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8-19賽季利物浦的轉會因為新政的原因得以提早結束引援。與過往相比,這次的轉會雖有重磅引援,但一切都顯得那麼迅速、低調而又水到渠成,唯一戲劇性的只有費基爾的體檢疑雲。那麼,這個夏窗對於利物浦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一同回顧。
一、利物浦這個夏季想要什麼
縱觀利物浦17-18整個賽季,利物浦有一些戰術上的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也由此可以看到新賽季需要補強的地方。
【突前的中前位/自由人】
17-18賽季下半段,倒三角三中場之中,會有一個逐漸突前,這個位置大都是由張伯倫來擔任,英格蘭虎將也不負渣叔的期望,兩記氣勢磅礴的遠射震落了高高在上的藍月亮。在張伯倫受傷後,則由經驗豐富的米爾納來擔任。亨德森、維納爾杜姆會更專注於防守和接駁。新賽季,需要有這麼一個人,能以個人能力帶動球隊實現破局。
【決賽啟示錄:三叉戟外無利刃 門將已成斷腸人】
克洛普來到利物浦後已經打進了兩次歐戰決賽,雖然都功虧一簣,但這種重大賽事所展現出的問題,卻讓克洛普和他的團隊印象深刻——歐聯決賽展現出了幾個問題:
1.中後衛轉身較慢(洛夫倫被加梅羅打爆)
2.左後衛穩定性極差(莫雷諾臥底式表演)
3.逆境時中場失控(受壓下亨米均沒有擺脫推進能力)
4.破低位沒有能拉開寬度的利刃(拉拉納邊路持球缺乏銳利度)
於是那個夏天,利物浦迎來了冬窗就成功引進的馬蒂普,求購奇威爾未果後改造米爾納客串左後衛,嘗試引進達胡德被拒後購入有一定護球持球能力的維納爾杜姆進行改造,買入尖刀馬內。不得不說這幾個引援和對位改造都非常有針對性,也為後面利物浦的進一步加強打下了堅實基礎。
那麼歐冠決賽展現出什麼問題呢?
一是三叉戟外無利刃,薩拉赫下場後馬內獨力難支,折了一翼的菲爾米諾也發揮不出自身策應特點而變得平庸,換上的拉拉納再次展現出歐聯決賽時的尷尬情況。因此,尋找有足夠個人能力輪換三叉戟的攻擊手,成為新賽季的重中之重;
第二個問題更像是意料之外,如果不是卡裡烏斯在歐冠決賽的重大失誤,夏窗未必真的會那麼急切求購天價門將;
第三個問題依然是中場,首先薩拉赫下場後,快速通過中場的反擊戰術失效,陣中缺乏有創造力的中場來給馬內和菲爾米諾足夠的支援,其次是當皇馬加強壓迫後,利物浦中場同樣沒有人能持球穩住局勢,缺乏球權、反擊無力,確實難以力挽狂瀾。
【加強中場的爭頂能力】
17-18賽季的利物浦,有好幾次被人從邊路繞開範戴克,通過邊路的高點擺渡給突破手然後形成破門的情況。新賽季為了防範英超及歐冠對手瞄準中場和邊後衛的短板來繼續施壓,需要在己方中場附近加強制空能力。
【後場厚度】
中後衛方面,洛夫倫、馬蒂普甚至戈麥斯都有傷病頻繁的情況,範戴克也有重傷史,在克拉萬弱點過於鮮明的情況下,是否要多引進一個當打之年的穩定輪換中衛,是克洛普需要考慮的事情。邊後衛雖然人員齊備,但是否需要進一步升級也看克洛普的算盤。
二、還原First Choice的難度
不得不說,利物浦本賽季的轉會保密能力再次提升了一個檔次。在17-18賽季結束前就已經沸沸揚揚傳出過很多傳聞,但真正有信源的卻寥寥無幾。吸收範戴克轉會鬧劇的教訓後,隨隊記者從爆料者淪為俱樂部不定期消息餵養的饑民,喪失了主動權。而利物浦的First List也顯得更難準確還原,根據【談笑風聲】的風聲君甄別後,讓我們先看看本期的First Choice List。
【18-19賽季利物浦First Choice List】
1.門將:奧布拉克(馬競)/阿利松(羅馬)
2.中前場:費基爾(裡昂)、沙奇裡(斯託克城)
3.中場:???/法比尼奧
4.中後衛:暫無明確行動。
有幾點可以說明一下:
1.門將方面,確實接觸過奧布拉克,除了天價違約金之外,球員意願確實成為較大障礙。
2.中前場方面,費基爾從一開始就是首選,但沙奇裡與費基爾並不衝突,都是利物浦計劃同時引進的球員,也可見紅軍新賽季的野心。在費基爾體檢查出傷病隱患前後,傳出過摩西-西蒙(根特)、德拉克斯勒(巴黎)、萊昂-貝利(勒沃庫森)、烏斯曼-登貝萊(巴薩)等選擇,但從可操作性和實際接觸的深入度消息看,確實並非首選或者說評估後可執行的首選。
3.中場是最神秘的情況,凱塔是上一個賽季就鎖定的引援,但6號位球員一直眾說紛紜,隨隊記者保羅-喬伊斯就曾報導當時在那不勒斯的若日尼奧是利物浦想購入的球員;而沃特福德中場杜庫雷則在接受法國一檔電視節目採訪時表示,三支球隊都希望在今年夏天籤下他。「確實熱刺、阿森納、利物浦對我感興趣」;這中間還有恩迪迪(鏡報)、孔多比亞(郵報)、塞裡(衛報)等信息源的緋聞。但法比尼奧的交易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的,仿佛已醞釀多時,所以到底克洛普真正想要購入的首選是不是就是法比尼奧,需要日後的信息披露來印證。
4.中後衛曾傳出過博阿滕(拜仁)、塔克沃斯基(伯恩利)、拉塞爾斯(紐卡),但並未有更深入的跟蹤報導證明利物浦有實質性行動。
5.前鋒曾有維爾納等緋聞球員但並不靠譜。
附:前兩個賽季的First Choice List
【16-17賽季利物浦First Choice List】
中場:達胡德(門興格拉德巴赫)
前場:烏斯曼-登貝萊(雷恩)、格策(拜仁慕尼黑)
邊後衛:奇威爾(萊切斯特城)
【17-18賽季利物浦First Choice List】
中後衛:範戴克(南安普頓)
前鋒/邊鋒:姆巴佩(摩納哥)
邊鋒:薩拉赫(羅馬)
中場:凱塔(萊比錫紅牛)
左後衛:門迪(摩納哥)/埃莫森(羅馬),塞塞尼翁(富勒姆)
從三個賽季的First Choice變化也能看出兩點:
1.克洛普並非一成不變的人,除了孜孜以求的推進型中場(達胡德、凱塔)需求不變之外,他通過改造、調教讓一些本來未達First Choice級別的球員在利物浦展現出足夠的實力(比如改造菲爾米諾、調教「權宜之計」羅伯森),致使在下一個窗口無需急於引進這個位置,騰出更多的資源用於引進更需要的球員。
2.從16-17賽季的所有First Choice基本買不到,到終於能逐漸引入克洛普半數以上自己心儀的目標,雖然中間經歷很多坎坷波折,但也意味著球隊的吸引力和轉會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17-18賽季利物浦實際引援點評
(一)門將:阿利松
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聲音認為天價引進一個門將是並不划算的。事實上從風聲君的信息來看,無論卡裡烏斯是否在歐冠決賽中失誤,阿利松都是利物浦一直計劃引進的門將,區別在於是否在本賽季不惜血本購入,還是在卡裡烏斯逐漸表現出色的情況下再斟酌優先級;而歐冠的事實則加速了前者的進程。
阿利松是否划算,還需要一個賽季後才可以下一個結論,總的來說,阿利松的身體條件和反應足以支撐他競逐世界級門將,但南美球員特有的「野球感」又讓人心存顧慮(阿利松的特點詳見《青松姿,御驚雷——這是阿利松-貝克,紅軍新「掌門人」》)。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門將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專業領域,外界媒體甚至職業球員都很難清晰對一個門將進行動態的評估,無論是對於阿利松還是卡裡烏斯,甚至是門將教練阿赫特貝格。而利物浦引入阿利松的過程是慎之又慎的,不管怎麼說,以如此價格強勢購入這個年輕的巴西一門,對於歐冠失利後的利物浦防線來說,對於過去幾年聯賽總是因為門將失誤而失掉積分的利物浦來說,肯定是一個心理上的提振。
(二)中場:法比尼奧(凱塔如約加盟)
凱塔是上賽季夏窗的交易,他的到來對利物浦縱向推進、威脅球及中場控制力的加強是顯然易見的戰略級引援(關於凱塔的特點與作用詳見《紅軍8號必是個蓋世英雄,他會踏著風火輪奔襲千裡——納比-凱塔》)。
而法比尼奧這個位置的引進則是利物浦理論上需要的提供體魄保障以及中後場銜接的那個6號位球員。筆者在《不是報告的報告——關於法比尼奧的一些誤區與討論》一文中曾經指出過法比尼奧的問題,核心力量不足/轉身速率較慢,持球擺脫能力不能說沒有但也缺乏一流6號位所具備的能力,然而他大長腿的攔截優勢、身高制空能力、補邊意識以及不錯的腳法則明顯對利物浦現有陣容短板進行了有效的補充,特別是凱塔鎖定主力後,必須有這麼一個高大個來平衡海拔,也能減緩一些球隊針對利物浦邊衛制空不夠而進行的重點打擊。
至少相對於凱塔來說,法比尼奧似乎並不是那個一來就能讓人看到他是「利物浦6號位的爸爸」那個人。所以這也是我們無法推斷法比尼奧到底是不是克洛普First Choice的原因之一。
那麼,法比尼奧是否還能提升呢?基於法比尼奧的身材與形象,靴室笑談社的@淡然微笑一直叫他「胖頭陀」,雖然是戲稱,但也看出法比尼奧骨架雖大但確實太瘦了,誠然輕盈有輕盈的好處,但在英超6號位置上,核心能力提升將一定程度加強法比尼奧的競爭力。有了核心對抗能力,他的大長腿、防守技術和腳法將會在英超得到放大。所以,當「胖頭陀」遇到「增肌狂魔」克洛普,是否會蛻變成強橫的「魯智深」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三)中前場:沙奇裡
沙奇裡之所以能從貝利、西蒙等利物浦考察的邊鋒List裡脫穎而出,成為三叉戟之外的倚重尖刀,除了自身實力和不甘平庸的鬥志之外(沙奇裡的球探報告見《我跑啊跑只為追上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沙奇裡從軍記》),筆者認為由於斯託克城降級導致的「性價比」確實是關鍵原因之一。
當然,沙奇裡雖然以「廉價」購入,但引進他的戰略作用並不下於凱塔的加盟。事實上經歷過13-14賽季SAS的瘋狂過後,重金購入的拉拉納、馬爾科維奇等前場引援卻缺乏單兵作戰能力,導致關鍵場次難以通過球星個人發揮以點帶面實現破局(只有當時的庫蒂尼奧和半賽季的奧裡吉扮演這個角色),這個在克洛普延續到歐聯決賽失利再購入馬內後才得以緩解,而薩拉赫的到來則讓球隊的攻擊力再上一個檔次。然而要維持這個攻擊銳利度,就必須保證前場至少有兩個點可以憑個人能力牽扯對面的防線,否則就會面對當年只有庫蒂尼奧一人被重點盯防後的進攻窘境。而沙奇裡的到來,將很大程度確保紅軍能在多線作戰時保證足夠的前場牽扯能力。
而費基爾因為體檢的問題在夏窗沒能加盟利物浦,筆者認為是本次轉會中最大的遺憾。而正因為費基爾沒有加盟,沙奇裡除了為三叉戟上保險之外,他與凱塔似乎承載了更重的期待。利物浦未必需要一個和庫蒂尼奧特點一樣的Playmaker,但在前場拿球後的「精細作戰」能力絕對是紅軍再提升一個檔次的關鍵元素。及後的日子裡,習慣直來直去的小鯊魚和紅軍新8號能否在這方面有所建樹,也是本賽季的一大看點。(關於利物浦Playmaker的討論可參見《靴室下午茶:馬內、沙奇裡、費基爾?利物浦的「10號位」花落誰家?》)
(四)中後衛 邊後衛:無 (16歲的右後衛赫韋爾?)
事實上利物浦的中衛有力拔山兮的範戴克,有世界盃決賽第一中衛洛夫倫,有16-17賽季大腿級中衛馬蒂普,加上克拉萬、戈麥斯等替補,實力也不在英超任何競爭對手之下。然而這些中後衛頻繁的傷病帶來的是「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則瘦」的曖昧感:再補人,似乎人滿為患,不補人,往往5個中衛會剩下1個半能用。不過隨著克拉萬的離去,本賽季雄心壯志的克洛普似乎留下了一個伏筆——留個戈麥斯證明自己勝任第四中衛甚至第三中衛競爭者的時間,或許,只有半個賽季。
至於邊後衛,筆者認為在年輕的阿諾德不斷進步以及後備充足的情況下,右邊後衛短期內將不會再引入強援,而左邊後衛則不是要找一個替代莫雷諾的人,而是一個足以給羅伯森帶來強大威懾力的新援,這樣的人流入轉會市場,是可遇不可求的。
(五)關於球員離隊
關於離隊的球員以及售出的價格,本文不作太多的點評與分析,首先祝福曾經是紅軍一員的他們能如阿爾貝託、阿斯帕斯、蘇索那般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另外從大批一線隊球員被掛牌及離隊的事實,則可以看出幾點:
1.利物浦衝擊榮譽的決心非常大,以至於能立足英超的球員都未必能勉強作為球隊的輪換選擇了。
2.克洛普心如明鏡,也雷厲風行。他清楚每一個球員的真正實力,即使那些他很欣賞甚至公開稱讚的球員,若不能達到球隊戰術體系的要求,該走的始終還是會離去,或遲或早罷了。
3.俱樂部的轉會政策越發明智,特別是早年投資的戶口本球員均賣出了不俗的價格,也意味著未來的引援政策將不會偏離現有軌道太多。
四、結語
事實上,利物浦這個夏季僅僅買入了阿利松、沙奇裡、法比尼奧三人,但區別於總買不到A計劃的憋屈16-17夏窗,範戴克「道歉門」與庫蒂尼奧「出走門」雙雙上演的鬧劇17-18夏窗,18-19賽季的利物浦展現了對轉會市場的從容與主動。或許仍有美中不足的遺憾和尚待升級的拼圖,但是這樣的夏窗卻給予人安心與信心。克洛普或許心裡清楚,基於歐冠的強勢以及本賽季的強援報到,即使利物浦不喊出爭冠的口號,外界也會幫我們喊出來,而且喊得更誇張、更不懷好意。既然如此,何不大大方方亮出真傢伙,在新的賽季幹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