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漲知識】欄目中,我們為大家講解了單/雙打的發球規則。今天我們就繼續給大家科普一下,羽毛球比賽中的那些「硬性」規則。
01
羽毛球場地標準
羽毛球場地長13.40米,雙打寬6.10米,單打寬5.18米,雙打球場對角線長=14.723米,單打球場對角線長=14.366米。理想的羽毛球比賽場地是用彈性的木材拼接而成(只要不是把小木塊豎著拼接即可)。
用寬40mm的線畫出
羽毛球場地的線顏色應是白色、黃色或其他容易辨別的顏色。所有的線都是它所界定區域的組成部分。
羽毛球網長6.10米、寬76釐米,為深色優質的細繩編成,網孔為均勻分布的方形,邊長在15-20毫米。網的上沿應縫有75毫米的白帶對摺成的夾層,用繩索或鋼絲從中穿過,夾層的上沿必須緊貼繩索或鋼絲。
從場地地面起,網柱高1.55米,無論是單打或雙打,兩根網柱都應分別立在雙打場地邊線的中點上。正式比賽時,球網中部上沿離地面必須為1.524米,雙打邊線處網高1.55米。球網的兩端必須與網柱繫緊,它們之間不應該有缺縫。
02
挑邊與計分方法
挑邊:
比賽開始前應挑邊,雙方選手猜硬幣,贏方應在先發球或先接發球,還是一個場區或另一個場區開始比賽選項中做出選擇。輸的一方,在餘下的一項中選擇。
計分方法:
除非另有規定「禮讓比賽」和「替換規則」,一場比賽應以三局兩勝定勝負。一般情況下,先得 21分的一方勝一局。雙方比分20平後,領先得2分的一方勝該局,若雙方比分進行到29平後,先到30分的一方勝該局。一局的勝方在下一局首先發球。
對方「違例」或球觸及對方場區內的地面成死球,則本方勝這一回合併得一分。
03
交換場地與賽間休息
交換場地:
在以下情況,運動員應交換場區:第一局結束;第二局結束。如果有第三局,在第三局比賽中,一方先得11分時。
如果運動員未按相關規則的規定交換場區,一經發現,在死球後立即交換,已得比分有效。
賽間休息:
1. 在一局比賽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11分時,雙方有 60 秒休息時間;
2. 在兩局比賽間,雙方有2分鐘的休息時間。
04
比賽中的違例
當球落在場地界線外,或球從網孔或網下穿過,以及球未從網上方越過時算為違例。球觸及天花板或四周牆壁;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場地外其他物體或人時會被判為違例。
運動員在擊球時,球被擊時停滯在球拍上,緊接著被拖帶拋出時;或球在一個回合中被同一方隊員多次擊中(雙擊);運動員的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球網或球網的支撐物為違例。
還有就是我們較為熟知的過網擊球。擊球時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在擊球者網這一方,而後球拍隨球過網的情況除外。
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大家還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可以繼續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哦
資料來源:網絡綜合
圖片/徐峰
編輯/tiffany、yian
【漲知識】系列你可能還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