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到,2021年,第一個讓我在電影院哭出來的畫面,是易烊千璽跟著嶽雲鵬一起喊口號:我不怕病魔,我能戰勝它。
這是易烊千璽新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裡的一幕。那一瞬間,我擦去眼淚,已經忘了這是一個頂級偶像和一個紅透了的相聲演員。
△ 熱氣騰騰的火鍋旁 圍坐的是一群不幸的人
還有許多讓人淚目的瞬間,但我獨說這一個畫面,因為那一刻,我想起了我那些失去的人,想起我曾經在北京三環腫瘤醫院對面的小旅館呆過的幾個日夜。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易烊千璽獲得金馬獎後的第一部電影,又是癌症主題。
看之前,我以為它很有可能跟《我不是藥神》一樣揭露現實,影響深刻。
但沒有,癌症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失去」才是。
有的人不會一直留在你身邊,不會和你一直交談。
在2020年經歷了這麼多不容易和不順遂之後,幾乎沒有人不曾失去過什麼。
但我們要如何面對「失去」?
這部電影給出了答案。這個答案和我內心的一致。就憑這一點,我想寫這部電影。
———— 下面有劇透,我儘量保持在安全範圍內 ————
01
《大川端偵探社》裡有一句臺詞:「偶像是什麼,偶像是永遠的幻影。」
想想也是,若是幻影,則可以是完美的,不會生病,甚至不會老去。
粉絲們最怕看這個。
但電影《給你一朵小紅花》的導演偏偏讓烜赫一時的倆小孩:「偶像易烊千璽」和「新謀女郎劉浩存」,演兩個癌症病人。
而且是從小就患癌。而且,是腦癌。
他們不是因為抽菸喝酒,也不是因為熬夜亂吃,而是因為遺傳或者意外。
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角韋一航就是個意外。
他的父母勤勞克儉,家人友善,可就是不幸。
韋一航十幾歲就做了開顱手術。癌細胞被拿出去了,但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
為了防止復發,他每天要像吃飯一樣,大把大把地吃藥。
從得病起,每天都這樣一大把一大把吃藥
手術後,他常常像是幻覺般地見到一個湖,湖邊他和一個女孩在一起,可總看不清女孩的臉。他想去那個湖,可是身體和經濟條件,都不允許他去。
所以,韋一航滿臉的宿命感,什麼也不想幹,什麼人也不想認識。
他吃飯連筷子也故意捏到頭兒。
因為老話說:「筷子拿得高,孩子走得遠。」
韋一航知道自己走不遠,他也不想抗爭,這樣「不是人」的日子,得過且過罷了。
但並不是所有癌症病人都像他一樣,還有很多人樂觀,想活。
劉浩存飾演的女主角馬小遠,就是一個積極樂觀的癌症患者。她即將要像一道光,照進韋一航的慘澹人生。
△在一個喜歡cosplay的病友的追悼會
兩人「不打不相識」
沒有愛情的抗癌電影是不完整的。
但這是一對患癌年輕人的愛情,並不是「一個健康人+一個病人」的獻身愛情。
《送你一朵小紅花》用了創意十足的方式講述這段愛情。
女主角馬小遠,為滿足韋一航的探險夢想,創造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世界:
他們在菜場,感受熱帶潮溼的雨氣;在噴泉裡,感受委內瑞拉大瀑布;在建築工地上,感受撒哈拉沙漠;在纜車上帶著電焊面具,感受火星日落……
△ 這一段戀愛情節 輕鬆又浪漫
這段愛情改變了韋一航。
他終於感覺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他捨不得的東西。他想要打破宿命,想要跟命運抗爭。
為了壯膽,他喝了幾杯啤酒,在雨裡跑到馬小遠家,向她表白。這一幕,讓人流淚。
可有的人註定不會一直留在你身邊,不會和你一直交談。
馬小遠用各種方式幫助韋一航,出發去青海,看那個夢境般的湖。火車上,馬小遠的癌症,復發了。
殘酷現實終於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而到這裡,當韋一航也有害怕失去的人,他才終於知道,死亡並不是最苦痛的,留下來繼續生活的人,不得不面對「失去」的人才是。
韋一航的父母、馬小遠的父親、騙孩子吃牛肉飯的父親,以及嶽雲鵬飾演的病友群群主……
你能想像,當一個癌症患者逝去後,他的家人、朋友是怎樣繼續生活的嗎?
△ 馬小遠因為癌症復發做化療要剃光頭崩潰
02
我本以為禿頂造型的嶽雲鵬一出現,大家就會笑場,可是並沒有。
還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在他說出:「你得病了難,周圍的人更難」時,想哭。
△ 禿頂的嶽雲鵬雖然是客串 但串聯起整個故事
嶽雲鵬飾演的吳曉昧,在他患癌的愛人去世後,並沒有開始新生活,而是接手愛人創建的病友群,繼續和癌症病人打交道。
△ 吳曉昧是同性戀,為了愛人和爸媽決裂,
愛人逝去,他一直在幫助癌症病人。
騙女兒自己吃牛肉飯的窮困大叔,在患癌女兒去世後,孤零零地坐在醫院門口。
仿佛生活沒有了去處。
韋一航也試探著問爸媽:
媽,那你現在怕什麼呀?怕失去你唄。……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你跟我爸想過會怎麼過嗎?
聽到這句話,飾演媽媽的李媛媛,眼淚一股腦兒就流出來了。
△ 韋一航的媽媽貢獻了這部電影不少淚點
但為了回答兒子的問題,韋一航的父母專門錄製了一小段視頻,視頻裡是假設已經「失去」兒子後的一個尋常周末:
起床、吃早飯;夫妻倆一起去喝咖啡、看電影;爸爸去跳廣場舞;兩人攙扶著過馬路、吃火鍋。
一切都稀鬆平常。
但是,每周末下午三點,韋一航的父母還要去參加「癌症患者家庭心理建設」。
他們笑著,但他們的生活的確已經離不開癌症。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離開的人徹底離開,但活著的人呢?
但活著的人無法離開,他們的生活照舊,很可能繼續和癌症發生關係。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奔頭裡藏住他們的念舊。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跟自己逝去的兒子發生些什麼聯繫。
視頻的最後,韋一航的媽媽對著鏡頭說:
人活著,都會經歷失去。我們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對這種害怕,最有力的反擊就是,認真活好每一分鐘,每一秒鐘。
《送你一朵小紅花》裡的每一個小角色,都在詮釋這句話。正是這些零零碎碎的小角色,承擔起「失去」的痛苦,也閃爍起生活的希望。
它不像《我不是藥神》那樣錐心刺骨,但後勁兒十足。
因為「失去」是人類最共通的情感。
這部電影到最後,只講了一個道理:越是面對失去,越要積極生活。
就像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在失去太陽時垂淚,你也將失去群星。」