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時報》9月13日報導,自從印度禁止從中國進口羽毛球後,國內面臨「羽毛球荒」,國家羽毛隊連日常訓練都成困難。
近幾個月以來,關於印度禁止中國產品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在其聲勢浩大的「自力更生」運動中,印度已禁止從中國進口太陽能產品、體育用品、家具、玩具等多種產品。
9月7日,印度媒體《鑄幣報》稱,印度還將停止從中國進口絹絲。
01禁止中國產品,印度面臨「羽毛球荒」
就在印度體育運動正從封鎖中恢復時,羽毛球項目卻因為嚴重「缺球」而遭受打擊。包括國家隊在內的印度羽毛球運動員經常使用的尤尼克斯牌羽毛球,現已供應不足。許多供應商承認,他們已經庫存不多。
事實上從7月開始,「球荒」就已初露端倪,一位經銷商表示,他最後一次進貨是在6月份。
有消息稱,這是因為印度政府禁止從中國進口包括羽毛球在內的體育用品。
全球90%以上的羽毛球生產於中國,其原材料鵝毛也多數出產自中國。消息人士表示:「現在不可能進口羽毛球了,因為政府已經禁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帶羽毛的產品。」
印度國家隊羽毛球教練普拉拉·戈普坎德(Pullela Gopichand)證實了羽毛球短缺的問題,並指出如果危機得不到解決,國家隊的訓練將會受到不利影響。「我們還沒有收到湯尤杯的訓練用球,現在用的球都是庫存。如果我們不能儘快收到羽毛球,訓練將被迫中斷,」戈普坎德說。
據了解,許多學院和訓練中心也在節約使用庫存羽毛球,或者通過海外代購獲得少量補給。一些培訓中心的低出勤率也有助於節約用球,但這些並非長久之計。
消息人士表示:「羽毛球的保質期非常短,因此庫存裡很大部分球可能已經超出保質期。用過期的易碎羽毛球訓練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新鮮的羽毛球供應。並且,新冠疫情防護指南裡也禁止重複用球。為了得到持續供應的羽毛球,必須允許進口。」
02印度考慮禁止中國絹絲,提高國內生產
除羽毛球外,印度還在近期考慮禁止另一中國產品——絹絲。《鑄幣報》的報導稱,為了推進「自力更生」計劃,印度政府決定停止從中國進口絹絲,並提高國內棉花和羊毛生產的質量,以減少未來紡織部門的進口。
據悉,印度中央政府在9月7日召開的勞工常務委員會上宣布了該決定,並已明確表示,將大力推動紡織部門的自力更生,包括尋求刺激消費和加強相關技術投入。
一位參加會議的高級議員說:「中央政府希望在下一年停止從中國進口絹絲,同時提高印度的絹絲產量。」政府的代表告訴委員會,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絹絲生產國,而印度是最大的絹絲進口國之一。在「自力更生」計劃之下,印度政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
印政府代表還告訴專家小組,他們正在制定提高國內羊毛生產質量的計劃,以幫助減少進口。
「印度生產的羊毛質量很低,大部分都不能用於製作衣服,而只能用於生產地毯。政府正試圖在未來改變這一局面,並且正在制定未來減少羊毛進口的計劃,」一位議員說。
同樣,印度政府也在制定提高國產棉花質量的計劃。該議員說:「印度面臨的直接挑戰來自孟加拉國和越南等國,這些國家生產的棉花質量較好。孟加拉國也打開了歐洲國家的市場,並從中受益。」
勞工小組的議員們建議,工會政府不應該效仿孟加拉國,而應提高本國的棉花產量。」專家組建議,印度應該試著將棉花賣給非洲國家,因為與歐洲相比它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歐洲只有3個月需要棉製衣服,而非洲需要棉製衣服的數量和時間都更長,」該議員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