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通訊員 楊宇
2020年12月2日《河南日報》11版
撥快融入世界的時針,起舞內陸開放的「T臺」。「十三五」以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搶抓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激發創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條內陸地區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綜合實力越來越強。201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80.8億元,同比增長10.2%,四年年均增長12.3%,總量是2015年的1.88倍。今年以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完成472.5億元,同比增長2.6%。外貿進出口完成1802億元,同比增長16.1%,省、市佔比分別為55.7%、80.1%。初步預測,「十三五」末,航空港實驗區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00億元。
開放之路越走越寬。緊緊圍繞「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加快「樞紐+口岸+保稅+產業基地」融合集聚,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臨空經濟發展之路,外貿進出口連續6年佔全省半壁江山,臨空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開放創造機遇 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空中絲路」熠熠生輝,對外開放持續深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航空港實驗區正不斷交出新的「答卷」:中原龍浩航空主運營基地遷至鄭州機場,順豐集團區域性航空轉運樞紐加快建設,兩架貨運飛機租賃業務落地……今年以來,克服疫情不利影響,鄭州機場「空中絲綢之路」貨運航線越飛越密、越飛越廣。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截至11月12日,鄭州機場今年累計完成貨郵吞吐量52.3萬噸,同比增長22.2%,累計增速在全國主要機場中位居第一。其中國際地區完成36.4萬噸,同比增長49.4%;全貨機完成40.4萬噸,同比增長52%,提前49天達到2019年全年貨郵吞吐量。
不沿邊、不靠海,一條跑道通藍天,繁忙的「空中絲綢之路」成為內陸大省河南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突破口。「十三五」時期,航空港實驗區加快推進樞紐建設,將內陸劣勢轉變為開放勝勢,充分發揮鄭州交通區位優勢,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樞紐位勢能級持續提升,內陸開放門戶地位進一步凸顯。《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戰略規劃》獲批實施,鄭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機場三期北貨運區工程啟動建設,作為鄭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建成後,鄭州機場年貨郵保障能力將增至110萬噸,日均郵件處理量可達68.6萬件。
「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盧森堡貨航在鄭承運貨運量由2016年的10.7萬噸增至2019年的12.5萬噸。國內航空新增基地公司3家,西部航空鄭州分公司、中原龍浩、中州航空相繼掛牌投入運營。引入全球最大的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卡達貨航,全球前20位的貨運樞紐機場中已開通16個航點。
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構建,物流通道更加暢達。鄭州南站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鄭合、鄭萬建成通車,輻射鄭州、開封、焦作的城際鐵路與地鐵2號線全部接入,鄭州機場至南站城際鐵路全線試運行,空鐵雙核驅動優越格局逐步顯現;「三縱兩橫」的高速路網、國省幹線和快速路網初步建成投用,陸空聯運卡車航班貨運集疏網絡覆蓋全國70餘座大中城市。「客運無縫隙零換乘、貨運高效率快中轉」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構建,鄭州作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的中心地位進一步強化。
「在加快推進國際航空運輸網、米字形高鐵網、軌道交通網融合上下功夫,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正在全力打造更加高效的物流通道樞紐。」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俊峰說。
開放吸引產業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今年9月,一場盛會在航空港實驗區盛大開幕。來自生物醫藥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在「第二屆鄭州國際生物藥發展高峰論壇」上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最前沿的行業進展及最具價值的研發成果,助力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在論壇的舉辦地——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首批10家企業已經入駐投產,先進的生產線、行業獨特的CXO一體化服務模式贏得與會嘉賓的由衷讚嘆。「生物醫藥產品附加值高、重量少、體積小,非常適合航空運輸,加之鄭州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在航空港實驗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縮短物流時間,大樞紐會推動大產業的發展。」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董事長鍾南介紹。
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
「圍繞『千百億』產業集群培育,加快現代商貿會展千億級產業集群和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北鬥導航、智能裝備、新型顯示、新基建、航空物流、跨境電商等8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航空港實驗區正在加快建設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樞紐經濟集聚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白東戰說。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航空港實驗區產業集群培育提質增速,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穩步擴容,累計200餘家企業入駐,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3170億元,同比增長14.1%,成為全市「一號」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培育不斷推進。冷鏈、快遞、電商物流快速發展,累計入駐俄羅斯空橋、順豐、安博、「三通一達」等物流業企業400餘家,全球前10中有9家在鄭開展業務,初步構建了服務於航空運輸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跨境電商連續四年翻番式增長,天貓國際、京東國際、唯品國際、蘇寧海外購、阿里速賣通、eBay、DHL、Wish等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已入區開展業務。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智能裝備、精密機械、北鬥導航、數字經濟等產業集群一批優質項目加快建設,一個支撐航空大都市加快發展的現代產業基地初具規模。
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吸引眾多知名企業落戶航空港並將其作為全國乃至全球戰略布局重要一環的,正是航空港實驗區藉助對外開放不斷彰顯出的發展實力。
開放帶動創新 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今年「雙十一」,鄭州航空港實驗區跨境電商業務單量再創新紀錄,申報單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44.09%和42.88%,其中進口單量775.29萬,位居全國關區第二。「現在鄭州的國際貨運航線越來越多,口岸通關效率不斷提升,我們平均一天處理跨境商品訂單100多萬單,平均每秒12單,這個效率是相當高的。」河南易通跨境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敏告訴記者。
圍繞「快」字,「十三五」期間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相關部門可謂是下足了功夫:航空口岸全面實施「7×24」小時通關機制和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通關模式,機場口岸和綜保區通關時效大大提升;「先入區、後報關」縮短進境貨物入區時間半天以上;「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將貨物進出區時間由2個小時縮短至30分鐘;取消手機自動進口許可證驗核,節省企業通關準備時間近三周;創新開展「港倉內移」業務,整體物流時效由22天縮短到15天內……伴隨著不斷擴大開放的腳步,航空港實驗區放眼全球、對標先進,通過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極大提升了區域的國際競爭力。
航空港實驗區繁忙的跨境電商物流產業園
「樞」聯天下,買賣全球。數據顯示,2019年,航空港實驗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持續加快,連續四年翻番式增長,單量撐起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半壁江山」。
以跨境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見證,航空港實驗區已經形成種類多、功能全、效率高的立體大口岸體系,其中,藥品、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肉類、活體動物、國際郵件經轉口岸等功能性口岸形成內陸地區種類最全、效率最高的口岸體系;國際郵件樞紐口岸申報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是繼北、上、廣之後全國第四個國際郵件樞紐口岸。2019年,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累計完成進出口總值3461.9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封關以來「8連增」,穩居全國綜保區第一方陣。
創新發展,動力澎湃。在鄭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中,航空港實驗區正努力發揮更大作用,提供更強支撐!
編輯: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