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上上下下脫貧攻堅戰打得這麼響,你來看我幹啥?你快點回去!」
「爹,你已經第三次胃出血住院了,我可是第一次來看你呀!工作的事情你放心,村上脫貧攻堅七場殲滅戰我已經周密安排好了,我們打得贏!」 「要打贏哦!老百姓能不能走上小康,就要看你們黨員幹部嘍!」 我清楚的記得,這是我父親2017年10月27日在紅果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時,與我的一段對話。 「爹,我們不能瞞你,醫生說了,你不是胃癌,但你的胃切除以後就好了,你怕嗎?」 「怕啥?我們家『五代同堂』,我已兒孫滿堂,你們也成家立業了,你們不要擔心我!電視上都說了,你們現在在攻堅拔寨,你們兩口子都是黨員幹部,回去好好打仗吧!」
沈湘唯一的一張全家福
父親病危到需轉院手術,身為兒女卻不能前往照顧,而父親竟然沒有一絲責怪?還喊我們回去好好打仗...... 看著病怏怏的父親與兄長遠去,站在一旁的妻子忍不住回頭抹淚,我心如刀割。 就這樣,父親在兄長和侄子的陪同下,在貴州省人民醫院一去就將近半月。 2017年11月15日,我哥哥打電話來說,因為父親的胃全部切除了,可能是感染了,一直高燒不退、昏迷不醒。 當天下午,我和妻子帶著愧疚的心情心急如焚的趕到醫院。 看到父親的時候,他的鼻孔已插上雙管,父親持續的麻醉可能已聽不到我們的聲音,因為他一直沒有睜開眼睛。 當夜,我麻木的用溼毛巾一邊幫助父親擦身體退熱、一邊擦去我掉落在父親身上的淚水。 那一夜,我想了很多很多,唯一心存僥倖想得最多的,就是希望父親早一點醒來,哪怕只看我們一眼。 但是,天不遂人願,父親卻再也沒有醒來。 陪伴父親的靈柩從貴陽返回老家的路上,我想得最多的,就是父親生前對我和我妻子說的「要好好打仗」的話!因為只有把脫貧攻堅「仗」打好、把「仗」打贏,我們才對得起組織,才對得起病逝的父親。
入戶走訪的沈湘(右二)
後來,我們一家人遵照農村一切從簡的程序處理父親善後。 原以為喪事後續不會再有插曲,但在父親入土為安的次日,母親告訴了一件與我有關的事,這件事像烙印一樣深深的銘刻在了我的心裡。 那就是2017年11月14日,父親打電話跟母親說,做手術的事情千萬不要跟我講,特別是不要喊我們去看他,叫我安安心心的監督修好魯苦(小地名)的通組公路,魯苦的老百姓盼了幾十年了,等他做完手術回來,就看得見路修好了。 是的,父親回來的時候,路的確修好了,只是父親,你看得見嗎? 我的父親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但脫貧攻堅這場大戰把千千萬萬像我一樣的幹部和我一樣的父親涉及其中。
指導村民進行「小康菜園」建設的沈湘(右一)
想起我的父親,我們就會想起千千萬萬在後方全力支持我們與貧困決一死戰的親人,我們就會想起千千萬萬奔赴在脫貧攻堅主戰場「舍小家顧大家」的黨員幹部。 今天,脫貧攻堅已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鞏固脫貧成效雖任重道遠,但有我們家人、親人和我們衣食父母的鼎力支持,我想說,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事業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沈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瑤
編輯 聶建雲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