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成為新潮流,你能分清「華服」「漢服」「唐裝」嗎

2021-01-12 騰訊網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羽衣霓裳舞」,一提到華服漢服,我們的腦海裡就會湧現出「飄逸、靈動、瀟灑」等等美好的詞語,想像長裾飄飄,青絲若飛的俊男美女,行走在充滿古韻的城市的動人畫面。

2018年「第一屆中國華服日」活動在西安盛大舉行,掀起「華服」熱潮。中國華服日選定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即古代上巳節)。

當前,隨著中國國力上升、經濟全球化、部分漢人大國思想的覺醒,以青少年為主體,以重現清朝之前中國傳統漢服為手段,以復興華夏傳統文化為目標掀起了「漢服運動」。

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或者婚慶典禮,愛好傳統服飾的人以穿唐裝為正統。

「華服」「漢服」「唐裝」成為充滿民族文化情結的人群關注的詞語,這些名詞很容易混淆,那麼,你能分清「華服」「漢服」「唐裝」的概念嗎?

華服(Chinese clothing),是「中華服」「國服」之意。華服即中華的服裝,我們把中國古代的服裝統稱為華服,包括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的服裝,包括漢民族服裝(漢服、唐裝),也包括少數民族服裝(胡服)。趙惠文王「胡服騎射」,其中的胡服也屬於華服中的一類;後來清代的旗裝也屬於華服。當然,現代人賦予了華服更廣義的內涵,泛指一切華麗、漂亮的衣裳,如「錦衣華服」。

華服

中華華服——改良旗裝

漢服(Han Chinese clothing):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它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製、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一身,以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徵,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漢服——婚禮禮服

唐裝(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唐裝有兩重含義。1.指唐代服裝,唐,指唐朝。為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款式,特徵是交領、右衽。代表有 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2.指中式傳統服裝。是根據馬褂為雛形,加入立領和西式立體裁剪所設計的服飾,由清代旗服演變而來。由於唐朝對海外的巨大影響,外國將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物事稱之為「唐」。唐裝的唐,指中國。

因為華服的外延更廣,下面介紹中華傳統服裝就統一以華服稱之。

華服款式

曲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到兩晉基本絕跡,到明朝已屬於「古裝」 。

曲裾

直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後來朱子深衣繼承此款式。

直裾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時裝,同期流行的貴族釵鈿大禮衣,就是現在日本和服的鼻祖,日本和服在唐朝基本定型。

高腰襦裙

襦裙:作為女子服裝,她幾乎在各個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襦裙

圓領袍衫:自唐起,開始普遍穿著。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圓領的。並且明朝時期,韓國李氏王朝的朝服幾乎就是照搬明朝。韓國的韓服就是在明朝最終定型的。

圓領袍衫

褙子:宋明時期的流行時裝,宋朝的禮服為大袖褙子,常服多為小袖褙子,並且為直領,胸前沒有任何紐襻,有生色領,明朝流行大袖直領對襟褙子,胸前用紐扣,稱為子母扣。

褙子

朱子深衣:即,將傳統的上衣下裳分開剪裁,但縫合成一個整體名為深衣。朱子深衣為男子的祭服與大禮服,是中國式燕尾服。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深衣」作為北京奧運會禮儀服飾。

玄端:周天子常服,後世公卿大臣的祭服,到了明代則為王室成員最高禮服,唐以後,在民間基本不使用。現在作為最重大祭奠的禮服。

華服頭飾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戴簪、櫛、釵、華勝、步搖、金鈿、珠花、勒子。女子所佩戴的這些首飾,材料金貴,樣式華美精緻。不僅能夠對她們的容顏多有助益,同時也能夠彰顯她們雍容華貴的社會地位和氣質。

頭飾

漢服配飾

我們所熟知的就是佩玉。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由於玉具有光而不耀、廉而不劌的特質,所以人也應該效法它,所謂的「君子溫潤如玉」便是這個意思。當然除了佩玉外,還有佩戴蔽膝、披帛、襪、帔、香囊、劍、綬、印、笏、牙牌、革帶、玉帶、銙、騰蛇等。

配飾——玉佩

配飾——香囊

《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同時更是華夏禮儀的一部分。當前,華服網站、漢服運動、漢服論壇,漢服文化周等等活動風起雲湧,華服復興大有如火如荼之勢。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並作為全世界唯一個沒有斷絕延續的文明,恢復優秀的傳統文化,尋找民族自信,漢服也許是一個適合的載體。

相關焦點

  • 從唐裝到漢服:中國「國服」背後的認同與歧異
    主辦上海APEC會議的中國政府,曾為此花大氣力設計並隆重推出了一套現代「中式服裝」,這可以說是在國際化場景的一次頗為成功的「民族服裝」的創製與表演。2002年春節期間,這套「中式服裝」在全國範圍內爆發式地流行,不僅使得「唐裝」一詞迅速成為當年的「流行語」,而且,其意義也產生了諸多的分析,並引發了很多辯論。
  • 吳服、和服、華服,到底有什麼區別?
    ,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武大方面則表示阻攔原因是男子沒有辦理預約賞櫻的手續,並有言語挑釁行為,最後肢體衝突。具體的衝突原因,就交給警察叔叔來處理吧。但關於吳服、和服、華服的討論,有時確實讓人很難分清。
  • 漢服科普|超級小白的入門級漢服概念解讀
    1、漢服是什麼?漢服,顧名思義,即「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在款式和服裝體系上有別於其他民族,但現代漢服不再拘泥於漢族內,是一種美的符號,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氣象的外在體現。形制,就是款式;版型,就是服裝形狀,是你穿上身好不好看的依據。3、唐制、明制等這些名詞是什麼?唐制,就是唐代形制,意思就是唐代出現的服裝款式;其餘宋制、明制等也是相同的意思。4、漢服和古裝的區別?
  • 唐裝單指唐朝的服裝嗎?還有這種男士唐裝,馬上來看看他的歷史吧
    現如今,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漢服正在不斷的發展、不斷地壯大。但是,在漢服發展的同時,一些具有古典特色的服飾,同樣也在相應的進行發展呀!畢竟,漢服復興,復興的可不只是漢服哦!就拿唐裝來說,現如今,唐裝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在變得越來越常見哦!那麼,男士唐裝,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 【漢服資訊】"正裝不止西裝領帶"——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著漢服參加華服節
    【漢服資訊】"正裝不止西裝領帶"——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著漢服參加華服節來源:輔仁文學社  文:輔仁君梁振英穿漢服參加香港第七屆國際華服節在第七屆香港國際華服節暨第九屆夫子廟會開啟儀式上同時,梁振英鼓勵大家勇敢把漢服傳出去,他說:「正裝不一定是西裝加領帶,今天,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活動,正裝包括參加者本國的傳統服飾。因此,除了舉辦「國際華服節」,夫子會也藉著籌辦其他華服活動,推廣華服,例如:「穿華服四處去」,提倡穿華服去廟宇、去中秋彩燈會、去元宵燈會等,以及推動在重大中華節日穿著華服等。」
  • 漢服女景區撩腿引關注,請別讓漫展亂象,髒了國粹經典
    你又會怎麼來看待?原來有時候被汙染的不止是二次元,還有漢服。什麼時候,漢服旗袍也成為了狂打擦邊球的重災區可以說,作為悠悠古國,中華文化向來博大精深,從古代到現代,各個朝代也是有著自己的服飾,而這其中最讓人自豪的莫過於唐裝和漢服,而近年來由於民國劇的熱播,旗袍也一度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爭相追捧的對象,唐朝時期,萬國來朝,唐朝更是整個亞洲的中心,而漢朝作為一個同樣強盛的朝代,更是有著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豪情壯志
  • 我在西安穿漢服,與子同袍回唐朝
    三個舍友都是漢服愛好者,其中一個更是學校漢服社的社長。穿漢服上課、逛街、聚會,對歸零來說已經完全沒有心理壓力。 歸零所說的華服日,是2018年共青團中央聯合地方與網絡平臺共同發起的漢服出行、走秀活動「中國華服日」,時間定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是黃帝誕辰上巳節。這是被廣大同袍看作官方話語對漢服的認可和背書。
  •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重回漢唐漢服將參展洛裳華服賞
    漢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能看到身著漢服的年輕人走在大街小巷。在這背後包含了兩層意義,一是在美觀和實用程度上,經過改良的漢服正在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被重新挖掘和認識。
  • 漢服用英語怎麼說?怎麼用英語介紹漢服
    漢服用英語怎麼說?怎麼用英語介紹漢服現在大街上穿"漢服"的越來越多,時不時還能看見老外穿著"漢服"走過去,那麼"漢服"英文要怎麼說?因為"漢服"是中國傳統服裝,所以可以直接拼音:hanfu.漢服(英文:Hanfu / Han-style clothing),即漢民族傳統服飾(the traditional dress of the Han Chinese people),又稱漢衣冠、漢裝(Hanzhuang)、華服(Huafu)。
  • 錦繡中華·雲臺山漢服花朝節開幕
    4月11日上午,「老家河南」美好春遊季(焦作站)啟動儀式暨錦繡中華·雲臺山漢服花朝節在雲臺山景區開幕,全國漢服達人齊聚一堂,打造了一場漢服視覺盛宴。據悉,在此次漢服花朝節上,漢服化身「入場券」,人們穿漢服即可免費入場。
  • 世界興起漢服熱,漢服用英文要怎麼介紹?| 雙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近年來穿漢服上街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更是掀起了一股「漢服熱」,甚至很多歪果仁也開始對漢服感興趣……
  • 漢服進貨渠道,素錦青衫漢服代理
    漢服隨著「漢服熱」、「古風審美」等潮流興起,漢服產業這一小眾市場正逐漸走向大眾視野。2、中國漢服產業迎來井噴,市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318.5%。
  • 漢服資訊 | 2020年第三屆中國華服日,我們在線一起過,更有眾多優質...
    華服仿佛讓傳統文化更加鮮活,穿在身上、記錄在視頻中,融入了更多的個人情愫和思想,無論是結合歷史的經典復刻,是傳統版型的紋樣創新,還是漢洋折衷的創意搭配......很多人都在這裡找到了文化歸屬感。這些擁有歷史感的華服,也成為新一代青年人們熱衷的服飾文化風格。穿著華服的人們,從短視頻中,走入人們的生活裡。在周圍不再大驚小怪的目光中,感受對傳統文化之美的純粹欣賞。
  • 漢服為媒,做強漢文化城市名片
    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戶部山銅鼎廣場衣袂飄搖,佳人如雲,國潮漢風2020中國·徐州漢服嘉年華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20餘位參加2020「禮衣華夏」(中國·徐州)漢服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的優勝選手和嘉賓進行了精彩表演。大賽中獲得最佳儀態獎的徐州選手王弈翔身著飄逸的漢服,隨著古琴的旋律輕舞,身影流動,氣質天成,翩若驚鴻。
  • 2020ChinaJoy首度亮相洛裳華服賞 傳統服飾文化潮下的遊戲圈
    2020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將在2020年7月31日-8月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主題為科技•引領數字娛樂新浪潮。
  • 華服盛典+國風集市 天貓國潮國風大賞亮相西安大唐芙蓉園
    ——國風大賞,並在去年邀請到徐嬌等20多位超強國風圈ICON,為觀眾奉上了50個品牌200套秀款LOOK,盡展東方大美,由此讓每年的天貓國潮國風大賞都能成為漢服圈內的權威盛典。其中,國風集市匯集了包括華裳九州、心相印、欖菊、達芙妮、醉唐風、海馬體等30餘家漢服和國貨品牌開啟展線下展位,實現邊買邊看的樂遊新體驗。
  • 漢服是「奇裝異服」,只有西服才算正裝?都什麼年代了我們還在崇洋媚外
    11月27日,廈門有一對新人穿漢服照登記結婚,結果被民政局以不正式為由拒絕,理由是認為漢服是古代的,不可以穿這種不符合現代情況下的衣服,會讓人覺得是藝術照,不夠正規。「矯枉過正,人家只要不是濃妝,遮擋了面部主要特徵,或者說修圖嚴重完全看不出本人模樣,為什麼不讓人家穿漢服?」
  • 得物App攜手「慄」品牌 共同開啟漢服新潮流
    如今,年輕人把「潮」做為一種流行趨勢,通過潮流的穿搭、潮流的文化體現出自我風格和生活態度,獲取一種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很多潮流品牌也會迎合年輕人的喜好進行品牌聯動,希望可以贏得年輕人的喜愛。作為國內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也在不斷吸引各類潮流品類入駐。
  • 一文教你分辨唐裝與和服
    其實,這種實則上是流行於清朝的馬褂式「唐裝」被稱為「偽唐裝」更合適,因為它與真正的唐裝毫無關係。我們這裡要說的唐裝,指的則是唐制漢服,這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重要款式,流傳最廣,其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
  • 漢服黨被歧視,是真的嗎?
    「漢服黨」如何如何,於是有了你這個問題,於是你也可以見到每個圈子的人逮著問一問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每個圈子的人都一臉懵逼自己根本沒有接觸到這些事情中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只認領其中一部分或者全都沒聽說過周圍沒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