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3位美國科學家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1-02-0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當地時間10月3日,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在瑞典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的雷納·韋斯(RainerWeiss)、基普·索恩(KipStephenThorne)以及巴裡·巴裡什(BarryClarkBarish)。

——物理獎知多少?

110次頒發203人獲獎 最年輕獲獎者靠「拼爹」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01年至2016年間,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79次。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截圖。

據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16年間,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79次,其中物理學獎頒發次數最多,為110次。該獎項共頒發給了204人次。約翰巴丁曾經兩次獲得這一殊榮,因此事實上共有203人獲得過這一獎項。

按照規定,一項諾貝爾獎最多可頒給兩項不同的成就,一份獎金最多由3人分享。截至2016年,在諾貝爾物理獎項中,已有47次頒給個人、32次頒給兩人、31次頒給三人。

當地時間10月24日,西班牙奧維耶多,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亮相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後弗朗索瓦恩格勒高舉酒杯。

據統計,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年齡最大的是雷蒙德戴維斯,他在2002年以88歲的年齡得獎;年齡最小的是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小布拉格與父親合作,靠「拼爹」以25歲的「稚嫩」年齡與父親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

此外,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有四對父子、兩名女性及一對夫妻,即著名的居裡先生與夫人。

——華人收穫頗豐

摘下6座物理獎盃 系華人拿獎最多的諾獎獎項

資料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與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握手致意。

近年來,中國作家莫言和藥學家屠呦呦先後摘得諾貝爾文學獎和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這讓中國人對諾獎有了更多的關注和期待。不過,除了以上兩大獎項,物理學獎在全球華人諾獎成績單裡也佔據重要位置。

據統計,自諾貝爾獎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物理學獎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有6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

資料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

1956年,31歲的李政道和35歲的楊振寧提出「李-楊假說」,成功挑戰愛因斯坦理論,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重大突破,於1957年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資料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華裔丁肇中。

197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與美國物理學獎伯頓裡克特因發現一種新的基本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7年,美籍華裔朱棣文與克勞德科恩-坦諾奇、威廉姆菲利普斯三人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美籍華人崔琦與兩位美國物理學家因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現象」,使人們對量子現象的認識更進一步,獲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9年,英國華裔科學家高琨因在光學通訊上取得的開創性成就,獲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慣走高冷範!

「上帝粒子」是啥?引力波能獲獎嗎?

諾貝爾物理學獎離我們的生活到底遠不遠?1908年,法國科學家李普曼因發明彩色照片的複製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得以拍照留下多彩的生活記憶;1956年,美國三位科學家因研究半導體和發明電晶體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讓我們有機會用上電腦和手機。

儘管生活中有很多和諾貝爾物理學獎成就相關的例子,但很多時候,獲獎的物理學理論聽起來都有點高深莫測。實際上,得獎最多的物理學研究領域是有點「高冷」的粒子物理學,該領域已有34人得獎。

兩位科學家因成功預測「上帝粒子」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中較為著名的,要數2013年兩位物理學家因預測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普通人可能會好奇「上帝粒子」的稱號從何而來,原來是因為希格斯波色子是62中基本粒子中最後一種被證明存在的粒子,它極為重要,此前又十分難尋覓,才被比喻為「上帝粒子」。

圖為一張典型的超新星遺蹟資料圖。

此外,去年獲獎的「拓撲相變」理論聽起來也是十分「高冷」的理論,讓很多人「望而生畏」。2013年的「宇宙加速膨脹」和2002年「宇宙X射線源」的發現,在普通人眼裡,也都異常神秘和深奧。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10-08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物理學獎頒給了羅傑彭羅斯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盤點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那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而獲獎。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發現,相對論的一般理論導致了黑洞的形成。
  • 揭秘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獲獎者履歷!看看他們到底有多牛
    乾明 一璞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剛剛,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者是:美國科學家亞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拉德·莫羅(Gérard Mourou),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得主名單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發(魏學超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發現黑洞現象獲獎
    據海外網報導,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三位獲獎者與黑洞有關
    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有非凡成就的天文學家獲物理學獎,就變得更加順理成章了。《物理研究雜誌》的一篇研究,通過分析2017年及之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數據,發現天文學所佔比例已經從最初的完全空白,升到了現在的7%。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科學家,憑藉天文學研究成果斬獲諾獎。
  • 3位黑洞發現者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TechWeb】10月7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剛剛,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
    北京時間10月3日17點45分,萬眾矚目的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突破共同獲獎
    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頒給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的黑洞,3位得主分享760萬...
    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Roger Penrose、Reinhard Genzel、Andrea Ghez獲獎。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工作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曾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章,卡爾·史瓦西獎章,第谷·布拉赫獎等獎項。 萊恩哈德·根策爾和他的團隊主要研究紅外線和次毫米波天文學,他和他的團隊正在積極為他們的天文學研究開發地面和空間探測儀器,也積極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根策爾和他的團隊是第一批追蹤銀河系中心恆星運動的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