洛杉磯火花隊打球,成為第一位入選WNBA的亞洲球員。可惜的是,僅一年後,鄭海霞就因傷宣布退役。
儘管離開賽場,但許多球員依然選擇了籃球作為自己的事業。
目前,鄭海霞出任八一女籃領隊,方鳳娣供職於上海體育科研所。
歷任廣東女子籃球隊教練、廣東省體育工作隊副大隊長和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的李少芬,以84歲的高齡擔任廣州市籃球協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