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佳節到來。城市的大街小巷掛起國旗,到處洋溢著一片歡騰愉悅的節日氛圍。
作為2021年成都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慶祝偉大祖國71周年華誕,為全國人民闔家團圓送上祝福。9月30日晚,「一場三館」歷經76天時間實現泛光照明首亮,比原計劃提前4天完成。
通過多樣化的配光及燈具安裝方式,世上面積最大的「太陽神鳥」燦爛奪目,正圓形「飛碟」將欲騰空而起。
簡潔的建築形態在光的動態變幻中,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恆星,點亮東安湖畔無垠的夜空,營造既富有現代特色、又具有巴蜀韻味的光環境,推動東安新城片區加快打造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
由於大運會開幕式在夜間舉辦,東安湖體育公園泛光照明將是突顯建築特色、烘託賽事氛圍的重要藝術手段。
主體育場正圓形「飛碟」建築造型,強調以通透的屋面玻璃呈現古蜀「太陽神鳥」,形成極富地域性、昭示性的建築特色,彰顯融開放與傳承於一身的城市發展理念。
作為東安湖公園的建設方,華潤在「一場三館」首次泛光照明中以突出「飛碟」建築色彩、最大限度還原「太陽神鳥」地域特色為出發點,與富有大型場館設計及實施經驗的供方合作——精選德國Lichtvision Design Ltd.為設計單位,並精選豪爾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施工單位。燈具生產廠家曾服務過廣州亞運會、杭州G20峰會、青島上合峰會、廈門金磚國家峰會等國際盛會。同時,借鑑自身商業綜合體項目通常採用的設計「大樣」方法,耗資數百萬元對「一場三館」外立面、泛光照明進行1:1實體打樣,通過反覆論證研究,達到「見光不見珠」的燈光效果,確保建設品質。
早前,市住建局專門組織召開玻璃屋頂、幕牆及金屬屋面、泛光照明專家評審會,才最終審核確定方案。
東安湖體育公園泛光照明設計靈感來源於道家思想,整體效果以主體育場為原點向外擴張延伸,寄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思,反映成都跨越時間與空間,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豐富的時代面貌。在夜間從湖對岸高處看向體育公園,「一場三館」華燈閃爍、流光溢彩,既顯得主次分明,又相互融合、交相輝映。
秉持大運會「綠色、節儉、必須」的辦賽原則,泛光照明結合後期運營需求,根據場館在不同場合、不同時段的使用特徵,分為基礎燈光與開閉幕式燈光。其中基礎燈光包含平日模式與節慶/賽時模式,閉館與深夜為節能模式。
節慶/賽事模式藉由幕牆動態的變化模擬流星的效果,營造「飛碟」快速運行啟動的科幻效果。「飛碟」動態速度可根據內場活動的熱烈程度變換節奏。
同時可根據不同活動需要設置高空追蹤燈、打造彩色燈光效果,通過與天相連的光束賦予建築動感與活力,營造磅礴的建築氣勢及絢麗的活動氛圍。平日模式通過橫向之間的漫射燈及閃光星點,增加整個建築在夜間的靈動性,好似與周圍環境對話,營造一種休憩的公園城市特色。
四種模式可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根據不同需要切換,既能滿足賽會活動對於現場氛圍的營造,也能充分回應市民生活新的需求,以靜謐、愜意的效果融入周邊環境景觀。
主體育場泛光效果以頂部「太陽神鳥」屋面線條燈,立面軟燈條、點光源以及地面立杆投光為主,共計130餘萬顆燈珠,30000餘米燈帶。在屋面玻璃及吊頂膜間,主體育場設置了8000多套RGBWA明裝硬質線性LED燈具,共90萬餘顆燈珠。
一方面,利用屋面圖案及非圖案區域的透光率不同,主體育場在夜間也能呈現「太陽神鳥」圖案;並且可在非圖案區域呈現金色燈光效果,最大程度還原「太陽神鳥」金飾歷史感、神聖感。
「三館」泛光照明包括可調節式泛光燈、屋面明裝泛光燈、屋面可彎曲LED軟性燈帶、扶手欄杆可彎曲LED軟性燈帶及多功能體育館室外樓梯踢腳燈,約54萬顆燈珠,7000餘米燈帶。「三館」在四角落重點照明,增加建築的整體感,突顯簡潔大氣的結構形態。中央區域開敞百葉使室內燈光效果以內光外透的方式呈現,展現豐富的層次感。
文 | 紅星新聞記者 雷浩然
圖 | 龍泉驛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