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中國足壇,「全華班」貌似已經從一個中性詞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很多人說到全華班的時候都會代指一支球隊,那就是廣州恆大。因為全華班最先就是由廣州恆大喊出來的口號,他們力求在2020賽季完成「全部由本土球員組成」的陣容,來徵戰中超聯賽。但是直到現在,似乎很多中超球隊都完成過了所謂的「全華班」,唯獨始作俑者廣州恆大不在此列。
在剛剛結束的一場比賽中,江蘇蘇寧以全華班的陣容擊敗了3外援出戰的天津泰達,進入到了足協杯最後的決賽,給予了球迷們驚喜!從戰績上來說,江蘇蘇寧的全華班是所有中超球隊之中最好的,他們分別戰勝了中甲球隊崑山FC、以及兩次逼平了中超球隊天津泰達。
在5名外援離隊之後,江蘇蘇寧還能夠闖進足協杯的決賽,我認為他們的表現對得起中超新科冠軍的稱號,沒有外援助陣,江蘇蘇寧依然能夠叫其他中超球隊不能小瞧。
其實在江蘇蘇寧之前,足協杯的賽場上也出現過所謂的「全華班」,那就是廣州恆大、北京國安、上海上港的幾支「二隊」,因為一隊要參加亞冠,所以就派出了以年輕球員為主的陣容參加,但是這些年輕球員的表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在亞冠的比賽中,上海上港和上海申花倒是派出過真正的全華班,但是他們的全華班和韓國的全韓班以及日本的全日班比起來,表現差得真的不是一星半點。
和上海上港、上海申花以及江蘇蘇寧相比,廣州恆大擁有了數名歸化球員,但是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嘗試「全華班」,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這樣的「全華班」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華班。江蘇蘇寧全華班在足協杯的表現,現在真的是讓廣州恆大有點無地自容的意思,喊了幾年的口號,竟然被對方輕易的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是還有成績。
平頭哥觀點:
作為球迷來說,我從來都不覺得「全華班」是一個多麼高尚的目標,職業聯賽之所以是職業聯賽,就應該符合職業聯賽的特徵,擁有外援不是一件多麼丟臉的事情。如果真的想要完成「全華班」不是不行,但是不能拔苗助長,至少要等中國足球水平達到韓國和日本那樣才有資格。「全華班」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空中樓閣,基礎沒有打好,樓房永遠都建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