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雙十二戰報:近2萬筆訂單用數字人民幣支付,首單支付僅0.5s
京東數科發布數字人民幣12.12電商平臺消費戰報,從12月11日20時-12月12日20時的24小時,在京東場景有近20000筆訂單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其中最大單筆線上支付金額超過1萬元。全國首單電商平臺數字人民幣消費誕生於11日20:00:02,來自蘇州的一位90後消費者在京東商城下單,並通過數字人民幣支付,支付過程耗時僅0.5s,與現有支付方式體驗一致。(財聯社)
厚樸資本張紅力:利用區塊鏈等投資也將成為持續的投資熱點
厚樸資本合伙人、聯席董事長張紅力表示,疫情催生的場景轉換加速改變了個人乃至企業的生產生活方式,以非自然演進方式推進了各個部門數字轉型,利用區塊鏈、5G、新基建投資也將成為持續的投資熱點。(新京報)
中國人民大學楊東: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人類社會走向數字文明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表示,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的「以鏈治鏈」即「法鏈」,監管者通過實時透明的共享帳簿,能夠在結果惡化之前就予以識別和回應,甚至可以將合規機制直接內嵌到區塊鏈系統之內,有助於金融領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
楊東認為,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作用於監管。科技在金融行業的滲透和應用,離不開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發展,在數字經濟的穩定增長中,區塊鏈的作用日益顯著。「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是河流,區塊鏈技術就是河床,沒有河床的底層基礎,就不會有河水的流動。區塊鏈技術的成熟,使得真正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邁向一個智能化的時代,也標誌著人類社會走向數字文明。」(中國經營報)
IMF總裁:工匠的數位化未來取決於四個因素
向數字金融的持續過渡可能會影響到各行各業。工匠,即技藝精湛的手藝人也不例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經濟學家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對這些熟練工人來說,數字貨幣取決於四個因素。Georgieva在周五的BlockShow會議上說:「工匠的數位化未來將建立在四個基礎之上:私營部門創新、公共部門參與、監管和法律框架以及國際合作。」
就「在線支付和金融如何影響熟練工人」而言,Georgieva表示,數字交易和數字功能有可能加速資金流動。如果一個商人失業,當局可以更有效地轉移失業資金。數字金融還使這些工人能夠獲得其他支付和貸款,甚至是跨境的,「你不再需要大公司才能成為全球企業」。(Cointelegraph)
湖南: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加快區塊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12月12日,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建議》提出,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壯大電子信息製造業,加快發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產業,做強做優軟體服務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場景。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規模覆蓋全省,加快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化部署,打造全國一流人工智慧算力設施。加快區塊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構建以天河計算機、量子計算、同步輻射光源、P3實驗室等大設施和視頻文創、新興產業創新設施為支撐的科學基礎設施集群。(界面)
深圳發布國內首個金融區塊鏈地方標準,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地方標準《金融行業區塊鏈平臺技術規範》,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
該標準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出並歸口,起草單位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證券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
DCM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基本原則
以賦能傳統行業為第一目標
以助力個人價值變現為主要途徑
以利國 利民 利他為初心
帶你了解更多去區塊鏈最新資訊
END
此文來源於5G流量生態,如有侵權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