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23: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甘凌峰 共享聯盟蒼南站 陳儒輝 林國狀
編者按:近年來,蒼南縣公安局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錨定打造「忠誠警隊、智慧警務、美麗警營」為目標,進一步深化「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各單位紛紛結合本地實際,湧現了不少創新性的警務方法。浙江新聞客戶端溫州頻道特推出《最美「楓警」》系列報導,展示亮點,互看互學。
老劉和小丁是福建老鄉。
老劉參加工作時,小丁還沒出生。當小丁在蒼南縣公安局從警時,老劉已經是福鼎市公安局的老民警。
但是,這不影響他們成為一對「忘年搭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在蒼南相遇了。
蒼南地處浙閩交界,福建籍新居民較多。蒼南縣公安局力推「鄉情警務」,聘請老劉專職長駐縣城新區智慧警務中心,搭檔便是小丁。
越過省際邊界,跨過兩個年代,帶著相同的故鄉情思,他們一同寫下人民警察的使命與擔當。
鄉情與港灣
在外工作,常常有種異鄉的孤獨。
「從前和我一起踏青的小夥伴兒,能聯繫上的所剩無幾。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無人與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覺思鄉。」小丁名叫丁迎,是個90後。獨在異鄉的丁迎深深體會到什麼是鄉情。
帶著切身的體會,丁迎特別想讓新居民在「第二故鄉」找到自己的心靈港灣。「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在這個陌生城市尋找熟悉的感覺,而『鄉音』會打開這種熟悉的家鄉味。」在老劉和丁迎的努力下,縣城新區智慧警務中心組建了1支鄉音調解隊,共33人。
鄉音調解隊帶著家鄉話深入村居,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把問題消化在基層。今年以來鄉音調解隊成功調解糾紛100餘起,其中涉及新居民糾紛佔72%左右。
在某工地,福建籍貨車司機陳翔卸貨時,貨車的車門意外砸到路人的頭部,路人一開始要求賠償3萬元。陳翔藉助鄉情警務室、鄉音調解員的力量,雙方最終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鄉情與初心
老劉名叫劉軍良,從警31年,曾榮獲福鼎市公安局優秀民警等榮譽。
當問及老劉「你創建鄉情警務的初心是什麼?」老劉的回答非常樸實,「我只是想幫老鄉們做些事情,解決些問題。」
帶著樸實的想法,老劉和丁迎一戶一戶,一家企業一家企業地走訪,開展服務宣傳、矛盾化解、綜合治理等工作。
山悠悠,水潺潺,隔不斷這鄉愁。民警的「鄉音」常常給新居民吃下一顆定心丸。蒼南縣靈溪鎮山海小區的新居民不少,在丁迎與老劉走訪過程中,發現群眾對出租房周邊的安全狀況表示擔憂。兩人商量後,制定了兩項計劃,一是推行出租房旅店式管理,使得房間的居住情況更清晰、租房流程更便利;二是建設新居民巡邏隊,常態化開展巡邏活動,群策群力,讓新居民參與到平安建設工作中,更有「主人翁」的責任感。自兩項措施推出以來,涉山海小區的警情數量較去年同比下降了30%,極大改善了新居民生活環境的治安狀況。
在一次入企走訪中,老劉和丁迎掌握到劉女士無戶籍的情況。劉女士原為蒼南縣藻溪鎮人,於1988年嫁至福鼎,但未遷入福鼎戶籍,娘家人以為劉某完成戶籍遷移,便註銷了她的蒼南戶籍。兩位鄉音民警分頭在福鼎、蒼南調查核實,最終將嶄新的戶口本送到劉女士家中。面對劉女士的感謝,老劉露出憨厚的笑容,說道:「事情做完,我心裡才踏實。」
山海蒼南家鄉味,浙閩守望故鄉情。老劉和丁迎用奉獻精神架起警民之間的連心橋,共畫浙閩合作同心圓。
16064060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