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人間風味,宴遇桃源聖景
——訪北京金山城·湖畔人家聯合創始人李勇
中國人很講究吃,因此無論何時,餐飲市場都極其繁盛。而在繁盛的餐飲市場上,中式餐飲又牢牢佔據著中國整體餐飲市場的最大份額。激烈的競爭將中式餐飲從業者逼出了「十八般武藝」,不僅講究傳承,還要能創新;不僅要菜品美味,還要形式新穎、服務到位、氛圍上佳。
北京霄雲路金山城湖畔人家就是這樣一家餐飲企業。在湖畔人家創始人李勇眼中,能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不僅僅是文學與藝術,還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美食。從室內裝修到飲器食具,從經典菜品到創新小食,李勇匠心獨運,將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
構築文化美食橋梁 打造優雅江浙佳餚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派系眾多,僅魯、川、蘇、粵、浙、閩、湘、徽「八大菜系」就傳承下了數不盡的美食,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元素。其中,被乾隆皇帝盛讚為「天下第一食府」的江浙菜,兼具蘇菜的優雅和徽菜的精緻,穩坐「八大菜系」之中的頭把交椅。
北京霄雲路金山城湖畔人家的創始人李勇,正是通過打造湖畔人家、小河幫等蘇系文化主題餐廳,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賦予了江浙菜系嶄新的面貌和獨特的靈魂。不僅如此,李勇還匠心獨運,為宴席聚餐注入更多文化元素,讓前來品鑑的食客不僅能品嘗到江浙菜的美味,更能感受到江浙美食文化的魅力。
湖畔人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15號,是四環內唯一鋪設了二層草坪的公共區域。2000餘平方米的開闊空間可同時容納300餘人同時就餐,除20餘張散臺外,還設有20餘間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商務包間,容量達80-100人的宴會廳以及閒適別致的露臺,環境優美,功能全面。
身處鬧市,心在桃源,湖畔人家就仿佛都市中的一隅山林,在闌珊燈火的輝映下顯得格外靜謐。走進這裡,木質香料的古雅韻味糅合令人食慾大振的美食香氣撲面而來,一兩處瀑布流泉,三四池藕荷裝點,五六棵青松佇立,七八尾錦鯉嬉遊,曲徑迴廊、磚木石雕,為食客打造了一個通透而雅致的饕餮勝地。
任誰也難以想像,這裡在2017年李勇加入之前,竟是一家經營不善、幾欲倒閉的餐飲企業。當時,李勇臨危受命,接手後便對原身——金山城餐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重新裝修了店面,還顛覆了它傳統的經營方式,調整了產品結構。涅槃重生後的店面年流水達到3000多萬元,可謂是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李勇說:「文化的傳遞是從一個盤子、一雙筷子和一杯茶水開始的。」太湖白魚、一品八寶獅子頭、88秒小黃魚、江南花雕雞,每一道菜都經歷千錘百鍊,每一種味道都觸動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味覺神經。而白牆黛瓦,流水靜石,更與中華民族沉靜淡泊、天人合一的文化氣質交相輝映,構築起一座文化與美食的橋梁。
盡覽人生歡喜事 終成禮俗十九宴
俗話道:民以食為天。在國人的心目中,人生中每一個重要時刻都要有一場「宴」,或饗先祖、或告親朋、或聚鄉鄰、或謝貴人,中華民族的好客與重禮就是在這一場場精心籌備的宴席上傳承和弘揚的。觥籌交錯之間,美食盈席之刻,所有含蓄的情感得以表達,所有距離與陌生也在無形中消弭。
浸淫餐飲業多年的李勇深諳此道,於是便利用湖畔人家的天然優勢,將草坪改造成宴會場所,再結合新時代下社會風貌的更迭、人文理念的變遷,把貫穿人生的19個重要慶典加以聚合整理,隆重推出了「人生禮俗十九宴」。這十九宴包括寶寶宴、彌月宴、百日宴、周歲宴、圓鎖宴、冠笄宴、金榜宴、謝師宴、合婚宴、於歸宴、歸寧宴、金婚宴、生日宴、五福宴、慶壽宴、喬遷宴、晉升宴,涵蓋了19個人生重要時刻。融親情、友情、愛情、恩情於一體,上承傳統禮俗,下啟時代之新,為食客們帶去一場又一場美味、驚喜與感動。
為了讓每一宴至臻完美,李勇還不斷調整和提升宴會菜品的品質。或選用更加高端、品質更為上乘的食材,或對傳統菜餚進行菜譜、烹飪手法上的創新,成就一場場饕餮盛宴。
而為了給食客們帶來最佳的餐飲體驗,李勇在空間氛圍營造上也追求極致。為此,他邀請國際著名建築與空間設計師、泛華集團低碳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旅居設計創始人王政,以文徵明的《桃源問津圖》和唐寅的《溪山漁隱圖》為靈感,設計打造出一隅都市間的桃花盛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不在別處,就在大隱隱於市的鬧市區---在繁華的霄雲路,在湖畔人家。」李勇表示。
憑藉出類拔萃的設計理念以及對美食文化的獨到詮釋,湖畔人家一舉奪得第九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IDEA-TOPS艾特獎餐飲空間設計銀獎,成為最具思想性和影響力的空間設計範例之一。
傳承美食文化 深研禮宴精髓
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既蔚為大觀,澤被天下,又靜水流深,隱於尋常。它歷經數千年嬗變而不曾中斷,既展示了一個獨特文明體系的定力和凝聚力,也彰顯著與世界其他文明互聯互通的包容和開放。
文化的浸潤需要漫長歲月,帶有文化符號的餐飲品牌同樣需要沉澱和積累。李勇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餐飲業受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興事物的影響,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的餐廳不僅需要在把美食本身做到盡善盡美,還需要利用網絡形成品牌效應與專屬IP,增強品牌影響力,擁有更穩定的客戶群體。
2019年,李勇大膽跨界,藉助大眾點評、抖音、公眾號、電視臺等新興網絡自媒體矩陣,贏得了一批忠實粉絲。未來,他還將根據網絡媒體矩陣的變化調整宣傳模式,以便吸引更多愛好美食美景,醉心民風民俗的顧客。
從低谷到巔峰,李勇走過了一路坎坷,卻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與堅韌的品格。即便當企業面臨虧損,他也不輕易放棄,而是及時調整經營理念,提出「以身作則」和「提高員工30%的工資」的辦法,幫助企業聚人心、建信心,重回巔峰。
在信息高度發達且交流頻繁的今天,任何特色餐飲都有可能在其他地域出現,被複製、甚至被取代,而湖畔人家卻能夠獨領風騷,成為江浙主題菜系的領導者——究其根本,是領導人李勇對品質的執著。李勇常說:「我們不生產食材,我們只是食材的搬運工。」如他所言,湖畔人家每一道菜餚的原材料均產自江浙地區,在當地採購後空運至京。南方水土滋養出來的正宗食材,經大廚之手幻化出千滋百味,才吸引了無數北方食客循香而至。
此外,企業的成長也離不開人才。在選人用人方面,李勇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作為一家以餐飲為主業的企業,李勇卻設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堅持用超出行業標準數倍的薪水吸引高素質人才。同時,他還主張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對企業員工高標準、嚴要求,確保企業永葆活力與生機。
作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當被問及經驗時,李勇卻表示,餐飲行業十分辛苦,如果年輕的創業者選擇了做餐飲,就必須要踏實勤奮,沉澱積累。除此之外,還要發揮年輕人的特長,緊跟時代腳步,積極創新、銳意進取、善於學習,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損失難以估計,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但即便如此,李勇依然擔起了一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國家、與民眾共克時艱。抗疫期間,他組織員工為值班站崗的黨員群眾送去美味佳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租戶免去一個半月的租金,幫助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時光。
眼光獨到、胸懷天下的李勇,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湖畔人家會在他的帶領下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讓更多人享受到江浙美食,爭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將美食背後的文化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編輯:賀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