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豐順革命烈士鄧子龍

2021-03-05 豐順簡聞

英勇善戰,鐵骨錚錚

——緬懷鄧子龍烈士犧牲九十周年

 

圖片來自豐順縣革命委員會舊址--寶田廬

鄧子龍(1889-1930),原名京兆,革命烈士,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豐順縣附城區冠草塘(今豐良復興)人。幼年不幸失學,但苦練出好身手,秉性豪放,見義必勇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投身革命,與進步青年共同組織農會,是豐順縣農民運動、農軍的領導者。1930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四十六團副團長。

一、重溫先輩革命精神,追憶過去光榮歲月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黨派出大批反動武裝到各村莊進行搜剿,當時,鄧子龍的祖屋被劫掠和焚燒,並遭到全縣通緝,豐順城鄉到處都是白色恐怖的氣氛。10月,中共梅縣部委鄭興帶領部分武裝在九龍嶂柑子窩與豐順縣地下黨黎鳳翔、鄧子龍等人,在九龍嶂主峰井頭凹的大坪上會合,歃血為盟,成立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團,鄧子龍時任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團第八中隊隊長。大會莊嚴宣稱「本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其唯一目的是實行土地革命」。附近鄉村農民自衛軍和農民約有7000人紛紛帶著武器、糧食等前來要求參加。十團在豐梅山區高舉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的旗幟,並以九龍嶂和銅鼓嶂山區為中心逐步創建形成了東江地區一塊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梅埔豐蘇區。

房屋被焚燒遺址現狀(未重建)

1928年2月3日夜晚,十團奉命攻打潘田團防,他請戰擔任突擊任務,帶著10多名戰士,機智勇敢地潛入國民黨駐軍碉堡樓乾柴草堆中。戰鬥打響後,鄧子龍等人點燃乾草,用濃煙幹擾守軍的視線,接著迅速地炸掉敵人的主要火力點,然後配合十團主力,一舉消滅了反動武裝。時任十團團長鄭興,見他長得威武強壯,又英勇善戰,膽識過人,稱他似三國名將趙子龍,戲稱他為「鄧子龍」。「鄧子龍」這個名字由此傳開,他也從此易名。

1928年10月15日,豐順縣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大龍華鎮葉華村寶田廬召開,選舉產生了豐順縣革命委員會,黎果任委員長,李堅真、朱士庵任副委員長,彭在璇、鄧子龍等當選委員。大會公開號召在根據地內開展土地革命,提出「不交租、不納糧」的口號,群眾革命情緒高漲,各鄉村組織赤衛隊打擊地主民團。秋收抗租鬥爭取得了勝利,為成立縣蘇維埃政權打下基礎。

豐順縣革命委員會舊址--寶田廬

1929年1月,在豐順縣留隍黃磜召開的中共豐順縣第二次黨代會上,鄧子龍當選為縣委委員,負責武裝工作。4月7日,他根據黨的決定把全縣武裝集中在黃磜,編成教導連,與赤衛隊隊長劉春等率領的紅軍和赤衛隊600多人,分四個暴動區分頭行動,舉行威震東江的「豐順暴動」,一舉攻佔了黃金、留隍,斃敵11人,俘敵174人,繳槍301支。6月18日,東江特委在留隍黃漈召開東江黨代表大會,大會選舉新的東委機構,盧濟為書記,古大存為軍委書記,鄧子龍出任東江紅軍第四十六團團副官。11月,梅縣地方反動頭子張徐光「駐剿」官塘圩,鄧子龍奉命率團突襲,消滅了企圖「圍剿」九龍嶂的國民黨特務營營部和主力連,有力地保衛了九龍嶂革命根據地。

1930年5月,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豐順縣八鄉山灘下莊屋坪舉行,成立東江蘇埃維政府,選舉陳魁亞為委員長,古大存、陳耀潮為副委員長;正式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下轄5個團和一個教導隊,共3000多人,古大存任軍長,顏漢章任政委。四十六團編入該軍建制,鄧子龍任副團長。7月,奉命率46團從茶背崬下出發,三次出擊攻打潮安。是年秋,國民黨軍張瑞貴師等部6000多人分三路圍攻八鄉山。四十六團轉移九龍嶂後,多次受到強敵追蹤,又撤回八鄉山。在危難之際,鄧子龍奉命留在九龍嶂,發動群眾,重新組織隊伍,堅持鬥爭。為解決革命經費問題,鄧子龍多次回家勸說叔父變賣家中田產,以接濟革命。叔父起初不肯,後經子龍多次曉以大義,將祖業田產賣得700塊大洋,叫人挑到九龍嶂,捐作革命活動經費。

1930年冬,曾跟隨鄧子龍多年的洪阿始叛變。一天,洪阿始誘騙鄧子龍去岐陽坳開會。途中,鄧子龍覺察情勢不對,即往回走。不料洪阿始趁他不備,用鋤頭柄朝他劈頭打來。鄧子龍受傷後忍痛與之搏鬥,三拳兩腳便把洪阿始打翻在地,正欲脫身,但敵人在四周已設下埋伏,鄧子龍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捕。鄧子龍被押回縣城後,國民黨縣長親審,都沒有從他口中得到半點信息,後對他施用酷刑,把洋油桶綁在他的胸前,再往桶裡灌開水,逼他交代革命隊伍情況。滾燙的開水燙爛了他的皮肉,他昏厥過去,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卻一點也不吐露共產黨和紅軍的秘密,只怒視回答:「我就是共產黨!我就是紅軍!」敵人軟硬兼施:「只要你說出來,可以放你回去,也可以把你家眷接出山來團聚。難道你不為自己和全家著想嗎?」鄧子龍滿腔怒火,斬釘截鐵地回答:「革命就是我的家,就是我的一切,你們只能殺掉我一個,別的什麼都莫想得到!」

敵人用盡種種惡毒手段,但鄧子龍仍鐵骨錚錚,視死如歸,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革命氣節。鄧子龍被關押了一個多月,敵人仍一無所獲,最終將他殺害於豐良高橋下。鄧子龍時年41歲。其墓建在豐順縣豐良鎮復興村龍溝寨,每逢清明節,就近學校都有組織前往掃墓緬懷先輩。

位於豐順縣豐良鎮復興村龍溝寨鄧子龍烈士墓地及墓碑

九龍嶂是粵東最早建立中共地下黨組織和開展武裝鬥爭的地區之一。1958年,中共豐順縣委員會、豐順縣人民委員會在新縣城湯坑大山背東山公園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以紀念在豐順革命鬥爭和抗美援朝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鄧子龍的英名鐫刻在諸烈士的前列。

豐順縣委組織人員到豐順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先烈

二、繼承先輩遺志,革命家庭永葆本色

鄧子龍犧牲後,其大兒子鄧吉光和小兒子鄧七雄繼承父親革命先烈遺志,投身革命事業。大兒子鄧吉光,16歲就到豐順縣馬圖跟隨古大存參加了東江紅軍,從事衛生員工作。在部隊作為衛生員,鄧吉光以官兵的身體健康為己任,把官兵當成自己的親人,出色地履行了衛生員的職責。解放後,他還曾任竹園背片區的鄉長。新中國成立後,在廣州工作的古大存同志曾經邀請鄧子龍家屬到廣州工作,鄧吉光高風亮節,委婉謝絕地說:我們現在分到了田地、分到了房子,窮苦的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不要給黨和國家添麻煩。

小兒子鄧七雄在解放戰爭期間,曾任豐順縣豐北區民兵大隊長,為解放戰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鄧七雄在8歲時,親眼看見自己的房子給國民黨反動派燒毀,並因父親犧牲造成家庭拮据,無法接受教育,飽受文化淺薄之苦。改革開放後重建家園,他在房屋大門上刻上對聯:「橫批:雄正樓,上聯:雄心立志,下聯:正義傳家」作為家訓。其子女先後

改革開放後,鄧七雄重建房屋的大門

有4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子孫有2人參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不同崗位上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鄧七雄性格耿直,一生扶弱助貧,熱愛家鄉建設事業,在村內具有較高的威望。近幾十年來,其熱愛家鄉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子女。其子女是在復興村中熱愛集體建設事業的突出代表,特別是長女的帶動下,為家鄉學校、鄉村水泥道路、村委辦公樓、自來水引水等工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口述人:鄧運奎(鄧子龍之孫)  聯繫電話:13713567567

文字整理:鄧偉波(鄧子龍之孫)聯繫電話:13632611123

電子郵箱:357239233@qq.com

 

2020年11月19日寫於深圳

來源:豐客人家

相關焦點

  • 緬懷豐良革命烈士鄧子龍
    英勇善戰,鐵骨錚錚——緬懷鄧子龍烈士犧牲九十周年
  • 活動公告:清明「緬懷革命烈士」
    為緬懷革命烈士,繼承優良傳統,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羅定義工定於3月31日前往我市羅平. 船步. 金雞. 蘋塘.
  • 陽江舉行公祭烈士活動 緬懷革命烈士牢記初心使命
    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市委副書記、市長溫湛濱在廣州參加廣東省公祭烈士活動。受焦蘭生書記委託,市政協主席丘志勇,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黎澤林等市領導,與全市各界幹部群眾代表一起,在市北山烈士陵園隆重舉行陽江市「9.30」公祭烈士活動暨向陽江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莊重表達全市人民弘揚革命傳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
  •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
    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精神,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愛國熱情,4月3日上午8:40,在雲泉山莊黨支部組織下,徐州市雲泉山莊黨員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普寧站派出所深切緬懷先烈凝聚奮進力量
    9月30日是第七個國家烈士紀念日。為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緬懷,引領所內民警繼承先烈遺志,攜手努力,堅守崗位,9月29日下午,在烈士紀念日來臨前夕,普寧站派出所組織所內民警到揭陽市惠來縣葵潭鎮圓墩老區「革命烈士紀念碑」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牢記歷史責任」主題紀念革命烈士活動。活動中,民警先向先烈默哀,並依次走到烈士紀念碑前肅立、鞠躬,將一支支菊花輕輕放上花臺,寄託哀思。
  • 烈士紀念日 全區各地黨員幹部群眾緬懷革命先烈
    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當天,全區各地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英雄精神。當天,北海市在長青公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紀念活動。參加活動人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依次敬獻鮮花。大家紛紛表示,將發揚革命先烈優良傳統,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緬懷先烈】我市舉行「烈士紀念日」緬懷先烈活動
    9月30日是國家法定的「烈士紀念日」。為緬懷烈士,弘揚烈士精神,上午,我市舉行「烈士紀念日」緬懷先烈活動。上午9時,李子芳烈士紀念館顯得莊嚴肅穆。 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參加緬懷活動的人員在李子芳烈士塑像前整齊肅立,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烈士默哀3分鐘。
  • 緬懷革命先烈 牢記歷史使命 我市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今年9月30日 是全國第四個法定烈士紀念日。 今天上午,我市在土地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追憶不朽英魂、頌揚崇高精神,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的豪情幹勁,為開創江陰新一輪改革發展新局面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緬懷烈士功績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省新絳縣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職教中心共同開展「緬懷烈士功績,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本網訊(郭海紅 吳德利 楊俊榮)12月16日上午,在山西省新絳縣三泉烈士陵園,縣人武部、新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職教中心國防班共同舉辦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英雄精神
    在今天(4月4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省各地通過代祭、雲祭掃等多種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寄託哀思。渭南華州今天上午,在渭華起義教育基地,通過「2020清明祭英烈」代祭活動和網上祭奠的方式,激勵黨員幹部弘揚革命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鬥動力。
  • 【緬懷先烈】抗日烈士羅福星
    羅秋昭一行祭拜祖先清明節期間,抗日護臺烈士羅福星的後人羅秋昭一行回原鄉廣東蕉嶺,祭拜先祖,瞻仰烈士故居。
  • 緬懷革命先烈 珍惜幸福生活
    國家公祭日來臨前夕,2020年12月9日上午,南華小學向鳳凰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南華山烈士紀念碑前隆重舉行。校長龍雲姐等班子成員帶領學生代表前往南華山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表達了對革命先烈們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之情,敬獻儀式由張銳主任主持。
  •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第七個烈士紀念日 龍山舉行烈士公祭活動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9月30日,是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今天上午我縣在烈士陵園舉行了2020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縣領導劉冬生、時榮芬、陳忠耀、餘佳祥、吳少葉、蔡龍、劉昌順、石紅梅、黃勇、龍儒文、趙銀河、張勝軍及全體在家縣級領導,縣直正科級以上單位負責人,烈士家屬代表、學生代表和各界社會人士聚集一起,祭奠革命先烈、緬懷英雄偉績、繼承烈士遺志。
  • 小小少年走進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向英雄致敬!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沈佳盈近日,杭州市第十中學707啟航中隊理義小隊的隊員們通過實地悼念緬懷英烈,探訪烈士紀念館,感受英雄的先進事跡,傳承和發揚先鋒精神,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爭做平凡生活中的時代先鋒。
  •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主題...
    12月16日,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團委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主題團日活動。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負責人等學生幹部共計四十餘人前往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進行參觀,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紅色傳統教育。抵達紀念堂後,同學們列隊肅立,先後為革命烈士敬獻鮮花,表達了對烈士的無限哀思和崇敬之情。參觀期間,大家認真傾聽解說員的講解,仔細閱讀烈士檄文,觀看烈士遺物、雕塑、沙盤和模型,革命烈士們的無私奉獻事跡深深打動每一位參觀者。雖不能記住每位烈士的姓名,但先輩們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為黨和人民做出的犧牲令每位同學敬佩不已,大家紛紛感慨擁有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
  • 【緬懷先烈】共青團秦安縣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緬懷革命先烈...
    在中國烈士紀念日即將來臨之際,團縣委組織王新小學和橋南中學的少先隊員、團員代表共計170餘人,參加秦安縣烈士陵園「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主題教育活動,緬懷烈士豐功偉績,上午十時許,在王新小學和橋南中學的老師帶領下,全體學生排著整齊的步伐來到秦安縣烈士陵園,烈士碑前舉行紀念儀式。活動伊始,全體人員奏唱國歌,並在肅穆的環境中默哀、鞠躬。
  • 梁平:烈士墓前愛國教育 中學師生緬懷英烈
    仁賢中學負責人為師生宣講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通訊員 黃杰 攝華龍網4月4日15時35分訊(特約通訊員 張常偉 通訊員 黃杰)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優良革命傳統,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 緬懷英雄偉績 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省多地舉行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英雄雕塑下,並排擺放著5個裝滿各色鮮花的花籃,信陽市黨員幹部、武警部隊官兵、大中專院校師生和中小學生、社會各界群眾代表整齊列隊,注視前方,深情回顧革命歷史、緬懷英雄偉績、傳承紅色基因、祭奠革命先烈。  信陽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大革命時期曾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鑄就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
  • 江西興國縣:朗誦紅色經典緬懷革命先輩
    這是江善忠烈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錚錚誓言。」4月2日,興國縣列寧中學的師生來到興國革命烈士陵園,用朗誦紅色經典的方式,緬懷革命先輩,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行的力量。「每讀一次《死到陰間不反水——江善忠跳崖殉志》的事跡,都能讓我的心靈受到洗禮。」興國縣列寧中學學生鄒娜說,她自小酷愛閱讀紅色故事,這次以朗誦紅色故事的方式祭英烈過清明,意義非凡。
  • 尋訪紅色記憶,深刻緬懷白乙化烈士
    為了尋訪紅色記憶,緬懷在抗日戰爭時期英勇犧牲的白乙化烈士,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位於密雲區石城鎮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陵園。走進白乙化烈士陵園,處處蒼松翠柏,顯得格外莊嚴肅穆。講解員向我們介紹了白乙化烈士的生平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