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新研究發現:能同時開發左右腦的並非閱讀,6歲前父母這麼做

2020-12-14 糖果的媽媽

倫敦大學心理學和醫學博士麥克麥納斯說:談論左腦和右腦是有誘惑力的,它們是為共同工作而設計的,大腦潛能開發是有必要的。

執筆:歐陽比文

家長對於孩子的希望,一是健康,二是聰明,有了這兩樣貼身法寶,孩子未來可期!健康靠養育,而聰明這件事並不是完全靠遺傳,70%都是後天培養的。

許多家長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看孩子能背多少古詩,能認識多少字,就說明孩子「早慧」,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麻省新研究發現:益智遊戲能同時幫助開發孩子的左右腦發育

「讀書使人進步」,法蘭西學院心理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表示,提高日常閱讀量,會給人的大腦帶來諸多好處:鍛鍊腦力,減壓,閱讀中的新記憶會締結新的神經元。

讀書時人體處於思考的狀態,思維是處於活躍期的,所以父母先從教孩子識字開始,並沒有錯!但是單靠這一條,恐怕會養出書呆子。

研究一:

此前,麻省理工教授貝蒂哈特曾用了兩年時間,調研了42個家庭,得出結論:家境貧寒的孩子,智商平均值為79,而富裕人家的孩子平均值達到117。

孩子4歲時,富裕人家的孩子較之於其他家庭,會多聽到3000萬個單詞。正是由於這樣的詞彙差距,才有大量的父母寄希望於孩子的閱讀上。

然而多年後,也是麻省理工,一項最新的研究卻與前者結論明顯不同。

研究二:

麻省理工團隊有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並非沉靜的閱讀,而是生動形象的遊戲。

由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哈佛大學專家參與的一項研究,對波士頓地區數十名4到6歲的兒童,進行測試和核磁共振圖像採集,發現互動、交流才是開發孩子大腦的法寶。

如果單純讓孩子讀書,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而父母和孩子多做益智遊戲,才能真正達到左右腦同時開發的目的。

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並不是閱讀或全腦課程,而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方式,而遊戲不失為一種廉價的、能拉近親子關係的,還能促進左右腦開發的方法。

帶孩子玩就是「玩物喪志」嗎?錯!看你怎麼玩

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發現孩子在玩遊戲和聽故事時,大腦神經都處於活躍狀態,但二者「激活」的方式卻很不一樣,做遊戲時左右腦的活躍度更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呢?因為左右腦所負責的能力不同,左腦是「理性腦」,主抓數學、邏輯和語言表達,而右腦是「感性腦」,負責創造、情感、藝術等。

玩遊戲的過程,能兼顧左右腦開發,理性的感性的都帶上,所以才會讓孩子的智商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要如何做遊戲呢?

所謂「益智遊戲」,其實並沒有多麼高深,而是強調父母和幼兒的高質量互動。

★3歲前,多看多聽多聊

3歲前的孩子,尤其是一歲前的娃,還不太會用語言來表達自我,但是孩子的記憶神經卻在漸漸發育。

這個階段,父母可以通過領孩子看識字卡、放音樂,甚至「尬聊」的方式,和孩子形成友好互動。

不要覺得自己說的話無人回應,就閉口不語了。你說過的話,孩子其實都會記在心裡,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記憶。

2歲後,也可以給孩子看看動畫片,不過不要貪多哦;帶孩子去逛超市、公園時,也可以不失時機地教他認識一些事物,如蔬菜、水果、顏色等。

★3~6歲,來玩益智遊戲吧

所謂「益智遊戲」,就是以遊戲的形式來鍛鍊孩子的手、眼、腦,使人在遊戲中獲得邏輯力和敏捷力,開發智能。

比如迷宮遊戲、找不同、數一數、拼圖、場景記憶等,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做吧。

可能很多家長有疑惑,不知道如何帶孩子玩,也不知道啥樣的算「益智」。偶爾匆匆忙忙買一本遊戲書,翻開一看沒幾個遊戲,還都是自己小時候玩剩下的。

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全腦開發思維訓練》,分為8冊,專門針對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邏輯力、想像力、辨別力等進行思維訓練,含金量高,操作性強。

有趣有料,家長不怕沒的玩,孩子只怕玩不夠!趕上有優惠,價錢還是很合適的,給孩子的投資不僅在衣食住行上,智力投資同樣重要。

感興趣的親戳一戳連結,即可擁有。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美國哈佛兒童研究學院調查顯示: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達文西等等,這些偉人都有一個相同之處:超強發達的右腦(Think Different),右半腦的信息存儲量約是左腦的9千倍。左右腦有什麼區別?1、智力發育的需要從小開發右腦與孩子發展智力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智力檢測中心在測試孩子聰不聰明時,會看孩子反應快不快,背誦新知識的速度如何,記憶力好不好等邏輯思維判斷力,但現在的孩子智力發展看中的不是智商多高,而是能不能快速適應社會,能否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因此,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從小多閱讀,就可以讓孩子更加聰明,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但閱讀真的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嗎?有關兒童智商的問題,並不完全由父母遺傳因素決定,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從小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麻省理工最新研究顯示:兒童大腦發育的最好方式不是通過閱讀,而是通過親子遊戲!
  • 孩子3-6歲,是右腦開發黃金期,李玫瑾:這是啟迪智慧的關鍵一步
    一個人的潛在能力開發與其大腦的發育有關,眾所周知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60+,而他身上的潛能據傳也只不過被開發了20%左右。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示:一個人的大腦在3歲前會發育60%,到了6歲,絕大部分人的大腦發育完成度將達到90%,因此,3-6歲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現在家長都特別重視幼兒早期教育,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孩子更聰明一些,為了孩子的,也為了孩子將來能有出息。我們都知道要想寶寶聰明,前提是讓大腦發育好。大部分家長培養寶寶大腦發育,選擇的都是讓寶寶閱讀的方式,並且還會搭配讓寶寶識字等等。
  • 如何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左右腦型差別大,關鍵在於父母的培養
    人們都知道腦部運作分左腦、右腦,左右腦的形狀相同,但是功能卻不一樣。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二者缺一不可。所以,現在特別流行全腦開發,左右腦到底有什麼細分,家長又該如何培養,讓我們來詳細了解。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每位家長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可能在很多家長眼中,開發孩子大腦潛能是育兒專家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左右腦開發、鍛鍊記憶力、專注力、思維能力等等。但是,大多數出門的孩子,除了父母遺傳因素之外,跟家長後天培養也有著密切關係,只要家長抓住智力發育黃金期,效果不會比育兒專家的差。
  • 闢謠:右腦開發可以激發孩子創造力?家長來聽最新腦科學研究結果
    最近豆媽在讀《最強大腦》科學判官Dr.魏(魏坤琳,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的新書《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發現自己原來存在一個關於左右腦的誤區,就是「開發右腦能夠激發孩子創造力」這個說法到底是不是靠譜。通過學習,我發現自己雖然是教育學專業,又是心理諮詢師,但是對於左右腦之間關係的理解還是不夠透徹!
  • 0-6歲是開發右腦的黃金時期!3不要、4培養、5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0-6歲的孩子學習能力是很強的,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於知識非常的敏感,因為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因此就需要去學習。這些「知識」讓孩子慢慢的適應世界,也正是因為這些,孩子學習起來還是很快的。比如有的孩子10個多月的時候就可以慢慢的走幾步,而在10個多月前他還是一個嬰兒,一個生活在媽媽肚子裡的孩子,實在是太令人驚喜了。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特徵明顯,是學霸的好苗子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特徵明顯,是學霸的好苗子!哈佛大學的大量研究報告顯示,兒童的右腦發育得越好,他們的智力發展就越好。與平時的日常生活相比,右腦發達的孩子確實與一般孩子有一定差距,而且成為學霸的可能性也會更高。
  • 比閃卡開發右腦更有效的方法在這裡,孩子6歲前不要錯過
    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兩者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左腦稱為言語腦,主要功能是進行邏輯推理和語言表達,右腦稱為印象腦,主要功能是進行空間和形象的思維。人類的大腦是從右腦開始發育得,從胎兒時期開始一直持續到3歲,3歲到6歲是右腦轉到左腦的過渡時期。
  • 哈佛大學研究:右腦發達的孩子特徵明顯,是學霸的好苗子
    兒童大腦開發的重點在右腦?斯佩裡的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曾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左右腦的不同分工問題,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有調查研究數據顯示:95%的孩子做到了左腦開發,而右腦開發好的寥寥無幾,甚至有80%的父母,錯過了孩子的有腦發育最佳時期。所以很多孩子接受了大腦開發的訓練,但是卻沒有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 研究表明:孩子10歲前,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要抓住
    家長想方設法地讓孩子能接受到最細心的照顧,最全面的教育,盼望著子女成龍成鳳。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父母會發現他們自己的努力似乎常常不能起到效果, 這是為什麼呢?
  • 紐約教授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閱讀
    紐約大學神經學教授Eero Simoncelli科研團隊發現:「促進3-6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科學遊戲」。大量的調查數據顯示,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而在於家長的教養方式及啟蒙遊戲是否做得到位。
  • 中國孩子採用右腦開發的好壞處
    近些年來,在國外傳入的早教概念的薰陶和就學競賽的壓力下,國內的父母們已經越來越有早教知道。而目前從日本鼓起、風行東南亞的「右腦開發」理論,也傳入了我國,讓無數父母狂熱追逐。那麼「右腦開發」終究開發了孩子什麼潛能?它是否合適我國的孩子?我國的家長們對它有哪些知道誤區呢?
  • 大腦、小腦有區別,不要盲目給孩子「開發右腦」
    由於大腦的形狀很像核桃,很多人認為核桃能補腦,以形補形。其實核桃並不能補腦,這個誤區影響了很多人。 大腦半球分為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根據不同功能有不同的分區,還有大腦外側裂深部的島葉和內側面的邊緣系統(邊緣葉、杏仁核、丘腦前核、下丘腦等)。兩側大腦的功能不完全對稱,有優勢半球和非優勢半球。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程式設計師破解代碼發現……
    我的結果是,左腦33歲,右腦5歲。」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爆」朋友圈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 做過測試題的王先生稱,根據結果,自己的右腦結果只有5歲,「可能是平時右腦用的比較少,以前從來沒想過智力跟實際年齡有這麼大差距」。但同時,王先生也提出了質疑,「自己做了很多次試驗,有幾次選了相同的答案,但是卻得到了不同的分數,而且結果也相差很大。」
  • 孩子右腦有個重要的黃金開發期,父母做好這些,娃受益一生
    左腦主要負責邏輯、語言、推理等,而右腦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藝術等,不少人認為,右腦是開啟人類新智慧的大門,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開發右腦呢?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是什麼研究認為: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年內,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
  • 為什麼要開發右腦?通常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右腦發達,智商高
    ,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人更聰明,比如像愛因斯坦等偉大的科學家的右腦都很發達,他們擁有超強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及觀察力,為此,在科學領域的貢獻十分巨大。 我們可能經常聽到開發右腦的言論,多數家長也會特別注重開發孩子的右腦,目的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其實,人的左右腦分工明確,左腦更理性,擅長邏輯思維、推理分析,被稱為「學術腦」,而右腦更加感性,擅長圖畫、韻律、情感、想像創造力,被稱為「創造腦」。
  • 孩子2歲後,父母運用好右腦開發的4個「竅門」,孩子更聰明
    孩子2歲後,右腦開發的「竅門」,父母運用得好,孩子更聰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右手寫字、右手吃飯,也習慣於依據現實的事物認識世界,這些都是善用左腦的表現。正因為大部分人的左腦都運用得比較頻繁,所以那些善用右腦的人,總是顯得更聰明、思維更活躍。
  •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利用0~3歲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可以這樣做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心理傾向,當孩子遇到了新事物或新環境了解孩子左右腦功能根據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是在0~6歲這個期間,父母們可以將這個時間分為兩個階段,0~3歲和3~6歲,在這個時期,父母們要讓寶寶多接觸到一些益智類遊戲,這樣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