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的陽光小菜園

2021-01-10 騰訊網

如今人們都講究養生,嚼粗糧野菜,啖鮑魚人參;練健身氣功,舞太極寶劍,忙得不亦樂乎。其實養生不外乎三大要素:陽光,空氣,水,要想延年益壽,應該適當開心勞動!

我的朋友聶紅就是勞動養生的踐行者。走訪她家的時候,她正在園子裡勞作,燦爛的笑容裡,透著親切和溫暖。露天陽臺面積不大,但經過她的打造,既賞心悅目更經濟實用,美麗的花卉和新鮮的果蔬一起生長,相得益彰。

園子裡的蔬菜品種繁多,進門一株山藥果正當成熟,聶紅順手摘了倆給我,說是煮粥的時候放進去,香香糯糯。旁邊一棵檸檬樹結了幾個果子,稍大的已有雞蛋模樣了。南瓜豐收了,南瓜花也特別漂亮,每天早晨可以採一輪,煮麵條的時候放進去非常鮮香,色彩絢麗增進食慾。長長的豇豆像小姑娘的兩條辮子,葉子像一片片的翡翠鑲嵌在綠藤上。紫袍加身的茄子,隱藏在黑綠的葉子中間。色彩鮮亮的小番茄是夏季菜園的寶石,朱紅、橙色、奶黃、淡綠,琳琅滿目。黃瓜是徐州農村老家的爸媽寄來的種子培育出來的,吃起來別有一種家鄉的味道。

聶紅以前根本不會種花種菜,直到近幾年女兒高中住校又去外地上大學,才有空侍弄露天菜園。用她自己的話說,農作物是迷人的,業餘時間與它們為伴,既能體會父母種田的艱辛,也能從植物生長中感受一種力量和放鬆;親手種出來的感覺真是不一樣,親切感油然而生,就是沒事跑上來看看,撥弄撥弄,對著它們發自內心地表揚一句「長得真好」,或在果蔬間翻幾頁舊書、看看遠方,比逛街買新衣服的幸福感要強。檸檬開花了;桔子熟透了;隨手丟下的菠蘿蜜長出了兩棵;綠劍五角秋葵花朵凋謝之後會很快長出豆莢;迷迭香剪下些,曬乾磨成香料,或用來炸牛排特別香;辣椒從夏到冬從青到紅,隨吃隨摘;香菜來不及吃,曬乾磨粉,煮粥或煮魚時撒些,唇齒留香……聶紅的女兒悄悄告訴我:「媽媽的小菜園又是小花園,今年母親節,我和爸爸去園子偷菜,採了金銀花、小雛菊、月季、茄子、辣椒、小蔥,混搭了一束人見人愛的菜花,媽媽看見好像又心疼又幸福,直罵我們是借花獻佛。」小園裡長的,本是簡單平常物,用心便是美味和美好。

前兩年種下的一株薄荷,如燎原之勢,長了一盆又一盆。幹薄荷,蜜薄荷,薄荷糖,薄荷飲品,吃了再長,四季不歇。薄荷餅、薄荷炒蛋、薄荷烤肉,家裡物品隨意搭,還首次「研製」出了薄荷油,玉潤、薄香,超出預期。抹些手上嗅一嗅,清香宜人,能治蚊蟲叮咬。聶紅說:「或許,自己種的薄荷,別有香氣吧。」

「為什麼你種花或菜都長這麼好,有什麼技巧嗎?」聶紅笑著說,「植物是有靈性的,對它們要多讚美。有時,我會為它們哼一首小曲、跳一段小舞;有時,會舉起鏡頭為它們拍寫真練攝影,偶爾還會找來紙筆塗鴉它們努力成長的模樣。」我發現,聶紅對土地的深情,對植物的熱愛,才是她菜園裡最好的肥料。而菜園帶給她的也不僅是物質的收穫,更是精神的享受。

我的另一位朋友的媽媽濮惠英阿姨也甚是了得,78歲高齡的她身手敏捷,打理自家屋頂的菜園,從剛開始的泡沫箱種植,到近兩年請來泥瓦匠砌成田壟,已經擁有了一片混凝土中的世外桃源:南瓜碩果纍纍;山芋韭菜齊整;番茄辣椒茄子,紅紅綠綠紫紫;竹子籬笆上,豇豆黃瓜絲瓜琳琅滿目;外牆的葡萄鮮嫩欲滴;空菜和生菜青青翠翠,生機勃勃。周圍還栽種了蘋果樹和桃樹,疏疏朗朗,生機盎然。每次去她家,她都要送我好多青頭菜。夏季,黃瓜絲瓜更是少不了。她用的都是有機農家肥,滋味地道,吃不完剩下的或曬或醃,留作淡季的美味。

去年6月我的澳大利亞房車行,途中經過一個小鎮,幾個風趣的大媽就在擺攤出售自家果園產的果醬、沙拉等新鮮食品,我們還買了她們自家的雞蛋、自己做的點心,新鮮美味。在浪漫的法國,這些以蔬菜、花卉混種的庭院叫「Ptoager」,即家庭菜園,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歐洲中世紀。

城市裡的菜園子,都不會太大,風格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享受這美麗又美味的菜園,用踏實的耕耘採摘豐收的幸福。菜園陽光普照,雨露充沛,花果喜人,空氣清新,那是最好的養生福地。

相關焦點

  • 第一次「收穫」的竊喜,「城市裡的小菜園」
    一周前,曾寫過一篇「我家有個小菜園」系列文章,感謝網友們的捧場。昨日的陰雨,給生活造成了不便,可是地裡的秧苗可開心了,隔著窗子,我仿佛都能聽到秧苗們歡快的歌聲。前文談過,10年前搬來江北,最大的好處是,有個小菜園可以玩。記得剛來時,對地裡的活兒一竅不通。隔壁是一對年逾八旬的老人,他們僱了一位當地的農民給他們侍候地。這位老大哥每天早上4點多就過來,除草備壟,我總會早早醒來,趴在牆頭偷藝,照葫蘆畫瓢,玩的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地裡的活兒也順手起來。可是,在周圍超級勤奮的老鄰居們中間,我家的小菜園當仁不讓地屈居倒數第一。
  • 在城市裡做自然教育,漢娜傑克的菜園如何讓孩子親近自然?
    在城市裡做自然教育,漢娜傑克的菜園如何讓孩子親近自然? 作者:阿飛醬 發布時間: 2018-10-09 13:24 在城市裡做自然教育,漢娜傑克的菜園如何讓孩子親近自然
  • 評論|莫讓城市「後花園」成為你家「小菜園」
    近日,上遊新聞報導了《鳳凰灣小區後山坡菜地野蠻擴張 居民心憂物業無奈》一文,不少人在小區圍欄外的坡地上種菜,城市「後花園」在無形中慘遭破壞,將其變成自家的「小菜園」,這不僅破壞綠化,還影響了城市形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開發小區旁邊或公路主幹道旁邊的綠地、空地、閒置地都有「小菜園」出現,附近居民想吃新鮮蔬菜,順便種菜運動一下,這些想法都很好,但將其建立在「毀綠種菜」之上,就不合情不合理,這樣的行為還會觸犯我國相關法律。
  • 看看我們家小菜園裡都種了些啥?
    愛人在菜園裡侍弄菜園 疫情之下,我們在家裡復工啦! 看看我們家的小菜園都種些什麼? 我和愛人都是農村人,但沒有真正的侍弄過菜園,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決定把我們家的後院兒開墾成菜園,響應中央號召,在家裡復工啦!
  • 奶奶家的小菜園——我的樂園 小學生作文(原創)
    奶奶家的小院足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但是小院總被奶奶收拾得整整齊齊,菜園葉綠花紅的,花香四溢。夏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我們身邊。夏日的風是暖的,夏日的陽光炙烤著大地,也炙烤著小院裡的一切。院子裡有一棵大核桃樹,它為我們遮擋陽光,趕走酷暑。
  • 原創作者:徐銀秋|菜園品讀:吳伯蕭《菜園小記》
    菜園品讀:吳伯蕭《菜園小記》文/徐銀秋種菜,多數從農村出來的人都有過的經歷。上個世紀種菜為了自給自足,掙的一份口糧;現在,吃飽喝足,不愁溫飽,城市人種菜,講的是情懷和養生之道。我喜歡養花種菜,並非全是如此,多半是我一個人打發時間。
  • 一所村小的「菜園」成長記
    一所村小的「菜園」成長記 2020-11-24 11:33:48   來源:安青網
  • 孟秋鳳:慧光小菜園
    「還可以種大蒜,種油菜……」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不休,每個人腦海裡都有一幅菜園豐收圖,聽了大夥的紛說,我仿佛看到了一塊塊地裡的蔬菜正茂盛地生長著……哈!趕快行動,準備幹活,早播種,早收穫!說幹就幹!我們政教處有四個人,王校長、張偉、張婷和我。
  • 大家所知道的花園城市,為何如今被稱為「菜園城市」?
    大小城市都在努力建設花園城市。至於旅遊,大多數人選擇氣候和環境好的地方。說到花園城市,今天我想談一個世界級的花園城市,它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它是一個國家和一個城市。它不大,但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地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在新加坡卻有很好的詮釋。新加坡雖小,卻富饒迷人。
  • 我的庭院種菜之一:打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菜園,給生活一些愜意
    迎著每日的一縷陽光,送走日落的夕陽,品一杯茗茶,閒步與愜意的農家院,靜看花開花落,播下一粒種子,感受春種秋實的愉悅,這也許就是閒人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時候,腦海裡竟然出現一幕幕的田園生活,雖然不希望幹那些「日出而幹,日落而息」的農家生活,但是一種能夠在利用閒暇至於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菜園,品嘗著自己親手種植的各種蔬菜,想來也覺得很是愜意。
  • 精美小菜園——既種「脫貧菜」 又送「暖心菜」
    「種了一輩子地,如今有了『精美小菜園』,我一年種種菜還能掙上兩萬塊錢,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5月28日,在西夏墅鎮東南村,村民劉菊娣一邊在菜地裡勞作,一邊向記者表達著喜悅之情。2018年,村裡開始推進精美小菜園建設,考慮到劉菊娣家的情況,讓她負責菜園耕地、播種、鋤草、採摘等工作。老人非常高興地答應下來,這幾年在菜園幹得非常起勁,精神狀態也越發好了。東南村的精美小菜園共20.3畝,分為大小不等的8個田塊。村委在選取農戶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困難農戶。目前這些田塊由5個農戶負責日常養護。
  • 方永昌|我的小菜園
    家在菜園旁邊, 爬上院牆的梅豆角正在茂盛著,枝枝蔓蔓,四外伸展,順著電線歡快地到窗口探頭探腦。在那些散開的紫花間,已結出小串的嫩角兒,藏在花葉間撲閃著可愛的眼睛。今天周末,多雲,微風。乘涼快把園子裡的西紅柿、豆角、黃瓜地騰出來,翻翻曬曬,準備種蘿蔔、菠菜、大白菜。整理出的菜畦鬆軟平坦,溼漉漉的,在溫柔的晨光裡展露著素淡與親切。
  • 無為市無城鎮:剷除「小菜園」,美化「大家園」
    為促進園區環境提升、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近期無城鎮工業園區管委會同鎮執法大隊,在西門工業園區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由於周邊部分居民思想意識淡薄,把園區主幹道路兩邊綠化帶當成了自家的小菜園,隨意毀綠種菜且屢禁不止,嚴重破壞了園區的公共環境,也損害了周邊的企業形象。12月5日,無城鎮工業園區管委會志願者協同鎮執法大隊,組成近20餘人的「園區環境整治志願服務隊」,對園區內的毀綠種菜進行集中徹底剷除,並對兩邊綠化帶進行綠植補種。
  • 「一米菜園」——在機關單位創造「小確幸」
    有一種精緻叫「一米菜園」為了鞏固美麗庭院的創建成果,嵊泗縣婦聯將「一米菜園」從漁農村的「邊角料」農地帶進了機關單位。歷時兩個月,從「荒漠」到「綠洲」,「小菜園」有了大收穫,不僅扮靚了機關「軟」環境,同時也在機關植入「低碳」「凝聚」的文化理念。
  • 「一米菜園」| 在機關單位創造「小確幸」
    歷時兩個月,從「荒漠」到「綠洲」,「小菜園」有了大收穫,不僅扮靚了機關「軟」環境,同時也在機關植入「低碳」「凝聚」的文化理念。這方「綠色微天地」裡凝聚了幹部職工的辛勤的汗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用心記錄美好的「一米菜園」吧。NO.1一等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章繼剛:小菜園怎樣變成花園式創意新空間
    小菜園怎樣變成花園式創意新空間文/章繼剛在鄉村,村民們房前屋後都有大量零碎空間。由於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拋荒地、邊角地、閒置地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為了把菜園營造與產業革命結合起來,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將廢棄住房、廢棄曬地、廢棄豬牛欄,復墾開發成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打造5824戶「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廣袤鄉村正逐步形成可食、可賞的美麗景觀。河北省武強縣武強鎮各個村莊圍欄圍成的小菜園與白牆灰瓦的農房相互映襯,既解決村莊建設「散、亂、空」問題,又有效解決農村資產資源盤活難題。
  • 如何在自己家的小陽臺,搭建一個小菜園!
    「一畝三分地」的想法似乎有些奢侈,但居住在樓房中的都市人,家家都有自己的陽臺,聰明的都市人終於找到了自己種菜的小天地。在陽臺上,中老年人有了自家的」小菜園」,年輕人也不必從網上」偷菜」了。陽臺種菜已經在都市市民生活中悄然興起,紀成為都市新時尚。陽臺種菜是追求生活樂趣、提倡健康生活的一種新方式,是」小植物、大健康」,將植物種植與養生結合起來的新理念。
  • 肥西縣高店鄉:小菜園種出群眾滿滿幸福感
    「脫貧攻堅使我們摘掉了『窮帽子』,住上了安全房、安心房,我們感到很幸福,但種了大半輩子地,現在若能有塊自己的小菜園就更加幸福了,」一位農民朋友感嘆道。為了實現村民們的「種菜夢」,高店鄉五四社區兩委迅速行動起來。
  • 冬天菜園裡換了裝,綠色還是獨佔鰲頭
    菜園裡的冬景包菜冬天來了菜園裡很多蔬菜都豐收了,看這裡有生菜跟別的用普通話叫不出來的一種蔬菜組成了一小塊漂亮的圖案。南方的冬天很多植被都還是綠的,菜園旁分界的位置有一處野花比較搶眼。枝葉經過寒風跟霜的洗禮已經變得乾枯,剩下枝頭依舊獨自賞孤芳的花朵。菜園裡的栽種布置看著非常順眼,栽種小蔥的另一小塊地裡長著正在爬蔓結果莢的豌豆。豌豆從嫩尖到結果都可以隨時想吃隨時摘,冬天吃火鍋特別過癮。
  • 日照山海天:特色農業「家庭小菜園」助力脫貧攻堅
    李泊翰 )只需500塊錢,便可擁有一塊由專人代管、專屬「私人訂製」的農家菜園,享受一年新鮮、綠色的應季蔬菜專供……在位於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兩城街道東張家莊「家庭小菜園」,10畝閒置土地搖身變成77塊小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