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類美劇,和其他類型美劇是不同的。
因為在看這類美劇時,觀眾們除了想獲得酣暢淋漓的舒爽外,還有點隱形的期待:
期待在劇集裡見證歷史,期待從歷史中看到世界。
於是乎,對於史詩美劇的好壞評價,除了單純的劇情外,我們常常還會加入一些參考標準:例如人文風俗、服裝建築、社會形態……
今天,我挑選了幾部極具代表性的高分史詩美劇。儘管它們亮點各有不同,但無一例外地,都是那麼光彩奪目。
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幻想國度:《權力的遊戲》
出品方:HBO劇集長度:共7季(不好意思,我不承認第8季的存在)豆瓣平均分:9.4
雖然這部劇已經快被人給說爛了(oh,它也的確爛了),但沒辦法,如果史詩美劇集錦裡連《權遊》都沒有的話,那未免也太不專業了。
畢竟這部劇在美劇中的地位,基本就和《指環王》在電影中的地位一樣,屬於不可撼動的那種
《權遊的遊戲》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架空歷史,構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這個世界有歐洲中世紀的影子,又不乏典型西方魔幻色彩;同時整個世界的人物形象豐滿,行為邏輯自恰,讓人過目難忘。
這部劇中沒有明顯的主角。每當我們認為某個人物是主角的時候,到了季末他可能就殺青了。
也正是在一次次折磨中,我們才逐漸體會到了這部劇的精彩之處:
凡人皆有一死,凡人皆需侍奉。
(當然了,相比這句,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下面這句)
欲望戰車:《羅馬》
出品方:HBO劇集長度:共2季(沒辦法,一季燒錢一個億,拍不起啊)豆瓣平均分:8.9
討論西方文明,就繞不開古羅馬;而討論古羅馬的史詩美劇,就繞不開《羅馬》。
這部劇雖只有短短兩季,卻把羅馬共和國最後的輝煌,譜寫得淋漓盡致。它以兩個小人物的視角,帶我們領略了那個時代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那些英雄(凱撒、龐培、屋大維、安東尼……)
還是那些人文建築,它們都共同展示出了古羅馬文明的璀璨。
我將《羅馬》稱為「欲望戰車」,在於整劇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刻畫政治角逐背後的女人心機。這裡面有兩個典型的代表:凱撒侄女阿提亞,和埃及豔后克裡奧佩特拉。
她倆用特有的女性陰柔智慧,在古羅馬的權力場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暴力圖騰:《斯巴達克斯》
出品方:Starz劇集長度:共3季(算上前傳的話,3.5季)豆瓣平均分:8.7
《斯巴達克斯》處在和《羅馬》在同一個歷史時期中,稍稍靠前的位置。那時的羅馬共和國,還是鼎盛。故事以斯巴達克斯的經歷作為展開,向我們展示了當時浩浩蕩蕩的奴隸起義運動。
在暴力美學的路上,《斯巴達克斯》幾乎算是走到了極致。大量的慢動作鏡頭,和不要錢的番茄醬,極大程度上刺激了人體感官,讓觀眾止不住地血脈賁張。
當然,因為該劇中的很多鏡頭,容易讓人引起不適,個人不太建議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劇迷觀看。
罪惡勳章:《波吉亞家族》
出品方:Showtime劇集長度:共3季豆瓣平均分:8.4
故事同樣發生在義大利,不過歷史時期從古羅馬時期,轉到了文藝復興。
如果說,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代表著財富和藝術,那波奇亞家族就代表著糜亂和邪惡。
這個被譽為最早黑手黨的家族,依靠宗教的庇護作惡無數,真正詮釋了:
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由神聖的磚石壘砌的。
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臭名昭著的家族,是如何黨同伐異,如何聯姻媾和,如何謀殺追捕的。極端的罪惡,在這個家族中是表現得那樣純粹,充滿誘惑。
除此之外,對於喜歡遊戲的朋友來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波奇亞家族,就是遊戲《刺客信條》三部曲中的那個家族。
猩紅王冠:《都鐸王朝》
出品方:Showtime劇集長度:共4季豆瓣平均分:7.8
把視角從義大利轉到英國的都鐸王朝,這裡的國王亨利八世以「殺妻狂魔」而著稱,前前後後一共換了6個王后。
本劇針對亨利八世和六位王后的愛恨情仇,作為主要故事線展開。通過細膩的英國宮廷鬥爭,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英國頂層權力之爭。
本劇經常出現的場景是斷頭臺,通過在這發生的故事,我們可以真正理解到什麼叫伴君如伴虎,也看到了王后悲慘的宿命。
順帶一提,有喜歡權遊裡「小玫瑰」的劇迷朋友們,《都鐸王朝》就是她的成名作喲。
以上,是本次整理出來的史詩類美劇集錦。
有認為哪些優質劇集被遺漏的劇迷朋友們,可以在評論區告知。
嗯,下次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