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發現,原來看著毫不起眼的姑娘,嫁了人之後就會顯得光彩奪目。
比如說脆杏兒,打小就胖,下巴跟脖子連在一起,跟彌勒佛一樣。
別人是笑起來很好看,她是看起來很好笑。
23歲那年嫁到了福建,也就是一年時間,有次回娘家的時候被我遇到了,還衝我打招呼。
「這個大美女是誰啊?」
深入透徹,而且細緻的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這姑娘瘦下來的原因。
(1)沒有易胖體質,只有易胖習慣
脆杏兒從16歲開始就已經輟學了,然後就一直待字閨中,整整七年沒有嫁出去。
倒不是沒人要,而是沒人知道,這傢伙太宅了,一天到晚看小說。
短短幾年,長得比讀書時候還胖,有次跟我聊起來說道:
「汪汪,我這是不是易胖體質啊?」
「有這個可能。」
他們家一家四口都很胖,尤其她老媽,兩瓣屁股跟兩座馬蜂窩一樣,我當時覺得是基因的問題,易胖基因。
直到這次她回娘家,我才知道哪有易胖體質,只有易胖習慣。
脆杏娘家一天吃四頓,每天都要吃夜宵,他們家的碗在我們這叫「品」,也就是盛湯的那個東西。
到了福建那邊,一天只吃兩頓,早上吃一頓,下午吃一頓,其餘時間不吃飯。
她剛去那邊,都被當地的碗給嚇到了。
「還沒個拳頭大。」
畢竟剛過門,看見家裡都吃一碗,她也不好意思再盛,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所以諸位看官,易胖體質有是有,比如甲減病人,這就是易胖體質。
但如果你身體表現正常,沒病沒災卻還那麼胖,那基本上就是你的生活習慣的問題。
1. 吃得頓數多。2. 碗比較大。3. 零食吃得多。
這都是易胖習慣,道理很簡單,男生上門、女生嫁人,自然就瘦了。
(2)日常飲食比例非常重要
甘肅這邊的飲食習慣,是非常容易囤肉的,尤其退耕還林之後,我們村裡好多人都胖了一圈。
因為這邊的日常飲食比例,基本上都是澱粉質主食。
各位應該跟甘肅人一起吃過飯,他們喜歡吃麵、吃米飯吃不飽,然後每次點菜,必點土豆絲土豆片。
而在我們這邊,洋芋和麵條就是主旋律。
去了福建之後,尤其是寧德霞浦那邊,喜歡喝湯,菜也多數是海鮮。
偶爾想吃個麵食,竟然叫「清湯麵」,一筷子就夾完了。
那像這種飲食結構,就很不容易變胖。
合理的飲食結構應該是4:4:1,也就是4份碳水,4份蛋白質,1份脂肪。
如果按量來說的話一頓就應該吃:
1. 一拳頭米飯或者一筷子麵條。2. 一巴掌大的肉或者五個雞蛋。3. 七八顆花生,或者一湯匙油。
道理更簡單了,多吃蔬菜多吃肉,少吃米飯少放油。
(3)只是每天都堅持10分鐘帕梅拉
不運動其實也可以瘦下來,但是瘦下來之後沒有身材,也就是身材比例看上去不好。
而且不運動的人,基礎代謝比較低,減肥速度比較慢。
脆杏兒以前減肥,要麼一動不動,要麼一次性練到傷,所以減肥好幾次,都是中途失敗。
那這次她也沒想著怎麼減肥,只是關注了一個健身博主,跟著練著玩。
這個博主叫帕梅拉,然後她的內容都是10分鐘跟練視頻。
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你只要跟著練就行,每天都會出一期。
帕梅拉每天堅持收穫了流量,也收穫了錢,而脆杏兒每天堅持,竟然收穫了馬甲線和什麼臀來著的東西。
所以運動不在於量多,而在於頻率,也在于堅持。
當然後面話題又扯到了脆杏兒說他老公不行,婆婆對她不好這樣的話題上面。
然後邊說還邊盯著我的眼睛。
所以我一直都在猶豫,到底是「兔子不吃窩邊草,以防老鷹啄眼睛。」
還是「名花雖有主,我來松鬆土」呢?
糾結啊!
各位老爺,點個讚再走吧!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