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視頻的自媒體都要死

2020-12-27 虎嗅APP



1


馬老師最近很不開心。


相比貴圈一大幫整天向隅空論、教CEO做人、教CEO賺錢的那幫屌絲科技媒體編輯,馬老師算是圈內小有名氣的自媒體人,月入怎麼說也是草泥馬立雞群的水準,但最近竟遭了大挫折:此前兩個月雄心勃勃要做的短視頻項目,悲劇了。


「找的人都是大忽悠,白扔了兩萬塊錢,拍了一堆垃圾,我自己都不想看。」他跟我抱怨說。


好吧,這結果簡直是一定的。


2


我一向覺得,文字自媒體老師們算是比較逍遙了。大號一篇軟文兩三個小時碼完,拿一兩萬。不僅可以讓公關恭敬地叫你「老師」,還讓同行套近乎企圖問出你的寫作妙方,天南海北、歐亞非拉南北極地飛,快活日子賽神仙。


然而這也是文字自媒體老師們不滿處——若說文字自媒體是「逍遙」,視頻自媒體似乎就就是躺賺了:普通自媒體人接一單文字生意,撐死了2萬。聽說如今在貴圈,吳曉波程苓峰keso秦朔那幫金牌自媒體,從拿到選題,到謀篇布局,再吭哧吭哧寫完發出來,也不過10萬一篇;相比之下,視頻自媒體接一單,15萬是尋常價,誰要是報價5萬,連甲方都覺得撿了大便宜。


你說,短視頻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傻子才不做嘛!


但隔行如隔山,你一個文字工作者,真覺得文字謀篇布局能跟視頻那種策劃、拍攝、配樂、剪輯這種活兒比嗎?你是有「嘟督不噶油」的配音效果,還是有《閱後即瞎》的文案和剪輯功力?


而且視頻的創意和鏡頭語言邏輯,很容易被識別是否抄襲。前不久「辦公室小野」被指責抄襲「吃喝實驗室」的鬧劇,至今還沒有個結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慣於編纂、洗稿的自媒體在這個環節就被視頻淘汰了。你可能不熟悉流程,可以外包。那麼恭喜你又踏進了另一個大坑——基本上,找外包團隊會有三個後果:要麼質量差到辣眼睛,要麼性價比超低質量還差強人意,要麼雖然做得很好但就不是你想要的那種效果。但是抱歉,能遇到第三種情況真是要全家燒高香了。


就我所見,不止兩三個文字媒體人,因為不熟悉短視頻行業而找了外包團隊然後被坑的,包括馬老師自己。


所以外包又會帶垮一部分人的節奏。


更重要的是,用來衡量文字優劣的標準,並不一定能應用於視頻,反之亦然。原著黨看改編影視劇,總是苛刻地指摘和吐槽,而《舌尖上的中國》的臺詞配視頻固然不錯,單拎出來做文章就未免矯情。


一篇稿子寫完了不滿意,可以調整,一段鏡頭拍壞了只能剪掉,真覺得可惜只能重拍,成本並不低。


這個環節殺下來,沒幾個倖存者了。


做完視頻,還要搶佔分發渠道。一方面,SEO是個大難題。圖文時代,你在標題和正文中多嵌入關鍵詞,配幾張有意思的圖片,就足以做好SEO。殺豬殺屁股,各有各刀法。以科技媒體人加上BAT、快手、馬雲之類的關鍵字,草根自媒體就震驚、美女、夫婦之類的關鍵字,流量譁譁的。然而視頻時代就沒那麼容易,視頻識別技術還沒有像關鍵字識別那麼簡單快捷,試錯成本太高,以至於初期只能在只能在標題上費功夫;


另一方面,一段幾分鐘視頻所消耗的流量,比一長篇文字的消耗要大得多。按照網際網路消費者的「圖釘理論」,大部分願意為你的產品掏錢的用戶,其實是「三低人群」:低齡、低學歷和低收入。可你們這些「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紀律」的自媒體人,豈會做辣眼睛的短視頻去討好普通人?


這些「三低人群」與其浪費流量看你的短視頻,倒不如直接去快手、火山小視頻或者抖音找樂子去了。高昂的獲客成本下來,堅持下來的已寥寥。


至於短視頻的「疲勞期」,比文字要來得快多了,不信你看人們現在對papi醬短視頻的熱情,怕是遠比不上對「老道消息」文字的熱情。


其實你可以把前面的當廢話,就……簡單地說,別以為短視頻好做,你那是見到人吃肉,不見人挨揍,那些說「短視頻是離錢最近的內容創業」的大忽悠就該全家爆炸——而且最重要的,你有新商業模式嗎?如果短視頻也是和文字一樣接單,那你花那麼多錢做短視頻意義何在?


馬老師想了半晌,說:「都沒有。」


3


馬老師想突圍做短視頻的想法,大概代表了當下一大部分自媒體人的心態:餅越來越小,搶食者越來越low,自己卻越來越老了。


補貼越來越少,甲方越來越苛刻;眼看開公號碼字為生的人越來越多,文字自媒體從成篇的稿子降格為各式各樣的「問答」,門檻越來越低,連隨便百度百科查資料的實習生都能來搶飯碗,這文字自媒體還有啥意思呢?


從圖文轉向視頻,幾乎是內容創業者的本能反應。但在這個轉向過程中,光技術門檻就足以令絕大部分人痛苦,遑論商業模式。眼下,已不止一個自媒體老師跟我哀嚎「拔劍四顧心茫然」……


這真是令內容創業者迷茫的時代。


後來,我跟另一位我敬重的、嚷嚷了一年要做視頻節目的媒體人吃飯,問起他的「數字媒體娛樂事業部」怎麼樣了,他頓了頓:「暫時停下,人員配合其他部門工作。」


我覺得這位長者挺英明的。


相關焦點

  • 4分鐘的短視頻播放量最高?解密自媒體短視頻做多長時間效果最好
    今天和大家聊聊自媒體平臺上的短視頻到底應該做多長?短視頻做多長效果最好?首先我們來看三個來自官方的解釋:第一個是百度百科關於短視頻的定義,短視頻一般指時長在5分鐘以內的視頻。第二是企鵝號的官方建議,企鵝號建議橫版視頻時長在40秒以上,合理的時長有利於您的視頻推薦與曝光。第三是根據頭條號之前的大數據統計,時長4分鐘左右的短視頻是播放量最高的。
  • 自媒體運營主要是做什麼?如何做自媒體運營?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淘寶、直播、自媒體、短視頻等的出現,自媒體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自媒體運營也慢慢的走進了各大工作崗位。自媒體運營通俗點來說就是去運營自媒體,把你的想法、觀點、情緒通過圖文或者視頻的方式表達傳播出來,甚至從中獲取的流量還可以變現這樣一個過程。
  • 想要收入倍增嗎,你得玩好短視頻?自媒體短視頻創作投放平臺分享
    只有後4G和5G時代的信息技術及網絡基礎設施,才能承載短視頻產業的興起和飛速發展。自媒體短視頻大形勢不能不懂短視頻創作和運營,目前已經成為各媒體平臺的熱寵。這個聖歌在前面的章節《自媒體創業的風潮正盛,自媒體人月入上萬+ 那麼究竟有多少呢?》和《這些自媒體人的收入太高,差點嚇死寶寶?我有點恨鐵不成鋼了!》中都有詳細的分析,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但是,如何做好短視頻的創作、運營和變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自媒體日記:第一次接觸自媒體和第一次正式做自媒體
    我第一次接觸自媒體這個詞是在2017年後半年。當時我在工地搞工程,因為做工程的工資是年結的,每個月只發放1500元的生活費,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仔來說,這1500元真的是少的可憐,如果碰到兩三個朋友結婚,那就得找別人借錢來隨禮了,因此讓我產生了一定要搞一個副業的想法。
  • 「探墓短視頻」走紅,文物保護在自媒體時代如何升級
    近年來,驚險刺激的探墓類短視頻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有網民說看這類短視頻「漲知識」,也有人擔心探墓類短視頻倘引發效仿,有損毀文物的風險。更深層的問題則是:文物保護,有無可能在自媒體時代乘勢升級?在手機上看「野墓」「這裡這麼嚇人啊……大龍也不太敢往裡走,就在這兒給大家講一講……這個墓葬群的三號墓出土了1900件文物。
  • 新手想做自媒體視頻,怎麼入門開始?
    做自媒體視頻副業,是現在很多人的選擇。早在前兩年視頻的風口就已經來臨,隨著現在5G的發展,視頻的發展也會迎來一個新的面貌。很多人通過做視頻自媒體賺到了些錢,對於新手來說,想做視頻,怎麼開始呢?一、前期準備1、定位做自媒體可以做的領域有很多,對於個人來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宏觀世界到微觀生物,從專業極強的行業到生活日常,能做的東西實在太多,新手應該選哪個?
  • 全民自媒體代來臨,以「何同學」為例,揭秘短視頻收入真相
    剛剛畢業出來的年輕人,奮鬥好幾年,可能月薪無法過萬,而如今物質豐厚,大眾精神匱乏的時代,引爆了短視頻。各種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火山視頻、百度、優酷等等。傳統行業愈發的難做,如果不緊跟網際網路的趨勢,終歸會被淘汰。
  • 新手做自媒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平臺!
    一、新手做自媒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平臺!新手做自媒體一定要篩選好哪些平臺收益比較好,就目前來說,自媒體平臺有很多。有好的,有壞的,有收益高的,也有低的,目前來說收益比較高的有今日頭條、大魚號、一點號、百家號、和企鵝號!這幾個平臺背後都有大佬平臺支持。
  • 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自媒體運營是做哪些方面?
    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自媒體運營是做哪些方面?很多人問我自媒體運營是做什麼的,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很多人對這方面都不太了解,其實這就是一個行業,自媒體運營就是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帳號,在帳號上創造內容,然後獲得流量或者收益,提高曝光度,這就是自媒體運營。
  • 松松商學院:「自媒體小白解惑」,自媒體平臺有多少是可信的?
    最近有很多朋友問我,我們做自媒體有多少平臺是可以相信的,因為很多時候做自媒體比較盲目,很難做起來的,也不知道平臺的好壞,也不知道自媒體能不能做;首先聽到這個問題我就知道,肯定是在自媒體平臺上遇到了很大問題,當然了有很多朋友其實也一樣,都是在自媒體平臺上碰一鼻子灰;首先來看一下做自媒體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 為什麼那麼多操盤手要開盤短視頻項目?
    正是因為有人,錢多人傻,所以才有那麼多操盤手入局短視頻項目,他們收割的點在哪呢?短視頻項目,操盤手盈利的點在哪:第一,認證費,大多數1-2元,成本只有3-5毛錢,這裡就有著1元左右的利潤,動不動號稱幾百萬註冊量的項目,其實操盤手在這都賺了你幾百萬了。
  • 轉載短視頻要記得加片頭和解說詞
    相比較原創,轉載編輯影視片段或其它短視頻要省氣得多、成本低得多。雖然原創短視頻越來越被自媒體平臺重視,投放的廣告單價要高於轉載的幾倍,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拍出質量高、點擊率高的短視頻來。小編在其它平臺做過一段時間轉載視頻,也有幾個獲得過百萬級的播放量,過十萬播放量的也有幾十個,靠著這些轉載的短視頻,獲得了幾千元的廣告收益,可最終沒有逃脫轉載沒有推薦量沒有播放量的厄運。靠著轉載可能會獲得一時的收益,最終會讓自己的創作之路越走越窄。對比現在自媒體平臺上點擊量靠前的短視頻,小編總結了自己的轉載失敗的原因。
  • 松松商學院:「自媒體小白解惑」,視頻後期剪輯問題
    依然是每天都有問必答時間,繼續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希望大家早日在你的自媒體之路上獲取第一桶金;問題一答:1,很多朋友不知道頭條上的私信怎麼找,有時候也很頭疼,其實很簡單;2,如果你喜歡誰的文章誰的視頻,可以點擊他的頭像,在他的頭像旁邊有一個私信功能,你就可以私信原創作者聊天了;問題二答:1,這個要看你去做什麼樣的視頻呢?
  • 吳韋朋:在家中做生意,從短視頻開始!
    這個時候,聰明的人就開始沉下心來思考,到底可以利用什麼樣的東西,即使在家裡也能做遍全天下的生意,沒錯了,就是我標題所說的短視頻。短視頻很火,今年會更徹底爆火,尤其是上半年,大家幾乎都宅家裡沒事就刷短視頻,特別是抖音短視頻,更是火得一塌糊塗。
  • 做自媒體的意義是什麼?
    他是在工廠上班的,然後利於空閒的時間做這個自媒體。當時看到他拍的一個視頻,也只是和粉絲們閒聊中間說了這麼一些話。他說作為普通人找個班上,然後安安穩穩的有個穩定的收入就好了,不要去做那些賭的事情。上天是不會掉餡餅的,我們要踏實一些。
  • 新手小白怎麼做自媒體要怎麼做?
    自媒體怎麼做簡而言之,它更受歡迎:我們今天在頭條新聞上經常看到的文章和視頻,其他人在Moments中轉貼的文章,我們在快手看到的視頻,現場直播,在喜馬拉雅山聽到的音頻節目等。無數的媒體人。剛才提到的頭條,快手,喜馬拉雅山等,我們稱之為:自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上湧現了許多基層網際網路名人。
  • 低學歷也能做自媒體?怎麼才能做好?怎麼選擇領域?
    一、低學歷也能做自媒體?理由1:做自媒體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去嘗試,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就會做好;比如你生活在農村,你就可以寫自己農村的趣事,或者簡單拍攝有趣的農村面貌,做自媒體做重要的是要能夠真實,能去表達清楚要告訴別人的事,如今火熱的短視頻時代,你可以拍攝時間只有一分鐘甚至幾十秒的短視頻,都有可能獲得很高的點擊量,拍攝的領域可以自己去選擇。然後堅持一直做一個領域。
  • 自媒體如何入門,自媒體平臺有哪些?自媒體運營怎麼賺錢!
    廣義自媒體是指,我們從自媒體的定義出發,它區別於傳統媒體的是信息傳播渠道、受眾、反饋渠道等方面。這樣自媒體的「自」就不再是狹隘的了,它是區別於第三方的自己。以前的傳統媒體,他們是把自己作為觀察者和傳播者,而針對自媒體,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自我言說」者。因此,在寬泛的語義環境中,自媒體不單單是指個人創作,群體創作、企業微博(微信等)都可以算是自媒體。
  • 自媒體是什麼?新手如何做自媒體?從哪裡開始?
    自媒體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產物,怎麼可能會不火呢?自媒體是最近兩年興起的一種要求條件低的行業,所以很多的人加入了自媒體,所以自媒體,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做的時間久的自媒體人收入都是很高的,很多人都沒有堅持到底,半途而廢了。新手如何做自媒體?
  • kol研究室‖做自媒體選擇哪個平臺比較好?
    像公眾號是實打實的,一點點的發展起來的,之所以能夠成為圖文類領域的頭部自媒體平臺,跟微信的產品理念是分不開的。 在張小龍的主導下,微信公眾號給了自媒體寫作者最大的自由度。只要你不做違法違規的行為,基本上是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種自由度讓微信公眾號內容的創新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