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是最懦弱的皇帝,外戚王氏執政時間最長

2020-12-27 吾悅吾曰

王氏執政之長,開外戚專權之最,其原因無非是主弱臣暗,君臣皆碌碌無

為之輩,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王氏家族,根深葉茂,盤根錯節,把持朝廷幾十年,終還是取代漢室。

與虎謀皮,與平庸之主論治國之道,猶如對牛彈琴,如漢成帝這般易於控制的主,實外戚之福。

漢成帝是從古至今最為懦弱的皇帝,外戚挾天子以令諸侯,像這樣的皇帝,是他們最好的遮羞布。

漢成帝愛好不多,有位無權,做什麼事都不能作主,凡事唯唯諾諾,一事無成。

漢成帝時,翟方進任丞相,好任勢立威,挾私報復,頗受群臣非議,但深得皇帝偏愛。孔光為御史大夫,守法度,凡事迎合皇帝旨意,不敢強諫,碌碌無為混了十幾年。

翟方進不敢得罪外戚王氏,但對其他競爭對手,如少府陳鹹、衛尉逢信,一旦有機可乘,決不會輕易放過。陳鹹、逢信也不是善男信女,也在時刻盯著翟方進的位子,取而代之。

權臣之間的勾心鬥角、相互打壓,實非社會之福。

谷永算得上難得之忠臣,出汙泥於不染,特立獨行,有古之賢士之風。王商為大司馬、衛將軍,執掌國政,眾臣大多依附於他,趨之若鶩,谷永只以國事為重,眼見弊政,定會直言諫告,以一己之力盡忠臣之職,從不因不可為而不為,做避世之閒臣。

張禹為漢成帝寵臣,曾與大司馬、驃騎將軍王根因爭地而結仇。後眼見外戚王氏勢大,心生懼意。漢成帝自感外戚王氏已威脅到自己,親自向張禹求教處置辦法。

張禹為後世子孫計,替外戚王氏辯護,消除了漢成帝對外戚王氏的疑心,漢成帝本是一個無主的角色,又極度信任張禹,於是放心大膽地任由外戚王氏專權。張禹雖然因此和外戚王氏和解,但漢室江山不保矣。張禹這種全然不顧社會、國家之安危的行為,實在可惡之極,皇帝以這樣的人為師,焉得不衰。

漢威加於四方,餘威猶令各邊國畏懼,由此可見,漢武的功業,實安漢天下近兩百年的太平。

劉向一生忠於漢室,其子卻違父意,曲意奉迎,可嘆劉向之教如此。

公元前8年,御史大夫何武向漢成帝建議,立三公之職,以分丞相之權,漢成帝認為可行,以王根為大司馬,何武為大司空,與丞相一起分管軍、政、監察大權,三分丞相之權,相互牽制,避免一人獨大,實為政之法。

只可惜,任非其人,新制也無法發揮作用。

女人命苦,太漂亮了,謂之紅顏禍水,面對如此禍水,又有多少男人能避之。

漢成帝身體很好,只因一夜之間,突然失言、不能動彈,驟然去世。就怪罪於趙昭儀,逼其自殺。漢成帝之死,症狀十分明顯,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突發腦溢血而死,死因就是平常吃得太好了,運動得太少了而已,明顯和趙昭儀一點關係也沒有,非要扯上紅顏禍水上來,好像不這樣就無法安然。

王氏老太壽命太長,否則王莽豈能稱帝,多虧了他這位姑母長壽。

相關焦點

  • 漢成帝劉驁:趙家姐妹亂內,外戚王氏擅朝
    漢成帝的童年裡,母親王政君是個可憐的女人,她不受父皇的寵愛,她的世界裡仿佛只有自己這麼個兒子,如今,自己一朝君臨天下,他要給母親最好的補償。劉驁一上臺就來了個大招,封大舅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這是什麼概念?霍光兢兢業業幾十年才坐上了這個軍政一把手的位置,如今外戚王鳳唾手可得。
  • 兩漢26帝,導致西漢和東漢滅亡責任最大的皇帝分別是誰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劉邦去世後,漢惠帝劉盈即位,劉盈在位僅7年,雖然生性懦弱,但朝政全部被呂后掌控,呂后雖然殘暴不仁,但是治國還是可以的,信奉黃老學說,對百姓實行輕徭薄賦,秦末農民起義動亂所造成的損害,在一點點修復,總體來說,漢惠帝劉盈+呂后執政的15年時間,也算是漢朝政治穩定的時期,所以漢惠帝+呂后執政的組合也算是成功的執政。
  • 末代皇帝(二)西漢之王莽別出心裁立的「皇太子」劉嬰
    劉嬰劉嬰檔案一覽表說起西漢亡國的原因,從西漢始作俑者呂后以外戚專權開始,一直陷入了一代又一代外戚專權的死循環。漢朝皇帝即位時一般都很小,面臨的問題來了,在親政前由誰來管理天下呢?有人說讓顧命大臣來,,可讓大臣治理朝政,最怕出現權臣,這樣下來最合適的人選當然就是小皇帝的監護人了——太后。
  • 漢成帝劉驁: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財富、女人,是衡量一個男人成功的標誌,但是對於皇帝來說,他出生的起點,是絕大部分男人一生都沒辦法達到的終點。可是歷史上,偏偏有那麼一個皇帝,從當上皇帝的第一天起,就對女人特別著迷,最後甚至死在了女人的床上,他就是西漢歷史上第十二個皇帝,漢成帝劉驁。漢成帝是誰公元前51年,西漢第十二個皇帝漢成帝劉驁,出生了。對於小劉驁的出生,最開心的不是他的父母,漢元帝劉奭(讀shi)和王政君,而是他的爺爺漢宣帝劉詢。
  • 秦漢歷史:王氏外戚勢力的確立
    而當霍氏被徹底誅滅,宣帝即全面任用史氏、許氏,希望憑藉外戚的勢力來鞏固皇位。不僅史氏、許氏,宣帝還尋訪到母親王氏家族的下落,王氏也得到重用。史氏、許氏王氏等外戚政治勢力的興起,成為宣帝、元帝時期朝廷政治的一大特徵。宣帝的嶽父是暴室嗇夫許廣漢。宣帝即位以後,立許氏為皇后,按照慣例,皇后的父親應該封為列侯。但是霍光以許廣漢受過宮刑為由,加以反對,宣帝不敢強求。當誅滅霍氏後,宣帝馬上封許廣漢為平恩侯。
  • 漢成帝為何專喜趙合德,不喜趙飛燕
    漢成帝劉驁(前51年—前7年),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 漢成帝-漢哀帝:帝國晚期的亂象叢生
    公元前七年,漢成帝劉驁崩逝,漢哀帝劉欣繼位。西漢王朝創立到漢成帝、漢哀帝時期,已經近二百年,演進至此,王朝已近暮年。王朝暮年的顯著特徵,就是貧富分化。拋開漢成帝自己殺死幼子取樂寵妃,此事件真偽難辨,但子嗣均幼年夭折,也足以說明漢成帝身體狀況不佳,生育質量很低。他的父親漢元帝,生育子嗣已經比較稀少,成帝則更進一步,乾脆絕後。當時朝廷是王氏天下。王氏權柄,兄弟相傳。
  • 歷史| 「同志」皇帝漢哀帝劉欣:壯志未酬身先死
    漢成帝荒於酒色,也早已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了,雖然生過兩個兒子,卻都早夭了,最後落得個沒有子嗣繼承,可是這偌大的漢朝江山總得傳下去,於是乎,我們的主人公定陶王劉欣便閃亮登場了。劉欣(劇照)2劉欣的父親是定陶恭王劉康,當年漢元帝最寵愛的後宮佳麗傅昭儀的大公子。
  • 這位皇后受皇帝專寵10多年,年老色衰後,竟落得被大臣羞辱地步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作為一國之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甚至掌控了他人的富貴和生死。而在那個時代,男女的社會地位也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皇帝便擁有了後宮佳麗三千的「幸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倘若一個女子可以受到皇帝的寵愛,便可以獲得無比榮耀的生活,倘若她被皇帝所厭棄,可能就會讓他人所欺負。在中國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一個女子,此人為漢成帝的許皇后,她曾經受皇帝專寵10多年,威風一時,但是當她年老色衰後,竟落得被大臣羞辱地步。
  • 漢成帝死於「馬上風」?趙合德因此自殺?你別以為這只是宮鬥
    職此之故,在很多人心目中,漢成帝死於「馬上風」,甚至是吃了趙合德給的春藥致死,趙合德也因而自殺。但是我們案《漢書》之文,可知成帝不死於此事,而趙合德之死更是別有緣由。▲影視劇中的趙飛燕與趙合德形象漢成帝之死,《漢書·成帝紀》只說「帝崩於未央宮」,反而是同書《外戚傳》記載了一些細節:        帝素強,無疾病。
  • 漢成帝劉驁是怎麼死的?劉驁的真正死因——劉氏文化之劉姓帝王故事
    漢成帝劉驁(前51年-前7年),西漢的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長子,母王政君(王莽姑母)。由於是嫡皇孫,劉驁深得祖父漢宣帝的喜愛,常常陪伴於宣帝左右。元帝即位後,劉驁在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獲立為太子。
  • 漢成帝:要善於接受批評|資治通鑑
    大臣們議論紛紛,一時間鶴唳風聲。四位大臣左將軍辛慶忌、右將軍廉褒、光祿勳師丹、太中大夫谷永聯合上書給漢成帝,要求漢成帝說明劉輔為什麼入獄。這封上書的內容,也是相當精彩,從側面抨擊了漢成帝,又聲援了劉輔,救了劉輔一命。首先,大家認為,劉輔之所以能夠把提拔為諫大夫,說明他是有能力的,說話是有道理的。
  • 歷經七任皇帝,超長待機,王政君打開了西漢覆亡之門
    她歷經七個皇帝,皇帝走馬燈似地換,只有她這個太后穩如泰山。可以說她經歷了西漢由盛到衰的過程,她就是西漢滅亡的見證人,西漢的滅亡,她難辭其咎。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她從家人子一路升級打怪,從太子妃做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履歷絕對光芒四射,也可以說她確實好命。
  • 歷史上出現過皇帝和他的曾祖母(爺爺的母親)同時存在的局面嗎?
    皇帝的母親,稱「太后」;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后」;皇帝的曾祖母,則也稱「太皇太后」,但一般會加上其丈夫的廟號或諡號,如漢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在其宗法曾孫漢元帝劉奭即位後,就稱她為「孝昭太皇太后」。
  • 外戚執政,宦官篡權,東漢國祚要到頭了 |秦漢史話連載39
    東漢中期以後,由於朝政日益腐敗,外戚和宦官交替執政,察舉選官的制度,也變成他們發展各自政治勢力的工具。尤其像竇憲這樣的外戚,「刺史守令多出其門」,他們把持地方行政大權,每年由郡國察舉孝廉的選官,自然更容易受其左右。後來的事實正是如此。漢順帝時,河南尹田歆當察舉六名孝廉,其中由「貴戚書命」者,即貴戚直接指定的就佔了五名。田歆對此俯首聽命,聲稱「不宜相違"。
  • 漢成帝劉驁:累死在溫柔鄉的皇帝,曾經並不喜歡女人
    如果再加上漢成帝劉驁的話,漢宣帝一出手就照顧了兩代,表面上看很了不起,然而誰能想到,漢成帝劉奭長大後會成為那麼一個非常奇葩的皇帝呢?時間一久,王政君等就感到有點不對味,怎麼個不對味?皇帝除了治理江山之外,還要保證皇家血脈延續啊,可如今這麼折騰,能有後代嗎?不能有怎麼辦?隨便找個茬兒,把張放趕出京城,發配到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