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的鄒先生在武漢某4S店準備買一輛越野車,卻陷入了連環套路,本來帶著誠意來買車的,卻被經銷商忽悠必須要到指定保險公司購車險,並要交納續保押金,必須預存兩個月貸款月供,否則不給提車,甚至遭到了經銷商直言不諱的稱:「就是忽悠,坑定你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了解,當事人鄒先生想要貸款買車,也籤訂了汽車銷售的合同,並且交了1萬元的定金,之後,他又籤完了貸款合同,但是卻遲遲無法提車,本來說好的下午就可以放款了,但是下午去了之後還是放不了款,於是找到了該4S店的相關人員進行諮詢。
該4S店的老闆稱,要交續保押金,才能放款。可是鄒先生認為續保押金並不在當時籤訂的合同裡面,所以鄒先生拒絕交該筆押金。而該4S店便以鄒先生違約為理由,不讓其提車。雙方在僵持了幾個小時後,約定過兩天再讓鄒先生提車。
兩天之後,鄒先生再次來到該4S店,要提車的時候,4S店的營業員突然又稱,這個銀行有規定要求必須要交兩個月的月供,而這個月供也是由自己代收,並且會開具收據。這讓鄒先生十分不解,明明合同裡面沒有提及這些錢,為何又讓交這個錢?鄒先生回復,合同約定以外的錢是肯定不會交的。針對這個,雙方又發生爭執,車又提不了了。
之後鄒先生與4S店的營業員通過電話溝通無數次,十分無奈,就在二十天之後,鄒先生找來了當地的工商所進行調解。經過調解,鄒先生與4S店老闆雙方達成協議,續保月供都不收了,約定近日來4S店進行提車。
還沒到提車的時間,鄒先生突然收到了銀行的貸款信息,顯示金額為118500元,年限三年。鄒先生感到十分的奇怪,併到銀行進行了解,銀行核實後給予鄒先生的答覆是,貸款118500元,三年有利息。
這一下又讓鄒先生懵了,之前籤的合同是貸款10萬元,兩年免息,而現在居然收到的是118500元,三年有利息。這與籤的合同嚴重不符合。鄒先生瞬間感覺自己遭受到了好幾次欺騙。隨後鄒先生再次帶著朋友找到該4S店,該店文經理告訴鄒先生,我們就是故意籤的三年,而且只要見到錢到位,就可以讓鄒先生提車。
鄒先生表示自己是誠心來買車的,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對待?文經理稱,就是因為看不順眼鄒先生,於是就故意忽悠鄒先生了,合同籤完之後,我們也是可以改的,想改三年就可以改三年,想改兩年就兩年,都是由我們4S店自己來控制的。
而對於這個「不順眼」,該店文經理也是告訴鄒先生,誰讓你當初來店裡鬧騰,就非要給你弄成三年的。而這時候鄒先生才反應過來,當時籤訂合同的時候銷售員以「銀行流程,可以自動更改」時間為由讓他們籤訂了合同,原來是被他們坑了。
隨後鄒先生及朋友提出不貸款了,直接按照全款提車,並把1萬元的定金退回來,可是遭到了4S店的拒絕。文經理稱,這1萬元不退,錄音我也們不怕,這次坑定你了。鄒先生稱,前前後後來了七次,費用已經遠遠超過1萬元的定金了,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希望能得到公平的解決。
商家的做法已經嚴重的侵害到了消費者的權益,就因為看不順眼,所以就能屢次做出半路加價的行為嗎?而且該商家的態度十分的囂張,他的底氣在哪裡呢?對於消費者來說,是該忍氣吞聲還是該站出來找相關部門來處理呢?
汽車4S店出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據之前的報導,各地的4S店的車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問題,有車主才提車上路沒跑多久發動機便出現問題,想要求4S店退換車,都遭到了無情拒絕。面對這類問題,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呢?
首先,買車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合同的條款,對於含糊不清的條款必須弄清楚,寫清楚。必要時候最好錄音。
其次,出現糾紛,應及時找監管部門進行協商溝通解決。
然後,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可以申請當地法律部門進行仲裁。
有網友調侃稱,「買車有風險,購車需謹慎」。甚至還有網友稱,該4S店的店家背後的背景肯定不簡單,而且這套路十足。
針對4S店頻繁出問題,您還敢買車嗎?歡迎您留言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