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知悅讀站
對於孩子,我們最常見的成癮問題是網路遊戲成癮,而我們大人最常見的成癮問題是熬夜成癮、工作成癮和菸酒癮。
不論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需求。遊戲和學習是孩子的需求,工作掙錢放鬆是我們的需求。
所以,找到內心深層次心理需求,改變自身不良行為習慣,獲得自我成長。讓你《根本停不下來》的自我塑造和成長。
本書《根本停不下來》的作者沈家宏,是廣州沈家宏心理創始人、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家庭治療與原生家庭動力研究,亦是一名心理學導師。
作者有著30年心理學戒癮經驗,他也是從業32年,將自己所治癒過的人,利用醫學和心理學讓他們從不同程度上回到了健康生活的軌道上。
本書作者告訴我們,對於上癮其實並非我們一直薄弱的自我放縱,而是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內心深處的困擾。
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們將學會了解我們為什麼上癮?該如何解決我們內心的心理需求問題?是否可以治理上癮的自己?修復內心深處的創傷,重塑自己,贏得更加美好的自己?
01渴望自律,卻發現自律早已離你而去
每次給自己暗示,並下定決心,只要看完一集電視劇來,看完立即關閉電視機;只要玩一局遊戲,打完排位就退出;只要吃完這包零食,刷牙漱口洗臉……
就這樣理所當然的想著,然而事實並未能如自己所想,就追一集50分鐘的電視劇,就玩一小時一局的遊戲,就吃一包550克的薯片,結果想要的更加多,這個一會兒是多少個一會兒,發現需求根本停不下來……
就這樣自律越來越差的自己變得更加無所約束了。這時候可以視若無睹嗎?
不,要開始判斷自己屬於成癮的哪個階段?可以快速地判斷成癮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藥。
初始階段是最容易修正的。
成癮的誘因包括外部誘因和內部誘因。外部誘因包括人物、地點、事件、物品。內部誘因是內心產生的感覺、情緒和想法。
以喝酒為例,先說人物,經常和你喝酒的是誰?接著說地點,經過樓下餐館時,你忍不住進去買小酌一杯;再看看事件,你已經慢慢戒酒了,一次聚會,朋友拉著你喝這個酒,喝那個酒,你又不得不喝。那你是拒呢還是拒絕呢?
這要是拒絕了,會說你不念兄弟情,喝杯酒都要推三阻四的;不拒絕自己又一次破酒戒,這樣任誰也很難戒酒,於是作者將這種面臨朋友的邀請無法拒絕時,可以說是屬於直接的社會壓力。
社會壓力把我們被壓得將失去自我,慢慢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加狼狽。
因為這種社會壓力是無形的,讓我們意識不到社會對你的存在有著多大影響?
很多影響是延時性的,隨著時間增加也漸漸知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了。
其實,你發現沒有當一群人邀請你加入活動或者你獨處一人時,你唯有一人安靜地思考時,你會發現更多戒不掉成癮的原因在於自身。
想要戒癮,自身的決定是關鍵。所以,一定要識別好壓力,設計應對策略,管理好自己。
02制定戒癮計劃,管理好自己
說到管理自己,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一定對自己有過深層次的剖析,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有很好的了解。
管理自己,才能更好迎接更好的自己。不過,管理好自己,我們要做好兩件事才有效果,一件是管理好自己的飲食,另一件事管理好自己睡眠時間。
為什麼呢?請你聽聽我是否分析得有道理?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能量,我們需要食物給予我們能量,讓我保持源源不斷的動力。
但是這個食物是否吃得健康?就要看我們的飲食習慣啦!
現在的我們很多人,為了掙錢養家,在外面吃外賣,吃比較簡單的快餐,快速吞咽,然後又投入到工作中。
也有現在如我們大學時一般,周末睡懶覺,早餐和中餐一起吃,早餐未進食,或者周末出去胡亂吃一頓,吃小零食,不吃主食……
這些飲食習慣將拖垮我們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做後續的一系列事情。
管住自己的嘴,合理飲食,好好吃飯,擁有健康的身體。
睡覺,現在基本上熬夜已經成為習慣,不是工作加班,就是自己壞習慣養成,控制不住自己。將熬夜當成習慣,這是在將生命透支。
中國睡眠醫學協會調查顯示:超過70%的年輕人有熬夜習慣,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
正如作家馮唐說過的,身體是老天白白給你的,但不是讓你用來白白糟蹋的。
照顧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是戒癮的基本功。
基本功紮實了,戒癮效果絕對顯著。
管理好自己之後,你的戒癮之路才開始,你需要輔助,誰來幫你?這是關鍵。
需要值得信任之人,稍微懂心理學之人更有效,讓你戒癮路上開掛。但在戒癮路上也不能掉以輕心,心態保持樂觀是決不能忽視的。
書中有一個例子,一個少年在網上記錄了自己27天戒癮經歷,這27天沒有遊戲,他上課、看書、運動,一切在朝好方向發展。
然而,在第28天時又下載了遊戲,玩5天遊戲後,寫了一篇充滿自責而悔恨的帖子,覺得自己沒用極了,從此放任自己,再也不提戒遊戲之事了。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戒掉網絡的癮,熬夜的癮,是需要循序漸進,徐徐圖之的。
其實像這個男孩下載遊戲後,沒有像之前那麼頻繁。戒癮一次,我們就有所期待,有所期待之後,我們更期待後面的成功。
戒癮有五個階段,分別是前思考期、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凡事循序漸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會適得其反。
所以,保持好心態,欲速則不達。在慢慢減少自己的傷害,慢慢的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剪斷依賴性。
對於你要戒癮,這個癮對我們的生活習慣,工作造成的消極影響越來越小,那麼我們的戒癮可以算是成功了。
03戒癮七步法帶你重塑自己
戒癮很難嗎?其實真的蠻難,我們的內心需求,沒有滿足,我們沒有安全感,就會做出錯誤行為,從而走上成癮的旅程。
所以,最後我們一起來學習《哈佛醫學院戒癮手冊:七個步驟讓你戒掉癮》一書所提出的七步法。
第一步:如何知道自己已經上癮;第二步:上癮之後如何看待自己;第三步:認識上癮中的關鍵時刻;第四步:是了解防守風格已發現關鍵時刻;第五步:理解上癮關鍵時刻發生的事;第六步:應對上癮的短期策略;第七步:應對上癮的長期策略。要解決問題,一定要找到問題源頭,才能更好地解決。也就是想要戒癮要了解內心深處受過的傷或者你內心的最大需求。
青年作家劉同,曾在某小視頻發過一則視頻:
「你是非得要打不可嗎?其實也不是非得要打,就是無聊。」
其實,我們很多上癮的開始都是從無聊開始。這時,我們需要了解內心需求,找到有價值的「替代品」,沒錯,就是可以代替讓你杜絕相對容易上癮的源頭。
比如,想打遊戲時,不如練練字,不如畫一會兒畫,不如活動一下筋骨,轉移注意力,做好管理自己的準備。
回想人生過往,專注尋找內心,理清思路,清除癮。如果還是不行,相信專業人士會給予我們更為專業的解決之法,讓我們重塑新生。
愛自己,管理自己,重塑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