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幾種能力的孩子上幼兒園就是「遭罪」,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2021-01-13 暖兒語

導語:相信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在糾結一個問題,我們家的孩子現在到底適不適合去上幼兒園呢,但是很少有父母能夠從這個問題當中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對於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其實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是孩子的月齡是否達到了上幼兒園的標準;而另一方面也是我們著重要看的一面,孩子是否具有上幼兒園應該具備的能力,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上幼兒園,對於一些能力不足的孩子來說,過早的上幼兒園就是在為自己找罪受。

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是寶貝,仗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寵愛都變成了一個混世小魔王,難免有些許的任性。如果有些事情不能夠讓他滿意,那麼他輕則會亂發脾氣,重則還會動起手來。

這樣的孩子是很難融入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當中的,最後家長也不得不為小朋友換一家新的幼兒園,所以我們在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上幼兒園的時候要著重觀察孩子有沒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否則過早的上幼兒園就是活受罪。

沒有這幾種能力的孩子上幼兒園就是」遭罪「,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一、吃飯、上廁所等基本生活能力

作為成人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一個不能夠自主吃飯自主去上廁所的小朋友去上幼兒園要承受多大的痛苦。畢竟幼兒園不同於家裡,在家中很多大人集中的照看一個小朋友,而在幼兒園老師是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對班級上的每一個寶寶進行逐一的照顧的。

所以這就要求小朋友能夠有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也要求父母在家中要鍛鍊寶寶獨立生活的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吃飯和上廁所,沒有這兩項能力的小朋友即便是家長狠下心來將他送去幼兒園,那麼多半也會被園方作出退園的處理。

畢竟如果小朋友吃飯需要人工去喂,上廁所需要幫忙,需要老師時時刻刻在他身邊緊緊的看護著,這在無形當中就會增加幼兒園方面的工作壓力。

二、能夠獨立午睡

現在絕大部分幼兒園的教學模式都是全天式的,早上的時候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直到下午放學的時候才能夠把他接回家去,需要小朋友獨立的在幼兒園度過一天時間,由於時間過長園方自然會要求小朋友進行午睡。

而如果一些孩子在午睡時需要成人的看護或者還不具備獨立入睡的能力,那麼獨立午睡又成為他能否融入到幼兒園這個集體當中的一項障礙了。

所以如果小朋友在上幼兒園之前,並沒有養成可以獨立午睡的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園內其他小朋友的休息以及情緒,時間久了以後必定會招來老師和園方的反感,最後不得不做出將您的孩子進行勸退的決定,這樣一來,孩子白白遭罪不說父母心中也不好受。

三、管理自己的情緒

現代社會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作為父母自然不捨得讓自家的寶寶吃虧,在物質上儘量給他最好的,儘量滿足他的一切要求。實際上這樣一種心理會很容易造成寶寶的情緒不受控制且容易失控。

這樣的小朋友在進入幼兒園以後是很難融入到同學們當中去的,同時這樣一種性格也會為孩子將來的發展留下隱患。所以父母在注意到自家的寶寶出現了情緒難以控制的情況之後,一定要幫他做好情緒管理的引導工作。

為他能夠正向的抒發情緒提供一些方法。從小開始幫他建立起強大的內心,以應對未來社會當中的諸多挑戰。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一些小朋友在上幼兒園之後每天在園裡哭著找媽媽,有的小朋友甚至會生一場大病,作為家長我們自然會跟著著急上火,同時我們也不理解的是怎麼人家的孩子都是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而我們家的孩子上幼兒園就像上刑場一樣呢。

那些對上幼兒園有牴觸情緒的寶寶,實際上是對幼兒園的不了解,從出生到現在他一直在家裡呆得順風順水,而如今卻要被家長生拉硬拽地送到幼兒園裡,那麼內心處於緊張害怕的狀態這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較長,那麼勢必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3-8歲是孩子行為習慣和性格培養的關鍵期。父母可以通過繪本故事來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獨立、勇敢和自信,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這對於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園老師推薦的這套網紅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很不錯,國內很多知名幼兒育兒專家都在使用,最近一直在讀給自己的孩子聽,寶寶很喜歡,效果很顯著,分享給大家。

包括《養成好習慣》(全4冊)、《和壞情緒說拜拜》(全4冊)、《小眼睛看世界》(全4冊)、《我的家》(全4冊)、《我的學校》(全4冊)。

全套共20冊,原價320,限時優惠,現在購買只需79,平均一冊不到4塊錢。

結束語: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幫助小朋友提前的去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讓他對幼兒園有一些了解。

平時可以帶著他去幼兒園周邊玩耍散步,甚至可以帶他提前參觀一下幼兒園的生活,讓他去看一看那些在幼兒園玩得開心快樂的小朋友們,這樣當寶寶對幼兒園有了解之後,自然不會產生那麼強烈的牴觸情緒了。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不具備3種能力,別上幼兒園,會被孤立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孩子上幼兒園前,需要掌握哪些能力?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你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決定嗎?孩子在什麼時候應該去,什麼時候還不能去,一部分家長並不會分辨。生活中,很多寶媽也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非常頭疼,因為是與孩子第一次長時間分離,有些寶媽很期待,但有些寶媽卻也捨不得。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3歲還是4歲?判斷標準很有講究
    媽媽離開也沒有哭,看上去很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看到老師發來的照片,我們都感覺很欣慰,這孩子還真讓人省心,真大方。可是,第二天,侄子就不想去上學了。原因是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也說不清楚是誰的錯,老師就把錯誤記在他的身上。在家從來沒有被批評過,在學校裡先挨了一頓訓,自然特別不高興。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好?父母的憂慮,要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園幾乎都成立了學前託班,一般孩子兩歲多就可以去幼兒園了,但是好多父母都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學校,擔心孩子比較內向,自己孩子和老師同學相處得不好,所以好多孩子一直到上學的年齡才開始上幼兒園。不過在不少家庭中,父母都是雙職工,平常父母都要去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好孩子,還擔心孩子給老人帶會給老人帶來一定的負擔,並且擔心老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傳給孩子。
  • 孩子若未養成這4種能力,家長別送去幼兒園,不然會被「孤立」
    孩子若未養成這4種能力,送去幼兒園會被「孤立」 1)能自己吃飯和上廁所 如果班級裡二三十個孩子都需要老師餵飯,都需要老師帶著去廁所,那老師一天可能都在做這兩個事情,其他的什麼也做不了,更別提教學的事情了。 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吃飯和上廁所,這樣家長放心,老師也省心。
  • 幼兒園老師p圖「制霸」班級,孩子入園準備要做足,不然要遭罪
    我們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會發現這幾種情況:1、在園門口大哭2、孩子尿褲子3、孩子不會自己吃飯4、一個班級又有很多小朋友,而老師卻只有一個,所以有很多情況會照顧不過來,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可不就會遭罪嘛!但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可以照顧自己,還怕出現以上那些問題嗎?對吧!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新型把尿」盛行,容易影響孩子排尿系統,年輕家長還沾沾自喜
    只有帶過孩子的人才知道究竟有多麼不容易,再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出來的,想要寶寶健康平安的成長真的是一項技術活,需要父母們不斷地探索、改進。最近非常流行一種「新型把尿」的方法,就是給寶寶上廁所排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一到時間就給孩子把尿,不管寶寶有沒有尿意,直到寶寶尿出來為止。
  •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與其把他送進外教班,不如教會他這些能力
    大陸孩子與香港孩子相比,也輕鬆不了多少。家長對孩子外語能力特別看重,所以有的孩子從上早教班就開始學英語。拿幾個比較鮮明的例子,便可以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迫切。普通人家雖然沒有大腕明星的雄厚資本,但他們也絞盡腦汁地把孩子送到好一點的學校,有的家長甚至使出渾身解數,趁孩子上幼兒園時,多給孩子報幾個外教班,只希望孩子能爭氣,有一個未來。俗語有言,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還覺得去幼兒園就是玩嗎?這幾件事,只有幼兒園才教的會
    記得我家娃還小的時候,我婆婆曾對我說過:「你就是幼兒園老師,以後咱孩子就可以不上幼兒園了,你也不要上班,就在家帶孩子,自己教她就行了。」我打趣說道:「照你這麼說,小學老師的孩子都不要上小學了,教授的孩子都不要上大學了,你沒有聽說過嗎,再好的老師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況且,幼兒園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 幼兒園老師透露真相: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特質很明顯
    每年開學季,幼兒園小班教室裡小朋友一個一個哭得撕心裂肺,幾乎全部小朋友都哭聲一片,有的坐著哭,有的躺著哭,有的邊跑邊哭……反正就是"災難片"現場。但是有的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發現有小部分的孩子表示很「淡定」,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4種家庭。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娃還沒出生,家長就做好孩子的人生規劃,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問題,因為這是孩子走進獨立的一步,每個家長都很重視。 孩子4歲上幼兒園適應能力強 4歲孩子上幼兒園,他們的心智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不會過度的依賴家長,而且在學校中不會出現大哭大鬧找媽媽的情況。同時,4歲的孩子思想也逐漸成熟了,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較好,即使到了幼兒園這種陌生的環境裡,他們可以很快的適應,還會跟周圍的小夥伴玩耍。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兒童教育行業由於出現時間較晚,因此有相當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普遍的科普,哪怕在業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家長們卻也有可能不知道,比如,孩子最早幾歲上幼兒園這個問題。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有這幾種特徵,小學成績很可能會差,家長要重視
    俗話說三歲看大,足以說明三歲這個時間段對孩子們的重要性,而三歲也是小孩要上幼兒園的年齡,因此孩子在幼兒園的這三年關乎到他們成長的黃金階段。 這時候如果在幼兒園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很有可能直接影響著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
  • 上了幼兒園家長還叫孩子「寶貝」,對孩子影響可不小,請改叫名字
    二十幾個孩子,將近一半的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沒有任何反應,珊珊老師只好改成叫孩子小名後,孩子才有回覆和答應。可班上的孩子小名的重複率又太大了,不是果果,就是豆豆,還有辰辰,和萱萱。更無語的是,有家長臨時到班上接孩子,門口叫了一聲「寶貝,快出來!」。全班二十幾個寶貝齊刷刷的回頭望了望,看了不是自己媽媽接,有的還因此哭個不停。
  • 幼兒園孩子該學什麼,家長和幼兒園說的都不一定對?
    這篇文章,或許會解答您相關的疑問。 前幾天接到了一個諮詢入園的孩子家長的電話。這位媽媽很有禮貌地問:「老師,你們幼兒園有什麼特長班?」我回答:「我們幼兒園沒有特長班。」「那你們幼兒園都教什麼知識?」家長又接著問道。我疑惑地說:「您指的是哪樣的知識呢?」「就是幼兒園教不教英語、算數、認字什麼的知識?」我恍然大悟,回答說:「這樣不符合幼兒發展的知識我們不教!」
  • 「新型把尿」悄然興起,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家長們卻沾沾自喜
    寶媽王女士就是如此,她發現孩子穿著紙尿褲屁股上很容易起紅疹,但是換了尿布的話,又要經常給孩子更換又要去洗,這也非常不方便。於是她就給孩子「制定排尿時間」,每天爭取讓孩子在睡覺之前拉完,漸漸地孩子真的半夜不會鬧著上廁所了,寶媽也高興地認為自己終於能睡個好覺。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實際上這種把尿方式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然而,家長們卻不以為然,甚至沾沾自喜,以為孩子更乖了。
  • 高考上大學什麼是最爛的選擇?很多家長還沾沾自喜,看看你有沒有
    高考,是目前中國最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才的制度,是人生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很多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都知道,在分數出來的那一刻,填報志願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這裡面有很多門道人們都不知道。那麼,高考選大學時,什麼是最爛的選擇,很多家長這樣做後還沾沾自喜。
  • 引人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幼兒園老師不好意思揭穿,家長別裝糊塗
    去幼兒園接孩子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卻也能反映出個別家長的素質。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幼兒園放學的那一刻,畢竟幼兒園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因此很多孩子都希望家人能早早來接自己。為了不讓孩子苦苦等待,不少家長也會提前到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娃。
  • 幼兒園分班原則是什麼?父母早了解,孩子上幼兒園更吃香
    送孩子上幼兒園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被分到一個好的班級,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早了解的話,孩子上幼兒園也能少遭罪,甚至可能會更吃香。幼兒園有哪些分班原則呢?一:根據孩子的性別分班幼兒園分班的第一個原則就是根據孩子的性別分班,一般來說,正規的幼兒園都會根據孩子的性別分班,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正好是性別意識覺醒期,這個時候去培養性別意識的關鍵期。
  • 「矮個子」孩子有這4種表現,證明是「晚長」體質,家長不用著急
    每次去幼兒園接小糖果放學的時候,我都要不由感嘆一句現在的孩子發育都太好了,不少寶媽也都吐槽,明明還沒上學「兒童免票」就已經用不了了。根據相關研究:人在20歲後,主管生長的骨骺和腦垂體會進入「半休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