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宗永隆元年,太子宮典膳丞高岐被人殺死,屍首被棄於街頭。而手刃高岐的兇手,竟然他是親生父親與他的伯父及堂兄弟。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這得犯多大的過錯,才能讓父親不顧血濃於水的親情,手刃兒子?原來,高岐被牽連到了一起謀反案中。
這事得先從一起謀殺案說起。皇后武則天很信任法師明崇儼,此人多次建議廢掉太子李賢。有一天,明崇儼突然被人暗殺,武則天懷疑是太子所為,便命人告發太子好色、行為浪蕩、不拘形跡。
於是,皇帝李治派人搜查太子宮,沒想到,竟在太子宮馬廄中搜出黑色鎧甲數百件。私存鎧甲,這是要謀反啊!又有太子家奴招認,奉太子命刺殺明崇儼。
對於這個親生兒子,皇帝李治很喜歡,打算原諒,不欲追究;然而,母親武則天卻不依不饒,對高宗說:「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
皇帝懼內,遂廢太子李賢為平民,幽禁於別所,同黨都被處死。太子宮的一些官員,雖未參與謀反,但因為教導太子不力,也被牽連、追責。
太子洗馬劉訥言,掌管太子宮的圖書管理,撰寫了一些幽默故事,編輯成《俳諧集》,呈獻給太子。皇帝很生氣,斥責道:「用《六經》育人,還恐怕不能教化;竟然進獻戲謔取笑之類鄙俗雜說,豈能盡到教導太子的責任!」遂將劉訥言流放。
作為太子宮典膳丞,高岐掌管太子的飲食,也要為太子平時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負責。但畢竟罪過輕;且高岐與皇家還沾親帶故,高岐的爺爺是李治的舅姥爺(長孫皇后的舅父)。所以,李治不打算追究,只是將高岐打發回家,讓他的父親高真行自行處罰。
高家人卻被嚇壞了,高歧竟然牽連到太子謀反案中。雖然皇帝不追究,高家卻不能不表示,打一頓、罵一頓都太輕。皇帝都能將太子囚禁,我高家怎麼辦?
八品小官高岐,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踏入家門。親人們就守候在門口,迎接他的不是親人的責罵或安慰,而是一片刀光劍影。父親高真行首先拔出佩刀,一刀刺中他的咽喉;戶部侍郎、伯父高審行又用刀刺破他的腹部;伯父高履行的兒子、堂兄弟高琁舉刀砍斷高岐的首級。
可憐的高歧,他大概想不到,皇帝能放過他,親人卻饒不了他。實在佩服高歧的親人,真下得去刀!非得用親人的鮮血,才能表達對皇室的耿耿忠心?非得用骨肉相殘,才能顯示對謀逆的刻骨仇恨?
這是大義滅親嗎?這是法外私刑!高家無非是想用一個人的鮮血,來保住滿門富貴。和吳起殺妻、易牙烹子一樣,都是人性的滅絕。
高家人以為犧牲了兒子,會換來皇帝的歡心。其實不然,《資治通鑑》載,高家殺高歧一事,「上聞之,不悅,貶真行為睦州刺史,審行為渝州刺史。」
高家人會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