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後人稱為「詩虎」,一首經典的七絕《蠟燭》,寫得很是感人

2020-12-15 塵世曉書僮

唐朝比較出名的詩人,他們都有一個別稱,譬如李白是「詩仙」;王維是「詩佛」;杜甫是「詩聖」;劉禹錫是「詩豪」等等。這些人的別稱與他們的文學風格,還有個性是極為貼切。不過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位比較特別的詩,也就是被稱為「詩虎」的羅鄴,之所以說他特別,那就是他的名氣並不是很大,可是這個別稱卻是很霸氣;相信有一些朋友對於這位詩人並不熟悉,甚至都沒有讀過他的詩。

羅鄴的名氣儘管不如李杜,但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寫過很多的經典七絕,尤其是他的一首《梅花》,寫得生動有趣,把梅花的風骨,還有獨特的品格,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很傳神。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這首詠梅詩也是膾炙人口,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詩人正是以另一種角度來描寫梅花,從而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梅花。其實除了這一首《梅花》之外,他的這首《蠟燭》,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儘管只是描寫了很普通的蠟燭,但是詩人通過對於蠟燭的描寫,其實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

暖香紅焰一時燃,緹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蘭堂別離夜,如珠似淚滴樽前。

蠟燭也是極為普通,過去的家庭每家每戶都會使用,詩人正是以蠟燭為引子,從而寫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自己內心的憂愁之感。雖然這首詩沒有前一首出名,但是寫得同樣很深情,裡面的每一句也是很傷感。其實這也正是由於詩人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對於人生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也是讓人很是傷感。

第一二句那就是寫了蠟燭的作用,還有蠟燭那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暖香紅焰一時燃,緹幕初垂月落天。 」,房間裡點上了一根蠟燭,使得寒冷的天氣裡有了一絲溫暖,而且這暖香紅焰的蠟燭一直在燃燒,夜幕漸漸黑了上來,外面的月亮正高高地掛在當空。這兩句正是寫了蠟燭的功能,還有詩人對於蠟燭的理解,看上去很普通,其實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第三四句則是很傷感,也是重點突出了這首詩的主題,「堪恨蘭堂別離夜,如珠似淚滴樽前。」,人們最是害怕離別,無論是什麼樣的離別,那都是讓人傷感,而且在這麼一個離別的夜裡,那如珠的眼淚像是斷了線的珠簾掉落到了地上。最後這一句充滿了憂愁,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詩人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從而使得這首詩更加的傷感,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羅鄴作為晚唐著名的才子,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是不如意,一直是被人排擠和打壓,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那自然是更為深刻。其實對於任何一個來說,那都是一樣,只要在現實生活中遭受了打擊,那都會傷感,會覺得人生很糟糕。而這首《蠟燭》整首詩並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也沒有引經據典,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很有趣,也很是令人感動。這樣的作品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相信對於人生會有全新的認識,也一定是會有收穫,可以學會更多的東西,也能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

相關焦點

  • 楊萬裡的這首《蠟燭》,寫得很是感人,泣殘雙淚雨,愁得寸心灰!
    尤其是其中的楊萬裡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千家詩》、《全宋詩》等等,這些經典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的課本裡,也是時常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楊萬裡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生動有趣,一首經典的《小池》,更是讓他名滿天下,讓人們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
  • 王昌齡的一首詩,大氣磅礴,氣象萬千,被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這樣的詩句只有面對塞外的風景才能寫得出來。今天介紹一首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詩。他也被稱之為「七絕聖手」他的一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的,這就是王昌齡的《出塞》。王昌齡的《出塞》有兩首,第一首最為有名: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前人評價很高,曾被明代詩人李攀龍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王昌齡早年曾北遊我國西北邊地,對邊塞生活有深入體驗。
  • 元代詩人虞集一首經典的七絕《聽雨》,句句傷感,道盡人生的無奈
    雨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一年四季都有雨,但是雨寫進了詩歌裡,則是完全不一樣,變得更具有活力,也更加傷感;無數的大文豪筆下的雨,要麼纏綿悱惻,要麼感人肺腑,以元代詩人虞集這首經典的七絕《聽雨》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通篇寥寥數語,卻是道盡了人生的悲痛之苦,每一句都很傷感,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李白的詩經常被後人修改,只有這一首詩改得妙,一字之差意境全出
    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也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的詩簡練又不失韻味,很多經典的作品,那都是婦孺皆知,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這首《靜夜思》,當時李白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心情鬱悶的他,望月感寫下了這首思鄉之作,以此來表達了內心的憂愁,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
  • 王昌齡的《出塞》,是樂府詩還是七絕?
    不遵守格律的詩稱為古體詩,成為不喜歡拘束的詩人創作工具,古體詩的創作數量遠大于格律詩。這兩種都是吟誦體,不再用於演唱。而遵守格律的長短句,也就是樂府古詩演化而來,同時有音樂附著(詞牌)的韻文,就成為了詞牌——這是專門用來演唱的。
  • 一首經典的集句詩,不得不佩服詩人的博學,每一句都運用得很到位
    集句詩是一種新的體裁,集,從字面上來看,那就是集合的意思,也就是把各種句子集合到一起,從而形成新的經典;句就是古詩句和文句,那麼集句詩就是把古人名句,通過重新整合,寫出新意,變成另一首詩。這對於一位創作來說,一定是要很博學,還要有很強的記憶,唯有這樣才能夠集句成詩。
  • 張籍這首詩表現手法獨特,通篇描寫的很感人,也是他最經典的作品
    張籍是韓愈的門下最了不起的弟子,他的很多詩作,也都同樣的描寫的很是感人,並且往往表現手法,也是很獨特,這也正是受到了韓愈的影響;我們都知道韓愈是中唐時期一代文宗,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散文更是一絕,他與當時的柳宗元,以及後世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人,一起被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但是寫得同樣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畢竟早年間的楊萬裡家境貧寒,同樣也是沒有任何的背景,可是他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成功了。楊萬裡一生創作頗豐,寫下了四千多首詩,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他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蠟燭》,這首詩儘管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有意思,每一句都另有深意,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只要讀懂了,也是能夠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
  • 「七絕聖手」王昌齡二十首「七絕」:一片冰心在玉壺
    「七絕聖手」王昌齡二十首「七絕」:一片冰心在玉壺明代王世貞說:七言絕句,少伯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少伯就是王昌齡。盛唐七絕詩有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齡七十四首,幾乎佔了六分之一。因此,王昌齡被後人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七言絕句主要有三種類型:邊塞詩、閨怨詩和送別詩。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陸遊一生雖然擔任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大權的職務,但是這都無法掩蓋他內心抗金救國的壯志,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令所有人感動,因為無論何時,陸遊會將國家的立意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南宋後期風雨飄搖的時候,陸遊更是將自已與國家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所以,陸遊的是無不透露著他一片愛國之心、但又無比感傷的情調。
  • 唐朝詩人失意時寫了一首隨感詩,流傳至今成經典,還被納入教科書
    唐朝時期,出了很多的詩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等等,一首首經久不衰的詩作,一直相傳至今,經典的詩還被收錄到教科書上,我們經常看到小小的孩童從小就要求背誦古詩,用稚嫩的聲音背出很多的古詩,讓人為之讚嘆,家裡來了客人,會讓孩子現場背誦一首,得到誇讚,父母好不得意。古詩詞是中華歷史文化中的瑰寶,絢麗而燦爛,經久永傳。
  • 唐代詩人寫了一首詩,皇帝讀了,愛得不得了,馬上升官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是古代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兩天。此詩寫寒食這一天,京中景象、宮廷景象。寒食本是一個清冷的節日,可韓翃寫的《寒食》詩卻讓他迎來了暮年的曙光。據說,唐德宗讀到這首詩後,非常喜歡。
  • 王昌齡最有名的8首詩,讀後才知七絕聖手是這樣煉成的!
    王昌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其創作的七絕詩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也被稱為「七絕聖手」。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寫得很深刻,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到了晚唐,由於之前的安史之亂,本是鼎盛輝煌的大唐有著日落西山的景象,而詩文化在此也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詠物詩,可是寫得很唯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全唐詩》裡收錄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並且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一些可能看上去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裡面卻又是大有深意。這也正是唐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閱讀唐詩,我們不能僅僅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有時還要深入地去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還有時代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讀懂一首詩。
  • 愛寫《無題》詩的李商隱,讓無數後人好奇他到底在寫什麼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他和同時代的杜牧齊名,二人並稱為「小李杜」。李商隱的詩讀起來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比如《錦瑟》中的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珠有淚」還好理解,套用了鮫人落淚成珠的典故;「玉生煙」理解起來就十分困難了。
  • 李白在酒宴上寫的趣詩,有水平更有膽量,其中5個字虧他寫得出來
    讀了很多唐詩後,筆者不得不承認,李白的詩在格律工整度上,確實算不上是最牛的。論七絕的工整度,他與七絕聖手王昌齡是有一點差距的;論七律,他也是敵不過杜甫的。但讀完這些文壇名匠的作品後,大家就會發現,有些詩在唐代也就他李白寫得出來。
  • 唐朝有三首詩被譽為「七絕第一」,你覺得哪一首實至名歸?
    為了美好的愛情,我們得忍受貧窮的折磨,不幸的痛苦,離別的辛酸。為了獲得一筆在你面前拿得出手的錢財,以此度過今後的歲月,我必須與日月搏鬥。親愛的,上帝就是那至高無上的愛情的體現,他會像接受香燭那樣接受我們的哀嘆和眼淚,他會給我們適當的報酬。我要同你告別了,親愛的!我不能等到月光消逝。」 然後,我聽見一個親切而熾熱的聲音打斷了傷感的長噓短嘆。
  • 劉長卿被譽為是「五言長城」,那他的七絕寫得怎麼樣?
    劉長卿被譽為是「五言長詩」,他的五言絕句確實有非常獨到的地方。但是我最喜歡的,卻是他的一首七言絕句——《酬李穆見寄》。這首詩極具神韻,是劉長卿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詩。詩中描述的是一次路途中的投宿,純用白描,但讀完能令人生出無限感受,產生無限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