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聯盟》真要出「扎導剪輯版」?

2021-01-13 時光網Mtime

時光網特稿 正值《正義聯盟》上映兩周年之際,一場眾人支援放出扎克·施奈德導演剪輯版的社交網絡運動,聲勢正越來越浩大。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好萊塢電影剪輯權的討論,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扎導在《正義聯盟》片場

兩位重量級「正聯」主演,「蝙蝠俠」本·阿弗萊克和「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宣布加入了聲援扎導的陣營。在此之前,影片主演「鋼骨」雷·費舍、「海王」傑森·莫瑪和「閃電俠」埃茲拉·米勒,也都明確表示過支持此版本的態度。

DC粉絲甚至為支持導演,在公交站牌投放廣告。喊了好久的「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真的要來了嗎?

讓我們先快速回顧下《正義聯盟》當年的幕後變動:華納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由於扎導女兒自殺,因此他要更多時間專注個人事務。

隨後喬斯·韋登導演接替了扎導的職位,但由於兩位導演在創作方向上出現巨大分歧,導致影片後期出現了重拍、補拍及大量的修改調整,最終全球票房僅收6.58億美元,表現可謂慘澹。

扎導發布《正義聯盟》新照,亨利·卡維爾飾演的超人,配文是「他還未崛起」

兩年來不少影迷都很好奇,到底「扎導」的原始想法是怎樣的,「扎導剪輯版」的電影會不會為這部電影正名?扎導本人對此相當耿耿於懷,當然他也沒閒著,時不時會放出一些影片未曝光的幕後花絮、概念圖等等,明示暗示會有導演剪輯版的存在,牢牢抓住影迷們的好奇心。

近日有外媒報導,「扎導剪輯版」可能真的要面世了。華納會將來在自家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上放出,不過消息並不是100%確定,華納官方至今未表態。

扎導轉發本·阿弗萊克和蓋爾·加朵的推特

早在今年3月,扎導曾確認《正義聯盟》導演剪輯版存在,有消息稱這個版本長214分鐘,最終能否與觀眾見面還要看華納的意願。

但變數依然存在,像《正義聯盟》這樣高成本、強特效的電影,華納所說的「扎導剪輯版」,會投入怎樣的成本製作特效?最終呈現的效果如何?目前都還是個未知數。

此前,扎克·施奈德執導的《守望者》、《活死人黎明》、《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等都發行過導演剪輯版。

以《守望者》最有代表性,該片北美票房僅剛剛過億美元,之後導演剪輯版增加了20分鐘未曝光內容,影片廣受好評。

《海上鋼琴師》同樣有一段關於「導演剪輯版」的往事

除了《正義聯盟》,最近在內地院線正在熱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也有一段關於「導演剪輯版」的複雜往事。

有網友質疑該片在中國上映的是「刪減版」,事實上,中國觀眾在院線看到的125分鐘版本,正是在全世界公開放映的版本,至於網傳的「169分鐘加長版」也就是導演剪輯版,當年只在義大利放映過。有些人最初看到的資源是來自加長版的,所以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

因為影片的剪輯權問題,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曾與海外發行商Fine Line Features爭執不休。

影片在進行海外發行時,託納多雷已經在導演剪輯版基礎上剪掉了22分鐘,但發行方堅持認為影片應該再度進行刪減,並威脅導演如果不刪減,就會放棄影片的海外發行,所以該片有了後來全球發行的125分鐘版本。導演還因為影片版本的問題,和柏林電影節以及坎城電影節遺憾錯過。

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天堂電影院》,同樣有差別巨大的公映版和導演剪輯版兩個版本,155分鐘的公映版,曾拿到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大獎,男主多多與愛蓮娜的感情戲基本被刪掉。

2000年,導演放出了173分鐘的導演剪輯版,感情戲大幅增加,和公映版電影的基調完全不同。當然哪個版本更好看,影迷的意見也有分歧。

看來,導演和發行方關於剪輯權的鬥爭,在全世界的電影行業裡都曾上演過。

到底誰該擁有電影的終剪權?是不是導演必須有這個權力,神聖不可侵犯?製片方是否經常會因為商業考慮,毀掉導演的藝術創作?還是他們確實可以從市場的角度,更好地把握電影的節奏?導演剪輯版是否一定比劇場版更好,有更多內容嗎?

讓我們來回顧下電影體制相對完善的好萊塢,導演與製片人、電影廠商之間關於終剪權有哪些齟齬,哪些片子經歷過製片方的粗暴摧殘,最終讓導演為其正名……

在好萊塢,製片人說了算!

有些影迷可能會問,一部導演拍完片子,難道還沒有剪自己片子的權力嗎?這要從好萊塢電影體系的製片制度開始說起。

《正義聯盟》主創合影(正中為扎克·施奈德)

好萊塢實行的是所謂「製片人制」,也就是說,在一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製片人的位置是最重要的,製片人掌控電影,從投資到劇本到拍攝,再到最後影片的剪輯、上映、發行……都要全程負責。

《正義聯盟》

目前在國內,基本屬於導演負責制(雖然中小導演未必有完全控制權),總體上影片的中心是導演,導演把握了劇本走向、影片風格、鏡頭語言、演員選擇等等方面,而製片人倒像個助手了。好萊塢製片人基本都是行家裡手,對市場、資金、資源甚至政治環境等等都非常清楚。儘管難免會影響到導演的個人表達,但他們做出的決定,大部分都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製片人要對影片動剪刀,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時長,大多數好萊塢製片商心目中最理想的片長是一個半小時左右,這個長度最適合大多數觀眾的欣賞習慣。第二是分級,一部商業片的分級是PG-13級還是R級,這往往關係到票房的生死。

第三,當然就是內容,製片方自然要考慮商業價值,對文藝傾向太重或者節奏不緊湊的作品,他們都喜歡大動剪刀,重新組合。

總的說來,這種「製片人中心制」,能更加有效地把握影片的質量,雖然可能付出扼殺經典的代價,但畢竟減少了很多粗製濫造的電影。

哪些大導有終剪權?

大導擁有終剪權也不容易

在好萊塢,導演基本都有剪輯權,但至關重要的終剪權,卻不是人人可得了。

製片方賦予的終剪權,猶如皇帝給予的尚方寶劍,絕對是權力和榮譽的象徵。而且,終剪權不是一種永久的保證,這部片子你得到了,下部片子的東家就未必會給你了。 下面給出一個好萊塢可以享有終剪權的導演,不完全名單如下: 斯坦利·庫布裡克、馬丁·斯科塞斯、科恩兄弟、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倫蒂諾、沃爾夫岡·彼德森、彼得·傑克遜、伍迪·艾倫、特倫斯·馬力克、史蒂芬·史匹柏、蒂姆·伯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麥可·貝、朗·霍華德、大衛·芬奇。各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像拍出了《蜘蛛俠》系列這樣賣座大片的山姆·雷米,就一直得不到終剪權,他當年拍攝的《棒球之愛》,終剪權居然屬於主演凱文·科斯特納!而得到了終剪權的導演也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大導演會把自己放在製片人的位置上,全盤思考電影最終的效果。

在有些時候,導演剪輯版會和公映版產生巨大的分歧和差別。出於商業的考量,有時候製片人會安排新來的剪輯師,完成一部電影的最終剪輯。

而剪輯師對電影的理解又和導演不盡相同,所以在很多時候最終的成片,會和導演的設想相差甚遠。這就好比說,一個廚子原本準備做一鍋湯,食材也準備好了,但卻被行政部門臨時撤下,換了一個掌勺的。

繼任者看到食材,突發奇想做出了一道炒菜,而導演剪輯版,就是導演自己又重新做回了這鍋湯。

導演剪輯版,到底是不是最好的版本?

如今的電影在出DVD、藍光時經常會出個「導演剪輯版」——剪輯一部電影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叫「剪輯師剪輯版」,又叫粗剪版,是剪輯師把拍好的鏡頭按照劇本整理起來。

第二步就是「導演剪輯」,導演在粗剪版基礎上,按照個人的藝術觀點,進行加工和刪減,盡情擺弄什麼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輯之類技法,升華電影的風格和品質。

最後,經過更為細緻全面的第三次修剪後,才能得到「最終剪輯版(final cut)」——也就是我們在電影院裡看到的東西。 我們平時所說的導演剪輯版,更多指的是「導演自己更喜歡的版本」。

如今這個詞正在被濫用,影碟的片商們往往用它來當做不斷發行同一影片不同版本的理由。

《異形》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2003年,福斯公司發行了《異形》導演剪輯版。當時福斯要求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再剪一個版本出來。

斯科特照辦了,但他卻在導演評論音軌裡坦承,自己還是更喜歡影院中的原始版本。這個所謂的「導演剪輯版」,根本沒有誕生的必要。 導演剪輯版一般都會有加長的內容,因為在家看影碟不受電影院時長的限制,比較寬鬆。但它也未必都比影院版更長,比如彼得·威爾那部的《懸崖下的野餐》,1998年發行的導演剪輯版就短了八分鐘。

導演剪輯版只能說是讓觀眾看到了影片的另一面,很難說一定就比劇場版要好,或者不好。

小科普:好萊塢背鍋俠「艾倫·史密西」

在好萊塢,出於各種各樣的限制,有時導演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完、或剪完一部影片,上映後推出「導演剪輯版」,變成了一個平衡各方的辦法。

更極端的情況是,當導演失去了對一部電影的實際控制權,在影片上映的時候,他們想要否認自己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或者是表達某種強烈的抗議,就會說「這是艾倫·史密西(Alan Smithee)執導的電影」。

這種隱晦的表達,很快就成為了電影圈內的一個「黑話」。只要祭出了「艾倫·史密西」,大家就會明白,這是導演的哭訴和控告。

《義俠本色》

1969年,艾倫·史密西這個拼寫怪異的假名代號,首次在好萊塢電影工業裡誕生。在拍攝電影《義俠本色》時,主演理察·威德馬克對原版導演羅伯特·拓頓很不滿意,他想辦法炒掉了拓頓,找來了唐·希格爾接任。

最後上映時,該片的導演署名變成難題,協商結果是導演的名字把寫成了「阿爾·史密斯」(Al Smith),後又擔心這個名字太過於普通和常見,最後這個名字的拼寫變成了Alan Smithee,一個生搬硬造出來的名字。

在1969年出現這個人物,也和美國導演工會(DGA)有關,在1968年之前,DGA是不允許一部電影的導演,用假名署名。首先,這是限制製片人給導演施壓,避免其成為控制電影的真正黑手;其次DGA是在支持導演,成為推動一部電影的主導力量。

但是在好萊塢,製片人的越俎代庖又成為常態,而在《義俠本色》這個臨時換導演的奇葩案例出現之後,DGA也對「艾倫·史密西」持默認態度。

據不完全的統計,在電影圈裡,一共有超過20部電影劃歸到了「艾倫·史密西」的名下,包括《情陷》、《陰陽魔界》、《赤面煞星》、《雙龍一虎闖天關》等等。比較著名的有1984年的電影《沙丘》,該片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大衛·林奇,因為他反對製片人重新剪輯他的電影,最後導演署名也曾用「艾倫·史密西」表達抗議。

導演與製片方,似乎一直存在恆久的權力鬥爭,我們會在下面列舉出幾部影響大的影片作為例證。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雙方到底誰是誰非,也不是那麼容易說清的!

不過嚴格講,製片人制也不意味著一切都是製片人說了算,這背後往往還有電影公司甚至華爾街投資者的影響呢。

《妙想天開》:導演給製片方發「訃告」抗議

對抗指數:★★★★★

《妙想天開》

這部電影剪輯權的故事,堪稱是導演與製片方角力的代表事件。導演特瑞·吉列姆自己的版本是142分鐘,其全球發行權歸20世紀福斯公司所有。

但影片的美國發行權在環球公司手上,當時環球的主席西德·謝恩伯格很不喜歡吉列姆那個黑色的結尾,執意要改成「愛情戰勝一切」(Love Conquers All)的大團結結尾,還刪減了例如主人公夢中遇到巨大日本武士等段落,後來謝恩伯格的這個94分鐘版本,就被諷刺地叫做「愛情戰勝一切」版。

如果你對比一下兩個版本,就會發現「愛情戰勝一切」版大大削弱了吉列姆原版對體制、僵死的思想等等問題的批判諷刺性。 吉列姆當然強烈反對這樣的改動,於是影片在美國就遲遲沒有上映。於是吉列姆自己掏腰包把影片拿到大學去放映(這樣不算違反與製片方的協議),然後自費花了1萬5千美元在業內雜誌《Variety》上連續刊登整頁廣告,上面把西德·謝恩伯格的名字用黑框框住,搞得像葬禮通知。

廣告上寫著:「親愛的西德·謝恩伯格,你什麼時候才會發行我的電影啊?署名:特瑞·吉列姆。」接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將年度最佳影片給了《妙想天開》——給一部還沒有在美國上映過的電影,頒發最佳影片榮譽,這是該影評人協會獎的第一次。 最後,環球公司迫不得已在1985年年底上映了該片,這個影院版時長132分鐘,由吉列姆負責剪輯。

後來,西德·謝恩伯格說到此事,認為吉列姆是故意讓事情變得像一場「藝術對抗商業」的聖戰。著名DVD廠商CC經典出的DVD裡收錄了雙方的評論以及幾個版本,有心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品味其中的不同。

《美國往事》:製片人差點要了導演的命

對抗指數:☆☆★★★

《美國往事》

賽爾喬·萊昂內導演的《美國往事》原始版是4小時29分,當時超長的片子比較多。後來為了在1984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放映,萊昂內剪了一個3小時49分鐘的版本送去,這就是所謂的歐洲版。

結果1984年6月1日影片在美國上映時,製片方卻不顧導演的意見,將片子剪成了2小時19分鐘。觀眾看到的只是一部不倫不類的黑幫電影。

影片中所有的閃回段落都被取消了,時間順序完全按照正常的事件順序排列。後世公認《美國往事》的美國劇場版是垃圾,而導演剪輯版才是經典。 據說萊昂內傷心到不行,以至於從此到1989年去世都沒有再拍片子,《美國往事》成了其最後一部電影,五年後他在家鄉義大利鬱鬱而終。

時隔多年,等到人們終於看到了《美國往事》的原貌,這部傳奇的影片才得以被正名。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倫蒂諾等大導演,都不止一次表達過對這部電影和萊昂內的崇敬。

在很多觀眾心中,《美國往事》與《教父》一樣,都是影史上黑幫片的豐碑。與《教父》相比,它甚至更純粹,更接近一部真正的作者電影,承載了萊昂內所有的「美國情結」。

《天國王朝》:剪輯版和劇場版幾乎是兩部電影

對抗指數:☆☆☆★★

《天國王朝》導演剪輯版

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天國王朝》,導演剪輯版與劇場版的主題有著很大的不同。簡單粗暴地說,《天國王朝導演剪輯版》和《天國王朝》根本不是同一部電影,導演剪輯版194分鐘,比影院版足足多了50分鐘。

內容上也有巨大的差異,劇場版正片被剪輯成了一個小鐵匠的勵志故事,純粹是場面堆砌,西貝拉的那條線被砍掉,使得主演伊娃格林拒絕參加首映式。

導演剪輯版呈現出了導演對於宗教的思考與反思,對十字軍東徵本質的揭露,對宗教與信仰之間的關係做了很深的討論,可以說比劇場版高出了一個檔次。

不過本片導演雷德利與製片方並未傳出巨大的矛盾,劇場版想必也是導演無奈之舉,包括要考慮到政治影響等等。

《異形3》:今日大導不認當年處女作

對抗指數:☆★★★★

《異形3》

導演大衛·芬奇憑藉著《社交網絡》、《消失的愛人》等片,儼然已經邁入了大師的殿堂,不過拍《異形3》時他還不到30歲,只是一個拍過耐克廣告的毛頭小夥子。

在拍片過程中他和製片方產生了嚴重矛盾,後來甚至沒到開始剪輯時就不管了。之後芬奇一直不承認這部長片處女作,他從不為《異形3》接受採訪、製作評論音軌或者出導演剪輯版。

後來福斯公司推出的最終剪輯版,更是與導演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他們儘量想貼近芬奇原意而剪輯出來的。 《異形3》前後至少用了六個編劇,劇本時時變更。甚至有700萬美元搭的場景都因為劇本變動拍都沒拍就扔在那裡了——結果就是預算從第二部的2000萬美元,直升到第三部的5000萬美元!

製片方與大衛·芬奇在拍片過程中產生了分歧,有一次,製片人大衛·吉勒與福斯電影公司通了電話,他說:「你們為什麼要聽他的,他只是個賣鞋的!」芬奇認為製片方對他橫加幹涉,年輕氣盛的芬奇從此和本片劃清了界限。《超人續集》:導演為保白蘭度而出局

對抗指數:☆☆☆★★

《超人續集》導演剪輯版

《超人續集》在2006年推出了DVD,但這個導演剪輯版與1980年影片上映時的樣子大為不同。新出的導演剪輯版中,多了15分鐘超人父親與超人的戲,而飾演超人父親的馬龍·白蘭度,在劇場版中根本不見蹤影。

影片最初的導演其實是理察·唐納,結果在影院上映時導演寫的卻是理察·萊斯特。 《超人》的製片人亞歷山大·薩爾金德和伊爾亞·薩爾金德認為,兩部超人電影成本直線上升,而且氣氛過於沉悶、陰暗,為此多次同唐納發生摩擦。

當時白蘭度宣布,如果他的片酬達不到影片在美國票房收入的近12%,他不允許有關他的場景出現時,雙方的矛盾終於爆發。

薩爾金德父子斷然拒絕了白蘭度的無理要求,宣布影片中有關他的場景將會被剪掉。唐納不願參與這件事,結果惹怒了他們。唐納在1978年4月接受《星光科幻》雜誌採訪時說:「他們要求我也向他施加壓力。但決定權應該在我手裡,我的意思不是財政大權,而是拍攝控制權。」 最後白蘭度贏得了訴訟,即使其戲份在劇場版中全被超人母親所代替,但仍能從中得到分紅,而導演唐納則失去了導演權和剪輯權,他拍的部分只有25%留在了劇場版裡。

後來的導演理察·萊斯特表示,自己小時候從來沒看過超人漫畫,他完全改變了唐納的影像風格,甚至《超人續集》的演員都不喜歡他。因此第二部和第三部《超人》電影都相當失敗。

《銀翼殺手》:導演痛恨影院版大團圓結局

對抗指數:☆☆☆★★

《銀翼殺手》

《銀翼殺手》的藍光版堪稱壯舉,一口氣推出了最終剪輯版、劇場版、國際版、工作粗剪版以及1992年的導演剪輯版五個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們身處的2019年11月,這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月份,正是電影《銀翼殺手》故事的開篇時間。

1982年,影片上映時被製片方硬塞進去一個大團圓結尾,導致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主演哈裡森·福特,通通都非常討厭它。

哈裡森·福特甚至承認他在為影片後期配音時沒有盡全力,因為他認為「這不是影片的有機組成部分」。後來華納公司在1992年推出了導演剪輯版,但雷德利·斯科特並不很認可這個「導演剪輯版」。《銀翼殺手》各版本間最重要的區別主要在主人公Deckard的身份。

大團圓結尾是Deckard和女主角Rachel駛過一片美麗的風景,而斯科特的版本則是兩人離開公寓,看到地上有一隻摺紙獨角獸。獨角獸一直出現在Deckard的夢中,這可以看作是Deckard也是複製人的一種暗示——因為複製人是沒有記憶的,他們的夢都是被置入的記憶。

導演後來承認了這一點,但哈裡森·福特一直說他演的角色是人類。

《美國X檔案》:導演犯迷糊,製片方挽救佳片

對抗指數:☆☆☆★★

《美國X檔案》

你可以去注意一下,這部片子幾乎所有的海報上都沒有導演的名字。即使對影片印象深刻的觀眾,也很少人會記住導演的名字:託尼·凱耶。

當時,在新線公司的要求下,託尼·凱耶製作了第二個縮減了時間的剪輯版,但新線跟第一版一樣不喜歡,覺得過於乏味。

於是製片方找來了剪輯師Jerry Greenbert,加上主演愛德華·諾頓一起剪了第三個版本,這個版本也就是後來的公映版。託尼·凱耶對此非常不高興,根本不認同這個版本的品質。他試圖要求製片方把他的名字拿掉,結果失敗了。

託尼·凱耶還嘗試用「艾倫·史密西」這個化名來署名——這是美國導演公會專用的化名,專供導演們在自己不喜歡的作品裡,用它來當替罪羊,以免觀眾把罵名扣在自己腦袋上。

他如此不喜歡這部影片,甚至還想出用「矮胖」來作為導演署名搪塞觀眾。結果,這些努力都失敗了。 這部影片後來得到了很多讚譽,諾頓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帝國》雜誌在2008年評的「有史以來500大佳片」中《美國X檔案》位列311位。這可以說是一個導演自己犯迷糊,但製片方成功挽救了一部佳作的典型例子。

《驅魔人前傳》:換導演換出最貴的恐怖片

對抗指數:☆☆★★★

《驅魔人前傳》

2003年,赫赫有名的保羅·施拉德導演,拿著五千萬美元預算為華納公司拍成《驅魔人前傳》。不料,製片人摩根·弗裡克看到片子後極為不滿,認為施拉德把片子拍得太藝術了,毫無商業價值——這本應是一部血漿恐怖片,結果施拉德把它拍成了心理驚悚片。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弗裡克做出了個痛苦而殘忍的決定:換導演、換劇本、換演員,再討五千萬,重拍! 可憐的保羅·施拉德,堂堂新好萊塢時期的幹將,《計程車司機》和《憤怒的公牛》的編劇,竟然遭受如此打擊。幸好,我們可以在DVD市場上見到這個片子。影片2005年以《驅魔人前傳》(Dominion:Prequel to the Exorcist)為名發行了DVD。 順便說一句,華納重拍的《驅魔人前傳》也沒能取得成功,甚至不少人認為,它還不如施拉德的版本。不過,這部電影倒是以一億多美元的巨額投資,創下了恐怖片的投資成本紀錄。 《危險人物》:導演7年後怒剪另一部電影

對抗指數:☆★★★★

《危險人物》

這部1999年上映的片子背後也有一段傳奇般的故事。影片的導演本來是布萊恩·海爾格蘭德,他當時剛憑《洛城機密》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結果拿獎後兩天就被本片的製片方炒了魷魚。

結果全片30%的鏡頭要重拍,而且因為主演梅爾·吉勃遜要去演《致命武器4》又拖了一年多。據說後來的鏡頭,都是美術設計約翰·邁爾(John Myhre)擔任導演拍攝的。 布萊恩·海爾格蘭德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竟然在7年之後的2006年自己搞了一個版本出來,命名為《危險人物:千真萬確-導演剪輯版》(Payback: Straight Up - The Director's Cut)。

這個導演剪輯版把影片的色調完全重新調整,並整個改變了敘述方式,去掉了所有的畫外音部分(這在劇場版中很重要)……IMDB等網站都把它作為另一部電影,而並非之前《危險人物》的一個DVD版本看待。結果,為了影院版好還是導演剪輯版好的問題,影迷們展開了口水戰,雙方各執一詞不相上下。 在後來的DVD花絮中,導演海爾格蘭德表示,他現在已經可以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劇場版,甚至影迷的剪輯版了。

相關焦點

  • 《正義聯盟》DCEU東山再起,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終於要來了!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終於來了,AT&T 官方轉發,扎克·斯奈德導演親自確認。華納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 2021年獨家上線,後續預算追加兩千至三千萬美元,長達四個小時,分為六個部分。而HBO MAX將會整合華納手中所有的資源,在第一年就會推出13部原創劇集,但是這一切並不是AT&T的王炸,想要在網飛和迪士尼的手中搶奪用戶,他們竟然選擇了完善扎導剪輯版的正義聯盟。而這個消息對於DC粉絲來說,那種狂熱和快樂絕對不亞於漫威粉絲觀看復聯4預告片的時候。
  •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定檔3月25日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已經越來越近了,自從扎導確認影片將在3月播出後,所有粉絲幾乎都是數著日子在過的。在透露電影的第二支預告即將到來後,在剛剛結束的一次直播中,扎導正式宣布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將於2021年3月25日正式上線!
  • 「蝙蝠俠」本·阿弗萊克表示,支持扎導《正義聯盟》剪輯版
    DC的《正義聯盟》可以說,是一部令人失望的電影,這部電影不僅票房表現得很一般,也沒有受到影評人的好評。 這也是為何,自從DC的粉絲得知扎克·施耐德的《正義聯盟》剪輯版存在後,他們都希望華納兄弟能夠上映《正義聯盟》的剪輯版。
  • 「蝙蝠俠」本·阿弗萊克在視頻中,力挺扎導《正義聯盟》剪輯版
    可以說,《正義聯盟》剪輯版將要和我們見面,本·阿弗萊克是一位高調表達興奮之情的人。扎克·施耐德是DC宇宙的一位元老級的人物,他的《超人:鋼鐵之軀》這部電影,打開了DC宇宙的一扇大門。他不僅刻畫了一個性格陰鬱的超人,在接下來的《蝙蝠俠大戰超人》電影中,我們見到了本·阿弗萊克穿上了蝙蝠俠的超級英雄服裝。
  •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歸來的真相,華納為何會選擇妥協?
    「在DCEU全面去除扎導風格之後,為何華納同意了讓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在流媒體平臺上線呢?」本文帶有大量的個人推測和看法,不代表任何官方消息,純粹為了討論DC電影宇宙的未來,和流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於華納到底有什麼影響。
  •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定檔3月25日,大本《蝙蝠俠》電影回歸...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已經越來越近了,自從扎導確認影片將在3月播出後,所有粉絲幾乎都是數著日子在過的。 在透露電影的第二支預告即將到來後,在剛剛結束的一次直播中,扎導正式宣布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將於2021年3月25日正式上線!
  • 《超人:鋼鐵之軀》中這個反派將在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中回歸
    在最近的《超人:鋼鐵之軀》線上觀影活動中,扎克·斯奈德透露了一位氪星反派或將在《正義聯盟》中回歸。隨著近日HBO MAX宣布於2021年在流媒體播放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又將《正義聯盟》的話題推向熱搜。
  • 為何扎導有信心,DC《正義聯盟》剪輯版,會被評為R級?
    很明顯,扎導自己剪輯版的電影,會與之前版本的《正義聯盟》有著很大的不同。談起不同,這也適用於電影的評級。扎克·施耐德認為,他的《正義聯盟》有望被定義為R級別。在EW的採訪中,扎克·施耐德指出,雖然美國電影協會還未對他版本的《正義聯盟》進行評級,但是他認為,自己的電影肯定會從PG-13級別升級到R級。
  • DC《正義聯盟》死灰復燃?扎導再曝反派達叔概念圖!
    上周五2019年6月14日,對於DC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天是《正義聯盟2》的原定檔期,不過在扎導退出《正義聯盟》劇組之後,《正聯2》的計劃便成了有生之年系列
  • 扎導《正義聯盟》剪輯版預告片段
    今日(8月21日)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導演發布了剪輯版《正義聯盟》的預告片段,預告中出現了復活後的超人。而且此前扎導還發布了「DC FanDome」倒計時海報。
  • 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明年上線,補拍鏡頭僅4分鐘
    據悉,扎克·施奈德的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明年將以迷你劇集的形式上線流媒體平臺HBO Max,全長4個小時。扎導剪輯版《正聯》中會有新的特效、新的鏡頭、一個新反派,以及與超人和他黑色制服的新劇情線。近日,扎導與Youtube節目「Beyond the Trailer」連線對談。在節目中他提到,本·阿弗萊克、蓋爾·加朵、雷·費舍與艾梅柏·希爾德等人均會回歸《正聯》補拍,但這4小時的導剪版劇集中,真正全新補拍的「新鏡頭」只有4分鐘,「整部4小時《正聯》中新拍的鏡頭,大概4、5分鐘,也許4分鐘左右吧。」他說。
  • 《正義聯盟》扎導剪輯版被放出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
    而在2017年《正義聯盟》剛剛遭遇失敗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3個半小時的「扎導剪輯版」是粗剪版本,而不久之前扎導親自在網絡上放出了扎導剪輯版的照片,而且他明確表示這部電影的CGI和配樂已經完成,只要華納鬆口或者提供資金,扎導剪輯版將會滿足粉絲們的願望。
  • 萬眾期待的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真的要來了!
    不斷有影迷以#ReleasetheSnyderCut(#發行扎導剪輯版)的話題進行社交媒體呼籲,該話題一度登上推特熱搜。更有影迷以電話、在時代廣場買廣告、在聖地牙哥漫展租用飛機懸掛橫幅等方式來應援該行動。
  • DC粉絲曬出,「超人」在《正義聯盟》剪輯版,穿黑西裝帥氣圖
    DC的《正義聯盟》,顯然會成為一部粉絲們難以忘懷的電影。經過了多年的籌備,我們終於可以看到扎克·施耐德剪輯版的《正義聯盟》。第一支剪輯版的預告片,在DC粉絲節上映後就迅速爆紅,其中當穿著標誌性黑色西裝的超人登場亮相時,粉絲們都忍不住尖叫了起來。
  • 正義聯盟製片人透露,扎導剪是DCEU的巔峰,鋼骨故事會更加圓滿
    DC《正義聯盟》聯合製片人黛博拉·斯奈德表示,扎克·斯奈德剪輯版會將DCEU的超級英雄旅程推向巔峰。近日,HBO MAX宣布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將於2021年登陸其流媒體,或將分多集播放。《正義聯盟》已經播放有兩年之久,華納公司最終還是鬆口了,備受期待的扎導剪輯版即將重見天日。DC粉絲們簡直樂壞了。但這一切真的來之不易。《正義聯盟》可以看作DC對標漫威《復仇者聯盟》的一次嘗試。但《正義聯盟》一上映就口碑就撲街,資深粉絲對影片質量十分不買帳,接受不了打擊,於是寄希望於扎導剪輯版。粉絲們曾在民間多次請願讓華納放出扎導剪輯版,華納保持了一貫的作風,根本不搭理你。
  • 關於《正義聯盟》扎導剪輯版,到目前為止,都有哪些已知的消息?
    考慮到扎導剪輯版的《正義聯盟》如此的長,這樣意味著裡頭有許多的情節,是我們沒有見到的。想像一下,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究竟能夠講述多少的故事?特別是考慮到,《正義聯盟》電影中有著那麼多的角色,要是播放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的話,那裡頭究竟會有多少精彩的鏡頭,以及電影是否會更加的精彩,給予角色更多的發展空間。
  • 《正義聯盟》最後的希望,扎導剪輯版會在流媒體平臺上線嗎?
    不久之前,HBO Max官方宣布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電影《正義聯盟》將會在流媒體平臺上線,這意味著DCEU正式加入流媒體大戰中,對於所有的DC粉絲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消息,但是這也是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最後的希望,華納會上線最初的版本嗎?
  • 2021年,你也看不到真正的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
    如今,已經距離扎克·斯奈德剪輯版《正義聯盟》發布越來越近了,但是小D(本文作者)想說的是「2021年,你也看不到真正的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小D為何如此說,且看我下面的分析!
  • 扎導《正義聯盟》剪輯版即將上映,本·阿弗萊克是如何回應的?
    對於DC的粉絲們來說,扎克·施耐德剪輯版終於要和我們見面,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經過多年的等待,我們很快就能夠見到扎導剪輯版的《正義聯盟》。雖然距離《正義聯盟》電影的上映已經隔了許多年,DC宇宙這些年來,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但是扎導《正義聯盟》的剪輯版,仍然沒有來得太遲。一些參與《正義聯盟》的演員,甚至在自己的社交網上表達了他們的興奮之情。在一堆為扎導慶祝的演員中,就包括了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的本·阿弗萊克。
  • DC「荒原狼」演員,是如何看待扎導《正義聯盟》剪輯版?
    2017年,扎克·施耐德退出了《正義聯盟》,並將電影的接力棒交給了喬斯·韋登。從《正義聯盟》的票房和評價來看,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這部電影當時遭到了許多的批評。終於,在多年之後,扎克·施耐德回來了,他表示要重新改變《正義聯盟》的角色弧線,並講述他自己版本的《正義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