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PS的年代,英國攝影師花60年拍攝人物,每一張都是故事

2020-12-12 澎湃新聞

一張肖像照的珍貴在於,真實,不經PS的修飾和渲染。

經典的照片,能喚起人們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

剛進組的3名「小魔法師」,臉上的嬰兒肥還未消去。

剛出道的披頭四樂隊,青澀稚嫩,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好奇。

嚴肅正經的英國女王,偶爾會顯露出少女般的俏皮和爛漫。

私下裡的奧黛麗·赫本,也會丟掉優雅的外衣,扮起鬥雞眼搞怪。

高貴大方的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在一群搖滾明星中也會顯得羞澀和拘謹。

這,都出自於同一個人之手。

特裡·奧尼爾,英國國寶級攝影師,過去60年最具標誌性攝影師之一。

英國國家肖像美術館收藏作品最多的藝術家,至今有65幅作品懸掛於倫敦美術館中。

拒絕過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拍攝,評價凱特王妃「她無法讓我產生任何幻想」。

他,憑什麼這麼大牌?

跳槽的爵士鼓手

從頭說起。

1938年,奧尼爾出生於倫敦的羅姆福鎮,一個在防空洞長大的孩子。

戰爭年代,安穩的牧師工作是「金飯碗」。

15歲,奧尼爾順利進入牧師學校。

沒過多久,卻被學校以「信仰不足、毛病太多」的理由勸退。

▲70年代,奧尼爾給一名模特拍攝照片

一邊,老父親被氣得滿臉通紅。

另一邊,奧尼爾開開心心地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不是攝影師,而是爵士鼓手。

▲老年奧尼爾現身自己的展覽

和牧師不同,奧尼爾爵士鼓學得很快,地下音樂不再能滿足他,他渴望更繁榮的市場。

怎麼辦?去美國。

買不起紐約機票,他就去航空公司面試空少,企圖蹭免費的機票。

▲特裡·奧尼爾和前妻

天不遂人願,奧尼爾的幻想落空,成為了航空公司的實習生,獲得了一份免費福利。

藝術學校的攝影培訓。

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裝載了新奇,很快,他就「移情別戀」了。

每天在機場徘徊,他用相機記錄下遊客或歡喜、或悲傷,情緒流露的那一刻真實。

▲特裡·奧尼爾和前妻共同出席他在紐約市的作品展覽的開幕之夜。

終於,轉機來了。

「一個穿著講究的男人靠著長椅打盹」。

一張平平無奇的照片成為了香餑餑,被人以高價買走,並出現在次日的報紙頭版上。

原因簡單:打盹的男人是英國內政大臣拉布·巴特勒。

這是奧尼爾拍的第一個大人物。

得益於此,奧尼爾在20歲那一年,跳槽到主流報社,成為倫敦「新聞街」上最年輕的攝影師。

故事,即將開始。

▲剛成為記者的奧尼爾

用相機的「歷史學家」

最初,奧尼爾絕對想不到自己會成為:「拿著相機的歷史學家」。

記錄下動蕩年代裡的政治史、流行史...

▲準備前往美國參加表演的披頭四被一群記者包圍

▲90歲的曼德拉和妻子出席倫敦的紀念活動

在演講臺上威風凜凜的政客,也逃不了,被奧尼爾捕捉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英國政治家和小說家傑弗裡·阿徹(Jeffrey Archer)

「二戰三巨頭」之一的鐵血首相邱吉爾,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私底下卻難得的耍些「孩子氣」。

剛出院、被送往救護車的路上,也忍不住要抽上一隻雪茄。

英國第一位女性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重振英國經濟、瓦解美蘇冷戰。

在「男人領域」的政治旋渦中,步步為營。偶爾,也會流露出一抹柔情。

南非首位黑人總統,「南非國父」曼德拉,反種族隔離運動的領袖。

奧尼爾跟隨他一星期,拍下了他生活裡真實、平易近人的一面。

奧尼爾的鏡頭,不僅記載了政壇的風雲變化,也保留了流行史上的光輝時刻。

60年代初期,沒有人拍過樂隊,也沒有人知道樂隊該怎麼拍。

奧尼爾是第一個。

好在,他是個樂於交朋友的人。

和4個年輕人混熟後,他帶著放鬆下來的樂隊來到錄音室後院,拍攝他們拿著樂器的情景。

這是第一次報紙頭版上刊登流行樂隊的照片。

一發售,報紙就被售空。樂隊發行的首張專輯,也創下了連續30周蟬聯榜單冠軍的記錄。

這個樂隊是,披頭四,英倫搖滾的開創者。迄今為止,全球銷量第一的歌手,遠超麥可·傑克遜。

披頭四成功後,奧尼爾成為了音樂圈裡的「點金手」,仿佛誰只要和他合作就能紅。

給滾石樂隊拍攝的頭版照片,捧紅了這支默默無名的小樂隊。

給皇后樂隊拍下標誌性的掉頭照。

和大衛·鮑伊、埃爾頓·約翰...一起開創了後臺報導攝影。

▲在臺下化妝的大衛·鮑伊,這是他最後一次作為Ziggy Stardust演出

連《Vogue》、《滾石》等國際雜誌也十分青睞他,音樂專輯、電影海報自然也不在話下。

毫無疑問,奧尼爾,成為了過去60年世界流行文化編年史的記錄者。

世界第一位超模,崔姬。

全球第一家美髮沙龍的創始人,維爾達·沙宣。

影史上第一位「007」邦德,肖恩·康納利。

憑直覺的攝影師

「一張真正的肖像照片應該在今天,亦或一百年之後都能表明這個人的外貌與內心。」

奧尼爾,即是如此。

▲法國小貓碧姬叼著雪茄的照片被廣為流傳

在他的攝影哲學裡,真實比技術、服裝更為重要。

通常,他依靠自己的直覺,把自己看到的畫面捕捉下來。

「雖然這不是一張完美的照片,但它真實記錄了那個時刻,以及當時正在發生的事情。」

在怕水的奧黛麗·赫本,被扔下泳池、驚魂未定的剎那,他悄悄按下快門,留下了她優雅外的另一面。

奧斯卡影后費·唐納薇,獲獎後的第二天清晨,睡眼惺忪,奧尼爾抓住了那一刻的精髓。

▲周圍散落的報紙刊登的都是唐納薇獲獎的報導

捕捉真實的前提是,如何讓主角們展現真實。

拍攝英國女王的時候,很不幸的,女王剛剛度過英國王室最槽糕的一年:

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關係破裂、安妮公主和安德魯王子紛紛離婚、溫莎城堡失火...

拍攝的時候,女王心情十分低落,這可安慰不了失落的英國人民。

怎麼辦?早有準備。

奧尼爾花費大量時間,給女王講關於狗和賽馬的笑話,這都是她喜歡的。漸漸地,女王臉上開始浮現笑意。

▲伊莉莎白女王和丈夫菲利普親王

更多的時候,奧尼爾充當的是朋友的角色,讓主角們卸下心防。

每一個和他合作的人,大多都會「淪陷」。

和弗蘭克·辛納屈的交情長達30多年,甚至可以跟著他進洗手間。

▲弗蘭克·辛納屈和他的替身、保鏢

陪伴彼得·塞勒斯度過他人生中的高潮和低谷。

連埃及豔后伊莉莎白·泰勒和大衛·鮑伊的結交,也是由他搭橋牽線,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

▲大衛·鮑伊和女演員伊莉莎白·泰勒很快進入狀態,共吸一支煙

但,08年以後,70歲的奧尼爾極少再掌鏡,

一方面,他已經老了,扛不住這些笨重的機器了。

另一方面,他的拍攝不再像從前那般自由。

時間被固定在半個小時左右,主角們戴上了面具,被包裹在精緻的形象下。

真正的他們會是如何,又有誰知道。

▲光鮮亮麗的超模被聚光燈包圍

主角戴上面具、照片需要修飾,人物失去了原本的樣子。

這還是攝影嗎?

這個答案,奧尼爾也無法確定。

但或許,我們也和奧尼爾是一樣的。

在每年的老照片懷舊風潮中,相比於被修飾過的精緻,更懷念沒有PS和濾鏡的真實感。

▲2001年,特裡·奧尼爾在白宮拍攝總統夫人蘿拉·布希

圖片來源:iconic images

- END -

原標題:《沒有PS的年代,英國攝影師花60年拍攝人物肖像照,每一張都是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00後年輕攝影師拍攝家鄉桂林,每一張都是壁紙
    00後年輕攝影師拍攝家鄉桂林,每一張都是壁紙 「有人問我, 到底是什麼 給了我凌晨四點起床的動力。
  • 塞西爾·比頓:英國王室御用的時尚攝影師
    此前,我對這位時尚攝影師知道得不多,翻看畫冊的時候還順便去檢索了一下攝影師生平。塞西爾·比頓1904年出生於英國,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以自己的妹妹們為模特拍攝時裝照片,對時尚設計有著天生的敏感。比頓曾經長期擔任大西洋兩岸《時尚》雜誌的攝影師,並為英國王室拍攝了眾多肖像照片。
  • 英國著名攝影師Terry O'Neill去世,赫本和邱吉爾的經典照片曾出自...
    任何一位有幸認識或曾與他共事的人,都能證明他既慷慨又謙遜。作為過去60多年來最具標誌性的攝影師之一,他傳奇的攝影作品將永遠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同時也在我們的心中和腦海中長存。」 Iconic Images在公告中寫道。
  • 知名攝影師歐晉:拍攝美與真實,動情最動人(多圖)
    A:2011年8月,艾爾文在廈門成立,一開始由三個人做起,我是攝影師,一個造型師,還有一個後期師。認識的時候,我們都在北京從事商業攝影。回到廈門,考慮到底是拍民用攝影,還是商業攝影?後來因為民用攝影比較容易發展,我們決定把商業攝影的一些手法融入到民用攝影當中,主打追求人物的美。
  • 立足時尚前沿的人像造夢大師—英國鬼才攝影師蒂姆.波頓
    蒂姆·波頓tim walker,出生於英國的一名時尚攝影師,立足於時尚刀刃的夢幻主義者,他的作品,足以震撼你視覺,超越你想像力,讓你目瞪口呆,而又情不自禁地陷入!波頓出生於1970年,畢業於英國Exeter Art College藝術學院,以敘事般與怪誕趣味的攝影作品聞名天下,被攝影界稱為「鬼才攝影師」!他所帶給人們的一系列攝影作品,雖然是虛幻的夢境,但給喜歡逃避現實、無聊空虛的現代人帶來了娛樂、溫暖和安慰!他把鏡頭下的人物置身於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神奇而又天真,浪漫而帶著戲耍的成分!
  • 一周藝術人物|英國女王最愛哪幅畫,攝影師自拍抑鬱故事
    今年年底,大量英國王室的私人收藏將在女王美術館展出,包括倫勃朗、提香、維米爾的作品,其中就有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最愛。2020年英國著名攝影獎項、惠康攝影獎近日頒發,攝影師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獲獎,他以自拍講述與抑鬱症抗爭的故事,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年,關注精神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 中國著名婚紗攝影師,時尚人物大片拍攝博主-李東道
    李東道主要簡介1998年開始從事攝影行業,具有20餘年商業攝影經驗,擅長人物與造型創意攝影,曾在國內知名婚紗攝影工作室擔任創意總監,為了獲得更高的藝術追求,2013年遠赴美國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參觀考察學習,2015年東渡扶桑遠赴日本九州產業大學參觀考察
  • 《銀翼殺手2049》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8個拍攝秘訣
    他從紀錄片和電視短片做起,1984年以攝影指導的身份參與電影《1984》,逐漸被公眾熟知,其後他合作的都是當今最知名的導演,如科恩兄弟、丹尼斯·維倫紐瓦、薩姆·門德斯等。羅傑·迪金斯專注「少即是多」的原則,攝影呈現出一種自然美。他一向主張攝影工作不該是風格及技巧的炫耀,而是要誠懇地為故事和人物服務。
  • 中國頭牌人像攝影師拍了他30年……
    據說,當時15塊錢的演唱會門票被炒到了60元一張。那時成都一個普通職工的月薪大概是180元,成都人對音樂的熱愛可見一斑。當年的這位青年攝影師叫做肖全,有人稱呼他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他拍過的人物有:三毛、楊麗萍、張藝謀、陳凱歌、姜文、北島、崔健等...
  • 經濟學人逝者 || 英國著名攝影師泰瑞·奧尼爾
    註:英國媒體常用iconic(偶像的)來形容攝影師泰瑞·奧尼爾(Terry O'Neill),他是攝影界泰鬥級人物,今年77歲,上世紀60年代紅透好萊塢,是當時超極影星與歌星眼中灸手可熱的攝影師,鏡頭人物包括奧黛麗·赫本、伊莉莎白·泰勒、披頭四、黛安娜王妃、英國女王、曼德拉等世界重量級人物。
  • 他記錄了好萊塢所有黃金年代,任何明星在他鏡頭下都要摘掉了明星光環
    任何一位有幸認識或曾與他共事的人,都能證明他既慷慨又謙遜。作為過去60多年來最具標誌性的攝影師之一,他傳奇的攝影作品將永遠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同時也在我們的心中和腦海中長存。」 ——Iconic Images
  • 一張老照片,看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一張老照片,牽出三個重慶人和山城巷的故事。&nbsp&nbsp&nbsp&nbsp第一個重慶人:&nbsp&nbsp&nbsp&nbsp花費30年拍攝老重慶&nbsp&nbsp&nbsp&nbsp這一張照片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說起:重慶攝影師戴前鋒開始了對老重慶的大規模拍攝
  • 連續拍攝大運河60多年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連續拍攝大運河60多年,記錄下運河以及城市的變遷。央視《遠方的家》攝製組在高郵拍攝時,專程前去拜訪張元奇,聽他講運河的故事。《遠方的家》攝製組在高郵拍攝期間,從各類資料中多次看到張元奇的作品,聽說他連續60多年用手中的相機拍攝運河,於是專程前去拜訪。
  • 八十年代的中國小朋友:一位英國攝影師遲到40年的禮物
    △ 北京,1980年,英國攝影師邁克·埃默裡(Mike Emery)和孩子們在天安門廣場合影。 1980年春天,在一艘駛往中國的日本郵輪上擔任攝影師的英國人邁克·埃默裡(Mike Emery),跟隨遊客的腳步,在北京、天津、上海駐足停留,記錄了當時的人們和他們的生活場景。其中,天真爛漫的孩子佔據了他每卷膠捲的極大部分。40年後,他將塵封許久的珍藏進行整理彙編,作為禮物,贈予如今已步入中年的「八十年代的中國小朋友」。
  • 攝影師安迪·格慈:為巨星褪去光環找出真實的模樣
    而他們無一例外,素顏、沒有造型,隨性自然,「沒有造型師,沒有助理,只有我和我的照相機。」這就是英國攝影師安迪·格慈,這位國際頂尖的名人攝影師為自己總結的拍攝風格,國際巨星概莫能外。  而他每次正式拍攝的時間更短得出奇——基本上十分鐘!最多五個膠捲,每卷十張照片,一共也就五十張。「我只想抓住此刻的真實。」他說。
  • 攝影師鄭光明拍攝NBA籃球熱火隊閃電俠德懷恩·韋德(Dwyane Wade)
    有人問攝影師鄭光明先生:拍過世界的知名明星嗎,他回答沒有,但是拍過NBA籃球明星美國熱火隊「閃電俠」德懷恩·韋德(Dwyane Wade)在這裡介紹一下低調的攝影師鄭光明先生:鄭光明(字.凱丞 著名時尚攝影師) 鄭光明,祖籍山東
  • 從神秘保姆到傳奇攝影師,說不盡的薇薇安·邁爾
    在她的鏡頭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街頭富有極強的故事感和生命力。她善於捕捉街頭的人物特寫,仿佛一個偷窺人間的「間諜」,無論是出於練習或是記錄的目的,她的拍攝選題都是廣泛而無目標性的。© Vivian Maier從臨時工服務機構前的窮困男人到密西根大道上富人們的招搖過市,都出現在她的鏡頭中。
  • 傳奇攝影師用一臺祿來35,講述近50年藝術旅程幕後的故事
    他只用一臺祿來35相機,把他去過的地方、吃過的飯菜、睡過的床鋪,以及沿途遇到的人都記錄了下來。 Stephen Shore 紀實攝影師 1947年Stephen在紐約出生,1972年,Stephen開始拍攝《美國表象》。他和William Eggleston被共同視為將彩色攝影確立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重要攝影師。
  • Paul Graham:非典型攝影師,非典型英國人
    原創 編輯部 假雜誌Paul Graham,當代英國攝影師,2012年獲哈蘇國際攝影獎,曾於MoMA、泰特等大美術館舉辦個展,作品見藏於MoMA、泰特美術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等。
  • 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三分鐘輕鬆學會
    大家好我是攝影師家偉,大家有沒有在看到懸浮攝影的時候覺得特別神奇呢?都會有一些疑問照片是如何拍攝的?是怎麼懸浮起來的?其實懸浮攝影大部分都是通過坐凳子或者人物下面放上支撐物來完成的。那麼拍攝出來了我們要怎麼才能修掉支撐物來達到懸浮效果呢?你只需要花三分鐘就可以學會這個技巧。1.找一張我們拍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