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是清晨碳水。
對於剛開始減脂的小夥伴,大多都會選擇通過有氧運動來減脂,如跑步或遊泳。而有運動經驗的人群,往往又更傾向於通過抗阻力訓練來改變身體成分。其實無論抗阻力訓練還是跑步對於身體的作用力都是相對片面的,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無論你的目的是減脂還是以提高生活品質。今天的話題來聊聊抗阻力訓練與跑步對於減脂起到的作用,以及二者如何結合才能夠效率最高。
閱讀完本文,您會收穫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在說抗阻力訓練與跑步之前,先說一下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
我們人體通過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ATP,ATP(三磷酸腺苷)被稱為人體的能量貨幣。正是有了ATP這種物質,我們人體才能得以正常生活與運動。當有了ATP時,能量會被釋放,從而使得肌肉收縮。對於任何中等強度到高強度的訓練,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來源。而長時間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則會以脂肪為主要能量來源。人體組織,尤其是受損的肌肉可以通過蛋白質修復,這些蛋白質通常不作為能量燃料來使用。而對於我們人體而言,並沒有存儲大量的ATP,因此在運動過程中,包括你減脂,不斷製造ATP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人體有著兩種主要的能量轉換方式: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有氧代謝,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氧氣來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轉化為ATP的過程,但是有氧代謝輸出功率並不高,但持續的時間長,脂肪的利用比率高,所以有氧運動能夠很好的燃燒氧化脂肪。如快走、慢跑以及包括你天天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都是以有氧代謝為主要供能。而無氧代謝,則是不需要氧氣的供給,其特點是輸出功率高,但持續時間短,脂肪供能比例小,但不一定整體輸出數量少。磷酸原系統與無氧糖酵解系統是其主要供能系統,比較依賴於磷酸肌酸與體內糖原的水平。一般來說,抗阻力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以及衝刺跑用到的都是無氧代謝系統。
至此,有氧訓練,大家應該清晰了吧,就是利用脂肪供能比例比較高。而抗阻力訓練,則更多的是利用了碳水化合物供能。可能大家對抗阻力訓練還有疑惑,抗阻力訓練簡單來說,指的是身體有任何對抗阻力的運動都可以稱之為抗阻力訓練,拿瓶水深蹲可以是,單肩背包可以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穿戴設備也可以理解成抗阻力訓練,至於擼鐵更是了;而力量訓練,更突出肌力的發展,一般來說是用自由或者固定器械來完成訓練。學術上來說,抗阻力訓練更為嚴謹,但一般來說,兩者可以相互替代,大家了解其中的意思即可。
剛才說過任何單一的運動形式,都是有些片面的,從供能系統就可以看出來兩者的差異化。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兩者的生化反應以及對於減脂的影響。
抗阻力訓練
抗阻力訓練主要發展的是人體的骨骼肌肉系統,生化反應下增加人體肌肉中的ATP、磷酸肌酸、游離肌酸和糖原的靜息水平,同時也會提高乳酸耐受力與肌纖維的大小(以上這幾點都是為了保障單位時間內輸出更高的功率)。同時抗阻力訓練,由於其強度比較大,可以很好的刺激人體內的激素水平,特別是腎上腺素的水平。而對於骨骼肌肉的健康,特別是身體姿勢、平衡以及靈活穩定等問題都可以通過無氧訓練來改善。而這些都是跑步改善效率不高的。短期來看,長時間的跑步減重效果比較好(這樣說也不嚴謹,其中還有飲食與運動強度的關係),而長遠來看,抗阻力訓練卻是延遲提升滿足你的身體狀態。
我們說脂肪的分解分為三個步驟:水解、轉運與氧化。其中分解的第一步就是水解,而最大化的腎上腺素水平能夠很好的將脂肪水解,為後續的最終氧化(就是脂肪真正通過呼吸離開你的身體)做準備,脂肪只有先水解效率高才可能最後的氧化效率高。而跑步水解脂肪的能力有限,所以高強度的抗阻力訓練是不錯的選擇。而隨著ATP、磷酸肌酸以及乳酸能力等物質的提升後,我們在運動中消耗熱量的水平比先前大幅度提升了,換句話說,就是攝入的食物多了後可以將食物更好的轉化為能量消耗掉,而儲存為脂肪的概率會小很多,同時身體對糖原的處理能力提高後,對於胰島素敏感性、代謝類疾病以及慢性疾病的緩解控制都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由於肌肉與瘦體重得到了維持,非運動消耗的能力提升,所以日常生活中身體消耗熱量的水平也不會下降,這都是無形的減脂。當然從外觀上來看,抗阻力訓練能夠帶給你更加優美的線條。線條是什麼?線條就是肌肉,肌肉就意味著線條,同時還意味著代謝能力。
跑步
跑步之所以為初學者用到減脂,其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捷有效率。而抗阻力訓練學習的成本還是不低的,特別是體態的調整與動作模式的準確性。當然這些內容跑步也需要,只是可能大家沒有那麼在意,短時間內看起來負面影響也不會太大。跑步主要是針對的是人體的心肺能力,心血管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左心室的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會慢慢的增加,同時心跳的頻率也會相應的下降,心臟的功能變得更加有效。目標肌肉中線粒體攝取和利用氧氣以產生ATP的能力同時也到得了提升,同時增強了人體將氧氣從肺部運輸到血液和肌肉中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氧運動會提高人體心肺能力的原因。對於肌纖維的影響,無氧訓練增加了快肌纖維的大小,而有氧訓練增加了慢肌纖維的大小。
而對於減脂的作用,因為脂肪的分解需要最後氧化,線粒體是能量的加工工廠,當線粒體與利用氧氣的能力提升後,脂肪氧化的速度也會明顯加快。高強度的抗阻力訓練水解與轉運脂肪能力強,而有氧運動如跑步氧化脂肪的能力非常的高(脂肪氧化後會真正離開你的身體)。所以,單純從減重來說,跑步這種形式的有氧運動,短期來看效果會更好一些。建議有氧時,以最大心率的50~70%左右的心率水平,能夠最大化的進行脂肪的氧化。上文提及到,跑步減重不嚴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小夥伴在減脂的時間,吃的少,還長時間有氧,這樣的結果就是瘦體重也傾向於分解流失的狀態,肌肉的密度要大於脂肪,所以從體重數字上來看,下降是明顯的,但是並存的問題是很快會遇到平臺期。同時,過多的有氧並不會帶給你馬甲線與翹臀等美好的形體,這也是有氧運動無法觸及的。跑步等有氧運動好不好,好,看你的目標與具體操作方式,畢竟對於心肺能力的提升,抗阻力訓練又是不相及的。
我們說減脂只有慢慢的減,減掉的身體成分中大部分才是脂肪,反之則是水分與肌肉的比例較大。因此,先給自己一點耐心。同時無論是從減脂的角度還是提高身體素質的角度來看,抗阻力訓練與有氧訓練都要一併納入進你的計劃中。
計劃安排
如果你想相對快速的減脂的話,可以有氧運動安排的比例大一些,如一周3~4次的有氧運動以及2次的抗阻力訓練。反之,如果是以塑形加上減脂為目標的話,計劃中抗阻力訓練的比重要大一些,如一周4~5次的抗阻力訓練加上2次的有氧運動。目標不同,側重點也會不一樣。但最好是兩種運動方式都兼而有之。
執行順序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比較建議你先抗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同時整體訓練的時間不要拖的太長。全部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60~75分鐘之內。其中抗阻力訓練40分鐘左右,有氧運動20分鐘左右。這裡的時間安排指的是你全天當中一次性完成的時間建議。其實更推薦抗阻力訓練與有氧訓練隔天來進行,除了能夠保證單次運動強度外,通過充分的休息也能夠讓身體有一個良好的恢復過程,這樣運動減脂的效率才會高同時也不會把自己搞的那麼累。如果放在一天內完成,也比較建議兩次訓練間隔4~6小時左右。如果時間保證不了,抗阻力訓練後,接著20分鐘左右的低強度有氧運動也是可以的,注意是低強度。
執行建議
無論抗阻力訓練還是跑步,我都建議你認真學習一下再開始運動。健身看似簡單,很容易上手,但是如果動作模式不對,強度設置不合理,能否堅持下來是小事,更大的可能是加速你身體的衰退以及關節的報廢速度。所以,安全第一,做好身體的評估,學習正確的動作模式,初學者不要以強度與次數為標準,反而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動作質量。好的動作模式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不斷強化,才會有正確的關節排列,才能真正從運動中受益。
其他規劃
訓練只是減脂期間的一個點,比訓練更為重要的是飲食、睡眠以及情緒的管理。飲食與訓練不可分割,強度越大相對熱量攝入水平越高,切勿少吃多運動,這樣會使瘦體重流失嚴重,過早進入平臺期。掌握好熱量缺口,減脂期間通常300~500大卡的缺口即可。訓練後的那一餐非常重要,無論是抗阻力訓練還是有氧運動,如果整體強度是中高強度以上的水平,建議你攝入全天中大部分的碳水。這樣有利於修復受損肌肉組織,加速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代謝。同時減脂期間,一定要注意休息,休息對於身體激素水平恢復以及日常壓力的緩解都非常重要,也有利於你以更好的狀態去應對高強度的力量訓練。
以上,便是運動期間的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還是那句話,如果想整體提升身體素質,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兩者都不可或缺。只有發揮出各應有的價值,才能帶給身體最大的益處。同時,運動也只是整個減脂環節中的一部分,也不要避重就輕,平衡好飲食、運動、睡眠與情緒才是最佳的做法。健身比的不是力氣,而是科學。知其所以然後,才能走的更遠更順暢。越努力越幸運。大家加油,共勉。
唯有不斷提升現在,才能更好主宰未來,我是清晨碳水,感謝大家支持與關注,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優質的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