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快樂,勞倫斯先生|百家故事

2020-12-10 人物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楊宙

採訪|楊宙 餘京菁

編輯|金匝

攝影|尹夕遠

視頻ZeuChan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勞倫斯先生總愛在上午11點出現在冰場。

這一點,國貿冰場的許多員工都知道——儘管他一小時前就到了,並換好了冰鞋,但那時望向四周,稀稀拉拉,觀眾來得還不夠多,他會先坐下,再等等。

有觀眾才有情緒。勞倫斯先生需要觀眾。

在高效又忙碌的北京CBD,位於國貿一期的地下冰場是一處稀有的放空之所,800平米的冰面像一個巨大的漩渦,能把人的精神短暫地吸入進去。等午休時間一到,那些放空的人聚集起來,就都成了勞倫斯先生的觀眾。

他的前奏是自由地沿著場線軋軋步,先練習幾個後內轉三、括弧步的動作,熱熱身。背景音樂太嘈雜也沒關係,他會先下場幾分鐘,從包裡掏出一隻小小的mp3,一隻舊耳機,戴上,跟隨著俄羅斯歌曲的節奏,舒展雙手和雙腳,滑行於冰面。

勞倫斯先生75歲。國貿冰場開了21年,他就來了21年。

但無論怎麼看,他都不算是冰場上滑得最好的那個。花樣滑冰講究跳躍、步伐和旋轉,勞倫斯先生跳是跳不起來了,旋轉的話,轉上半周也夠嗆,步伐聽起來簡單,真的練起來就知道,這是一項需要精確控制身體的運動,站立在大約4毫米厚的冰刀之上,講究的是對重心的把控,用勁稍微偏一點兒都不行。

他的那些動作,並不是連貫的、流暢的,反而是有些笨拙的,在轉換時,因為控制力不夠,能看到他抖動的雙腿。即便是練了20年,他依然比不過冰場那些三四歲就能輕鬆轉圈的花滑初學者。

但這並不妨礙勞倫斯先生被許多人尊重和喜愛。從國貿一期的地下穿行至地鐵站,每天路過冰場的上班族一定見過他,一個4歲時就來這裡滑冰的年輕人也記得他,現在他21歲。冰場舉辦的花滑比賽,觀看的人從樓上給喜愛的選手扔毛絨玩偶,他總是收到最多。前陣子,有人把他滑冰的視頻發在了微博上,在坂本龍一《MerryChristmas, Mr. Lawrence》的背景音樂裡,他揮舞雙手,時而仰望天空,時而一個轉身,飛行在冰面,如入無人之境。發微博的人給他取了個名字,「國貿勞倫斯。」他不知道,冰場也沒人這麼喊他,他姓姬,名叫姬凱峰——「我們這兒只有姬大爺。」

勞倫斯先生算是有基礎的。他8歲時開始練短道速滑,在冬天的野湖,在有著500米跑道的首體,他滑得特別溜,用冰場教練的話來形容,他是有冰感的,「腳底有根兒。」

1999年,他在新開的國貿冰場第一次見到外國小孩練習花樣滑冰,就被迷住了。但隔刀如隔山,短道速滑迅猛、直接,是關於速度的較量,而花樣滑冰,是旋轉、跳躍,是美,是藝術。

他對美有嚮往,第二天,直接穿了雙花滑的冰刀出現在冰場。那會兒他50多歲了,不服老,心比天高,他不愛用大爺大媽們買菜的小拖車,都是左手右手各一袋10斤的大米,拎上就走。身邊跟他歲數一般大的老李、老張、老孫也在滑,可當他想請教練進行更專業的訓練時,卻沒什麼人敢教——年紀大了擔待不起。

冰場最後被他說動了,安排了最好的教練給他,他學得勤奮,同一個動作每天給教練表演新進展,愛問自己有沒有進步,一有問題,「噔蹬蹬走到辦公室找教練」。他早知道生命的局限性就在那兒了,他不會蹦得更高,轉得更快,可這不妨礙他還是想學些新動作。括弧步,是他前陣子逮住冰場的肖雨紅教練讓她教的,看起來只是簡單地在冰面上畫個數字「3」,他聽明白了,回去練,可練了很久,終究沒能拿得出手。

他甚至還想學旋轉、跳躍。教練李巖10年前開始教他,他一上來,就想要那種騰空而起的感覺。李巖告訴他,騰空而起只有0.3到0.5秒的時間,考驗你一瞬間的爆發力,得練,沒法一步到位。他聽了點點頭。但偶爾,李巖還是能看見他自個兒在平地上,勾著腳,轉一轉,又或者單腳蹦起,騰空一躍。

勞倫斯先生悄悄給自己準備了一雙和普通人不同的冰鞋。秘密都在那冰刀前邊的鋸齒上,普通人都是5個齒,只有教練穿的是7個齒,他想,7個齒才能點冰跳,哪天他也能跳個一米高、半米高。

勞倫斯先生還熱衷於談論美。那些花滑比賽中的展示,暗含了他的審美:俄羅斯歌曲,要穿紅衣主教表演服,得是頓河流域哥薩克風的那種,自由奔放;至於《梁祝》,肯定得把袖子改成「一圈一圈,有點皺紋的那種」,得是只白蝴蝶,他認為,「我要飛。」

其實過去的職業經歷裡,他的工作只能算與「美」擦邊。他最早在部隊,接著在故宮博物院當過幾年文物攝影師,後來去了航天機構,最後一站是外貿公司。

做攝影師需要美,但他自嘲是個文物攝影師,活動與會議攝影師。文物出土了,展覽了,他過去「咔嚓咔嚓」幾下,拍完照片大部分要保密上交,跟他沒什麼關係。後來換單位了,也是差不多,開大會了,籤約儀式了,火箭發射了,他過去「咔嚓咔嚓」幾下。

他在這些日常中努力地扒拉出一點美。過去在故宮拍文物,文物被隔著的玻璃反光,他一個人在暗房裡倒騰,擱一點化學藥品、肥皂,光影被成功地除掉。滑冰時,他偶爾會背上那臺尼康,路過國貿的櫥窗,看見海報上幾個巨大的模特,他想拍下來,玻璃也反光,他就端著相機,貓著腰自我移動,終於找到沒有光的位置了,拍下,就和真人一樣。

攝影作品偶爾也要拿去參加聯合展覽,他想得周到,雪景之類的白色照片,容易與張貼的白牆混為一體,用黑色馬克筆和直尺沿著照片邊緣畫框,他滿意得很,不在乎那些黑框上因為手抖顫動的痕跡。

在國貿冰場,CBD區域裡看起來最輕盈自由的地方,時間也是以分秒計算的,一堂課半小時,兩百來塊;一張卡,900分鐘,三百來塊;一個半小時的單次卡,30塊。暑假售票窗口,周末排起了長長的隊,家長們為了趕緊把孩子送去上課而爭吵。勞倫斯先生滑走了,戴上耳機,滑回自己的世界裡去了。

夏天到冰場上人總是這麼多,都快沒法自由伸展了。可勞倫斯先生總能自己轉悠轉悠,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午的太陽剛剛好,少有人注意到,東半邊的穹頂上缺了一小塊棚,如果勞倫斯先生能擠一擠,往冰場中間滑,再往中間一點去,他就會剛好落到那束誤闖進來的光亮裡,成為全場矚目的主角啦。

無論在冰上還是冰下,他大部分時候是自己一人。家裡的電話一周也不會響起一回。偶爾他會背上滑板,開著一輛紅色的smart,速度極快,跑到大興南苑去畫畫,那是他過去住過的地方,樹木成林。過去也有許多畫友,電話號碼沒少一個,他就是不聯繫,「都有各自的家庭。」

家中無人的他,反而有了一些自由。一個月領到手的是一萬多塊錢,滑冰、請教練練習、買酒,夏天喝葡萄酒,冬天得換成二鍋頭,他花得一個子兒也不剩。吃什麼不重要,每周走兩站地去菜市場,買上一堆菜、肉、饅頭、花卷,塞進冰箱裡,管吃一周。家裡三室一廳,空蕩蕩的,沒有小孩,沒有貓狗,正好,每天回來就跟沒人住過一樣乾淨,一周也就積一層灰,墩布一拖了事。

年紀大了,儘管身體從沒什麼大毛病,但勞倫斯先生不受自己掌控的事情多了起來。他晚上一般不出門,眼睛沒那麼好使了,夜裡看不清。牙也掉光了,假牙擱在家裡,他從不在外邊吃飯。他一直想在冰上旋轉、跳躍,可要做到像標準動作那樣,他必須得單腳落地,他靠一隻腿支撐不住自己,只能用雙腳落地,笨拙卻滿足。

還有,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是,記憶力也漸漸在丟失。去年參加比賽,跳到一半他忘記動作,有那麼幾秒,他在只有他一個人的冰場上愣住,發呆,音樂還在繼續。那一天來的人特別多,他難過地道歉,「你們看到了我最糟糕的一次表演。」

他渴望人群。看到一旁的小女孩在練軋步,他走上前,弓著背,想聊上幾句,小女孩被上課的教練帶走了。和他一起比賽的孩子越來越小,有一次,他跟一個兩歲的小女孩一起出現在參賽名單裡,他是裡邊年紀最大的選手。他總想著和冰場上的教練們搭幾句話,展示自己那「7件套」的新進步,但教練從早到晚一節課挨著一節課,也忙。

心情好時,勞倫斯會帶上自己剛剛完成的一幅畫作或攝影集。這一天,他畫的是逆光裡的太陽,河流與柳樹,船槳在河裡映出倒影。他隨手送給了在冰場新認識的朋友。攝影集裡是他過去30多年的作品,一隻小熊,落在枝頭的積雪,雪地裡的一朵月季,路邊彩色的共享單車……封面上用藍色原子筆刻寫了「1972-2019年」。

唯獨沒有一張是家人。

妻子是去年去世的,一向好好的身邊人走了,勞倫斯適應了半年;母親是更早兩年,誰都沒想到,她比多病的父親走得更早。

兒子在1990年就離開了,15歲,他從小有心臟病,走的那天,勞倫斯和愛人都上班去了,回到家,把他送去醫院搶救,已經留不住了。兒子去世後,他做了長達10年的夢,夢裡兒子總是15歲的模樣,有時是小時候坐在澡盆裡,全家人給他洗澡。

過去反對勞倫斯滑冰的老父親,也躺在醫院了,中風,心衰,97歲,全身上下都是病,一會兒清醒,一會兒糊塗,早顧不上他去幹嘛了。唯一的妹妹倒是支持他繼續滑,偶爾會開車把他送到冰場來,在一旁看看他的成果。

這些年來,勞倫斯家裡的相冊越來越少。過去,他用自己那臺尼康拍了500多本,擺在柜子裡,跟他的個頭一般高。

1990年,相冊少了一半。

2017年,相冊又少了一半。

2019年,也沒剩下幾本了。

他說家裡每走一個人,他就剪掉那個人的所有照片。都是自然規律,沒啥可怨,過去他疼老伴,也疼孩子,疼過的日子,都在那些廚房裡妻子的影子上,頤和園的船上兒子的笑聲裡——那些往日的照片裡。每一回,他都要花半年、一年,甚至很長很長的時間,一張張地剪掉。

在他心中,似乎沒有什麼永恆的東西了。人與人之間,相見,分離,永不能長久,「感情它也有個時間性。」

有人問他孤獨嗎,他說孤獨個屁。妹妹怕他總一個人,送他電影票,「我說我不看。」他說能天天溜冰,幸福得不得了,「happy and lucky」。「還有夏斯利夫(счастлив)你懂嗎?俄語裡的『幸福』。」

一片冰刀4毫米,勞倫斯先生最美好的人生,就立在上面了。

每一年,他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秋天,離第二年國貿冰場舉辦的北京亞洲滑冰邀請賽還有半年時間,他得和教練李巖天天琢磨比賽音樂,一首歌裡最好的部分,要想辦法剪進1分鐘的參賽曲目裡。太發散的音樂不行,辦公室裡聽完,還得在冰場上放出來聽。一琢磨就是好幾個月,忙得不了,有時他一下喜歡上了兩首曲子,還得麻煩李巖將曲子的片段一一拆開,重組成一首「評委聽不出是兩首歌」的完美曲子。

冬天,他專門請了外邊的舞蹈老師在地面上編好舞,他再到冰上動腦子編排腳步動作。當然,還要設計好冰上的滑行路線,800平米的國貿冰場,比賽規定得滑遍各個角落,他可不想讓大家認為他體力不支,只能在屁大點的一小塊賽區瞎轉悠。

春天來了,做服裝設計的李師傅會來跟他討論上半天,一起設計新一年比賽的衣服。下一次他要跳《瀟灑走一回》,差不多也該花點心思著手準備了。

冰場還是那個老冰場,只有人被時間追著往前趕。

勞倫斯溜達過的地方,過去哪有什麼LV、 哈根達斯,現在統統都有。2016年,國貿三期300多米,一躍成為全北京最高的樓,眨眼不到兩年,就被隔壁528米的中國尊給超過去了。

20年前那個19歲的小李教練,已經39歲,這一年他們要一起準備全新表演曲目《瀟灑走一回》。過去一塊玩的夥伴們,早不知道溜到哪兒去了,剩下的那幾個,老張打拳擊去了,老李打桌球去了,前幾天還出現在冰場的老孫,8月份因為冰場禁止穿冰球鞋入內,也跑到別處打冰球了。就連比賽抱回來、住在玻璃櫃裡多年的小熊、小狗、小豬,也被妹妹3歲的孫女統統抱走了,「我老姬一個也不要。」

勞倫斯先生一個人來,一個人走。沒有手機,也從不留自己的座機號碼,20年來也從沒和冰場上任何一個人成為場外的朋友。裝好老冰鞋,塞進舊毛巾,他提著包就要走了。冰場出了閘口,右手邊一拐彎,下樓就可以直接通往地下停車場,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清楚。這不,一出樓梯口,紅色的小smart正正好停在對面等著他呢。

「但也別擔心——」告別時他說,「每天國貿冰場11點,我老姬準時在這裡。」

「счастлив!」

相關焦點

  • 75歲北京「勞倫斯先生」的冰上人生:「滑冰改變我一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閉上眼睛、抬手、仰頭、旋轉……「勞倫斯先生」的冰上舞蹈吸引著場外人的目光,每每結束,場外總有掌聲。近日,一段在北京國貿滑冰場的舞蹈視頻火了,視頻拍攝者可能是路過北京國貿冰場的某個路人,當天冰場正放著《聖誕快樂 勞倫斯先生》,拍攝者稱他為「國貿勞倫斯」。視頻被放到網上,點擊量千萬,不出意外75歲的姬凱峰火了,成了大家眼中的「勞倫斯先生」。 勞倫斯先生在冰上全情投入的舞蹈讓很多人知道人生的可能與不可能有時候並非如此涇渭分明。
  •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淺析情感壓抑下的人性矛盾與價值衝突
    由大島渚導演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又譯《戰場上的聖誕快樂》)就是反戰片,它以標新立異的角度和優美的音樂成為傳世經典,我從沒見過這樣的電影。③同性題材獨闢蹊徑同性戀題材的影片,並不少見,而戰爭中的愛情,更是反戰影片主題之一,即便敵對雙方產生愛情,還有《沉靜如海》這種先例,但像《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描述了跨膚色敵對同性之間的感情,還真少見,有點挑戰禁忌的意味,因此這部影片顯得離經叛道。
  •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我想在你的槍口開出花來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導演:大島渚編劇:大島渚、保羅·梅爾博格主演:大衛·鮑伊、坂本龍一、湯姆·康蒂、北野武片長:123分鐘上映時間:1983而在1983年上映的電影《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要稍顯溫柔,同性之愛也只停留在曖昧的階段,而探討的內容走向了國際,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是影片的一大看點。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南洋爪哇的熱帶叢林中,由日軍掌管的看守所,關押著一批歐美戰俘。
  • 坂本龍一《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龍紋實夢與你聊音樂「第二期」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1983年,坂本龍一首次出演電影,與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和北野武合作大島渚的電影《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該電影根據英國作家勞倫斯·凡·德·普思特小說《種子與傳播者》進行改編。影片講述了1942年在印尼爪哇島日軍戰俘營內,處於敵對立場的日本軍官與英國戰俘的相互鬥爭的同時,坂本龍一飾演的世井野與大衛·鮑伊飾演的英國陸軍少校傑克之間在精神層面產生的同性感情的故事。
  • 被稱為國貿冰場上的「勞倫斯先生」
    有人拍了一段姬凱峰滑冰的視頻發到微博上,背景音樂是著名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因此拍攝者也稱他為「國貿的勞倫斯先生」,這條只有7秒的視頻感動了很多人。有人在下面留言:「我4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國貿滑冰了,現在21歲了,幾乎每次在冰場都能碰到他。」畫面上姬凱峰舒緩的動作和著那首略帶悲傷的曲子,像是一個電影裡的慢鏡頭。
  • 冰場上的「勞倫斯先生」,人生不能過早繳械投降
    原創 張月 穀雨實驗室-騰訊新聞 來自專輯硬核人物《冰場上的「勞倫斯先生」》現在,他的牙齒已經掉光了,每次參加比賽都要戴假牙。這幾年肖雨紅看著他在冰場上,腿哆嗦得越來越厲害,內心有些膽戰心驚。
  • 冰上芭蕾《冰上灰姑娘》廈門站,展現不一樣的故事
    冰上芭蕾《冰上灰姑娘》廈門站時間:待公開冰上芭蕾《冰上灰姑娘》廈門站地點:廈門 | 閩南大戲院灰姑娘的故事可以你聽說過,但是冰上灰姑娘你是否聽說過呢。2020冰上芭蕾《冰上灰姑娘》廈門站一起走進劇院看看灰姑娘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和什麼樣的故事呢!
  • 75歲的「冰上老頑童」
    姬大爺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姬大爺了,自從他在冰上火了之後,很多人叫他勞倫斯。他說:「我不認識勞倫斯,我也不喜歡那些外國玩意兒,老姬!叫我老姬就可以。」21年的堅持不懈,是老姬對冰場最熱烈告白。老姬今年75歲。過去的21年裡,無論颳風下雨,每天中午時分,都會準時出現在冰場。以前,他住在大興,開車來回要3個小時,即便如此,也不曾間斷。
  • 面對恐懼的方法|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百家故事#恐懼,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與生俱來的,就像人無名之中就是怕三,把恐懼對象當做一種快樂遊戲認真的去享受其中。比如有的人不敢做過山車,但若真正的去玩一次,認真去享受那種過山車遊戲一般的樂趣,也是一種解決恐懼的方法。四,通過適應恐懼,從而認識到恐懼對象是安全的,無害的,把恐懼對象當做一種生活習慣。
  • 阿婆被不孝子趕出家門,算命先生卻賀喜,果然驚喜來了|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代已久不知了,卻一直在我家鄉流傳!過去,我們村裡有個阿婆,老伴走得早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兩個兒子,給娶了媳婦,本以為該享享清福了,但更大的禍事來了!本來說好,兩個兒子輪流照顧阿婆,一家三個月。
  • D.H.勞倫斯,「有傷風化」的小說家
    D.H.勞倫斯最後一本重要的長篇小說。「情色作家」勞倫斯出生於礦工家庭,在煤炭氣味和機器嗡鳴聲中長大。他做過小學教師、會計,也做過機械廠工人。他那時是一個極富文學才華的年輕人。22歲,他在《諾丁漢衛報》上獲得短篇小說大獎,短短幾年之內,就受到了當時很有影響力的《英國評論》主編和出版公司的注意。
  • ...市民快樂冰雪季系列活動冰上公益體驗課全面開啟 - 北京市體育局
    為方便更多市民參與滑冰運動,第七屆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系列活動冰上公益體驗課全面開啟。  作為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的重頭戲,冰上公益體驗課自12月2日快樂冰雪季系列活動啟動以來,在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基礎上,已在全市6個冰場組織500名市民代表進行了10節冰上體驗課。參與的市民既有社區居民,也有學校學生,還有職工代表。
  • 配樂《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甚至超越電影,坂本龍一靈感何處來?
    坂本龍一被中國的影迷觀眾認識可能還是從《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開始的。這部由日本導演大島渚拍攝的電影入圍了1983年的金棕櫚評獎,雖然最終惜敗同年入圍的另一部日本電影--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但《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仍是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 分手一年後,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忠誠|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相戀九年,我和前任L先生無疾而終。一年後,我遇到了Z先生。在遇到Z先生之前,我一直相信,自己愛的純粹,愛的轟轟烈烈。
  • 北京國貿冰場的網紅老人,在冰上舞出瀟灑人生
    有人稱他為「國貿勞倫斯」,但是他說:「我不認識勞倫斯,我也不喜歡那些外國玩意兒」。過去的21年裡,無論颳風下雨,每天中午時分,姬大爺都會準時出現在冰場。以前,他住在將近20公裡外的大興,開車來回要3個小時,即便如此,姬大爺也不曾間斷。
  • 影話故事之——葉倩文,《瀟灑走一回》一個時代的聲音|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倩女幽魂中的《黎明不要來》,古今大戰秦俑情的《焚心似火》,徐克電影《上海之夜》中的《晚風》;這幾首歌曲都出自香港詞壇宗師之稱的黃霑先生;而每當葉倩文歌聲在耳邊響起,都能感受到聲音中的酥、柔、甜、醉。
  •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冰上小精靈
    為響應國家「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從2020年1月開始,人民體育播出旨在多方面展示中國人冰雪夢的系列微紀錄片《人民冰雪·冰雪故事匯》。該系列微紀錄片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為指導單位,人民體育與天睿光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阿拉伯的勞倫斯,英雄?堂吉訶德?
    》採訪斯科特·安德森,談勞倫斯與他的時代這是《瀟湘晨報》對我的採訪,談《阿拉伯的勞倫斯》一書。中間有許多精彩的故事,也有許多為人不恥的陰謀。很大程度之下,則是在英法帝國主義操縱之下,由英法很多很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的。     瀟湘晨報:「現代中東」形成的過程中,美、德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陸大鵬:一戰時,美國沒有大範圍介入中東事務。
  • 劉羽迪——冰上小精靈
    劉羽迪的冰雪故事: 我是一名熱愛花樣滑冰的小學生,自從2016年第一次踏上冰面,我就被她深深吸引,父母的一同上冰更讓我覺得這是項非常快樂的運動。
  • 蘇聯黑歷史解禁,原來我們被騙了幾十年|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月初,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艦長被解僱。原因是他曝光了航空母艦的危險情況。他在多名士兵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情況下,寫信向高層求助,要求儘快撤離船上的4000多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