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渠珍寫下《艽野塵夢》:一位「湘西王」的緬懷之情,相思之意

2020-12-26 文史撰家

「我徵租西,至於獵野」乃為書意,有青藏高原風塵錄之意,作者在書中記錄了自己在從軍入藏後的往事。1909年陳渠珍隨川軍入藏,在駐藏期間,因與當地藏族同胞、官員和喇嘛來往密切,與一藏族女子西原相識、相知、相愛。

陳渠珍是何許人也,一般人對他不是很熟悉,但說起沈從文,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22年前的沈從文是屬於流氓、土匪、痞子「級別」,甚至什麼也不是。他不讀書、看殺人、到野外撒野、打架、弄別人的船,父母根本就管不住。在陳渠珍執掌湘西大權不久,20歲的沈從文從川東被部隊遣散回到保靖,被陳渠珍留在身邊作書記,領中士軍銜。

而陳渠珍在軍中自律甚嚴,年近40也不討姨太太,每日天麻麻亮就爬起床。極好讀書,以曾國藩、王守仁自比,看書與治事時間幾乎各佔一半,往往讀書至深夜還不睡覺。而這些自我文化的修養讓沈從文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遂二人漸漸有了好感,彼此相互激勵,在沈從文寫下《邊城》後,二人在文學的地位儘管懸殊,但沈從文難以忘記受到陳渠珍的影響。

與西原結婚後,南北響應的消息傳到西藏,因與波密起義士兵意見不合,又顧念自身安危,陳渠珍便與同鄉士兵和自己的親信一同踏上東歸的道路,歸途誤入大沙漠。在沙漠之中,無糧無水,難以存活。

忍飢挨餓七月之餘,最後回到漢地,活下來的只有七個人,陳渠珍的妻子西原也在這期間得了重病,在到達西安之後病逝。

身為一個軍官,陳渠珍不僅僅是一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人,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加瓜彭措說將其侄女西原許嫁於他時,他並沒有拒絕,沒想到這竟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留下了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

作為陳渠珍的妻子,藏族少女西原自然濃墨重彩的出現在了他的書裡。西原的出場很不平凡,一身男裝馳騁在馬背上,又以一身紅裝嫁給了陳渠珍。在波密一戰中,西原隨陳渠珍出戰,並救了他一命,西原的勇敢體現了藏地女性的堅毅有獨特的個性。

波密兵變後,陳渠珍決意帶115名士兵東歸,西原願與其相隨,千裡東歸。一路照料,活著再艱難,也對他不離不棄,展現了一個深明大義,有情有義的女性形象,但這次的離開,是她與故鄉與父母的永別。

絕地求生,是他們在沙漠裡唯一的信念,然而談何容易。沒水又沒糧食的生活能堅持多久,正是考驗人性的時候。身在絕境,人性自然異化,對他們慷慨贈糧的喇嘛,也沒能逃脫出這場異化煉獄之中,永遠在了沙漠之中。

遇喇嘛後,有兩名士兵在深夜被狼嗜咬,第二天只見他們的殘骸。此時,一百一十五人僅剩七人。他們繼續前行,終於到了一個山水明秀的地方,遇一獵人休整後便又出發。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路,他們終於到了人能存活的地方,但此時也已說明西原命不久矣。生活沒平靜多久,西原得了天花,重病難治,不久便離開了人世。這是一個冬日的夜晚,可見命運的悽涼。

西原的離開使得陳渠珍悲痛不已,此時他窮困不已,連為妻入殮的錢都沒有,只能借錢草草裝殮。對妻子的離世感傷的同時,又對自己的身世感到不公,「扶棺號泣,痛不欲生」。

此書到此就結束了,晚年的陳渠珍以此書敘述前生,止步於西原之亡。

陳渠珍是一個有著傳奇人生的傳奇人物,他與民國總理熊希齡還有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為鳳凰三傑,被湘西人民愛戴,尊為「湘西王」。擁有一段漢藏傳奇婚戀,是一個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

他在清光緒三十二年畢業於湖南武備學堂,並於同年加入同盟會。後來因為同盟會的反清活動被懷疑,轉而投奔川邊大臣趙爾豐。宣統元年時,西藏被英軍入侵,陳渠珍請命才參加工布江達、波密等地戰役。

陳渠珍在進軍駐守工布江達時,偶遇西原,成了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在武昌起義爆發後,與同伴跨越青藏高原回到漢地,途中經歷千難萬險,到達西寧,妻子西原不幸病卒長安。

後來應國內聯省自治口號,自立為王。1939年被蔣委任,加入國民.黨。抗戰勝利後加入我黨,在1952年終逝於長沙,享年71歲。

《艽野塵夢》是陳渠珍用來緬懷那段歲月的,也用來表達自己的遺憾,同時也是對妻子西原的思念,西藏產生的愛情,充滿了藍色天空的純潔,堅毅又勇敢,帶他們走出了那片荒野沙漠。

中國近代藏學家任乃強評論一介軍人寫下的《艽野塵夢》;

但覺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實,實而復娓娓動人,一切為康藏諸遊記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絳通沙漠苦徵力戰之事實,為西陲難得史料。大冰說《艽野塵夢》「它不過是一壺青稞酒,一座殘碑,一抹停留在神山雪頂上永遠的旗雲」。

後世為了紀念這個文武雙全的湘西王,人們把他和民國總理熊希齡、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

相關焦點

  • 《艽野塵夢》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艽野塵夢》湘西人陳渠珍與藏女西原的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發生在晚清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歷史背景下,為了阻止英國夥同達賴分裂西藏的企圖,陳渠珍跟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進駐康藏。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爆發革命,駐藏士兵發生譁變,陳渠珍帶著湖南同鄉冒死遁走,回歸湘西,陳渠珍在西原的護送下帶領湘西子弟一百一十五人東歸,穿越萬水千山歷經七月茹毛飲血之生活,於1912年的初夏曆經七個多月的風餐露宿,他們和僅剩的七個隨從經歷九死一生才回到漢地,遺憾的是的到了長安西原卻不幸染天花病卒。
  • 艽野塵夢 一段荒野中的曠世絕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是《艽野塵夢》,說到這本書,小女子不才,第一個字沒認出來,後來字典查之,讀qiu或jiao,在這裡我想它讀qiu,但友人說它讀jiao,你可知它讀什麼?這本書是冰叔推薦,不,冰哥推薦。便買來一讀,真是一本曠世佳作。
  • 湘菜穿越指南之「湘西王」陳渠珍飲食秘聞
    這次穿越的坐標在湘西鳳凰,目標就是陳渠珍。陳渠珍(1882-1952)是名聞遐邇的湘西王,早歲奔赴西藏,在雪域高原譜寫下傳奇篇章。這些著作見諸與他的傑作《艽野塵夢》。他戎馬一生,致力於建設湘西,服務鄉梓,並不以飲食為名,可是偏偏,卻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刻骨銘心的絕地飲食體驗。
  • 艽野塵夢:中國最後一個湘西王,和藏族妻子的一段傳奇生死戀
    相隨萬裡,這份感情,不僅僅是男女夫妻之情,更是同袍交頸之情,他們二人是恩愛不疑的夫妻,更是生死與共的戰士。次年六月,歷二百二十三日之久,陳渠珍等人穿過柴達木盆地,過青海湖,翻日月山,到達青海湟源,此時整個隊伍只剩下七人。
  • 艽野塵夢---有一種生死戀叫湘西王陳渠珍與藏女西原
    而陳渠珍其人南徵北戰,亦正亦邪,能文能武,橫跨過三個朝代(清末,民國,新中國),清末時徵戰藏北,民國時武裝湘西據守一方,人稱湘西王,解放前順遂大局,平定剿匪,曾將孫中山的委任狀擱置一方,對蔣介石愛理不理,賀龍也曾任職在他的麾下,晚年受到毛主席關照,戎馬一生,文才灼灼更不在沈從文之下
  • 《艽野塵夢》:軍閥與臧女的亂世愛情
    有這麼一個人,今人知之甚少,但沈從文曾是他的伴讀書童,賀龍元帥曾在他手下扛槍,他曾兩拒蔣介石,一是會面,二是當北伐軍第一師師長。有這麼一個人,新中國成立之前,割據統治湘西一帶逾三十年,尊敬他的人叫他一聲「湘西王」,難聽點的稱他為「湘西土匪王」。
  • 王蓬|「湘西王」的生死之戀
    這位青年軍官卻官運亨通,成為大名鼎鼎的「湘西王」,一代文豪沈從文曾為其文書,開國元帥賀龍曾為其部下,晚年「湘西王」回顧出入西藏的生死經歷,寫下一部《艽野塵夢》,曾以手抄本流傳七十年之久,因為描寫了一個非常的時代;一個殘酷且真實的故事;一段震憾古今的漢藏婚戀。被譽為「西藏奇書」,誰讀了它都會銘記終生。此書被賀龍元帥指定為18軍進藏參考讀物,不止一位藏學家說:如果只帶一本書去西藏,一定是《艽野塵夢》。
  • 推薦一本值得一看的作品《艽野塵夢》
    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本筆記體遊記小說《艽野塵夢》,作者是中國民國時期的「湘西王」陳渠珍。如果你對西藏感興趣,可以藉此了解一下。
  • 《艽野塵夢》——湘西王與藏女的一場曠世之戀
    1936年,名震一時的「湘西王」——陳渠珍內心安靜了下來,促使他平靜的,是一場二十多年的魂牽夢繞。在他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一個叫做「西原」的名字停留在那裡,讓他肝腸寸斷,難以忘記。《詩經·小雅·小明》中有一句「我徵徂西,至於艽野」,這裡的艽野,就是指西藏和藏地。
  • 湘西王陳渠珍:深愛一位19歲的藏族女孩,遷葬時墓地飛出2隻蝴蝶
    是一位經歷漢藏傳奇婚戀,寫出《艽野塵夢》這種痛徹心扉愛情傳奇的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他就是與民國總理的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的湘西王。有人說,陳渠珍是個軍閥,在政治及軍事史上似乎沒留下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兒,讓他「名垂青史」的,反而是一段「情事」。這段情事的女主角就是西原,那個銅像的,漂亮、美麗並且勇敢的藏族女孩。
  • 1911年他用時7個月,攜藏女穿越青藏高原,後成一代「湘西王」!
    陳渠珍,1988年出生在湘西鳳凰鎮筸城一個小土紳家庭中,1906年從湖南武備學堂畢業後加入中國同盟會。後來幾經輾轉,他成為川軍隊伍中的一員。1909年,英軍入侵西藏後,陳渠珍的西徵計劃受到了上司的肯定,並獲得了晉升的機會,成為援藏軍一標三營督隊官。
  • 神秘湘西土匪王陳渠珍和藏族妻子西原的悲情生死戀
    卻很少有人知道,沈從文的恩師湘西匪王陳渠珍不僅膽氣過人,驍勇善戰,其實他也有著曠世才情。能文能武的他寫了一本書《艽野塵夢》,書中記錄了他1907年入川進藏苦戰,以及從西藏取道羌塘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入青海回到內地的一段往事。除了邊寨苦旅,書裡面也記錄了他和一個西藏女孩的曠世奇緣。
  • 湘西王陳渠珍:深愛19歲藏族女孩,遷葬時墓地中飛出2隻蝴蝶
    即便是詩仙李白也不例外,他曾在詩中寫道:「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相愛的兩人不能相見是一種相思之苦。湘西位於湖北省西北部,那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多年來這裡流傳著無數的鬼魅傳說,同時也誕生了許多優秀人才,著名的湘西三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曾掌控湘西二十餘年的軍閥陳渠珍便是湘西三傑之一,他驍勇善戰,而且在文學上頗有建樹,是當地的著名人物。
  • 《風馬藏地》故事梗概之藏漢愛情故事
    隊伍到了藏北重鎮那曲後,誤入了人跡罕至的青藏西線,闖進了羌塘大草原,走進了青海無人區,過通天河至柴達木,經鹽淖之地到青海湖,到達丹噶爾廳和西寧。東歸人員九死一生,斷糧數月,茹毛飲血,命懸絕境。歷時七月之久,東歸隊伍到達格爾木時,出發時的一百一十五人,僅剩七人生還。江央西饒是位有勇有謀的藏地奇女子,隨夫東徵波密,多次救夫於危難之中。
  • 黃庭堅自創詞牌,抒寫相思之情,將痴情人的情態表達得淋漓盡致!
    《望江東》是宋代詞人黃庭堅自創的詞牌,他之所以會創作這麼一個詞牌只是因為喜歡的女子住在大江的東邊,因一江之隔而無法相見,於是便寫下這首詞,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情。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 納蘭性德很經典的一首詞,濃濃的相思之情,感人肺腑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在古代文人真摯的筆下,縱然相隔千百年的時空,我們依然能夠體會那千迴百轉的愛與相思。但這些傳唱千古的相思古詩詞,絕不僅限於男女,不僅限於纏綿悱惻的愛情。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便抒發了他對友人的深情眷懷。
  • 「相思」到底是甜美的還是痛苦的?這六首詩帶你深入領悟相思之情
    「相思」到底是甜美的還是痛苦的?這六首古詩帶你深入領悟這種情感相思之情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愛情在各類情感中因為不確定性和偶然性而備受關注。當愛情和詩意碰撞出火花,便醞釀出了獨屬於中國特色的極致浪漫。上周湖南衛視的《歌手·當打之年》節目落下帷幕,雖然有人對結局很滿意,有人卻意難平,但是不得不說,這檔節目讓很多人聽到了全新的歌曲,其中歌手周深翻唱毛阿敏的《相思》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相思是一種怎樣的情感?中醫說,相思成疾會傷及脾胃,明清小說話本中因為愛情求而不得導致鬱鬱而終的男女也十分常見,那麼在古詩詞中,有哪些相思主題的經典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