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連續上班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休息,便想著去從去年開始就免門票的植物園走走,因為這個時節正好櫻花盛開。植物園春的氣息很濃,也能身臨其境能感受滿園春色關不住的美感。
植物園最出名的一個景點是櫻花湖路的櫻花,一片粉白,美不勝收,也令人喜不自勝。走在一片櫻花花海中,腦海中不由自主地迴蕩著張敬軒的《櫻花樹下》的旋律,當時的我不就正在櫻花樹下嗎?
櫻花算不上我最喜歡的花,但我猜想,《櫻花樹下》應該是張敬軒最愛的一首歌之一了,因為不論是演唱會還是其他演出現場,亦或者是直播上,他一定會唱這首歌,一直唱到後來粉絲強烈要求能不能換一首唱唱,但張敬軒依然樂此不疲,下一次還是繼續唱,而粉絲也是如此,每次現場前奏響起,依然是現場大合唱。
他給的解釋是,這首歌是唱給以前的老香港聽的,並且每次都會想起香港的街道。
《櫻花樹下》帶著滿滿的老香港情懷,除此之外對很多人而言,這首歌應該也是很多歌迷認識張敬軒的一個途徑吧,除此之外,還有張敬軒自黑的「泰國捐精」和「成碟青瓜過大海」也讓所有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呢。
《櫻花樹下》填詞人林若寧很愛新海誠的動畫有一次他看到一部《秒速五釐米》,感觸很深所以他將這部電影的故事寫進了歌曲,變成了《櫻花樹下》。秒速之間變改小小世界,眷戀,也許走不過拆卸的街。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釐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櫻花樹下》的每句歌詞都來自於《秒速5釐米》的電影畫面,從樹下的蟬鳴到歸家的單車小徑,你全部都能夠在電影中找到對應的畫面。
影片以少年遠野貴樹為故事軸心而展開連續三個故事:《櫻花抄》、《太空人》和《秒速5釐米》,時代背景是從1990年代至現代的日本,通過少年的人生展現東京以及其他地區的變遷。
最後一部《秒速五釐米》講述的是男主工作後和相處幾年的女友分手,然後在第二年的春天自己辭職,他既覺得有無數的理由要他這樣做,同時又覺得能令自己接受的理由其實一個也沒有。不久空氣慢慢變得暖和,櫻花的季節也到訪東京。在一個恬靜的平日,中午過後,貴樹披上薄外套,走在街上。經過鐵路平行道時,與迎面而來的女子擦肩而過的瞬間,猛然想起那是曾經讀書時因為同病相憐而互相吸引最後因為轉校而失去聯繫多年未見的明裡。當走過鐵道回過頭時,卻被疾馳而過的小田急線列車擋住了視線。
如今仍記得《秒速五釐米》的一句臺詞: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
只是「秒速之間改變小小世界,眷戀也許揍不過拆卸的街」,原來曾經沒說出的表白以後也再沒機會說出口,就如錯過的人最終在人來人往中擦身而過,你說悲哀不悲哀?
秒速之間變改小小世界
眷戀也許走不過拆卸的街
少女亦隨年漸長走得多麼快
如有天櫻花再開期望可跟你示愛
當天園林今天已換上滿地青苔
如有天置地門外乘電車跨過大海
匆匆跟你相望一眼沒理睬
明日花昨日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