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知道從何時起,「網紅」成為了潮流代名詞。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周末節假日去網紅餐廳、網紅景點、網紅地打卡,交了「智商稅」不說,其背後可能還藏著安全隱患。
網紅項目「熱氣球」最近出事了。
11月30日,雲南騰衝當地的火山地質公園景區內發生了一起熱氣球工作人員意外墜亡的事件。
記錄了當時事件發生的墜亡一刻的視頻被網友瘋狂傳播,看過的人表示感到害怕和惋惜。
畫面中顯示,工作人員被熱氣球帶著飛上了天空,剛開始他緊抓著繩子,10多秒後,他體力支撐不住後,從正在上升的熱氣球的繩子上快速地往下墜落到地面。
整個過程持續十多秒,隨後重重摔落在地。
路過的人們看到這慘烈的一幕,發出了害怕的尖叫聲。
儘管在事件發生後,有醫務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了景區,但依然沒有救回這位工作人員的性命。
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匆匆離開了.......
網友評論說,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這是史上最絕望的1分鐘。
也有很多網友關注事故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工作人員會被帶到空中?
從官方通報來看,這是一起意外事故。
據了解,當日景區內的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在3號飛行場地外側約10米處的旅遊道上,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然颳起大風,導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
實際上,熱氣球項目今年不是第一次出意外。
今年10月2日,湖南株洲,悠移莊園熱氣球飛行營地內,一名大三學生從空中熱氣球摔落,最終因搶救無效身亡。
據網上資料顯示,那位發生意外的大學生是兼職的工作人員,在到崗之前僅僅是培訓了一個小時的安全操作知識就上崗了。
頻頻發生的事故,讓我們不得不深思:
這些網紅項目的相關安全措施有做好嗎?
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有到位嗎?
可悲哀的是,我們再反思,這些逝去的生命都回不來了。
其實近幾年來,關於這些「網紅」項目的事故很多,原本是奔著輕鬆休閒去的,沒想到卻成為了人們難以預料的「奪命」項目。
你以為是刺激、是新奇,殊不知是危機重重!
最近很火的「蹦床」項目也出事了。
今年的5月25日晚,徐州一名女生琪琪和男友、表哥來到一家蹦床館玩,卻不幸發生了意外。
三人準備玩一個名叫「人體炸彈」的項目,工作人員向他們簡單講解了下玩法:場地有一個高大的氣墊,站在高處的人用力蹦,另一端躺在低處的人就會被彈入旁邊的海洋球池中。
琪琪躺了上去,男友和表哥在上面跳,但琪琪被彈起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
琪琪頭朝下猛地摔進了海洋球池內,當場動彈不得。
看著視頻監控裡的畫面,真的讓人揪心。
當時,琪琪就感覺胸部以下沒有了知覺。
在重症監控室躺了三天後,琪琪轉到普通病房,醫生的診斷結果是「完全性截癱」。
事發之後,蹦床館賠償了琪琪5000元。
據報導,琪琪表哥稱,除進場時籤署一張安全須知協議書外,現場並無安全提示、注意事項或者教學視頻。
一個風華正茂的90後醫學女研究生,正當全家人都對她的未來充滿期待之時,卻換來這樣的局面,任誰都難以接受。
但無論是惋惜還是憤怒,都是徒勞,琪琪的命運就在摔下去的一瞬間被徹底「毀」了。
然而,這樣的事件卻還在發生。
前一段時間,鄭州一名22歲的女大學生和朋友一塊來到蹦床公園遊玩,從兩米高的地方跳下,卻意外受了傷。
送到醫院之後卻被醫生告知可能後半生都無法站起來了。
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女生走上了兩米多高的臺子,然後背對著跳了下來,旁邊並沒有任何工作人員陪伴。
女學生母親接受採訪時,難受得直抹眼淚。
「當時俺的妞從這往那跳,從兩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來,腰部都截癱了,現在大小便不會自理。俺還沒找對象呢?孩子還在上大學,將來後半生咋辦?」
蹦床館作為一個網紅打卡地,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有時候刷短視頻也經常能看到這類視頻,其中的刺激和新奇會誘使很多人想去玩。
在有彈性的蹦床上自由自在的彈跳,能讓人在日常的壓力下放鬆下來,但能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暗藏著危險。
蹦床運動其實是隱藏安全隱患的高風險運動。
每年有數千人在蹦床上受傷,隨便在百度上一搜索,就會出現很多因蹦床出事故的新聞。
錯誤的落地方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即使蹦床有網狀物和填充物作保護,父母也在旁邊看著,傷害也可能會發生。
但很多人並未仔細考慮其背後的危險性,商家也沒有做足安全措施和應急培訓。
僅僅是因為「網紅」二字,就會讓很多人去冒險打卡。
很多網紅遊樂項目都有其潛在的安全隱患,像是之前很火的充氣堡遊樂設施,一些親子樂園裡可以看到的項目,但這種設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在安徽黃山,就發生了一起因充氣的遊樂設施頂部局部下陷,導致一名8歲女孩受傷,送醫搶救後不幸身亡的慘案。
像這種充氣的遊樂設施,很容易就因為充氣過多而發生爆炸,當發生爆炸的時候,孩子還在上面玩,其危險性十分之大。
英國小女孩Ava曾經到諾福克的戈爾斯頓海灘玩耍。海灘中間還有巨大的充氣城堡,充氣滑道、蹦床等等,吸引著小朋友。
三歲的Ava也覺得有趣極了,她爬上了一個充氣城堡,這個城堡是和蹦床相結合的,她可以在上面蹦跳著彈起來。
然後突然一聲爆炸巨響,嚇得遊客們紛紛轉頭看向聲音來源,原來充氣蹦床爆炸了。
3歲的Ava遭拋飛到半空中,最後重重摔在沙地上。
雖然救護人員在事發4分鐘內立即抵達救援,為她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等,但孩子當時已經沒有心跳,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充氣堡的另外一個安全隱患是:極容易被風吹走。
曾有人做過試驗,對一個500斤的充氣堡進行吹風,7級大風就可以把充氣城堡吹動,而8級大風則可以把這個龐然大物直接吹翻。
之前,上海就發生過這樣一則悲劇,充氣城堡被風吹翻,13名兒童受傷;河北也發生過龍捲風將廣場內的充氣堡掀翻了,造成2死7傷的事故。
看著好玩的網紅遊樂項目,其實真的不能盲目打卡,要玩也要看看安全設施充不充足。
很火的玻璃棧道,在很多景區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這些玻璃滑道、玻璃棧道、玻璃懸索橋也有著安全隱患。
廣西平南縣安懷鎮佛子嶺景區,有一條「網紅」玻璃滑道,滑道全長260米,多名遊玩的遊客由於下滑速度過快,撞破了玻璃滑道護欄,事故導致1人不幸身亡,6人受傷。
那麼長的滑道,安全措施卻只有一雙簡易的手套和布質護墊。
鋼化玻璃真不是「鋼鐵」,它們也難以抵擋得住強大的衝擊力,加之遊客下滑速度很快,那衝擊力就更加大了。
可就算如此,很多商家為了賺錢,這樣的項目依然越開越多,儘管他們並沒有設置嚴格的防護措施,也沒有給員工做安全培訓。
據報導,近3年來,國內投入運營的玻璃棧道達250餘條。這也導致當下國內景區的玻璃棧道,越來越偏離軌道,競相比瘋狂,競相比驚險,在「炫技」的道路上一騎絕塵,玻璃滑道等項目也相繼出現。
可項目越多,安全事故也越多。
2017年4月,武漢黃陂區木蘭勝天景區玻璃滑道項目在接待遊人遊玩時發生事故,造成一死三傷。
2016年,河南一景區發生遊客從破裂的玻璃滑道上墜落事故。
2015年,河南雲臺山玻璃棧道開放運營不久,部分玻璃出現裂紋。
每個人都抱著僥倖心理,這樣的安全事故大概不會落在我頭上吧?
可就是這樣的疏忽和大意,才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發生。
寫在最後
很多網遊樂設施出意外,經媒體報導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此提高應有的警惕。
但是僅僅靠個人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制定一系列嚴格的行業標準,定期培訓、檢查防護措施等等操作到位。
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商家和個人都對網紅項目欣欣然而嚮往之。
對於「網紅娛樂項目」而言,「網紅」不能掩蓋其危險性,公共安全更絕非「兒戲」。
只有健全監督管理細節,才能讓參與者從中體驗快樂,而不是事後懊悔、咀嚼傷痛。
沒有嚴格的行業標準,相關的監管主體也不明晰,加上培訓防護措施等不到位,很容易就造成悲劇。
大家去旅遊去玩,本身都是奔著快樂去的,受了傷或丟失了性命,無論哪一個後果都是大家不想承受的。
所以,打卡網紅項目要謹慎,點個「在看」,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素材來源於新浪微博、知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點個「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分安全意識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