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昔日貧困小山村,今朝最美宜居村。
小悟鄉田堂村位於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
是重點貧困村。
曾經,這裡位置偏遠,交通閉塞,村莊環境差,
群眾行路難、就醫難、住房難問題
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田堂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麗蛻變為國家森林鄉村、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範村、湖北旅遊名村,被選為全省「扶貧印記」拍攝記錄點。
修通旅遊公路 打造靚麗村莊環境
「要想富,先修路」。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後,市縣鄉三級整合資金,對田堂村交通基礎設施和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提升。
2016年,一條連接觀音湖、雙觀線、松姚線的旅遊公路通車。10米寬路基、7米寬路面,兩旁還有彩色自行車道,如巨龍蜿蜒盤曲8.1公裡。
路燈安裝起來了,硬化通組聯戶公路6.5公裡,新修4000平方米文化廣場、公廁25座,修建了3公裡的登山步道、14公裡的標識標牌,實施小農水治理、田家河治理、安全飲水、塘堰改擴建、土地整理、村莊環境整治和立面改造、改水改廁、汙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輸電線路改造升級、寬帶入戶等項目。
村裡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成立村民理事會,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中,主動投工投勞,栽種樹苗,綠化房前屋後;主動清潔家園,美化鄉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群眾革陋習、愛衛生、講文明的新風尚蔚然成風。
走在田堂村,路不再是泥巴路,老房子舊貌換新顏,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寬敞的道路穿境而過,處處綠樹成蔭,果樹林立,溪水潺潺,今日田堂「顏值」倍增。
發展綠色產業 群眾脫貧幹勁足
田堂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僅0.67畝,村級缺少支柱產業,貧困人口佔比34.8%,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傳統種植和養殖,到2015年底村集體累計負債8.7萬元。
為了拓寬發展路徑,該村依託自然資源優勢,整合扶貧資金,成立福豐、原然2個生態種養合作社,依託市場主體,有序推進茶葉、油茶、苗木花卉、健康養殖等產業發展,建成300畝油茶種植基地、120畝茶葉種植基地,帶動252戶增收,其中貧困戶91戶。同時,註冊「古樹溝」商標,產品有了統一包裝,可以在電商平臺銷售。
駐村工作隊「送貸款」,截至2019年,共為46戶貧困戶申請小額扶貧貸款261萬元,扶持3家貧困戶散養土雞、5家養殖肉牛、3家養殖蜜蜂、1家養山羊、1家流轉山地150畝種植油茶,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步伐越走越穩。
企業支持援建的5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建成併網發電,遊客服務中心出租、外包,連續10年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租金3萬元,補齊村集體經濟「空殼」的短板。遊客服務中心還吸納3人就業,戶均增收2萬—4萬元。
2019年,田堂村實現了村出列,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2戶、395人全部脫貧。
鄉村旅遊帶富一方 齊心協力同奔小康
除了傳統種植、養殖業,田堂還把眼光放到了眼下大熱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圍繞全國運動特色休閒小鎮項目,鼓勵支持農戶發展農家樂。
田堂村距離京珠高速出口只有十幾分鐘車程,交通便利。村裡深度融入小悟鄉運動特色休閒小鎮建設,計劃發展山地自行車越野運動。隨著松姚線拓寬、小悟村到清涼寨公路等交通項目完工,該村將和臨近的木蘭山景區、觀音湖生態旅遊片區,以及劉震將軍紀念館、抗日軍政大學舊址、黃陂姚家山「武漢抗戰第一村」等紅色旅遊資源更緊密聯繫在一起,共享旅遊市場,發展別具特色的民宿旅遊、農家旅遊、休閒旅遊。
2017年至今,這裡先後舉辦了中國·孝昌孟宗文化旅遊節「孝行千裡」湖北省自行車挑戰賽、武漢孝文化促進會三周年孝親宴慶典暨孝昌縣政企精準幫扶對接會大型公益活動、2018中國•孝昌鄉村文化旅遊節、「中國夢•勞動美」職工徒步大賽、「發展農旅融合 助推脫貧攻堅」篝火晚會等大型活動。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深度融合,田堂村累計吸引遊客25萬人次。
(資料圖)
「創業增收生活美、科學規劃布局美、
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
這是田堂村的目標,
一個集觀光、休閒、度假、採摘為一體的
「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孝感日報、孝昌電視臺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田堂村:窮山村蝶變綠色「天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