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客提醒】臺灣5月報稅重點及海外所得規定

2021-02-10 臺客生活網

臺灣的報稅季又來囉~

今年民眾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有三大利多:「調高四大扣除額」、「取消最高稅率45%」和「股利所得課稅採二擇一」。

另外海外打拼臺客常詢問的「海外所得納稅」問題,也有清楚的重點提示哦~

 

報稅三大利多

一、調高四大扣除額,預估受益戶達542萬戶!

標準扣除額:從9萬調升到12萬元,有配偶則為24萬元;

身心障礙、及薪資特別扣除額:皆從12萬提升到20萬元;

5歲以下幼兒學前扣除額:從2.5萬大幅調升至12萬元

三大族群不用繳稅:

1.年薪40.8萬元以下的小資族

2.年薪81.6萬元以下的雙薪家庭

3.年收入在123.2萬元以下,育有二個未滿5歲子女的四口之家

如果未達以上條件,試算以單身小資族月薪3萬2,加上一個月的年終,年薪一共是41.6萬元,去年要繳納的稅金為5,500元,今年則繳納400元,一共可以省下5,100元。雙薪以及有兩名5歲以下的幼兒家庭,若採合併申報、稅率5%計算,雙薪小夫妻比去年省下10,200元,育兒的四口之家更是省下了19,700元。

二、取消最高稅率45%

今年累進稅率為5%、12%、20%、30%以及40%。

三、 股利所得改採合併或分開計稅二擇一

合併計算稅額,按照全戶股利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每戶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分開計稅,將股利獨立以28%計算應納稅額,再與其他的納稅額合併報繳。


<海外所得課稅>重點提示


一、並不是有海外所得就要課稅

1.申報者「全年海外所得」未達100萬元者,海外所得無須納入計算。

2.「全年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元,應再加計其他「應計入基本所得額之項目」後(例如受益人與要保人不同的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給付,或非現金捐贈金額及綜合所得淨額),再計算「基本所得額」。「基本所得額」未達670萬元者,沒有繳納基本稅額的問題。

3.若「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要先扣除670萬元,再將餘額以20%稅率計算「基本稅額」。

若「基本稅額」小於「一般所得稅額」,一樣沒有繳納基本稅額的問題。

4.若「基本稅額」超過「一般所得稅額」,還要確認是否有「海外已納稅額」可扣抵。若海外已納稅額扣抵金額小於上述差額,才須按不足扣抵數繳納基本稅額。

二、中國大陸地區所得非海外所得

個人取自大陸地區的所得屬於綜所稅的課稅範圍,須計入所得總額適用累進稅率。

為了避免重複課稅,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繳納的所得稅,在臺灣可以抵繳稅額。

三、並非境外資金匯入才是海外所得

海外所得是以「所得實現為準」,而非以匯回金額為準,所以並非不匯回海外的資金就沒有申報海外所得義務。

四、股利所得合併或分開計稅,影響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額計算

以往股利所得大戶獲配股利須計入綜合所得總額適用最高累進稅率者,今年報稅可選擇適用28%分開計稅,以獲得較大的節稅效益。

但是,若選擇股利所得分開計稅者,在加計海外所得後其所得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差額的計算可能會有所不同。

 

P.S.以上內容來自臺客生活網網站上的分享,僅做重點節錄,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詳情。若有誤觸版權,請通知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臺客資訊】 5月臺灣報稅開跑 -你知道今年的新規定嗎?
    五月是報稅的季節,大家報稅了嗎?您知道可以透過健保卡申報稅嗎? 您知道今年跟去年的免稅額有那些異動嗎?
  • 【臺客提醒】臺幹臺商5月所得稅申報注意事項
    ─取得成本及費用罰則:漏報處漏稅額二倍以下之罰鍰,未申報處補稅額三倍以下之罰鍰海外所得的內容及範圍海外所得的「海外」是指非臺灣境內的來源所得,但特別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地區的來源視為「境內」來源,但香港及澳門則屬於境外,簡而言之,海外所得就是非臺灣境內且除中國大陸地區外的來源所得,皆納入最低稅負的海外所得中計稅
  • 【凱博觀點】臺灣報稅季開跑![綜所稅篇]
    撰文/凱博 林樂綺經理 新稅制上路,五大報稅變革報稅季節開跑,由於臺灣所得稅法修正,稅制優化方案上路後,今年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將面臨五大新規定,包含調高四大扣除額、調整綜合所得稅率、調整基本生活費及計算公式、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健保費扣除規定放寬等,提醒納稅義務人快速掌握稅制新規定,準時報稅、合法節稅。
  • 【臺客提醒】海外打拼勞保怎辦?
    10/25大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針對港澳臺居民推出最新法規,若在臺灣有參加社會保險,可免除在大陸繳交養老、失業保險 - 這或許可促使在陸居住的臺客開始補繳國民年金。根據試算,通常月領超過七到八年便會優於一次領,但每個人的資金規劃、身體狀況不同,還是要視個別情況詳細試算。根據規定,2008年12月31日之前有勞保年資者,才能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2009年1月1日勞保年金施行後初次參加勞工保險者,不能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原則上,「月領比一次領要划算」,主要有兩個理由。
  • 賣房匯回臺灣要知道,海外所得和大陸地區所得的區別!
    首先要瞭解清楚的是,臺灣地區對於海外所得和大陸地區所得的課稅標準是不同的。哪些屬於個人海外所得? 臺灣地區來源所得及大陸地區來源所得以外之所得,均為海外所得。 但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來源所得,也屬海外所得。 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臺灣地區對海外所得和大陸地區所得的具體課稅制度。
  • 【臺客提醒】2015年臺灣海關禁止入關物品新規定(部份規定7月份開始實施)
    時常往來兩岸的大大們請留意,去年底臺灣海關就公告2015新的禁止入關物品新規定,其中的藥品限制今年七月開始實施喔,小編提前再提醒大大們千萬要看清楚規定
  • 【凱博觀點】臺灣報稅季開跑![兩岸扣除額大比拚]
    ※凱博觀點:臺商個稅申報專項扣除怎麼填,一文讓您輕鬆上手而臺灣所得稅法修正、稅制優化方案上路後,今年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亦面臨五大新規定,包含調高四大扣除額、調整綜合所得稅率、調整基本生活費及計算公式、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健保費扣除規定放寬等。※凱博觀點:臺灣報稅季開跑!
  • 【臺客生活】2019/12 兩岸新規提醒
    感謝版上大大的分享,小編幫大家整理重點囉~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且辦理居住證,可以按照居住地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而有居住且辦理居住證的未就業臺灣居民,可以在居住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在大陸就讀的臺灣大學生,與大陸大學生執行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 【凱博觀點】報稅請注意!留意臺灣綜所稅申報常犯錯誤
    解析:依規定,年滿70歲以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父母、祖父母等),免稅額才可增加50%;但若申報扶養年滿70歲以上之其他親屬(叔、伯等),則只能適用一般免稅額。解析:若子女已成年並自行報稅,即使屬直系血親以其子女當被保險人,父母為要保人之保單,因不同申報戶也無法列舉扣除。保險費也是國稅局最愛查核的綜所稅重點。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購屋借款利息扣除之前提:不動產需為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登記所有,須於課稅年度辦理戶籍登記,且以一戶一屋為限,同時不能有無出租情形。
  • 【臺客保健】臺灣健保 海外補助
    、診所都可以哦~海外就醫後,6個月內返臺申請補助,手續其實很簡單!,核退標準則依全民健康保險給付規定核實支付,惟訂有上限,以支付國內特約醫院及診所平均費用為最高之上限額,並每季公告,以下費用表為最新更新。
  • 【臺客提醒】2019大陸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注意事項
    趕緊來看看哪幾條跟臺客朋友最相關?本地稅收居民、及非本地稅收居民在所得稅扣繳方式有何不同?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2/22發佈的修訂版,自2019年1月1日開始施行。臺客朋友比較需要留意以下四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來源於中國境外一個國家(地區)的綜合所得抵免限額、經營所得抵免限額以及其他所得抵免限額之和,為來源於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
  • 【臺客保健】海外申請健保費可能生變!手續其實很簡單!
    常聽到很多住在海外的臺客們,身體有狀況時,總是第一個想要回到最愛的寶島就診才安心~但總有害群之馬鑽漏洞,造成健保的損傷,更影響到真正需要健保的大眾!以下是健保局剛發佈的說明;同時小編也再次整理"健保海外申請作業辦法",供各位參考~
  • 【臺客分享】臺灣健保 海外醫療補助
    、診所都可以哦~海外就醫後,6個月內返臺申請補助,手續其實很簡單!,核退標準則依全民健康保險給付規定核實支付,惟訂有上限,以支付國內特約醫院及診所平均費用為最高之上限額,並每季公告,以下費用表為最新更新。
  • 大陸新版個人所得稅法今年正式上路 三大重點一次看
    這次大陸個人稅改的重點,除了無住所的稅務居民認定標準改為183天外,分項所得稅制也改為部分綜合所得稅制,並給予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撫養老人、大病醫療等專項附加扣除,再透過拉大低所得稅率的級距及增加每年免稅額,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
  • 【臺客生活】2019臺灣新規提醒
    勞動部✿基本工資月薪調高至23,100元,時薪調高150元。✿綜所稅最高稅率調降至40%✿個人居住者(內資股東)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個人股利所得計稅方式擇優適用:1. 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並按股利之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應納稅額,每一申報戶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全年股利所得約94萬元以下者可抵稅(或退稅)。2. 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之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 【凱博觀點】如何申報海外所得及大陸地區來源所得?
    臺灣人赴海外或往來兩岸經商者不在少數,在海外或大陸地區工作、生活及進行投資的情形也非常普遍。許多臺商不論在海外提供勞務、利用過去海外累積所得進行置產、或在海外進行投資等等,皆可能產生海外所得或大陸地區來源所得。
  • 【臺客理財】大陸打拼匯款返鄉 善用合法管道!
    ),備齊相關文件,便可至銀行匯出合理金額,不受一年購匯5萬美金的限制。,每月從ATM提取小額臺幣款項,支付臺灣的家用開銷。許多銀行標榜海外提現免手續費,但有些銀行匯率不佳、或是有收取賬戶管理費等要求 - 若未留意,可能省了小額提款手續費,卻虧了管理費、或大筆存款的利率。但2018年1月1日執行新規:持中國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款,每卡每日額度上限為等值人民幣1萬元;每人每年歸戶後合計不得超過等值人民幣10萬元。若不小心超過上限,當年度、及次年(明年)都將被暫停「境外提現」功能,沒法再領錢。
  • 今日焦點│臺灣人用健保卡報稅 明年有機會
  • 【臺客生活】新春返鄉 - 臺灣入境 / 交通提醒
    希望受兩岸航線風波影響的臺客,都能順利返鄉。臺灣交通部預估高速公路南下交通量於初二(2/17)、北上交通量於初四(2/19)、雙向交通量於初三(2/18)將會達到最高峰,提醒民眾注意各項管制措施,避免塞車之苦。
  • 【臺客提醒】2018臺灣新制(交通運輸篇)
    新的年度即將到來,臺灣多項新制度也將陸續登場 - 交通運輸類應該是跟最多人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