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前鋒是跟皇牌聯繫到一塊的位置,他們擁有平均的體型,意味著,他們的錯位優勢極小,打擋拆不如後衛,在籃下肉搏又不如內線。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他們內外線球員的優點兼而有之,比純內線更靈活,更擅於控球,可以在三分線外持球發起,也比後場球員更有衝擊力,協防效果更好,更容易保護籃板。 小前鋒是很多人展望未來籃球的終極答案,也包攬了從2012年至今所有的FMVP——當然,這裡面有偶然性和水分——這是全聯盟所有球隊都在爭奪的戰略資源,擁有多位優秀的小前鋒,似乎就擁有了爭奪聯盟霸權的入場券。 而小前鋒位置上資源匱乏的球隊,往往會被球迷們視作偽強隊,季後賽局限性大。 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小前鋒很強勢,很吃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下表是本賽季出場時間在1000分鐘以上的37名小前鋒,根據BBR網站的高階數據,PER、WS/48、BPM、GmSc,ESPN的影響力數據RPM,538的影響力數據RAPTOR,以及BBALL的影響力數據PIPM,對這37名小前鋒做了一個高階數據排名,如表所示: (跟之前的四期球員位置劃分有爭議一樣,小前鋒這種剛好卡在中間的位置,劃分起來爭議就更大。比如說,既然這賽季德羅贊被算做了小前鋒,塔圖姆被算作了大前鋒,就說明劃分以本賽季實際位置為準,那麼喬治和倫納德是不是不能都算小前鋒了。這個情況就比較複雜,因為喬治和倫納德本賽季都存在大量缺席,而快船鋒線整體資源又偏向於小前鋒,後場人還多,導致真正使用的時候,喬治和倫納德打小前鋒的時候都非常多。我是按BBR的劃分方式來的,沒有特別深究。) 這個榜單的前十名是: 詹姆斯; 倫納德; 巴特勒; 米德爾頓; 保羅喬治; 海沃德; 鄧肯-羅賓遜; 威爾-巴頓; 杰倫-布朗; 德羅贊。
1.前6名,就是薪資最高的6個小前鋒 這大概就是小前鋒榜單看著特別和諧的原因吧。因為杜蘭特本賽季不打,託拜厄斯-哈裡斯又被算到了大前鋒榜裡,所以小前鋒榜裡,薪資超過3000W的球員,就只有詹姆斯、倫納德、巴特勒、米德爾頓、保羅喬治和海沃德,而他們又剛好是小前鋒榜的前6名——錢還真是沒白拿。
在500萬的年薪以下,真正能拿到千萬以上年薪的是少數,而千萬以上年薪的球員裡,只有維金斯、烏布雷、阿里扎、哈克萊斯和斯內爾的評分,在平均線以下。 所以,儘管本賽季維金斯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去到勇士之後的表現(主要是防守端)也可圈可點,他最大的問題還是,表現匹配不了一年2750萬的薪資。如果勇士要不計成本的長期持有維金斯,對戰力的提升肯定是有的,勇士獲得更高檔次的小前鋒難度也不小。但如果勇士想要把維金斯放入交易,他作為籌碼的價值卻因為低性價比而有限,恐怕需要實戰水平有所進步,才能足夠的說服力。
論高性價比,有這樣幾個球員: 熱火本賽季最大驚喜,鄧肯-羅賓遜; 熱火本賽季第2大驚喜,小德裡克-瓊斯——熱火本賽季算是祖上冒青煙了,他們還有個納恩; 猛龍首發小前鋒,回暖的OG阿奴諾比; 鵜鶘的能量小子,約什-哈特(別意外,本賽季鵜鶘鋒線缺人的時候,他的確在輪換裡經常是這個位置); 太陽的3D鋒線,大橋,布裡吉斯; 綠軍的希望之星,杰倫-布朗。 這裡要特殊提一句的是,我們的丹尼-豪斯,豪巨星,也算高性價比小前鋒。你們可能不服氣,可以列舉出無數豪巨星的菜雞時刻,豪巨星的評分,也的確在小前鋒平均水準以下——但架不住人家便宜啊!354萬的年薪在咱們這個榜單裡算底層了。 所以對豪巨星這種球員,還是沒必要噴太狠,去看一眼戈登的性價比吧...... 日子咋過不是一天,能湊合就湊合吧......
詹姆斯因為RPM單項領先幅度特別大,憑這個優勢力壓了倫納德。 不過很多熟悉高階數據的讀者都知道,RPM這項數據本賽季改版後,被質疑的較多,詹姆斯在防守端的DRPM又迷之過高,可能是存在一些噪音和偶然性。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沒有必要一定非得在評分上分出個高低。評分不是歷史地位,最重要的還是劃出檔次,而不是具體名次。詹姆斯和倫納德本賽季高階數據就是相差無幾,在同一檔,知道這點就可以了。而倫納德排到詹姆斯後面也並不冤,畢竟我的模板反映不出出勤的差別,詹姆斯作為一直carry球隊的核心,跟倫納德間歇性carry去比,續航性加分也會讓他在咱們這個基於本賽季已結束常規賽表現的排名中勝出的。總而言之啊,你要是長了個1.98米-2.06米的身高,有不錯的運動能力,三分還湊合,球商在線,在NBA這個聯盟就不愁飯吃。要是臂展再優秀點,別人看你骨骼驚奇,是個可造之材,說不定就當個未來核心之一去培養了。
籃球這個領域,練的好,也不如長得好啊。大中鋒,以及就矮了幾釐米的得分後衛,跟體型適中的小前鋒們一比,瞬間就成屌絲位置了。小前鋒想要得到議價權,似乎就只需要給幾個舔狗經理群發簡訊說「約嗎」,受邀出去吃幾頓飯,回來就發現自己又變重要了20%——比如伊戈達拉。這就是古人說的,中庸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