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發卡量小幅回升 二季度信用卡逾期不升反降?統計周期因素罷了

2020-12-14 青年創投網

疫情之下,信用卡的發卡量仍在小幅上升。近日,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56億張,環比增長0.99%。

但與業界此前猜想不同的是,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為854.28億元,環比下降7.02%。

「二季度開始,不少銀行加強了催收的力度,這是原因之一。同時,按照統計周期,上半年的不良還沒有納入逾期未償中,預計三季度或者年底,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會進一步升高。」多位業內人士稱。

信用卡發卡量小幅回升

央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56億張,環比增長0.99%。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4張。

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54.28億元,環比下降7.02%,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4%。

當前已發布半年報的銀行也從數據上印證了上半年信用卡發卡量穩步上升的狀態。例如,上海銀行半年報顯示,信用卡累計卡量986.33萬張,新增卡量88.78萬張,較2019年末增長9.89%,線上渠道獲客近53萬戶,同比增長260%;信用卡交易額635.09億元,同比增長4.42%。

江蘇銀行半年報顯示,信用卡累計發卡365.38萬張,同比增長65.18%,報告期內新增57.28萬張;信用卡透支餘額192億元,同比增長15.63%。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是以統計時間向前推半年作為帳期截止,即今年二季度統計的是2019年12月31日帳期之前信用卡逾期超過半年沒有償還的信貸總額,也就是說因疫情造成的逾期情況按照統計周期尚未納入統計。」信用卡資深研究人士董崢稱。

董崢表示,每季度統計的逾期金額是截止到統計日期前半年(180天)的帳期內總額,由於所涉信用卡基本都處於停卡禁用狀態,因此該金額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新增主要來自統計時間上一個季度遞延過來的總額。

不良率可能繼續上升

除了統計周期,影響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的因素,還來自發卡銀行的風控政策和催收情況。

去年四季度以來,發卡銀行對大量的風險及潛在風險用戶通過降額、終止用卡等措施,有效扭轉了信用卡風險繼續上行的趨勢。同時,債務催收力度的加強也對這部分債務上漲起到抑制作用。從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來看,2019年四季度為742.66億元,而去年三季度為919.16億元。

在疫情較為嚴重的今年第一季度,因信用卡債務催收停滯,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重返918.75億元,二季度仍在854.28億元的高位。

從已公布半年報的銀行信用卡不良率來看,江蘇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為1.59%,較2019年末上升0.25個百分點;上海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為1.84%,較2019年末上升0.21個百分點。

今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和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加強了風控措施,多次發布公告稱,將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

例如,8月11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告稱,個人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投資、理財、股票、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或被「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上述公告還要求用戶「妥善保管與信用卡交易用途相符的交易憑證」,以便配合銀行核實。

6月29日,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稱,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一位股份制大行信用卡中心人士稱,疫情之下,信用卡在一季度所受影響非常大,從二季度開始,信用卡催收、還款金額有了很大好轉。上述人士認為,三、四季度信用卡不良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但整體上風險可控。隨著宏觀經濟景氣度提升,預計信用卡風險也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不會出現信用卡不良大面積爆發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銀行為獲取更多利潤,允許持卡人將信用卡額度內的資金轉入借記卡帳戶。董崢稱,在上述情況中,發卡行被套現後無法判斷資金去向,會存在風險點。發卡行在發放現金貸時應嚴格限制資金用途,要求用戶提供用款證明等。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盛京銀行信用卡業務失速:發卡量增速跳水 不良貸款餘額飆升121%
    日前,盛京銀行發布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新增信用卡33.1萬張,較去年末漲幅驟降至30.0%,同期該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攀升,由2019年底的2.10%升至3.11%,在上市銀行中居於高位,對應不良貸款餘額飆升121.32%。"上半年,發卡規模在前十幾位的銀行,其信用卡業務大多出現了增速放緩、甚至縮減的跡象,信用卡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近乎飽和的狀態。"
  • 銀行進行風控,信用卡大幅度降額,逾期後利息和違約金不用還了!
    銀行信用卡使用規範的紅線已經基本明確,即信用卡正在逐漸回歸消費屬性,這帶來的結果卻呈現兩面性。 近日,央行發布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06.63 億元,環比增長6.13%,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 1.17%。 相比二季度,信用卡總逾期有所升高,並且逼近歷史最高水平。
  • 信用卡狂飆不再?大行新增發卡量大降,招行4萬億交易創紀錄,不良率...
    在行業人士看來,一方面是信用卡經歷了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後,人均持卡保有量已高度飽和,新增量市場已難尋;另一方面,在嚴監管持續下,2019年信用卡行業經歷了包括嚴查涉房地產、證券市場交易、部分銀行嚴審共債客戶降額封卡等事件後,更傾向和重視向精耕存量市場要效益。拐點來了?
  • 信用卡江湖不平靜 11家銀行去年 新增發卡大降5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信用卡江湖不平靜 11家銀行去年 新增發卡大降57%2019年,信用卡經歷一系列事件衝擊,包括剛性扣減要求、繼續嚴查信用卡涉房地產交易、部分銀行「降額封卡」、現金分期持續收緊,這顯示行業可能正在經歷拐點。
  • 信用卡逾期世相:有人大幅降額 有人額度清零
    最近,信用卡的逾期開始集中爆發。銀行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收緊風控的操作,降額,限額,甚至限制消費場景,比如不能刷卡買奢侈品,等等。大量用戶也反映,自己的信用卡被降額,一位用戶的額度從5萬直接降到1000元,甚至還有人的額度從10萬降到0元。一些金融機構的風控負責人表示,現在,收緊風控,才能自保。
  • 信用卡被降額?別急!
    對此,一些人表達了心中的「焦慮」:一是不明白銀行為何此時收緊信用卡政策;二是擔心類似情況會不會哪天降臨到自己頭上。究竟應該如何解讀,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行業人士。 降額意在防控風險 「對信用卡降額,是銀行主動開展風險防控的考慮。」
  • 銀行信用卡「期中考」:建行表現搶眼,浦發不良率最高,數位化轉型被...
    六大行:交行不良率偏高,建行表現搶眼 從發卡量來看,有「宇宙行」之稱的工商銀行「霸主」地位難以撼動,工銀信用卡總計發卡量接近1.6億張,在六大行中居於首位;不過,這一數據比2019年末僅增長0.14%。 相比而言,建行、中行、農行信用卡發卡量增長較猛。
  • 額度有升有降 銀行信用卡業務風控趨嚴
    最近,有部分媒體報導稱,一些信用卡用戶反映突然被銀行通知調降信用卡額度。《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多家銀行了解到,銀行不存在批量下調客戶信用卡額度情況,不過,作為常態化的風控舉措之一,銀行會定期對一些高風險客戶進行額度調整。  多位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和業內專家也表示,各大銀行均在不斷加強全流程風險管控。
  • 平安信用卡逾期不用還?過來人告訴你:反催收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自疫情暴發以來,許多從事個人信貸業務的金融企業逾期率明顯上升,部分借款人通過各種惡意"反催收"手段逃廢債、逾期不還款,嚴重影響著行業秩序,尤其是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消費金融平臺、信用卡中心更是首當其衝。
  • 全國共逾期906億!央行公布信用卡關鍵數據
    11月27日,央行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銀行帳戶數量小幅增長,非現金支付業務量增速小幅上升,支付系統業務量保持增長,全國支付體系運行總體平穩。 2020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66億張,環比增長1.29%,受疫情影響的效果逐漸消散,規模增長有所提升。
  • 工行帶頭多家銀行加入 新一輪信用卡降額風暴來襲
    目前,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風控動作頻出,主要基於監管和信用卡發卡量激增的考慮。此前,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意見》),指出當前銀行卡業務面臨的信用卡授信不審慎等突出風險問題,要求各銀行加強防範銀行卡帳戶開立風險、嚴格信用卡授信管理、加強銀行卡交易監控。
  • 資訊|疾風知勁草,從中報看「零售之王」信用卡業績穿越周期、韌勁...
    來源:財聯社受疫情和國內外環境衝擊,今年一開局消費行業低迷;二季度以來,各項消費數據不斷回升,消費市場實現潛力釋放和銷售回補,經濟復甦的節奏明顯加快。信用卡業績與消費市場呈現同樣趨勢,據招商銀行2020年業績中報,其信用卡業績處於恢復性增長階段,增長彰顯韌性、風險平穩可控,繼續領跑行業。
  • 信用卡降額是什麼原因?信用卡降額會影響到個人徵信嗎?
    信用卡降額度是什麼原因? 銀行信用卡被降低額度並不是平白無故的,通常情況下信用卡降額度是和大夥平日生活裡的消費習慣密切相關的。假如用卡人的信用額度很高可是每個月刷信用卡太少,發卡行會覺得是提供用卡人的信用額度超過需求量,過度浪費資源,這些情況下也會適度的調節用卡人的信用額度。大部分人刷信用卡會出現反反覆覆刷信用卡的那樣一種方式,便是還款以後然後在刷出去,頻率多了會被覺得有信用卡套現的行為,這個時候發卡行會根據減少銀行信用卡的信用額度來提示使用信用卡的朋友們安全用卡。
  • 信用卡逾期後,不要傻傻的每個月還一點進去,這樣才是正確操作!
    根據各大上市銀行發布的年報分析,銀行信用卡的新增發卡量已經出現放緩的跡象,截至2019年年末,工農中建累計發卡量分別達到1.59億張、1.2億張、1.25億張和1.33億張,不過增速均較2018年下滑;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增速下滑更是明顯,以零售霸主招商銀行為例,2019年新增發卡量較2018年下降了超過1000萬張,其他股份制銀行的新增信用卡發卡量也出現大幅下滑
  • 信用卡被「降額」?別急!原因在這裡!
    近期,多家銀行發出警示:如果個人信用卡資金有被用於買房炒股,將被降額、凍結、鎖卡等。與此同時,一些網友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被降額、鎖卡等的圖片。 面對上述情況,一些持卡人表達了自己的「焦慮」:一是不明白銀行為何此時收緊信用卡政策;二是擔心降額、凍結、鎖卡等會不會哪天就降臨到了自己頭上。究竟應該如何解讀,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 信用卡被「降額」?別急!原因在這裡→
    面對上述情況,一些持卡人表達了自己的「焦慮」:一是不明白銀行為何此時收緊信用卡政策;二是擔心降額、凍結、鎖卡等會不會哪天就降臨到了自己頭上。究竟應該如何解讀,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降額」意在防控風險「對信用卡降額,是銀行主動進行風險防控的考慮。」
  • 最新統計數據出爐信用卡風險在可控範圍 銀行呼籲儘快放開遠程面籤
    最新統計數據出爐 信用卡風險在可控範圍內6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18.75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27%。記者根據上市銀行一季報不完全統計發現,僅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披露了信用卡相關數據,交通銀行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了信用卡相關信息。
  • 信用卡逾期,你將面臨什麼
    、「律師,我我現在沒錢還錢,我應該怎麼辦」這些話語都是辦理信用卡案件中律師經常聽到的,那麼如果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有什麼後果呢?一、信用卡逾期的經濟代價若信用卡逾期不還,持卡人就要付出經濟代價。違約金:根據2017年01月01日生效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卡機構可與持卡人通過協議約定是否收取違約金,及相關收取方式和標準。持卡人一旦出現逾期未還款行為,發卡機構有權參照約定計收違約金,一般為每期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
  • 額度從30萬直接降為0!信用卡逾期大爆發銀行無奈降額限額
    來源:行長要參最近,信用卡的逾期開始集中爆發。銀行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收緊風控的操作,降額,限額,甚至限制消費場景,比如不能刷卡買奢侈品,等等。在我愛卡、卡農等論壇和一些信用卡社群裡,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被降額的抱怨。 「5萬變1000元。」「10萬額度直接變成了0元。」
  • 招行、交行、平安信用卡逾期大增 降額風控仍將繼續
    「消費金融頻道」注意到,2020年第一季度銀行信貸資產不良率穩中有升,具體到信用卡方面,僅有招行、交行、平安透露了信用卡資產情況,逾期數據有所上升。早在去年,銀行信用卡資產因快速擴張就產生了諸多隱患,不良率漸漸抬頭。如今疊加疫情影響,信用卡資產質量形勢更加嚴峻。為了應對不良指標上漲的風險,各大銀行採取更加嚴格的風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