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新聞網丨草根的史詩——讀嚴元儉的《我的時代我的風》

2020-12-16 抽屜視頻

最近,嚴元儉的詩自傳《我的時代我的風》在網絡上連載,讓讀者品嘗了九十天詩歌美餐。作為一位小學畢業就不得不告別校園的農民,嚴元儉憑著努力和奮鬥,一步步走來,成為浙江日報一位優秀的高級記者、家鄉一個脫穎而出的詩人,成功地實現了草根的逆襲,這部詩自傳就是他幾十年奮鬥歷程的忠實記錄。

農民的兒子嚴元儉一來到這個世界,貧窮兩個字就如影隨形,陪伴他走過了童年、少年、青年。他的家鄉江山市吳村村,人多地少,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更加艱難,他也承受了更多的磨難,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本該拿書握筆的手,過早地拿起了鐮刀鋤頭;本該背書包的稚嫩肩膀,卻壓上了難以承受的扁擔柴衝;雖然強烈地渴望課堂,卻不得不走向田野山崗。但艱辛並沒有擊倒他,他與命運抗爭,他一直在努力,這些在《我的時代我的風》中都有真實的再現。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還是小小少年,他就為父母分憂,為家庭分擔,跟著同村的大人把母親打好的草鞋挑到30華裡路外的墟市去叫賣: 後頭跟個小兒郎,籃擔草鞋若干雙。爬坡過坎三十裡,露背敞胸汗打裳。//這個小兒郎就是我啊,才十一歲就把草鞋穿在赤腳上。橫一道豎一道的血印子,就是系鞋麻繩給的賞! 更艱苦的是上山砍柴。嚴元儉的家鄉是黃土丘陵,因過度砍伐,早就是光禿禿的,要砍柴就必須到數十裡外的山裡: 寒冬跟爸進大山,走進樵夫老課堂。祖祖輩輩難畢業喲,第一課,最難忘。//夢中喚醒把床起,飯熱菜鮮口口香。門開風入身一抖,刀碰 擔抵 響噹噹。//出門借月光,月落借星光,急走三十裡,上山砍太陽。 我也從小砍過柴,這實在是重體力活,砍柴累,更難更累的是還得把柴挑回家, 咬牙咬牙再咬牙,步步向前汗淋漓。此時此刻啊,我才信服一個理:遠路無輕擔,少年缺耐力! 為了掙點力氣錢,他13歲就和同村的大人外出當 割稻客 。面對種種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磨難,他沒有退縮,沒有抱怨,只有努力,只有向前。年僅14歲,嚴元儉就參加生產隊的勞動,在那 吃大鍋飯 的時代,大多數社員出工不出力,他卻認定 人力如泉水,用了又會來。 青山不吝泉,方有綠蔭蓋;做人不偷懶,才有好飯菜。 心甘情願當個拼命幹活的 傻子 。

草根的逆襲之路從來都是坑坑窪窪,但嚴元儉從不放棄希望,從不放棄努力,為改變命運而奮鬥。因為貧窮,他好不容易讀到小學畢業,就不得不離開了校園。當年的農村青年上學之路走不通,還有一條重要的逆襲之路,那就是去當兵,但作為地主的外孫,這條路被徹底堵死。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怨天尤人放棄努力,他認定,不能上學不可怕,命運坎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努力方向,失去奮鬥精神。他始終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雖然離開了校園,但他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努力再努力。被縣廣播站招聘後,他把採寫課補了一年又一年,沒想到金華地區廣播系統以大學水平考查廣播隊伍, 一人一桌答試卷,名列前茅的竟是我嚴元儉!

在艱苦的農村,他以筆為群添樂,他抒情借歌鼓勁, 苦思苦想到深夜,試寫一歌抒我情。嗨哉,《誓把貧窮面貌改》,臺上一唱臺下靜。公社書記要那廣播站,一日兩次播不停。 生產隊裡需要報導員,這是苦差事, 寫對了沒工分,寫錯了挨批判。 他 不為工分不怕批,只想把筆練 。他寫寫寫,沒有功利,只為愛好,只為練本領。他寫來寫去,好處沒撈到,反而惹禍端,曾因一首打油詩 起身比日早,工資發得少;白日賴床呵,工資發得多 ,而丟了糧站臨時工的飯碗。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努力。新型大學 廣播電視大學一誕生,嚴元儉緊緊抓住這一系統學習的好機會,馬上報名成為一名電大生,從而在逆襲路上開始狂奔。

奮鬥總會有回報,因為不懈的努力,稿子曾被編輯批為 眉目不清,不知說些什麼東西 的生產隊報導員嚴元儉,漸漸地新聞稿出現在縣廣播站廣播新聞中,出現在省級黨報版面上。一個沒上過幾年學的 泥腿子 ,一步步走進江山縣廣播站,走進縣委報導組,走進浙江日報社,一步一個腳印,雖然走得很艱難,但走得很紮實。成為記者後,他的努力意志、奮鬥精神一如既往,更從青少年時期的為脫離草根而奮鬥,升華為為祖國、為人民、為時代而奮鬥。嚴元儉始終不忘自己從哪裡來,更清楚走向何方,向著目標心無旁騖地前行。

嚴元儉是幸運的,一成為記者就遇上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大變革時代 改革開放。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造就了一個新聞工作者的黃金時代,作為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嚴元儉對改革開放的劃時代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他以旺盛的熱情投入工作,與這偉大的時代同頻共振,與千千萬萬的草根同冷共暖,滿懷激情地為這偉大的時代鼓與呼。記者嚴元儉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敏銳地捕捉著改革開放以來湧現的每一個新鮮事物,感受著身邊的每一點變化,以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報導著這一切。走在前頭有時是有點風險的,當年大橋公社文三裡大隊瓦窯生產隊率先把旱地分給農戶種飼料,荒地長 黃金 , 飼料一多養豬多 ,他採寫的這一新聞在縣廣播站一播出,時任大橋公社書記就在三級幹部大會上點名批判嚴元儉是 造謠 。衢縣是養豬大縣,1980年代中期還是國有食品站獨家收購,有外地客商辦了手續來到衢縣九華鄉,在鄉廣播站做廣告要以每百斤高出食品站2元的價格來收購生豬,食品站馬上也在廣播中提價,雙方你加兩元我就加三元地打起 收豬戰 。外地客商實力有限,不得不放棄收購而離開。把外地客商擠走後,食品站卻食言了,從而損害養豬農民利益引來一片罵聲。深知農民養豬之辛苦的嚴元儉仗義為農民發聲,把這場 收豬戰 的新聞發到《浙江日報》《人民日報》。見報後,堂堂國企搞了洋洋數千言的所謂 收豬戰真相 ,說嚴寫的是 假新聞 ,蓋上一級級的大印,寄往杭州寄往北京。嚴元儉沒有被這些公章嚇倒,而是再次到了九華鄉,從一家家農民家中拿證據,為了證明報導的真實,更是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為了打破壟斷還市場以公平。 農家賣豬受糊弄,我不聲張誰聲張! 國家新定政策剛亮相,把那畜禽市場全開放。你不開放民不滿,公平競爭民歡暢! 走在前頭有時還會遇到採訪困難。剛實行大包幹,被一次次政治運動搞得心有餘悸的基層幹部一下還看不準,就不願接受採訪。嚴元儉下鄉採訪,公社幹部一個個藉口溜開,他就直接進村入組找農民, 下村連晚採新聞,歸社已經月上天。哪知道,公社無房供我眠。 但他第二天照樣繼續採訪。

嚴元儉努力學習勤於思考,總是行走在群眾中,因此總能發現人所未見的 活魚 。聯產承包責任制剛推開時,大田一年一承包或一季一承包,天天跑農村的嚴元儉敏銳地發現這樣做的弊端:許多農民有短期行為,對承包田進行掠奪性生產而不願投入有機肥, 黑土變黃土 。他捕捉到這一苗頭,就迅速向上級媒體反映,1981年11月5日,在《中國農民報》發表了 聯產要長聯種田要養田 的讀者來信,在全國性媒體上發出了呼籲長期承包的全國第一聲。1984年,延長聯產承包責任制寫進了中央一號文件。在全國上上下下大抓工業, 村村點火,戶戶冒煙 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1980年代,嚴元儉就採寫了《告別十年的新鮮空氣重回蓮塘村》,發表在1987年9月13日的《浙江日報》上。他認為, 我們要長金的土地,我們要清新的空氣,兩者都有啊,日月才會笑嘻嘻! 這在當時顯得多麼超前。

嚴元儉始終奔跑在奮鬥的路上,當記者努力為生民立命,為時代立言;退休了,要為時代寫史詩。2011年,退休記者嚴元儉的第一本詩集《心跡》橫空出世,2020年又出人意料地拿出了詩自傳《我的時代我的風》。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與時代緊緊相連的,因此,每一個人的歷史都是時代的折射。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既是偉人書寫的,也是億萬草根書寫的;時代的前進,是偉人推動的,也是億萬草根的努力奮鬥推動的。可以說,每一位奮鬥著的草根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英雄,草根逆襲的史詩也就是英雄史詩。

讀嚴元儉的《我的時代我的風》,有一股史詩的味道。因為它用生動、深厚的事實再現了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再深一步,這個時代、這段歷史為什麼會朝著這一方向發展呢?它更用生動、深厚的事實,再現了推動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前進的內在動力。

這推動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前進的內在動力是什麼?從某一角度說,是英雄氣。推動一個時代、一段歷史前進的動力是多元的,英雄是各有特色的。只有英雄氣與時代融為一體,才能成為英雄史詩。

英雄氣、史詩味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是胸懷大局的人,不是與時代融為一體的人,很難寫出英雄氣、史詩味。若硬寫,就像粘貼上去一樣,內行一看就看出來了。嚴元儉這六七十年是與時代融為一體的,所以在他的自傳中可以讀出英雄氣、史詩味。

人們愛草根的英雄史詩,因為這樣的英雄史詩最接地氣。

來源:衢州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美麗蛻變——讀《我的時代我的風》
    美麗蛻變——讀《我的時代我的風》◎吳拯修一浙江新聞客戶端衢州頻道連載《我的時代我的風》。作者嚴元儉,這個名字似有印象。過去在瀏覽省報標題的時候,看到有關家鄉江山或者衢州的新聞,目光自然便會有多一分的停留,順帶看看文後的署名,經常會是「元儉」這個名字。 一章又一章,用詩來寫自傳?這頗有點劍走偏鋒的意思。會不會是作者的一個噱頭呢? 我邊看電視邊讀詩。
  • 《我的時代我的風》連載丨《吹散隱星的雲》
    鄭州外貿展銷會,你不邀請我自到,場內展銷不讓我,住房訂貨天天鬧。拉來客戶一一瞧,新帽稱心客爭要。改革時代的好記者喲,是一陣陣吹散濃雲的風![注]1 「二輕」,指第二輕工業局,此局在之後的機構改革中被撤併。當時,江山工藝品廠是家只有五十幾名職工的小廠。[注]2 這裡指不管幹多幹少、幹好幹壞,正式工都發固定工資。
  • 衢州新聞網丨只重衣衫不重人
    正因為如此,2020年衢州金庸武林大會開幕之前,一些網友也有這樣的擔心:會不會也有這樣的 大師 來當網紅?事實證明,網友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2020年衢州金庸武林大會沒有 大師 的現身,但照樣開得成功、熱鬧,贏得了關注而無負面評價。細細想來,衢州金庸武林大會這個網紅當得十分 硬扎 。硬扎 一詞,在衢州話中有 紮實、不含糊 的意思。
  • 衢州新聞網丨莫讓「一米線」淪為擺設
    衢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三年時間裡, 自覺排隊 被列入《衢州有禮市民公約》,納入衢州有禮 八個一 ,志願者們積極勸導市民有序排隊,各窗口單位紛紛在地上設置 一米線 標識。如今,自覺排隊已成為衢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一道風景,但是每一個不同的場景下,人人都能做到自覺排隊嗎?都能牢牢守住 一米線 嗎?
  • 衢州新聞網丨有一種幸福,是家門口就有運動場
    位於衢江區浮石街道衢州花園小區南側的室外健身驛站,一大早就有市民來這裡打籃球、踢足球,盡享冬日暖陽。這個戶外運動場是去年我市籌建的10個室外健身驛站中的一個。除了籠式籃球場、足球場,包括腿部訓練器、臥推訓練器、坐式和擴胸訓練器、雙位扭腰器、雙位橢圓機等在內的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還有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平衡車專用場地。
  • 衢州新聞網丨《民情通》跟蹤|「無主鋼筋」終於被清除了!
    衢州晚報、掌上衢州最近一直在關注的鋼筋問題終於解決了,12月11日,經多部門協商,裸露在外的鋼筋被切割,安全隱患順利清除。這兩天,「一根鋼筋難倒一座城」這個話題在掌上衢州上引起廣大網友熱議。鋼筋被鋸,接下來還要全方位排查這則系列報導刊登出後,12月11日上午,衢州智造新城管委會建設管理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聯繫上記者:雖說鋼筋的產權不屬於我們,但考慮到在我們的屬地範圍呢,所以由智造新城牽頭,幾大設備運營商到現場查看,共同商討最終的處理方案。
  • 科普丨古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
    其中,蘇美爾人創造的歷史影響深遠,美國學者S·N·克萊默在《歷史從蘇美爾開始》中逐一列出蘇美爾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的27個「第一」:最早的學校、最早的獻媚事例、最早的少年犯罪事例、最早的兩院制議會、最早的史學家、最早的判例、最早的藥典、最早的農曆、最早的宇宙演化論和宇宙論、人類最早的英雄時代、人類最早的黃金時代、最早的圖書館目錄等。可以說,蘇美爾文學是東方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學者們所關注。
  • 衢州新聞網丨直徑近6釐米,和成人的拳頭一般大 這樣的結石,竟然靠...
    真沒想到,可樂還有這樣的功效,居然把我胃裡的結石「溶解」了,好神奇了! 近日,44歲的方先生因空腹吃了過多的山楂,突發胃結石,開化縣人民醫院外二科醫生薑亦弢接診後,建議方先生喝點可樂來治療。這是怎麼回事?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丨從新時代大學生到新時代農民,是不是條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丨本期小康人物:鍥而不捨向前進的80後新時代農民王雲飛80後的谷哥,是新時代大學生農民他毅然回到故鄉的桃園,尋找新時代的田園牧歌、世外「桃園」,帶領村民一起奔向小康之路,尋找最簡單卻最厚重的幸福……那些出生於80年代的人們,還記得那些永遠會留在心裡的成長點滴和幸福回憶嗎?還記得「你的陽光,源自內心的澄澈;小草雖小,卻擁有足下土地」的幸福詩意嗎?那個曾經豪情萬丈的少年(少女),是否經歷風雨又重見彩虹,「歸來依舊是少年(少女)」?
  • 金華新聞網丨拳腳生風
    別看運動員們個個年輕,上場之後變得拳腳生風,贏得了觀眾席上不斷地叫好聲。值得一提的是,女子運動員參賽人數比以往有了大幅的增加。來源:金華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衢州新聞網丨記者走邊際 老鄉話小康12|竹海深處迎大賽
    我希望能為家鄉導入流量。 作為山地車資深玩家,雷周駿的思想很超前。他說,自己已經爭取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智能體育大賽項目,會將其導入雙戴村。來源:衢州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說不出口的話,我們都寫在信裡」 衢州三中的高一家長收到了特殊...
    11月28日下午,衢州三中高一年級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家長會,邀請800多名家長和班主任、任課教師們面對面交流。有的家長讀著讀著就紅了眼眶,有的欣慰感嘆,還有的邊讀邊笑。「孩子真的長大了,我不知道原來他心裡是這樣想的,感覺我們做家長的平時關心還不夠多。」不少家長紅著眼睛說,很感謝學校有這樣的機會,能讓家長們傾聽孩子的心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教育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
  • 2020衢州金庸武林大會開幕
    昨晚,2020衢州金庸武林大會開幕。市區水亭門前群英薈萃,來自全省的11支武術散打隊伍齊聚,並舉行了大會首期月度賽。激烈的比拼過後,杭州隊徐偉和衢州隊謝尚代,分別獲得首期月度賽男子輕量級60kg和男子中量級70kg冠軍。
  • 衢州打出了一張「無中生有」的好牌
    高水平的武術散打比賽讓全省乃至全國武術愛好者的目光聚焦到了衢州。不少衢州市民倍感驚奇:衢州既無少林寺也無武當山,既未見南拳大師雲集,也未聞北腿宗派爭雄,怎麼就突然橫空出世了一個讓武林界人士側目的 武林大會 呢?衢州人打的是一張什麼牌?筆者認為,衢州打出這張牌,首先是要借一代 武林宗師 為衢州城市品牌大大加分。衢州舉辦武林大會最大的本錢是什麼?
  • 王志綱|我是怎麼讀中國的?
    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歷萬般事我有幸在這40年裡跟廣東和整個中國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既是這個時代的受益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諮詢這個行業每天都在創新,都在往前跨越,因此我對中國的今昔巨變,有著更加深刻直觀的認識。比如腳下這塊土地「珠江新城」,當年的廣州是以香港來對標打造的,這也成了當時不少知識分子嘲笑的對象。
  • 漢語史詩時代來臨—現代漢語史詩叢刊(29卷)隆重問世
    (孫謙)現代漢語史詩叢刊之大小中三種規模,各種寫作資源,囊括殆盡在全球單一語種中,漢語寫作創造了自己的奇蹟。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和語種在當下放棄這種功利性,達到此等規模與高度,這就是華夏文脈與道統,以及大陸文明的相續性,更是詩教之現代精神詮釋。她確是我們時代的標誌性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詩歌叢刊,第一次以史詩名義出版的類書,呈現出當下全球最龐大的史詩寫作群體。
  • 讀首詩再睡覺|我要和春風去流浪
    《我要和春風去流浪》掙脫爐火,大雪窖藏於壺塵世間的冷發酵成酒這酒,醉綠所有路過的草木飛翔的姿勢,已被一陣風從空中抹去,那一刻孩子的心上有一株曇花,在暗夜悄悄埋下.早晨醒來他們又用來澆菜,育花我害怕他們用這菜餵豬,賣肉用這花獻給愛情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冷燃
  • 為衢州名將童磊加油,為衢州女足送上祝福 國足宿將遲尚斌冒雨訪衢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鍾睿 文/攝「我一到衢州,就有很多人和我說起你們的童磊,都非常驕傲和自豪。我知道童磊在大連踢球,也入選了國家隊……挺不錯的,希望他繼續努力,繼續加油!」11月26日至27日,國足前隊長、男足國家隊前教練遲尚斌造訪衢州。
  • 《日瓦哥醫生》——時代威脅下的個體史詩
    當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常常把他當作愛情小說來讀,就像讀十九世紀法國浪漫的作品一樣。不可能認識到作品本身的深刻歷史意義和作品所表達的對歷史的反思和對人性的探索。許多年後,我有機會看了一部同名電影,他改編自這部歷經磨難的偉大作品。
  • 在衢州找關東煮,試試這3家
    你在北方的暖氣中汗流浹背我在南方的被窩裡凍成殘廢咕嚕咕嚕熱騰騰的食物與這樣寒冷的天氣最是相配比如涮羊肉,比如火鍋比如關東煮衢城寒潮來襲,除了秋褲與暖寶寶,一份熱氣騰騰的關東煮同樣能給你溫暖,近日,小編一口氣整(吃)理(遍)了衢州三家較有名氣的關東煮,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