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
「李醫生,我又來複查了。」
「梅大姐,氣色又好了很多嘛!」
「是啊,我雖然是蕭山人,但生病這十幾年都沒什麼自己的生活,現在我西湖、湘湖都逛了好幾遍了,人動起來了就不一樣。」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李偉棟的專家門診診間,65歲的蕭山梅女士(化名)在丈夫何先生(化名)的陪同下,眉眼間洋溢著重生的喜悅,「我能有今天,真當是感謝那個捐獻心腎給我的愛心陌生人和你們浙一嘞。」
圖源:視覺中國
半年前,心腎衰竭、命懸一線的梅女士在浙大一院接受了心腎聯合移植。
曾連續14年接受血透治療、最多每周要去醫院4次、與病魔為伴的她如今康復順利,走路不喘了,胃口變好了,每頓能吃一碗飯,睡覺可以到自然醒了……這樣正常的日子,久違了。而說起這一切的起源,她怎麼也想不到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腎病,最終發展成了心腎衰竭。
糖尿病引發慢性腎病
14年血透後,心臟也不好了
2000年,45歲的梅女士確診糖尿病,但那個時候觀念不到位,確診後她一直選擇中藥調理,沒有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
2005年,梅女士才退休不久,就時常感到全身乏力,走遠路有點胸悶,在當地醫院一查,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這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梅女士懊悔不已!
圖源:視覺中國
2006年初,她發現自己小便比以前少了很多,慕名來到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就診,情況已經很糟糕,由於長期沒有控制好血糖,她已經從糖尿病腎病進展為慢性腎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當年3月7日,她開始了第一次血透,這一做就是14年。「本來是一周3次,大概四年前開始一周4次了。」梅女士說,即便如此她依然信心滿滿,直到2018年11月,她真的有點撐不住了。
持續地胸悶氣喘、活動受限,在心血管內科檢查發現,她存在冠心病和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等問題。明明是慢性腎病,怎麼會出現心血管問題?醫生告訴她,血透會加速血管鈣化和老化,加重心臟負荷,影響心功能。
梅女士心臟供血最重要的兩根血管被堵得「死死地」,考慮到她同時還在接受血透,整個人的狀況也不是很好,醫生認為當時最迫切要解決的是冠心病——能讓她先順暢地呼吸,再想辦法解決瓣膜問題,於是2018年11月,醫生通過介入手術為她放了兩個支架,術後不適情況得到了緩解。
心臟病情複雜
突發多臟器衰竭,何去何從
可短短半年後,2019年上半年,梅女士又出現了胸悶氣喘的症狀,「就感覺胸口有東西壓牢一樣,路也走不動,我本來很喜歡出去逛街的,那時候走去衛生間上廁所都吃力。」梅女士說,只要一躺下來就喘不上氣。「晚上經常醒過來的,我就這麼給她拍背,拍個半個多小時就好多了。」何先生說道。
複查顯示,置入的兩個支架也被堵住了,難道梅女士個人體質對支架敏感?
醫生一邊通過藥物球囊對兩個堵住的支架進行了疏通,暫時緩解病情,一邊聯繫心臟大血管外科進行會診。
在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馬量和副主任李偉棟看來,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患者如果不採取措施,隨時有猝死的風險,常規開胸換瓣手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風險巨大,浙大一院近年來開展的TAVI微創技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為梅女士這樣的高危患者又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但梅女士的情況更加複雜,她已經出現支架堵塞,如果再次出現堵塞,心功能進一步惡化,不排除需要進行器官移植。
專家組綜合考量後,針對不同的病情走向制定了多套治療方案,決定先觀察3個月。3個月沒有發生重大病情變化的梅女士,卻在2019年8月病情急轉彎!
她發生了心衰,射血分數EF值只有34%,「因為出現了多臟器衰竭,我們建議是做心腎聯合移植,但考慮到風險和難度,家屬還有點猶豫不決。」兇險的病情瞬息萬變,梅女士在住院時的某晚突發室顫,醫生緊急組織搶救,將她暫時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左三:吳建永常務副主任;右三:馬量主任
強強聯手
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成功
「醫生,我決定了,做移植!」生死存亡間,何先生咬牙做了決定,「差一點人都要『沒了',除了搏一搏沒有第二條路了。」
梅女士一邊接受綜合治療,一邊等待器官移植。幾個月後,一位腦死亡的年輕人延續大愛,捐獻了自己的器官,與梅女士配型成功。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臟移植中心主任馬量主任醫師和腎臟病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建永主任醫師為梅女士進行心腎聯合移植手術,這是繼2011年浙江省首例由一家單位完成的心腎移植術後再次心腎聯合移植。
「因為心臟缺血耐受時間短,所以是先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進行腎臟移植,整個手術持續了9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擔心了一天的何先生也暫時鬆了口氣,「當醫生告訴我『有小便了』,我真是興奮啊,這四個字意義太大了。」
現如今,梅女士已經康復出院,換過「心腎」後的她更加珍視這來之不易的新生。當她摸著跳動有力的胸口,她常常感到那是一股力量,那是愛,那是生命的律動!「我現在過的每一天,都來自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的大愛饋贈,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梅女士說。
器官捐獻和器官移植,一頭連著死亡,一頭通向新生。
圖源:視覺中國
2019年浙江省完成230餘例器官捐獻,我們感謝器官捐獻者們無私的饋贈挽救了一個個瀕臨破滅的家庭,也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器官捐獻事業。作為國內知名的器官移植中心,浙大一院擁有一支強大的「生命擺渡團隊」,能完成肝臟、腎臟、心臟、肺、小腸等器官移植手術,已累計完成肝移植2976例,腎臟移植近6500例,心臟移植60例,肺移植63例,小腸移植21例,肝臟移植和腎臟移植常年保持全省第一。浙大一院瞄準打造大器官移植全球診療中心,解病痛、驅病魔,完成一場場生命接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