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拉的名字對於國內球迷絕對不會陌生,他是姚明曾經的隊友,一共在NBA效力了10個賽季,場均可以拿到12.0分6.7籃板,從NBA離開之後,斯科拉又在CBA效力了多年,並且也入選過CBA的全明星陣容。
此外,斯科拉還是阿根廷男籃的主力成員,2004年阿根廷男籃擊敗美國男籃奪冠,斯科拉也在隊中,他是阿根廷男籃「黃金一代」的成員,直到去年世界盃,39歲的他依然可以入選最佳陣容一陣。
所以斯科拉的籃球生涯非常出色,然而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優秀的球員,在2002年選秀大會上只在第二輪56順位才被選中——斯科拉早在2001年就宣布參加選秀,不過那一年他落選了,2002年才被選中,和姚明恰好是同屆,他又等了5年,直到2007-08賽季才正式登陸NBA。
那麼回到2002年選秀大會,當時人們對斯科拉的評價是如何?為何他會掉到次輪末才被選中?他的優勢和劣勢又分別是什麼?翻開他的選秀報告,也許我們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先從斯科拉的早年籃球生涯說起,由於出生在一個籃球家庭,斯科拉很早就開始接觸籃球,他在16歲時就參加了第一場職業聯賽,18歲時就前往歐洲打球,20歲時,斯科拉加盟了西班牙甲級聯賽,並且當選了最佳新秀,2002年被選中時,他剛剛幫助球隊奪得冠軍。
在2002年的一份選秀報告上,對斯科拉的優勢是這麼形容的:只要上場就會拼盡全力,擁有非常全面的得分技術,可以在內線和外線進攻;籃下的手感非常柔和,所有命中率很高;進攻籃板很出色,因為他非常拼;有著不錯的運動能力和彈跳;面框時很有威脅,因為他可以在16英尺外連續投籃。
跑動能力很好,速度也很快;有著非常好的比賽經驗,因為他在歐洲最頂級的聯賽打球;防守端,斯科拉展現了一定的護框能力;背框進攻也很不錯,因為他有著不錯的腳步,面對防守球員,他可以用勾手或者轉身動作輕鬆得分。
而在劣勢上,對斯科拉的描述則是:防守是他的主要缺點之一,因為他不是一個很好的防守者,橫移能力低於平均水準,而且他的移動能力也不是特別好;不是一個超級籃板手,他很努力,但是他經常站錯位置。
雖然很擅長於造犯規,但是斯科拉的罰球能力卻很一般;傳球能力很差,經常會有很多失誤;打球很機械,他的進攻動作非常僵硬;應該繼續將射程擴大到19英尺以外會更好。
你可以看出來,這份選秀報告對斯科拉的評價其實不差,對他的努力程度、經驗、進攻能力都有一定肯定,然而斯科拉的防守、橫移、罰球、傳球卻不是特別好——NBA選秀時還是非常看重天賦的,斯科拉的天賦不算特別好,他的身高只有2米06,運動能力又不是特別強,這也是他掉到第二輪的主要原因。
此外,2002年NBA球隊對於歐洲籃球也不夠了解,一個例子是,斯科拉在國家隊的隊友吉諾比利當年也是在二輪末被選中——既然連未來的名人堂成員都差點落選,斯科拉掉到第二輪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趣的是,選中吉諾比利和斯科拉的球隊都是馬刺,不過馬刺並沒有等待斯科拉,在斯科拉繼續留在歐洲幫助球隊爭冠,個人2次當選西班牙聯賽MVP時,馬刺已經將他的籤約權交易了出去——如果當時他加盟的是更擅長調教國際球員的馬刺,也許故事又將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